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65对离体豚鼠心室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1
作者 封卫毅 袁秉祥 +1 位作者 刘书勤 赵正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7年第S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豚鼠心 跨壁传导 I-65 离体 基础医学院 室肌 医科大学 折返激动 心内膜下层
下载PDF
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相关性及对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晓洁 李慕嶂 +5 位作者 陈佳莹 陈书芳 吴金涛 张雷明 李雪洁 孟令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SMF)与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评估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对新发LBBB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住院诊疗的... 目的探讨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SMF)与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评估室间隔肌壁间纤维化对新发LBBB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住院诊疗的所有行心脏磁共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存在LBBB,将患者分为LBBB组和非LBB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BBB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无LBBB组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至出现新发LBBB或2023年10月为止,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LBBB患者相比,LBBB患者的年龄更大,左心房直径、左室质量及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均更大,左室射血分数更低,QRS间期持续时间更长,扩张型心肌病、SMF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3;95%CI:1.049~1.097;P<0.001)、左室质量(OR=1.010,95%CI:1.004~1.016;P=0.001)、SMF(OR=2.227,95%CI:1.232~4.028;P=0.008)是LBBB存在的独立相关因素。平均随访(43.4±11.7)月,新发LBBB患者42例,Kaplan-Meier分析显示,存在SMF的患者新发LBBB的比率显著高于无SMF的患者(18.5%vs.6.9%,P<0.001)。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HR=1.042,95%CI:1.018~1.066,P<0.001)、左室质量(HR=1.012,95%CI:1.005~1.020,P=0.001)和SMF(HR=3.320,95%CI:1.768~6.232,P<0.001)是新发LBBB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SMF与LBBB存在相关性且是新发LBBB的独立预测因素。心脏磁共振显示存在SMF的患者有较高的风险出现LBBB,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间隔壁间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 相关性
下载PDF
三角肌软组织恶性肿瘤肌室切除背阔肌肌瓣转位重建肩外展功能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蕴 宋金纲 +2 位作者 张瑾 赵军 程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三角肌内恶性肿瘤行肌室切除术,应用背阔肌肌瓣转位重建肩关节稳定性及外展功能,探讨其方法、应用的临床价值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1月~2004年8月三角肌软组织肉瘤病例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5~64岁,平均... 目的:探讨三角肌内恶性肿瘤行肌室切除术,应用背阔肌肌瓣转位重建肩关节稳定性及外展功能,探讨其方法、应用的临床价值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1月~2004年8月三角肌软组织肉瘤病例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5~64岁,平均44.5岁。左侧6例,右侧2例。病程6个月~3年,平均1年2个月。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滑膜肉瘤2例,,透明细胞肉瘤2例。术前、术后8例患者肩关节功能按MTST关节功能评价系统评定。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三角肌切除术,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瓣转位代替被切除的三角肌。术后肩外展90°、前屈30°位固定,6周后去除外固定。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局部均无复发,转位的肌瓣全部成活,肌力均在Ⅳ~Ⅴ级,肩外展功能在80~90°结论: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瓣转位代替全部切除的三角肌是一种重建肩关节稳定性及外展功能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切除 背阔 瓣转位
下载PDF
胎儿室间隔肌部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芳 刘兰芬 +5 位作者 尹虹 权源 赵晓峰 王惠 张彦 曹永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5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胎儿 间隔部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海波 徐志伟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经验。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行21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术。男15例,女6例。3例年龄分别为4、7和15岁;余18例平均手术年龄8个月(2~11个月),平均体重5.8 kg(4...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经验。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行21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术。男15例,女6例。3例年龄分别为4、7和15岁;余18例平均手术年龄8个月(2~11个月),平均体重5.8 kg(4~8 kg)。19例伴心内外畸形,包括膜周室缺、肌部流入道室缺、肺动脉瓣下室缺、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缩窄、三尖瓣反流、冠状动脉畸形和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解剖纠治方法: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浅低温体外循环(肛温32~34℃),阻断主动脉,右心房切口,经由房间隔径路探及肌部室间隔缺损,经缺损右室面过导引钢丝及鞘管,导入封堵器行肌部室缺封堵器封堵。伴心内畸形者,行同期纠治。结果手术无死亡,食道彩超无影响心功能的明显残余分流。1例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3天延迟关胸。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死亡,2例术后心尖部小缺损开放,7例封堵器边缘残留少量左向右分流。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0.64±0.04,左心室缩短率35%±4%,心功能正常。结论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可避免传统手术纠治需心室切口、心室内肌束切开和残余分流率高、对心功能影响大的缺点;且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并同期纠治伴发畸形,手术简便、安全,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可获得较佳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封堵 心内直视 部多发间隔缺损
下载PDF
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伴心脏畸形的心内直视镶嵌封堵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波 徐志伟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镶嵌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并同期纠治心脏伴发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伴其他心脏畸形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镶嵌封堵室间隔缺损并同期纠治心脏畸形,分析手术结果与随访情况。结果手术死亡...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镶嵌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并同期纠治心脏伴发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伴其他心脏畸形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镶嵌封堵室间隔缺损并同期纠治心脏畸形,分析手术结果与随访情况。结果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7.5%。3例患者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治疗痊愈;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残余分流。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死亡病例;17例封堵器边缘残留少量左向右分流,3例二尖瓣整形残留轻度反流。结论心内直视镶嵌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操作简便、安全,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并同期纠治心脏合并畸形,中长期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封堵 心内直视 部多发间隔缺损 伴发心脏畸形
下载PDF
术中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婴儿多发性肌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锦纷 高伟 +2 位作者 祝忠群 陈会文 张玉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报道1例小婴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VSD)术中镶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正中胸骨切口开胸,在食管超声的导引下,在跳动心脏的右心室表面导入Amplatzer封堵器关闭2处肌部VSD。结果成功封堵2处肌部VSD,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将手术和介入... 目的报道1例小婴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VSD)术中镶嵌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正中胸骨切口开胸,在食管超声的导引下,在跳动心脏的右心室表面导入Amplatzer封堵器关闭2处肌部VSD。结果成功封堵2处肌部VSD,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将手术和介入治疗结合的镶嵌治疗小婴儿肌部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镶嵌治疗 封堵器 婴儿 AMPLATZER封堵器 间隔缺损 多发性间隔缺损 术中应用 小婴儿 关闭
下载PDF
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数字解剖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静 刘立宏 +2 位作者 魏建伟 董忠根 陈宇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the first and seco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 ICSRA)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集47例正常人腕关节CT数据,分别测量桡骨茎突尖端到舟骨长轴近极及远极距... 目的探讨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the first and seco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 ICSRA)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集47例正常人腕关节CT数据,分别测量桡骨茎突尖端到舟骨长轴近极及远极距离,并与1,2 ICRSA血管蒂的长度进行对比,分析1,2 ICSRA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可行性。对23例舟骨骨不连患者实施1,2 ICSRA桡骨瓣结合Herbert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局部症状和功能。结果桡骨茎突尖端到舟骨长轴近极和远极距离分别为(15.66±1.89)mm和(17.07±1.60)mm,均小于1,2 ICSRA血管蒂长度。23例患者术后舟骨均获得愈合;随访时间(51.08±11.30)月,末次随访时21例患者腕关节疼痛感消失,2例患者重体力劳动时有轻微疼痛,但症状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Cooney腕关节评分优20例,良3例,从术前(62.39±7.21)分提高至术后(92.39±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13,P=0)。结论1,2 ICSRA桡骨瓣长度足以覆盖舟骨任何部位,该方法治疗舟骨骨不连具备可行性且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伸支持带上动脉 桡骨瓣 舟骨骨不连 数字解剖
下载PDF
封堵器置入位置与封堵器介入治疗心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术后心电图演变的关系:1例报告
9
作者 程应樟 吴清华 +4 位作者 程晓曙 徐劲松 李菊香 胡建新 吴延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8期7679-7679,共1页
目的观察经国产肌部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术后的心电图演变,并探讨演变与置入封阻器的关系。方法患者男,20岁,体质量50kg,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增大,室间隔肌部缺损,缺损口直径8mm,术前心电图示左前分支阻滞。选择... 目的观察经国产肌部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术后的心电图演变,并探讨演变与置入封阻器的关系。方法患者男,20岁,体质量50kg,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增大,室间隔肌部缺损,缺损口直径8mm,术前心电图示左前分支阻滞。选择ф12mm长7mm国产(先健科技)肌部封堵器,经操纵杆在X线透视下推送至左心室。术后行心电监护7d,并每天记录心电图;青霉素360万U/d,共3d;地塞米松10mg/d,共5d;口服阿斯匹林100mg/d,维持6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术后1周内心电图出现了一系列动态演变,包括结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经密切观察和地塞米松治疗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三尖瓣无返流。结论国产肌部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术后1周内心电图出现了一系列动态演变,其中选择封堵器大小最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间隔部缺损 心电图
下载PDF
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的手术治疗
10
作者 赵东 王春生 +2 位作者 周达新 朱仕杰 过常发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2月6例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其中2例行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2月6例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其中2例行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2例行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另外2例为外伤性室间隔损伤,行修补手术。结果:6例患者均存活,其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再次予以导管介入下室缺残余漏封堵术,1例外伤性室间隔撕裂修补术后再次撕裂,二次手术重新修补。结论: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首选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如必须行室缺修补术的患者,则尽量避免切开左心室,注意室缺的边缘及传导束的走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部大缺损 成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第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骨瓣联合Herbert钉治疗舟骨骨不连
11
作者 徐圣康 王娜 +5 位作者 赵猛 刘家国 罗斌 张劲松 熊为 查昆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探讨以改良第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the 1th,2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ICSRA)为血管蒂的楔形骨瓣转移联合Herbert钉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对12例舟骨骨不连患者,设计并应用改良1,2... 目的探讨以改良第1,2间室伸肌支持带上动脉(the 1th,2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ICSRA)为血管蒂的楔形骨瓣转移联合Herbert钉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对12例舟骨骨不连患者,设计并应用改良1,2ICSRA为血管蒂的楔形骨瓣转移联合Herbert钉进行治疗,采用腕背侧单一切口同时完成骨折内固定和骨瓣转移。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显示舟骨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9例患者腕痛消失,活动正常,对手术效果满意,2例患者感活动时轻微疼痛,1例患者用力时有不适感。术前患手平均握力为10.3kg,术后患手平均握力是35.8kg,对侧正常手平均是37.6kg,术后握力相当于对侧93.3%,为术前的3.4倍。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分表,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改良1,2ICSRA为血管蒂的楔形骨瓣转移联合Herbert钉能促进舟骨愈合,有利于腕部生理功能的重建,是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骨不连 Herbert钉 第1 2间支持带上动脉骨瓣
下载PDF
网状穿刺治疗急性手骨间肌室综合征
12
作者 单国华 陈瑞和 +1 位作者 郑永军 杨玉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手骨间综合征 网状穿刺 减压
下载PDF
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勇 路磊 冯明录 《现代实用医学》 200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7例肌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诊断确定后即行切开减压,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者恢复良好,2例行走时有轻度疼痛,1例出现爪形趾和足趾感觉异常。结论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易被忽视... 目的探讨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7例肌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诊断确定后即行切开减压,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者恢复良好,2例行走时有轻度疼痛,1例出现爪形趾和足趾感觉异常。结论足部肌筋膜间室综合征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时作减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综合征
下载PDF
髂腰肌筋膜间室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洪超 刘功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23-523,共1页
关键词 筋膜间综合征 2004年 诊治过程
下载PDF
小儿心脏外科镶嵌治疗:食管超声指导下开胸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勤 徐志伟 +5 位作者 刘锦纷 张海波 高伟 张玉奇 苏肇伉 丁文详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传统心脏外科手术或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处理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缺兼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限制.本丈旨在总结我们对小婴幼儿尝试在食管超声指导下开胸封堵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即镶嵌心脏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2005年3月-2006年9月期间... 目的传统心脏外科手术或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处理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缺兼存在一定的弊端与限制.本丈旨在总结我们对小婴幼儿尝试在食管超声指导下开胸封堵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即镶嵌心脏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2005年3月-2006年9月期间,连续5例肌小梁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MVSDs)进行胸骨正中切口开胸封堵术,MVSDs伴有小房间隔缺损(ASD)或动脉导管未闭(PDA)者3例,MVSDs伴多发性VSD或右室双出口(DORV)者2例.平均手术年龄(8.6±6.0)个月,平均体重(7,4±2+5)kg.5例中有l例在食管超声指导下经搏动心脏的右室表面穿刺封堵MVSDs,余4例兼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导八,释放封堵器关闭MVSDs,同时对心脏其他畸形进行矫治,术申使用的MVSDs封堵器2例采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制造有限公司产品,3例使用了美国的Amplatzer(AGA医疗公司).结果元并发症和住院死亡。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2±9)h。出院前复查超声:LVEF(64±4)%,LVFS(35±4)%,除1例Swiss-cheese状MVSDs者封堵器周边有细束残漏外,另外4例无明显残余分流.结论在食管超声指导下开胸进行肌小梁部多发性室缺封堵这一镶嵌心脏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这不仅仅将是婴幼儿MVSDs患儿治疗最佳选择,也将是所有患有MVSDs合并其它心脏畸形患儿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治疗 食管超声检查 部多发性 缺封堵术
下载PDF
应用自控镇痛泵导致臀肌筋膜室高压1例
16
作者 赵丽君 邹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40-740,共1页
关键词 应用 自控镇痛泵 筋膜高压
下载PDF
超声波诊断罕见室间隔肌部缺损的应用
17
作者 印庆华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就包括超声波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这样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医疗的整体环境,保证了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就包括超声波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这样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医疗的整体环境,保证了医疗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而优化了整体医疗效果,在医疗单位中对超声波应用已经由来已久,并且相关的学者更是针对超声波在各项疾病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针对超声波诊断罕见室间隔肌部缺损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罕见室间隔肌部缺损进行了概述,其次对罕见室间隔肌部缺损的治疗过程中超声波的诊断过程进行了解析,最后对超声波诊断在罕见室间隔肌部缺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超声波诊断在罕见室间隔肌部缺损的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医疗诊断 间隔部缺损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室间隔肌部小梁区缺损与自然闭合
18
作者 许幼峰 杨可吟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11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间隔部小梁区缺损 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儿童
下载PDF
推拿治疗肌筋间室综合征100例报告
19
作者 李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64-64,F004,共2页
关键词 筋膜间 综合征 推拿手法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室间隔肌切除术后永久起搏器置入风险因素及相关预后分析
20
作者 吴子宁 朱昌盛 +4 位作者 聂长荣 蒙延海 杨秋蓝 刘小希 王水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413-421,共9页
目的评估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外科手术后置入新置入永久性起搏器(PPM)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患者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21年于阜外医院接受室间隔肌切除术的HOCM患者连续数据,并根据基线倾向性评分匹配建立匹配队列。在... 目的评估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外科手术后置入新置入永久性起搏器(PPM)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患者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21年于阜外医院接受室间隔肌切除术的HOCM患者连续数据,并根据基线倾向性评分匹配建立匹配队列。在整体和匹配队列中比较术后是否置入PPM两组围术期和随访终点预后。并通过Cox回归建立术后置入PPM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107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2.2(1.4,3.3)年。在研究终点,共有39例(3.64%)患者接受了PPM置入。通过1∶3比例倾向性评分建立39对(n=156)术后置入或非置入PPM匹配队列。术后置入PPM组基线糖尿病、房颤、右束支阻滞和既往酒精消融的比例更高。在匹配队列中,两组远期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未见明显差异。而在置入PPM组,远期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更大,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程度更重。高龄(HR=1.07)、术前束支传导阻滞(HR=13.20)、既往酒精室间隔消融手术史(HR=6.39)和本次同时合并Maze手术(HR=4.99)为术后置入PP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女性为术后置入PPM的保护因素(HR=0.38),模型预测术后PPM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结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在外科治疗术后PPM置入率为3.64%。在长期随访中,与无PPM患者相比,PPM患者的生存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对基线束支传导阻滞和酒精消融术后等高危人群的识别和关注有助于术后起搏器置入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置入 肥厚型梗阻性心 间隔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