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MDT数据过滤与室内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向荣 李刚 +3 位作者 纪纯妹 陈炯锋 马于飞 熊雄 《移动通信》 2019年第7期91-96,共6页
现阶段运营商的室内网络评估方法不能有效支撑海量的室内网络评估与分析应用。从MDT数据特性出发,研究MDT数据结构与字段,采用基于大数据多维度分析的MDT异常GPS过滤方法和基于大数据匹配的MDT室内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经过验证能够有效... 现阶段运营商的室内网络评估方法不能有效支撑海量的室内网络评估与分析应用。从MDT数据特性出发,研究MDT数据结构与字段,采用基于大数据多维度分析的MDT异常GPS过滤方法和基于大数据匹配的MDT室内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经过验证能够有效输出室内定位数据,解决MDT定位数据无法用于室内网络评估的问题,提供海量有效经纬度数据用于室内评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定位 大数据思维 数据过滤 室内识别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与注意力模块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
2
作者 岳有军 张远锟 +1 位作者 赵辉 王红君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4年第8期37-42,共6页
场景识别在视觉信息检索、图像分割、图像/视频理解等任务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深度学习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能识别图像中具有辨别性的物体,这大大提高了场景识别的能力。为了实现智能轮椅床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自主... 场景识别在视觉信息检索、图像分割、图像/视频理解等任务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深度学习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能识别图像中具有辨别性的物体,这大大提高了场景识别的能力。为了实现智能轮椅床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自主场景识别,针对在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计算资源和内存需求有限的情况下,网络输出辨别性物体单一而造成场景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模块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Mobile-NetV2轻量化网络,从网络中选择不同分支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为关注场景中更有辨别性的特征,在分支中加入了MRLA-Light注意力模块,仿真结果表明准确率有明显提高,在MIT Indoor 67数据集、Scene 15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为86.3%和94.3%,相比于同类型网络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场景识别 轻量化网络 注意力模块 特征提取
下载PDF
基于室内点云地图的特征轮廓识别方法
3
作者 刘亮 郑敏毅 +1 位作者 张农 刘鹏飞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8期189-194,共6页
针对用激光雷达构建室内点云地图时存在窗户等透明物体,导致激光雷达的线束透过窗户产生噪点影响地图精度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室内三维点云地图的墙面识别方法,并借助此方法进一步识别出窗户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窗外的噪点与集群点的去... 针对用激光雷达构建室内点云地图时存在窗户等透明物体,导致激光雷达的线束透过窗户产生噪点影响地图精度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室内三维点云地图的墙面识别方法,并借助此方法进一步识别出窗户的位置,进而实现对窗外的噪点与集群点的去除。前者从三维点云地图中的各个点分布的密度来识别出墙面点;后者则通过墙面坐标定位到外墙及窗户位置,从而去除噪点和无效特征。实验在三个场景下的室内地图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墙面和窗户的提取中准确率均在95%以上,并可有效的去除窗外噪点。在特定场景下窗户提取的召回率可达到100%,上述方法可用于简单和较为复杂的室内环境中进行窗墙识别去噪,在特征繁多的室内也有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点云 室内墙面识别 室内窗户检测 窗外噪点去除
下载PDF
基于WLAN接收信号强度特征的室内活动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韦春玲 王步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6-1330,共5页
针对主流的活动感知技术依赖于专业测量设备,难以广泛部署与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现有WiFi热点接收信号强度特征的活动识别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实时接收到的WiFi信号强度特征进行分类,通过特征匹配识别用户当前活动。实验结果显... 针对主流的活动感知技术依赖于专业测量设备,难以广泛部署与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现有WiFi热点接收信号强度特征的活动识别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实时接收到的WiFi信号强度特征进行分类,通过特征匹配识别用户当前活动。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能够以80%以上概率判断室内是否有人,以95%以上概率判断室内的人处于什么状态,并以80%的概率识别人的运动方向。所提算法所需信号广泛存在,可有效识别室内活动,具有低功耗、高精度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信号强度 室内活动识别 机器学习 无线局域网 智能家居
下载PDF
多元融合无监督室内外场景识别算法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晓强 钱升港 +2 位作者 张拓 竺超明 何文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2-799,共8页
实时环境监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显得重要,微型无源移动式环境监测设备是实时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方式,但解决该类设备的能耗问题以增加续航时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融合的无监督室内外场景识别算法,在融合光照传感器、... 实时环境监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显得重要,微型无源移动式环境监测设备是实时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方式,但解决该类设备的能耗问题以增加续航时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融合的无监督室内外场景识别算法,在融合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的前提下,分别设计各类传感器的室内外场景识别算法,再设计投票机制来提高对室内外场景识别的准确率,用于微型无源移动式环境监测设备动态开启或休眠部分监测传感器,进而降低能,耗延长续航时间。由实验结果可知,基于多元融合的无监督室内外场景识别算法准确率达到了近90%,符合微型无源移动式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融合 无监督 环境检测 室内外场景识别 投票机制
下载PDF
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的设计定位及分析
6
作者 叶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5-127,共3页
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的设计定位是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设计的前提,也是最后设计方案的客观依据和技术性基准。设计定位的准确性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设计的成败。文中从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设计定位的程序步骤出发,分析其系... 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的设计定位是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设计的前提,也是最后设计方案的客观依据和技术性基准。设计定位的准确性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设计的成败。文中从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设计定位的程序步骤出发,分析其系统化、标准化、统一性、功能性、创造性、时代性、环境性等设计要求,并以此作为连锁店室内空间识别系统设计定位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店 室内空间识别系统 设计定位 设计要求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全局—局部注意网络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江浪 万新军 +1 位作者 夏振平 胡伏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6-320,共5页
由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大多侧重于全局特征学习,忽略了包含更多细节的局部特征信息,使得室内场景识别的准确率难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全局—局部注意网络(GLANet)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首先,利用GLANet捕捉场景图像的全... 由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大多侧重于全局特征学习,忽略了包含更多细节的局部特征信息,使得室内场景识别的准确率难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全局—局部注意网络(GLANet)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首先,利用GLANet捕捉场景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增加图像特征中的细节信息;然后,在局部网络中引入non-local注意力模块,通过注意力图和特征图的卷积来进一步保留图像的细节特征,最后融合网络不同阶段的多种特征进行分类。通过在MIT Indoor67和SUN397数据集上的训练和验证,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与LGN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98%和3.07%。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捕获全局语义信息和精细的局部细节,显著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室内场景识别 全局特征 局部特征
下载PDF
结合目标检测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江浪 李林燕 +1 位作者 万新军 胡伏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20-2725,共6页
在目标检测网络(ObjectNet)和场景识别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中,由于ObjectNet提取的目标特征和场景网络提取的场景特征的维度和性质不一致,且目标特征中存在影响场景判断的冗余信息,导致场景识别的准确率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结... 在目标检测网络(ObjectNet)和场景识别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中,由于ObjectNet提取的目标特征和场景网络提取的场景特征的维度和性质不一致,且目标特征中存在影响场景判断的冗余信息,导致场景识别的准确率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结合目标检测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首先,在ObjectNet中引入类转换矩阵(CCM),将ObjectNet输出的目标特征进行转化,使得目标特征的维度与场景特征的维度相一致,以此减少特征维度不一致带来的信息丢失;然后采用上下文门控(CG)机制对特征中的冗余信息进行抑制,从而降低不相关信息的权重,提高了目标特征在场景识别中的作用。该方法在MIT Indoor67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0.28%,与维护空间布局的对象语义特征(SOSF)方法相比识别准确率提高了0.77个百分点;其在SUN397数据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81.15%,与交替专家层次结构(HoAS)方法相比识别准确率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室内场景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室内场景识别 目标检测 类转换矩阵 上下文门控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室内外场景识别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胡贤贤 汪云甲 +1 位作者 孙猛 齐红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1-1096,共6页
针对目前室内外场景识别方法所面临的低精度、低可靠性和低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高精度室内外场景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智能手机内置的光传感器、磁传感器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 针对目前室内外场景识别方法所面临的低精度、低可靠性和低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高精度室内外场景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智能手机内置的光传感器、磁传感器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模块采集训练数据,根据卫星数量、高度角、信噪比数据在室内外具有不同的特性,将场景划分成不同的区间并结合室内外的地磁数据与光照强度数据构成场景识别的特征,最后将不同时间的特征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室内外场景识别模型。大量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室内外场景识别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下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6%,能有效地识别室内外场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为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外场景识别 室内定位 神经网络 传感器 GNSS
下载PDF
基于2-D范围扫描的室内场景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郜春艳 何秀娟 +1 位作者 黄文美 刘卓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34,共5页
对于在室内工作的机器人而言,要完成不同环境的自主导航就必须能够对其所处场景进行有效识别。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或雷达等传感器对所处环境进行匹配以实现场景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2-D范围扫描的室内场景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激光雷... 对于在室内工作的机器人而言,要完成不同环境的自主导航就必须能够对其所处场景进行有效识别。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或雷达等传感器对所处环境进行匹配以实现场景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2-D范围扫描的室内场景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激光雷达的范围扫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所提取的样本训练基于局部感受野的极限学习机,对多种室内场景进行分类识别。在Gazebo搭建的仿真环境中采集虚拟范围扫描数据,对室内场景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DR Dataset提供的测距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室内场景识别准确率高于传统方法。基于2-D范围扫描场景识别的研究也为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自主导航 2-D范围扫描 室内场景识别 基于局部感受野的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基于TensorFlow及LSTM模型的室内行为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海山 徐晓姗 郑春红 《现代计算机》 2020年第6期55-59,共5页
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最新的智能手机配备许多各式各样且功能强大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包括GPS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如摄像头)、听觉传感器(如耳机)、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如指南针)和加速度传感器(如加速计),它们在使... 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最新的智能手机配备许多各式各样且功能强大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包括GPS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如摄像头)、听觉传感器(如耳机)、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如指南针)和加速度传感器(如加速计),它们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为我们进行室内行为识别分析提供机会。通过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式,对智能手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运用Ten sorFlow及LSTM模型,根据深度特征学习方法实现不同活动的特征提取,进行活动的分类,最终实现对六大类人体活动(走、坐、站、上楼、下楼、慢跑)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orFlow LSTM模型 室内行为识别
下载PDF
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室内干燥环境与室内潮湿环境识别规定有误的探讨——论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的正确识别与确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文学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7年第9期69-71,共3页
本文通过对钢筋保护层混凝土碳化腐蚀机理和钢筋锈蚀机理的分析,探讨了正确识别和确定室内环境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的正确方法,发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0—2010关于室内干燥环境和室内潮湿环境的识别判断规定是错误的。
关键词 环境类别 结构设计 环境类别识别 室内潮湿环境识别
下载PDF
基于LBP和小波纹理特征的室内室外场景分类算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锦锋 许勇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2-748,共7页
室内室外场景识别是图像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图像分割和目标识别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图像进行五层小波分解,然后用旋转不变的LBP(local binary pattern)算法对第二层至第五层的LL子图提取纹理特征,... 室内室外场景识别是图像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图像分割和目标识别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图像进行五层小波分解,然后用旋转不变的LBP(local binary pattern)算法对第二层至第五层的LL子图提取纹理特征,再计算第二层和第一层LH,HL,HH子图的能量均值和方差,最后连接这两个过程形成的低维特征向量进行室内室外图像场景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分类效果比较好,且识别室内室外场景并不需要目标形状等局部详细信息,只需要图像模糊化的全局纹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室外场景识别 旋转不变 LBP 小波变换 纹理特征
下载PDF
一种教室节能照明系统的人员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聂雄 黄斌全 陈华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19,45,共5页
室内人员识别是教室照明节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为确定教室内人员分布情况,对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中值滤波等处理。提出采用形态学的方法进行边界提取,结合改进的边界跟踪算法实现人物头部判别的算法。将该算法... 室内人员识别是教室照明节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为确定教室内人员分布情况,对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中值滤波等处理。提出采用形态学的方法进行边界提取,结合改进的边界跟踪算法实现人物头部判别的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教室节能照明系统,获得人员位置信息,然后对教室照明灯光进行控制,以节省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照明系统 室内人员识别 边缘检测 边界跟踪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器的室内外场景感知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阮锦佳 罗丹 罗海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5-3138,3145,共5页
针对普适室内外场景持续感知面临的低功耗、复杂动态环境、异构使用模式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基于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器的高精度、低功耗室内外场景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智能手机集成的各种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 针对普适室内外场景持续感知面临的低功耗、复杂动态环境、异构使用模式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基于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器的高精度、低功耗室内外场景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智能手机集成的各种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在挖掘分析各种传感器在室内外场景的不同特征,以及人们在室内外场景的行为差异基础上,根据时间和气象条件设计多个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复杂室内外场景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器的室内外场景检测算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获得95%以上的室内外判定准确率,平均功耗小于5 m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外场景识别 行为识别 支持向量机 多分类器 属性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图像理解的节能空调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汤一平 李雯 俞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8年第4期506-509,共4页
探讨了全方位视觉传感器、动态图像理解、占空比(PWM)控制技术在空调节能上的应用;介绍了如何通过对室内全方位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与理解,获得空调室内人数等信息,并根据室内人数对空调室外机进行占空比控制,实现"按需供气",从... 探讨了全方位视觉传感器、动态图像理解、占空比(PWM)控制技术在空调节能上的应用;介绍了如何通过对室内全方位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与理解,获得空调室内人数等信息,并根据室内人数对空调室外机进行占空比控制,实现"按需供气",从而达到空调节能的目的;此外提出了平均错开削峰控制方法来保证空调用电季节的电网安全;基于动态图像理解的节能空调控制器是解决空调节能问题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能节约能源,同时也减轻了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节能 按需供气 全方位视觉 动态图像理解 室内人员识别
下载PDF
基于视频与CO2浓度识别室内人数的建筑室内热环境预测性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福林 赵千川 +2 位作者 陈庆财 鹿伟 窦强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4-190,共7页
本文提出了1种基于视频与CO2浓度的数据融合识别室内人数,进而利用识别出的室内人数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预测性控制的方法,视频与CO2浓度的数据相互校核,提高室内人数的识别精度。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建筑室内热环境预测性控... 本文提出了1种基于视频与CO2浓度的数据融合识别室内人数,进而利用识别出的室内人数对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预测性控制的方法,视频与CO2浓度的数据相互校核,提高室内人数的识别精度。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建筑室内热环境预测性控制方法的节能潜力。实验表明,与传统控制相比,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性控制方法,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可以节省6.7%的空调器能耗、85.2%的新风系统能耗,空调系统总能耗的节能率可达到39.4%。将预测性控制日的室内外温度修正为传统控制日的室内外温度后,空调器、新风系统和整个空调系统的修正节能率分别为1.38%、83.01%和3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性控制 室内人数识别 视频 CO2浓度 空调系统节能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图像理解的空调节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一平 李雯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探讨了全方位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节能上的应用,使中央空调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气源的流量,将中央空调的节能和响应控制达到最优。通过对室内空间全方位图像动态地识别与理解,获得室内人数以及人员所在... 探讨了全方位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中央空调节能上的应用,使中央空调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气源的流量,将中央空调的节能和响应控制达到最优。通过对室内空间全方位图像动态地识别与理解,获得室内人数以及人员所在方位的信息,实现“按需供气”,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全方位视觉 动态图像理解 室内人员识别 按需供气控制
下载PDF
A Precise RFID Indoor Localization System with Sensor Network Assistance 被引量:12
19
作者 ZHANG Dian LU Kezhong MAO Ru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13-22,共10页
Indoor localization is very critical for medical care applications, e.g., the patient localization or tracking inside the building of the hospital. Traditional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technologies are ver... Indoor localization is very critical for medical care applications, e.g., the patient localization or tracking inside the building of the hospital. Traditional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technologies are very popular in this area since their cost is very low. In such technologies, each tag acts as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adio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 information is measured from the readers. However, RSSI information suffers severely from the multi- path phenomenon. As a result, if in a very large area,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will be affected seriousl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introduc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 with only a few nodes, each of which acts as bot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In such networks, the change of signal strength(referred as dynamic of RSSI) is leveraged to select a cluster of reference tags as candidates. Then the fi nal target location i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RSSI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arget tag and candidate reference tags. Thus,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and scalability are able to be improved. We proposed two algorithms, SA-LANDMARC, and COCKTAI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of the two algorithms can reach 0.7m and 0.45 m,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most traditional Radio Frequency(RF)-based approaches,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is improved at least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 frequency RFID wirelesssensor networks HYBRID support vectorregression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for chamber blasting misfir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Liu Liansheng Liang Longhua +2 位作者 Wu Jiyang Jiao Yongbin Lu Zhexia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4年第6期111-116,共6页
In this paper,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amber blasting misfire.Firstly,an electromagnetic background field was established in th... In this paper,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amber blasting misfire.Firstly,an electromagnetic background field was established in the test;secondly,a benign conductor was preset in the chamber,and then the background field was eliminate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was measured;thirdly,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 was measured again after blasting;at last,the chamber blasting misfire was detected and recognized by comparing the change of eddy current field of the preset benign conductor before and after blasting.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When the buried depth of aluminum box target was no more than 30 m,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can clearly identify the position of the aluminum box;when the buried depth of aluminum box was more than30 m,the buried depth and position of the aluminum box was not sure due to the unknown level of secondary eddy current field generated by aluminum b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chamber blasting misfir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eddy cur- rent field TARG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