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权力、大乘佛教与室利佛逝海上贸易模式构建
1
作者 王勇辉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7-14世纪,作为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海上强国的室利佛逝,地理位置优越,控制着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联通着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作为第一个势力范围涵盖整个马来半岛的古国,室利佛逝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并将大乘佛教确立为国教,将在印度衰落... 7-14世纪,作为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海上强国的室利佛逝,地理位置优越,控制着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联通着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作为第一个势力范围涵盖整个马来半岛的古国,室利佛逝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并将大乘佛教确立为国教,将在印度衰落的佛教又一次在室利佛逝发扬光大,室利佛逝成为世界性的佛教中心。大乘佛教深深地影响着印度尼西亚海岛地区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发展。赛代斯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印度化”。作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古国之一,室利佛逝宗教文化和海上贸易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通过加强王权的控制力,以军队为后盾,通过征服领地、扩张商品生产地,建立起强大的海上贸易网络,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的黄金水道提供保障。同时,以大乘佛教作为强化政权的精神动力,大乘佛教成为统治者加强权力的工具,也给统治者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并影响着室利佛逝海上贸易模式的构建。从宗教和海上贸易模式来看,室利佛逝是东南亚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特色符号。室利佛逝政权持续了约7个半世纪,在印度尼西亚诸多古国中存在时间之长是罕见的,通过构建东南亚海岛地区霸权和将大乘佛教定为国教,实现其统治的海岛地区的“印度化”。在对外关系上,室利佛逝与印度和中国的唐朝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研究印度尼西亚古代史上的“印度化”及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室利佛逝 海上贸易模式 军事权力 大乘佛教
下载PDF
室利佛逝王国兴衰试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桂光华 《南洋问题研究》 1992年第2期55-62,共8页
室利佛逝(Sri Vijaya)王国,是公元七世纪继扶南王国之后兴起的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亚海上强国.至公元十三世纪末为爪哇的新柯沙里(Singosari)王国所征服为止,前后存在了六百余年,对促进东南亚和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本... 室利佛逝(Sri Vijaya)王国,是公元七世纪继扶南王国之后兴起的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亚海上强国.至公元十三世纪末为爪哇的新柯沙里(Singosari)王国所征服为止,前后存在了六百余年,对促进东南亚和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本文拟对该王国兴衰的主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 三佛齐 海上贸易 扶南 《宋史》 遣使 求法高僧传 单马令 罗阁 唐王朝
下载PDF
室利佛逝——中古时期南海交通的总枢纽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中坚 《海交史研究》 1986年第1期30-37,共8页
公元七世纪,东南亚历史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重大变化:由于船只续航能力的提高和东西方航海贸易的发展,南海航道向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转移,称雄南海四百年之久的东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大国扶南最后衰亡,一个新的东南亚大国——室利佛逝开始... 公元七世纪,东南亚历史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重大变化:由于船只续航能力的提高和东西方航海贸易的发展,南海航道向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转移,称雄南海四百年之久的东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大国扶南最后衰亡,一个新的东南亚大国——室利佛逝开始在海峡地区兴起。这个新兴国家,大约从九世纪中叶起改称三佛齐;十世纪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 僧人 诃陵 大食国 海上交通 水上交通 南海 领海 中古时期
下载PDF
室利佛逝古国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池鲁 《史学月刊》 1982年第5期70-74,共5页
室利佛逝是中世纪南洋群岛上的一大帝国,当时东方贸易中心之一。本文试图探索其历史,社会制度和兴盛的原因。一室利佛逝王国的政治中心在苏门答腊南部的巴邻旁(巨港)、占卑一带。何时建国未见记载。最早出现室利佛逝国名的,分别见《新... 室利佛逝是中世纪南洋群岛上的一大帝国,当时东方贸易中心之一。本文试图探索其历史,社会制度和兴盛的原因。一室利佛逝王国的政治中心在苏门答腊南部的巴邻旁(巨港)、占卑一带。何时建国未见记载。最早出现室利佛逝国名的,分别见《新唐书》、《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巴邻旁附近杜干·甫吉以及邦加科达卡甫尔等古碑。《新唐书》,《室利佛逝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 三佛齐 苏门答腊 新唐书 爪哇岛 政治中心 唐西域 王国 马可波罗 军队
下载PDF
试论印尼古国室利佛逝的政治、经济及其社会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3-69,共7页
公元六世纪前后,印度尼西亚古国室利佛逝在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地区开始形成,逐渐扩大到北至亚齐的整个苏门答腊岛东部,向东越海扩展到邦加岛,向北渡过马六甲海峡扩展到克拉地峡以南的马来半岛。九世纪中叶以后建立的山帝王朝进一步统... 公元六世纪前后,印度尼西亚古国室利佛逝在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地区开始形成,逐渐扩大到北至亚齐的整个苏门答腊岛东部,向东越海扩展到邦加岛,向北渡过马六甲海峡扩展到克拉地峡以南的马来半岛。九世纪中叶以后建立的山帝王朝进一步统治了爪哇岛西部,成为继柬埔寨古国扶南以后的东南亚海上强国。公元十世纪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 三佛齐 苏门答腊 爪哇岛 政治 统治者 军事民主制 公元 氏族社会 军事指挥
下载PDF
喀且班钦释迦室利入藏弘法事迹考述
6
作者 楞本先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13世纪初,喀且班钦释迦室利入藏广泛传播佛教教义教理,翻译诸多显密经典,引介印度五明,促进了藏传佛教十明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对藏族传统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影响。探讨喀且班钦在戒律传承、修订翻译《释量论》、纠谬佛灭年代、建... 13世纪初,喀且班钦释迦室利入藏广泛传播佛教教义教理,翻译诸多显密经典,引介印度五明,促进了藏传佛教十明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对藏族传统知识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影响。探讨喀且班钦在戒律传承、修订翻译《释量论》、纠谬佛灭年代、建造弥勒佛像等方面的事迹,可系统了解其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钦释迦室利 戒律传承 佛灭纪年 释量论
下载PDF
室利佛逝王国社会经济初探
7
作者 廖大珂 《南洋问题研究》 1993年第2期1-10,27,共11页
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在苏门答腊岛东南海岸以巨港地区为中心兴起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唐代史籍记载的室利佛逝王国.公元十世纪之后,中国史籍改称之为三佛齐国.室利佛逝王国是伴随着中国与印度、阿拉伯海上贸易的繁荣而登上历史午台,至十三世... 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在苏门答腊岛东南海岸以巨港地区为中心兴起了一个国家,这就是唐代史籍记载的室利佛逝王国.公元十世纪之后,中国史籍改称之为三佛齐国.室利佛逝王国是伴随着中国与印度、阿拉伯海上贸易的繁荣而登上历史午台,至十三世纪末才被爪哇的阇婆(新柯沙里王朝)所征服.室利佛逝是东南亚古代史上重要的国家之一,对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贸易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探索室利佛逝王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 元七 阇婆 三佛齐 巨港 社会经济 海上贸易 大朝会 凌牙斯 单马令
下载PDF
室利佛逝国:唐三藏义净的人生“中转站”
8
作者 黄益 崔继忠 《德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
唐三藏义净在西行取法的过程中,曾先后三次停驻室利佛逝国,前后停驻时间近十年。从义净的一生成就来考察不难看到,室利佛逝国两度实现了义净人生的跃升和转化,成为义净一生成就中不可轻忽的"中转站"。在中外交流史上,义净自... 唐三藏义净在西行取法的过程中,曾先后三次停驻室利佛逝国,前后停驻时间近十年。从义净的一生成就来考察不难看到,室利佛逝国两度实现了义净人生的跃升和转化,成为义净一生成就中不可轻忽的"中转站"。在中外交流史上,义净自己的努力也为唐朝时中国与世界的民心相通竖立了一面重要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国 义净 人生成就 中转站 中外交流
下载PDF
波斯人、阿拉伯商贾、室利佛逝帝国与印尼Belitung海底沉船:对唐代海外贸易的观察和讨论 被引量:7
9
作者 钱江 《国家航海》 2011年第1期86-100,共15页
印尼Belitung海底沉船出水的大批文物(尤其是长沙窑瓷器)充分说明,唐代中国海外贸易繁盛的规模远远超乎昔日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描述和评价。中国陶瓷经由海路外销并不是从16世纪或17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东来之后才开始兴盛,而是早在唐... 印尼Belitung海底沉船出水的大批文物(尤其是长沙窑瓷器)充分说明,唐代中国海外贸易繁盛的规模远远超乎昔日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描述和评价。中国陶瓷经由海路外销并不是从16世纪或17世纪葡萄牙人、荷兰人东来之后才开始兴盛,而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已随着波斯舶、大食舶和婆罗门舶等西亚、南亚的商舶前来中国交易而大量地流向海外。在这一早期陶瓷外销的过程中,湖南长沙窑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唐代中国海外贸易之所以兴盛,不仅有着当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因,而且还有着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即波斯湾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商贾经营的海外贸易在阿巴斯王朝时期迅速发展,以及东南亚海岛地区室利佛逝帝国的崛起并成为扼守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的海上强国。毋庸讳言,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贸易圈中十分活跃,他们是唐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为推动当时东西方的经济及文化交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人 阿拉伯商贾 室利佛逝 Belitung沉船 唐代海外贸易
原文传递
中西海上交通枢纽——古室利佛逝与三佛齐文献研究综述
10
作者 全洪 李颖明 《广州文博》 2020年第1期137-161,共25页
对南海古国室利佛逝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中外学者利用中文、阿拉伯文载籍及东南亚、印度碑铭等材料,对其国的基本状况有所研究。惜囿于考古证据的缺乏,不少问题依然众说纷纭。又因外文研究成果译成中文后被国内学者辗转引用,其研究脉... 对南海古国室利佛逝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中外学者利用中文、阿拉伯文载籍及东南亚、印度碑铭等材料,对其国的基本状况有所研究。惜囿于考古证据的缺乏,不少问题依然众说纷纭。又因外文研究成果译成中文后被国内学者辗转引用,其研究脉络渐显模糊。1950年以来与室利佛逝相关的考古遗址被陆续发掘,1990年以来更有多艘9-10世纪的沉船在爪哇海域相继被发现,借助这些新的发现,学者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唐宋年间东南亚的贸易环境,从而令室利佛逝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性。本文将室利佛逝研究所据之材料稍作梳理,并归纳前贤研究成果,同时简要介绍"印坦"沉船、"黑石号"沉船及"井里汶"沉船的考古发掘成果,以期为室利佛逝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三佛齐 国内学者 室利佛逝 考古遗址 交通枢纽 黑石号 研究成果
原文传递
马来语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中国高儈义净记載的昆仑语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远志 《东南亚研究》 1990年第2期20-23,共4页
公元七世纪中国唐朝高僧义净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苏门答腊岛上的菎崙语。它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义净所指的篦崙语,究竟是什么语?崑崙语和古马来语有何关系?下面,试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马来语 发展史 苏门答腊岛 公元七世纪 义净 中国唐朝 文献 昆仑 《高僧传》 室利佛逝
下载PDF
东晋至两宋中国与印尼佛教文化交流互动考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方耀 《海交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26-42,共17页
古代印度尼西亚诸岛国如陆上丝路之于阗、龟兹诸国一样,乃佛法东传华夏之中转站和集散地,从东晋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便与印度尼西亚古代诸岛国展开了密切的佛教文化交流。就印度尼西亚诸岛国而言,它是海路西来梵僧之中转站和瞭望所,... 古代印度尼西亚诸岛国如陆上丝路之于阗、龟兹诸国一样,乃佛法东传华夏之中转站和集散地,从东晋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便与印度尼西亚古代诸岛国展开了密切的佛教文化交流。就印度尼西亚诸岛国而言,它是海路西来梵僧之中转站和瞭望所,西行求法华僧之梵语训练场所和中国佛典译场之海外延伸;中国东南沿海诸口岸则是梵僧入华的登岸地和迎送站,西行求法僧人的始发港和集散地,同时又是政府网罗域外高僧的情报搜集所和中外僧人北上弘法的主要通道。东晋至宋末,佛教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诸岛国间朝贡贸易之纽带,外交活动之媒介,两地之间人员信息往来互通,留下了众多有待发掘的历史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东南沿海地区 室利佛逝 三佛齐 朝贡贸易
下载PDF
唐代非洲黑人来华述论
13
作者 景兆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非洲黑人 海上丝绸之路 中非关系 交通线 新唐书·西域传 《新唐书》 陆上丝绸之路 室利佛逝 《唐会要》 印度尼西亚
下载PDF
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永璋 《史学月刊》 1983年第3期98-99,共2页
中国与非洲之间很早就开始了友好交往。笔者曾写过一篇短文,介绍了古代到过非洲的中国人(载《今昔谈》1982年第6期)。这里再来介绍一下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以作为续篇。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约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中国与非洲之间很早就开始了友好交往。笔者曾写过一篇短文,介绍了古代到过非洲的中国人(载《今昔谈》1982年第6期)。这里再来介绍一下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以作为续篇。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约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亚洲西部的安息国(今伊朗)曾派遣使臣到中国来,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汉书·张骞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只是将“黎轩善眩人”写作“犛靬眩人”。“黎轩”与“黎轩”读音相同;据考证,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眩人亦称幻人,也就是善于变戏法的魔术师。这位魔术师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可以说是从非洲来到中国的第一个杂技艺人。到了唐代,随着中西陆路和海上交通的发展,到中国来的非洲人便日益增多了。《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咸亨至开元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本·白图泰 海上交通 室利佛逝 汉武帝 开元年间 新唐书 公元前 使臣 史记 东非
下载PDF
义净前往南海诸国和印度的事迹及其贡献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桓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55-59,共5页
古代中国与印度的交通路线主要是从甘肃西部的敦煌出发,经过新疆,越过葱岭,到达苏联和阿富汗的边境,然后由印度的西北部(今巴基斯坦)进入印度,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就曾冒着生命的危险克服许多高山、沙漠和森林等自然险阻而后进入印度的。
关键词 义净 南海诸国 印度 室利佛逝 马来半岛 佛国记 赤土国 玄奘 高僧传 《大唐西域记》
下载PDF
简论古代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立新 《史林》 1988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自古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邻邦之间,一直存在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双方的使节、商人、旅行家、学者和僧侣之间进行互访,在经济贸易、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回顾和探讨彼此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和文化交会的轨迹,可以促... 自古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邻邦之间,一直存在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双方的使节、商人、旅行家、学者和僧侣之间进行互访,在经济贸易、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回顾和探讨彼此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和文化交会的轨迹,可以促进和巩固这一友好关系,有助于加强经济合作和扩大文化交流,从而为未来的文化建构提供某种有意义的参照,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交流 东南亚 越南 传入中国 室利佛逝 中国传统文化 朱元璋 公元 缅甸 印度
下载PDF
古代南海交通中心的变迁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中坚 《海交史研究》 1982年第1期108-112,107,共6页
历史意义上的南海,指中国以南直抵印度尼西亚,包括暹罗湾在内的广大海域。这是古代中国与印度及印度以西国家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和关键环节,是古代世界运输最繁忙的海域之一。南海交通开辟很早,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期,南海就已成... 历史意义上的南海,指中国以南直抵印度尼西亚,包括暹罗湾在内的广大海域。这是古代中国与印度及印度以西国家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和关键环节,是古代世界运输最繁忙的海域之一。南海交通开辟很早,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期,南海就已成为中印往来的通道。从那以后,南海交通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利佛逝国 佛逝 义净 僧人 巽他海峡 交通中心 诃陵国 婆罗门 扶南国 涨海 马六甲海峡 南海 领海
下载PDF
论满者百夷兴盛的道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传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1-57,共7页
13世纪末,在南洋群岛上兴起了满者百夷。该国开国君主以爪哇岛上的一个村镇为基地,逐步建立起帝国,访问该国的僧人、使节,无论是来自西方意大利的鄂多立克(1265-1331),还是中华大明帝国的郑和使团,无不惊叹它的富庶与美丽。直至15世纪后... 13世纪末,在南洋群岛上兴起了满者百夷。该国开国君主以爪哇岛上的一个村镇为基地,逐步建立起帝国,访问该国的僧人、使节,无论是来自西方意大利的鄂多立克(1265-1331),还是中华大明帝国的郑和使团,无不惊叹它的富庶与美丽。直至15世纪后期,爪哇岛内乱频繁,满者百夷才开始走向衰落。本文试图探讨它兴盛的条件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岛 室利佛逝 苏门答腊 使团 锐意改革 使节 建国前 内乱 明帝 执政者
下载PDF
奴隶制在东南亚历史上的地位和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平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88年第Z1期3-10,共8页
在东南亚历史上,是否经历过一个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说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看来没有更多的证据。若说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何以直到西方人来到之时,东南亚各国又都还有大量的奴隶?问题的症结恐怕就在这里。对此,... 在东南亚历史上,是否经历过一个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说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看来没有更多的证据。若说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何以直到西方人来到之时,东南亚各国又都还有大量的奴隶?问题的症结恐怕就在这里。对此,本文试图谈一点初步的看法,希望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南 发展阶段 夫妇之道 贡赋 骠国 现代家族 西方殖民者 王有 真腊风土记 室利佛逝
下载PDF
忽必烈的劳师远征与印尼的改朝换代——对于忽必烈用兵爪哇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广益 《南洋问题研究》 1982年第3期65-70,共6页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后,曾一度派兵渡海征讨爪哇。对于中印(尼)关系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应当怎样看待,中外史学界虽未直接开展过辩论,但在各自的文章或专著里谈及此事件时,看法上的分歧却是客观存在的。鉴...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后,曾一度派兵渡海征讨爪哇。对于中印(尼)关系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应当怎样看待,中外史学界虽未直接开展过辩论,但在各自的文章或专著里谈及此事件时,看法上的分歧却是客观存在的。鉴于国际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时拣起“黄祸”这面破旗,用以挑拨我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借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统一中国 政治目的 亦黑迷失 伊儿汗国 不鲁不都 室利佛逝 黄祸 蒙元 葛郎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