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土动力特性室内试验及复合地基抗震特性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陈善民 王立忠 +2 位作者 李挺 陈云敏 吴世明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398-403,共6页
通过在 HX- 1 0 0多功能三轴仪上的动三轴试验及在 Drnevich L ong- Tor型共振柱仪上的竖向激振试验 ,研究了水泥土的动本构关系 ,指出水泥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可以用双曲线模型来描述 ,并且对水泥土的阻尼特性进行了探讨 .其次 ,探... 通过在 HX- 1 0 0多功能三轴仪上的动三轴试验及在 Drnevich L ong- Tor型共振柱仪上的竖向激振试验 ,研究了水泥土的动本构关系 ,指出水泥土的动应力应变骨干曲线可以用双曲线模型来描述 ,并且对水泥土的阻尼特性进行了探讨 .其次 ,探讨了水泥土材料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和水泥掺合比、围压的相互关系 .最后 ,利用 L oma地震记录 ,结合一维剪切梁模型 ,对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前后场地放大效应进行对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土 动力特性 复合地基 抗震特性 室内试验
下载PDF
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动力学转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于忱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1-327,共7页
采用Fe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A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 采用Fe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A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量均明显低于聚合铝且不稳定.AC随混凝条件如投加浓度、pH和混合时间而变,而PAC25水解聚合形态不随混凝条件变化,始终保持稳定状态.AC水解沉淀规律与理论计算相符并形成无定形Al(OH)3絮体颗粒,而PAC则与理论计算相悖,延迟沉淀并形成与铝盐不同沉淀特性的网状絮体沉淀.同时也证实了优势Al13形态只有在特定预制条件下才能形成,在混凝过程中似乎不可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 混凝过程 稳定性 聚合铝 动力 转化
下载PDF
污水淋滤模拟试验氮转化迁移分析及D_(sh)(θ)的估计
3
作者 王红旗 陆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92-98,共7页
通过分析氯离子、氮化合物等污染质在地质环境系统中循环一转化规律,设计并开展了污染质转化迁移室内大型物理模拟污水淋滤试验.根据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污水灌水条件,进行了高浓度污水淋滤-分子扩散弥散试验和间歇性低浓度污水淹水弥... 通过分析氯离子、氮化合物等污染质在地质环境系统中循环一转化规律,设计并开展了污染质转化迁移室内大型物理模拟污水淋滤试验.根据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污水灌水条件,进行了高浓度污水淋滤-分子扩散弥散试验和间歇性低浓度污水淹水弥散试验.分析讨论了二种条件下氯离子、氮化合物在非饱和土层中转化迁移规律.以物理模拟试验资料为基础,探索了原位测定和计算非饱和条件下污染质弥散系数的方法,并利用模拟试验中 Cl^-浓度的实测资料检验了计算结果,结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迁移 非饱和动力弥散 淋滤模拟试验
下载PDF
不同护坡方式下的河道堤防内波水动力特征试验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书山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2期88-92,共5页
文章结合室内水槽试验,对碾压混凝土护坡、浆砌石护坡、格宾石笼护坡、高性能加筋草皮护坡4种常用护坡方式下,下河道堤防内波水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护坡方式下内波对应平均水深和平均流速之间的相关方程,并提出了... 文章结合室内水槽试验,对碾压混凝土护坡、浆砌石护坡、格宾石笼护坡、高性能加筋草皮护坡4种常用护坡方式下,下河道堤防内波水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护坡方式下内波对应平均水深和平均流速之间的相关方程,并提出了特征波高与特征峰值水深之间的换算关系及波高与波速的简单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对于河道堤防稳定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试验 不同护坡方式 内波动力特征 河道堤防设计
下载PDF
SBR法基质降解动力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敏尔 董志勇 +1 位作者 李探微 蔡新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551-554,共4页
SBR法自问世以来在水处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迄今为止,对SBR法工艺设计中各基本参数的选用和确定仍然凭经验或参照连续流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总结了SBR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SBR法的基质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推... SBR法自问世以来在水处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迄今为止,对SBR法工艺设计中各基本参数的选用和确定仍然凭经验或参照连续流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总结了SBR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SBR法的基质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推导出了基质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式,提出了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求定方法,并选取某办公大楼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运行方式,利用试验结果对动力学关系式进行了回归分析,求定了该类污水的动力学参数,为应用SBR法处理此类污水提供了设计依据和运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基质降解 动力学模式 动力过程 处理 动力学参数 试验结果 研究
下载PDF
岩溶隧道充填型隐伏溶洞涌突水持续时间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邓书金 洪爱花 +1 位作者 徐钟 雷鹏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8,共12页
为研究岩溶隧道充填型隐伏溶洞涌突水持续时间特征,通过自主设计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介质上覆水头高度、介质沉积高度、介质类型和介质颗粒级配特征等条件的涌突水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隐伏溶洞涌突水演化过程可分为四种模式,即渗-... 为研究岩溶隧道充填型隐伏溶洞涌突水持续时间特征,通过自主设计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介质上覆水头高度、介质沉积高度、介质类型和介质颗粒级配特征等条件的涌突水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隐伏溶洞涌突水演化过程可分为四种模式,即渗-涌-突水(砂)模式、涌-突水(砂)模式、突水(砂)模式、渗-突水(砂)模式;(2)颗粒级配和介质种类对渗水(砂)阶段持续时间影响明显,细砂、中砂颗粒含量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可用多项式函数表示,泥沙型介质持续时间大于砂砾型;(3)介质沉积高度和介质类型对涌水(砂)阶段持续时间影响明显,砂砾型和泥沙型介质沉积高度与涌水(砂)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泥沙型介质持续时间小于砂砾型;(4)介质颗粒级配和沉积高度对突水(砂)阶段持续时间影响明显,细砂颗粒含量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可用多项式函数表示,砂砾型介质沉积高度与持续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隐伏溶洞涌突水灾害预警与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充填型隐伏溶洞 涌突 演化过程 持续时间 室内试验
下载PDF
粗沙地区植物“柔性坝”水动力学特性及其固沙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邱秀云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7-7,共1页
关键词 粗沙地区 沙棘植物 植物“柔性坝” 动力学特性 固沙机理 土流失 室内模型试验 河流泥沙灾害
下载PDF
土壤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水分差异的数值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熊丁晖 刘苏峡 莫兴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3-603,共11页
在现有众多的陆面过程模型中,对土壤水分的定量描述一般是假设垂向分布均匀,取表层土壤质地来表示整个垂向土壤质地。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的土壤水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少有研究。设置3组不同饱和导水率组合的层状土壤代... 在现有众多的陆面过程模型中,对土壤水分的定量描述一般是假设垂向分布均匀,取表层土壤质地来表示整个垂向土壤质地。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的土壤水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少有研究。设置3组不同饱和导水率组合的层状土壤代表不同区域的非均匀土壤,取3组层状土壤的上层土壤代表整个均匀土壤,通过建立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分析这种差异,同时分析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残余含水率、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和形状参数对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渗透量和储水量差异的敏感性,探讨垂向层状和均匀处理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模拟的土壤水分剖面与Yeh解析解和室内五水转化试验的土壤水分剖面一致,表明模型无论是考虑还是不考虑根系吸水都具有可靠性。2)采用垂向均匀方式处理,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越大的层状土壤,各水文变量的差异越大。当层状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1.5倍时,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水分分布差别小于0.05 cm^3×cm^(-3);而当层状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达3.3倍时,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水分分布差别达0.15 cm^3×cm^(-3),渗漏量相差20 cm以上,储水量相差5 cm左右。3)相对于层状土壤下层,均匀土壤下层的持水能力更差,水流速度更快,导致下层水分分布减小,渗漏量增加,储水量减小。4)形状参数n对渗透量的敏感性最强,土壤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对储水量的敏感性最强,形状参数n其次。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个区域的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较大,那么垂向均匀处理可能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和实际土壤的水分分布相差很大,这会严重影响土壤水分的准确估计,在实际处理中需要认真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非均匀性 垂向均匀土壤 土壤分运动模型 渗漏量 敏感性分析 Yeh解析解 室内水转化动力过程试验
下载PDF
污泥弃置场产气特性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磊 王佩 +1 位作者 徐菲 张春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1,共7页
以某污泥弃置场修复工程为例,采用室内试验模拟污泥的产气过程,并对气体产生速率常数进行温度修正,建立了能够反映现场条件的污泥弃置场产气动力学模型。采用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污泥弃置场产气总量和产气速率,结果表明:污泥弃置场的产气... 以某污泥弃置场修复工程为例,采用室内试验模拟污泥的产气过程,并对气体产生速率常数进行温度修正,建立了能够反映现场条件的污泥弃置场产气动力学模型。采用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污泥弃置场产气总量和产气速率,结果表明:污泥弃置场的产气过程长达50 a,但是产气总量和最大年产气量均较小;进行封场设计中应当建设气体导排系统,可以不考虑对气体进行集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弃置场 污泥产气过程 室内试验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贵明 常大海 +1 位作者 田娟 曹恩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3,25,共7页
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 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弥散尺度效应的原因。最后,提出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展望:(1)验证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性;(2)研究弥散尺度效应的产生机理;(3)弥散尺度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弥散 尺度效应 弥散度 室内试验 野外试验
下载PDF
海水垂向入侵淡水含水层
11
作者 吕贤弼 沈言利 《水资源保护》 CAS 1990年第1期7-12,共6页
滨海地区,含水层经常呈多层水平分布,咸漆水沿垂直方向交替出现。随着淡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咸水有可能越过弱透水层垂向入侵淡水含水层。这一过程一般比海水沿水平方向的入侵缓慢,常不引起注意。
关键词 弱透 滨海地区 运移过程 平分布 渗透系数 弥散系数 动力弥散 定解条件 示踪 试验曲线
下载PDF
商用车驾驶室空调冷凝水产生及控制方法
12
作者 张远骏 胡福星 张昱 《重型汽车》 2018年第6期27-28,共2页
文章论述了驾驶室内空调制冷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引起电器件烧蚀问题,对冷凝水形成机理分析,提出减少冷凝水方法,同时对产生冷凝水以后,如何减少危害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通过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工程上具有可行性,可以推广到其它产品... 文章论述了驾驶室内空调制冷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引起电器件烧蚀问题,对冷凝水形成机理分析,提出减少冷凝水方法,同时对产生冷凝水以后,如何减少危害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通过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工程上具有可行性,可以推广到其它产品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驾驶室 室内空调 冷凝 控制 制冷过程 试验验证 产品设计
下载PDF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设想(提纲)
13
《科技管理研究》 1997年第S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江海直达 重大科技攻关 应用技术研究 技术经济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 船舶操纵 多用途货船 动力性能 电气试验
下载PDF
运输类飞机溅水试验适航验证要求分析
14
作者 毛文懿 李涛 贾洪 《国际航空》 2013年第1期75-76,共2页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CCAR-25)对运输类飞机受溅水的影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用溅水试验表明动力装置系统、空速系统、APU系统等能够正常工作,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系统参数波动不会导致飞行员在起飞、着陆操作时有额外的工作量。
关键词 运输类飞机 试验 适航验证 动力装置系统 民用航空 空速系统 试验过程 U系统
原文传递
铁灭克处理棉种影响棉花出苗原因初探
15
作者 秦夏卿 梁爱莲 《百泉农专学报》 1986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依据试验研究,初步认为铁灭克拌种可以影响棉种的吸水速度和吸水力,药量越大,影响越重.其影响棉籽发芽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生化过程,使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质转化受阻,发芽过程所需的能量和原材料不足.棉种经温汤浸种后,再... 本文依据试验研究,初步认为铁灭克拌种可以影响棉种的吸水速度和吸水力,药量越大,影响越重.其影响棉籽发芽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生化过程,使呼吸强度降低,有机物质转化受阻,发芽过程所需的能量和原材料不足.棉种经温汤浸种后,再继继浸种8小时,使棉种“催而不露”(即种子萌动,发芽孔张开,但不露白),用防治苗期棉蚜的有效用药量300克/亩(或干种子重的7.5%)随拌随播于含水量在16%以上的土壤中,出苗率的降低在20%以下可基本保证全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灭克 棉种 用药量 原因初探 芽孔 速度 发芽过程 物质转化 呼吸强度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的保护效应与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16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3年第2期36-36,共1页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团队以2线水铁矿、6线水铁矿(分别代表无定型和晶型铁矿物)及13C-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了四种碳铁复合物(包括2线水铁矿结合态高量、低量葡萄糖和6线水铁矿结合态高量、低量葡萄糖),并以高量、低...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团队以2线水铁矿、6线水铁矿(分别代表无定型和晶型铁矿物)及13C-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了四种碳铁复合物(包括2线水铁矿结合态高量、低量葡萄糖和6线水铁矿结合态高量、低量葡萄糖),并以高量、低量纯葡萄糖为对照,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60天培养期内观测了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的矿化过程以及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研究表明,2线水铁矿结合态葡萄糖的累积矿化率比6线水铁矿结合态葡萄糖高~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矿化 铁矿 中国科学院 矿化过程 激发效应 矿化率 铁矿物 室内培养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