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室内培养技术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俊华 张艳春 +2 位作者 徐云远 种康 王辉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室内培养拟南芥的一些简便易行的改进技术。采用我们改进的营养土、蛭石、素沙混合培养介质和直播方式培养拟南芥, 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光照等方面给予适当管理,能培养出生长更健壮、更好地满足... 本文报道了室内培养拟南芥的一些简便易行的改进技术。采用我们改进的营养土、蛭石、素沙混合培养介质和直播方式培养拟南芥, 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光照等方面给予适当管理,能培养出生长更健壮、更好地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植株。此外还介绍了播种、浇水、生育期调节、种子保存、病虫害防治和防混杂等环节的一些技巧措施。与其他培养方法相比,此法不仅简便、效果好,而且适合较简易的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室内培养 生物学特性 温度 空气湿度 土壤水分 光照 鼠耳芥
下载PDF
2种海萝室内培养成熟及孢子放散、附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素文 吴进锋 +1 位作者 陈利雄 刘同 《南方水产》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水温、光照、营养液对培养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和鹿角海萝(G.tnax)成熟放散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0~20℃培养条件下,海萝能成熟放散孢子;在水温12~24℃时,鹿角海萝能成熟放散孢子;在光照2500~8...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水温、光照、营养液对培养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和鹿角海萝(G.tnax)成熟放散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0~20℃培养条件下,海萝能成熟放散孢子;在水温12~24℃时,鹿角海萝能成熟放散孢子;在光照2500~8500lx的范围内,2种海萝均能成熟放散孢子;培养海水中不添加营养盐对2种海萝的成熟没有影响,培养液的浓度高达硝酸钠80mg·L^-1、磷酸二氢钾8mg·L^-1时反而不利于藻体的成熟及孢子放散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萝 成熟 孢子放散 室内培养
下载PDF
拟南芥菜室内培养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7
3
作者 于政权 孙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549-550,共2页
报道了室内培养拟南芥过程中的一些改进技术.在培养介质、播种、浇水、湿度、培养密度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拟南芥菜 培养技术 室内培养 土壤培养
下载PDF
鹿角海萝的繁殖生物学及室内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泽宇 韩余香 +2 位作者 李献刚 佐藤阳一 李晓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u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海萝 繁殖生物学 室内培养
下载PDF
甘薯室内培养对低盐浓度的反应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育军 陈新亮 +3 位作者 陈景益 王章英 房伯平 龚明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1-93,共3页
以顶端茎段的甘薯苗进行低浓度(0.1%、0.3%、0.5%)的盐胁迫试验,初步结果表明:(1)广紫薯2号和广薯87可能比广薯155更加耐盐;(2)不定根伸长增长率比其他性状指标如不定根伸长长度和顶叶大小、茎尖长度及其增长率变化可能更能较好地反映... 以顶端茎段的甘薯苗进行低浓度(0.1%、0.3%、0.5%)的盐胁迫试验,初步结果表明:(1)广紫薯2号和广薯87可能比广薯155更加耐盐;(2)不定根伸长增长率比其他性状指标如不定根伸长长度和顶叶大小、茎尖长度及其增长率变化可能更能较好地反映品种间的不同耐盐程度;(3)低浓度盐胁迫可能不是甘薯室内耐盐筛选的最佳条件;(4)以1/4霍格兰氏营养液为基质进行顶端茎段的甘薯苗的培养,其生根效果无论有无低盐胁迫均明显好于自来水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室内培养 耐低盐反应
下载PDF
海洋尖尾藻的室内培养 被引量:8
6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宫春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 Dujardin)室内培养的可行性,为其生理生态特性及其赤潮形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室培养海洋尖尾藻,饵料藻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gjia... [目的]研究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 Dujardin)室内培养的可行性,为其生理生态特性及其赤潮形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室培养海洋尖尾藻,饵料藻为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g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除高密度的蛋白核小球藻和湛江等鞭金藻外,以亚心形扁藻和绿色巴夫藻作为饵料时海洋尖尾藻均能良好地生长和繁殖。[结论]该研究为海洋尖尾藻的室内培养解决了饵料问题,实现了海洋尖尾藻室内的长期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尖尾藻 室内培养 饵料藻
下载PDF
利尻海带的室内培养与栽培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泽宇 范春江 +2 位作者 曹淑青 由学策 苏延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报道了利尻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育苗、暂养及海区栽培的研究结果。在 2 0 0 0lx照度下 ,利尻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 0℃ ,配子体成熟的最适温度为 1 0℃。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1 0℃。采用配子体采苗方式培育... 报道了利尻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育苗、暂养及海区栽培的研究结果。在 2 0 0 0lx照度下 ,利尻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 0℃ ,配子体成熟的最适温度为 1 0℃。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1 0℃。采用配子体采苗方式培育出利尻海带幼苗 ,经过 30d海区暂养幼苗长度达 1 5cm以上。分苗后经 6个月的浮筏栽培 ,培育成藻体长度 6 8m、宽度 32cm的利尻海带成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尻海带 室内培养 人工育苗 海区栽培
下载PDF
甲螨室内培养各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兴亚 郑经鸿 +2 位作者 王丽真 王新华 薄新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甲螨室内培养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表明,甲螨死亡率(y)与培养温度(x_2)呈强度正相关(r_(x2y)=0.9917,P<0.01),与培养天数(x_1)和相对湿度(x_3)呈弱度正相关(r_(x1y)=0.6069,r_(x3y)=0.4297,P>0.0...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甲螨室内培养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相对湿度研究表明,甲螨死亡率(y)与培养温度(x_2)呈强度正相关(r_(x2y)=0.9917,P<0.01),与培养天数(x_1)和相对湿度(x_3)呈弱度正相关(r_(x1y)=0.6069,r_(x3y)=0.4297,P>0.05);三因素对甲螨死亡率的影响是相互制约的,其中培养温度有强的独立性,培养天数和相对湿度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微弱的间接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螨 室内培养 通径分析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相对湿度 死亡率 绵羊 裸头科绦虫病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拟南芥室内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守伟 刘士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9-281,共3页
拟南芥室内培养的方法有土培法、蛭石培养法、沙培法、MS培养基法、移栽法、基质培养法和水培法,文章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 拟南芥 室内培养 培养技术
下载PDF
厦门港尖额真猛水蚤室内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世杰 《水产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由厦门港潮间带筛选的小型桡足类——尖额真猛水蚤(Euterpe acutiforns),在鱼、虾育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进行周年室内培养试验,单一雌体生命周期67天,培养两个半月后,个体数达15万个,平均培养密度3689个/升,日增殖率0.149... 由厦门港潮间带筛选的小型桡足类——尖额真猛水蚤(Euterpe acutiforns),在鱼、虾育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进行周年室内培养试验,单一雌体生命周期67天,培养两个半月后,个体数达15万个,平均培养密度3689个/升,日增殖率0.149。夏季怀卵10次,间隔3—9天,总怀卵量174个;冬季怀卵3次,间隔12—16天,总怀卵量86个。使用单种饵料——微型黄藻的异胶藻(Heteroyroea sp)周年培养该种桡足类是可行的。饵料浓度以100×104个/毫升较适,当350×10^4个/毫升时繁殖尚顺利,但在850-1680×10^4个/毫升以上,生长繁殖受抑制,浓度太高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港 尖额真猛水蚤 室内培养 活饵料 微型黄藻 异胶藻
下载PDF
拟南芥的室内培养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英杰 张玮 +2 位作者 赵军锋 刘玉良 赵立群 《新乡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
综述了拟南芥培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 拟南芥 种植 室内培养
下载PDF
念珠藻室内培养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良忠 段林东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49-53,共5页
通过念珠藻在各种培养基生长情况的对比研究,找出了适合念珠藻室内扩大培养的培养基,发观念珠藻在延迟期宜遮光培养,对数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的光照强度以350~4000lx为宜.
关键词 念珠藻 培养 培养条件 室内培养 蓝藻门
下载PDF
淡水涡虫的室内培养 被引量:3
13
作者 亓东明 郑发科 《野生动物》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涡虫是一类常见的扁形动物,是研究细胞再生、细胞分化与去分化分子机理、动物行为以及染色体的良好材料,也是动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材料。由于近几年来的环境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使涡虫在野外已不易采到。因此,人们开始对涡虫进行室... 涡虫是一类常见的扁形动物,是研究细胞再生、细胞分化与去分化分子机理、动物行为以及染色体的良好材料,也是动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材料。由于近几年来的环境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使涡虫在野外已不易采到。因此,人们开始对涡虫进行室内人工培养,以满足实验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几种涡虫室内培养方法,对微型生态系统在涡虫室内培养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涡虫室内培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虫 室内培养 生态系统
下载PDF
秸秆还田室内培养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程程 李志洪 +2 位作者 矫丽娜 于磊 辛士颖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0期50-53,共4页
采用秸秆还田室内培养试验,向土壤中添加4%不同形态玉米秸秆和根系进行室内培养腐解转化,探讨不同土壤圈对微团聚体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不同圈数,从内层(0)到外层(7),粒径为0.05~0.02mm和0.02~0.002mm依次增加,而<... 采用秸秆还田室内培养试验,向土壤中添加4%不同形态玉米秸秆和根系进行室内培养腐解转化,探讨不同土壤圈对微团聚体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不同圈数,从内层(0)到外层(7),粒径为0.05~0.02mm和0.02~0.002mm依次增加,而<0.002mm及>0.25mm则表现为依次降低。可知:添加有机物降低了粒径0.05~0.02mm和0.02~0.002m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了<0.002mm及>0.25mm团聚体含量;相同圈土壤,不同处理间,团聚体变化最为明显的为N2处理,故各处理间比较,添加秸秆粉末对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影响最为明显。由此可知,添加秸秆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具有明显作用,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室内培养 土壤微团聚体
下载PDF
贵州固氮蓝藻室内培养及固氮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容丽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4期258-261,共4页
为初步筛选出适合贵州气候特点的具有较高生物量和固氮力的蓝藻品系 ,以中国淡水藻种库 (CCCFA)引进的鱼腥藻 112、118、10 17、110 5、10 4 2、HB13和中华植生藻 80 0 ,采用室内继代培养后制成的混合藻种A、B ,经改进后的水生 111无氮... 为初步筛选出适合贵州气候特点的具有较高生物量和固氮力的蓝藻品系 ,以中国淡水藻种库 (CCCFA)引进的鱼腥藻 112、118、10 17、110 5、10 4 2、HB13和中华植生藻 80 0 ,采用室内继代培养后制成的混合藻种A、B ,经改进后的水生 111无氮培养基 ,通过室内开放式通气培养和静置培养 ,测定不同水深条件下的生长率、固氮力。结果表明 ,固氮蓝藻的生长能改变环境 pH值 ,使之适应藻种的生长 ;水深条件 >10cm有利于提高鲜藻产量 ;固氮蓝藻A组固氮力为 72 15kg·hm- 2 ·a- 1,外泄氮素为 4 72kg·hm- 2 ·a- 1,B组固氮力为 7577kg·hm- 2 ·a- 1,外泄氮素为 4 96kg·hm- 2 ·a-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蓝藻 室内培养 固氮力 贵州
下载PDF
海洋寡毛类纤毛虫的室内培养
16
作者 于莹 张武昌 +1 位作者 许恒龙 肖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23,共5页
海洋寡毛类纤毛虫包括无壳寡毛类纤毛虫和砂壳纤毛虫,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粒径大小在5-200μm)。它们是微型浮游动物和海洋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即完成物质和能量由pico-和... 海洋寡毛类纤毛虫包括无壳寡毛类纤毛虫和砂壳纤毛虫,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粒径大小在5-200μm)。它们是微型浮游动物和海洋微食物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食物环和经典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即完成物质和能量由pico-和nano-级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和营养再生者向meso-级浮游动物和鱼类幼虫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壳纤毛虫 寡毛类 室内培养 海洋 微型浮游动物 单细胞原生动物 微食物环 粒径大小
下载PDF
地炭棍室内培养观察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绮珍 陈丽玲 《白蚁科技》 1991年第1期17-20,共4页
八十年代以来,广东等省在灭杀白蚁、判断巢位,对巢穴准确灌浆固堤坝等防治白蚁保护堤坝的关键问题研究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研制成功目前灭蚁效果较理想的灭蚁诱饵条;发现了土栖白蚁的死巢位指示物地炭棍。1982—1985年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八十年代以来,广东等省在灭杀白蚁、判断巢位,对巢穴准确灌浆固堤坝等防治白蚁保护堤坝的关键问题研究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研制成功目前灭蚁效果较理想的灭蚁诱饵条;发现了土栖白蚁的死巢位指示物地炭棍。1982—1985年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又对土栖白蚁死巢指示物应用于生产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栖白蚁 室内培养 指示物 菌圃 问题研究 白蚁巢 主巢 试验结果 八十年代 研制成功
下载PDF
桡足类的室内培养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文革 唐玉花 《渔业致富指南》 2003年第6期20-20,共1页
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中,是稚、幼鱼和虾、蟹幼体的重要饵料,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是鱼、虾、蟹育苗时培养生物饵料的对象。其室内培养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桡足类低等甲壳动物 室内培养 培养种选择 驯化 培养密度 水质管理 生物饵料
下载PDF
育苗闲置期室内培养轮虫和单胞藻培养技术
19
作者 李法君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0,共1页
单胞藻和轮虫是虾蟹类育苗的优良适口饵料。轮虫和单胞藻的培养大多数在室外进行,而冬季育苗池都处于闲置状态,合理利用闲置的育苗池进行饵料培养,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闲置时间和育苗池,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开春的育苗工作备好饵料。
关键词 培养技术 闲置期 单胞藻 轮虫 室内培养 饵料培养 合理利用 育苗池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长沙市丘陵马尾松林红壤N_2O排放的影响——一个室内培养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王娟 李勇 +2 位作者 石辉 付晓青 沈健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58,共7页
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氧化亚氮(N20)是仅次于CO2和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以100年计,单位质量N20增温效应是CO2的298倍。
关键词 N2O排放量 温度 水分 马尾松林土壤 室内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