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党内法规的宪法渊源功能
1
作者 苏升 温泽彬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1期16-27,共12页
党内法规具备宪法渊源功能,它既能够在宪法修改中充当修宪渊源,也能够在合宪性审查中充当认知渊源。以宪法文本的认可和党内法规是否涉及宪法关系、是否涉及实定的宪法关系为标准,我们可以识别出具备宪法修改渊源地位和宪法适用渊源地... 党内法规具备宪法渊源功能,它既能够在宪法修改中充当修宪渊源,也能够在合宪性审查中充当认知渊源。以宪法文本的认可和党内法规是否涉及宪法关系、是否涉及实定的宪法关系为标准,我们可以识别出具备宪法修改渊源地位和宪法适用渊源地位的党内法规。在修宪活动中,党内法规通过中国共产党和修宪机关互动的方式转化为宪法内容;在合宪性审查中,党内法规主要通过与宪法解释相结合的方式为合宪性审查依据提供内容。在诸多认知渊源中,党内法规、党和国家政策、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成例、部分国际条约都属于合宪性审查机关应该适用的宪法渊源,应当优先适用,民族风俗习惯属于可以适用的宪法渊源,其适用顺位低于应该适用的宪法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宪法渊源 宪法修改 宪法适用 宪法解释
下载PDF
论宪法渊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锴 《法治社会》 2023年第4期42-63,共22页
宪法渊源的界定需要首先界定法的渊源,而法的渊源的界定又需要区分法的渊源与法、法的渊源与部门法的渊源,应当根据不同渊源在裁判中的作用,将法的渊源分为依据渊源和理由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部门的渊源,即宪法部门中调整宪法关系的... 宪法渊源的界定需要首先界定法的渊源,而法的渊源的界定又需要区分法的渊源与法、法的渊源与部门法的渊源,应当根据不同渊源在裁判中的作用,将法的渊源分为依据渊源和理由渊源。宪法渊源是指宪法部门的渊源,即宪法部门中调整宪法关系的规范的表现形式,这些规范可以蕴含在宪法典中,也可以蕴含在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中。在合宪性审查中,宪法典主要是作为依据渊源,即在适用时不会质疑其内容的正确性;而其他的形式主要作为理由渊源,辅助宪法典的适用,尤其是在宪法典的内涵不明确的情况下,它们以其内容的正确性来对宪法典作为裁判依据进行外部证立,从而增强合宪性审查的说服力。我国的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合宪性审查成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法的渊源 依据渊源 理由渊源 宪法原则 宪法精神
下载PDF
基于法适用的视角下宪法渊源析辨论
3
作者 范进学 马冲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17,共15页
基于法适用的视角,宪法渊源属于为合宪性审查、合宪性解释以及基于宪法的解释提供权威依据的规范。对合宪性审查与合宪性解释而言,“合宪与否”的判断依据只能来源于“根本法”规范。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典是“根本法”规范;不成文宪法... 基于法适用的视角,宪法渊源属于为合宪性审查、合宪性解释以及基于宪法的解释提供权威依据的规范。对合宪性审查与合宪性解释而言,“合宪与否”的判断依据只能来源于“根本法”规范。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典是“根本法”规范;不成文宪法国家的所谓“最高法”规范则是指在政治实践中具有最高实效力的宪法规范以及在主权国家内获得优先适用效力的国际宪法条约。就基于宪法的解释而言,除宪法典之外,具有终极释宪权的特定机关所做的宪法解释也会成为法官依宪释法的权威依据。重新审视宪法渊源概念,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概念内涵,使宪法渊源获得法学研究上的规范意义,也促使我们反思以往从部门法角度理解宪法时存在的诸多问题,转而以明确效力等级的纵向思维树立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意识,避免将不具有宪法效力的规范也视为宪法规范,从而有效推进合宪法秩序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合宪性审查 合宪性解释 基于宪法的解释 根本法
下载PDF
志愿服务立法的宪法渊源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兆波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有了巨大发展,西方国家纷纷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我国也正式提出要制定《志愿服务法》。志愿服务立法必须具有宪法渊源,即"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通过宪法解释,旧时的称呼"义务劳动"可合理...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有了巨大发展,西方国家纷纷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我国也正式提出要制定《志愿服务法》。志愿服务立法必须具有宪法渊源,即"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通过宪法解释,旧时的称呼"义务劳动"可合理地理解为当今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而非义务;国家的职责是"提倡"志愿服务,对此不得怠为。发展宪法不应仅局限于制宪、修宪等传统方法,还要注意运用宪法解释等方法,这样可更好地促进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法 立法 宪法渊源
下载PDF
美国刑事程序的宪法渊源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彭建军 郭松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领域中,宪法基本上不涉及刑事诉讼的审判原则、审判制度、审判方式等。如果以此来推理美国刑事诉讼法概况,却是大相径庭。美国刑事诉讼法的特点,就是将一些关系到人身权利和自由的行为上升到宪法的高度。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宪法渊源 自然法 权利保障 美国 人身权利
下载PDF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宪法渊源分析
6
作者 卢红丹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7年第4期71-71,77,共2页
我国目前反就业歧视问题已成为劳动就业方面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业歧视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侵害,从法律方面解决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问题,反思公民劳动权利的宪法根源,是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前提。
关键词 反就业歧视 宪法渊源 劳动权利
下载PDF
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合作中宪法渊源的完善——以欧盟刑事司法合作的开展为借鉴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帅 《海峡法学》 2015年第4期94-100,共7页
欧盟的基本条约构成了该地区刑事司法合作的宪法渊源,而在宪法中同时规定合作理念和具体措施的做法,可被称为"欧盟模式"。以欧洲统一逮捕令等制度为例,可以发现宪法渊源是如何推动欧盟刑事司法合作的有效开展。借鉴欧盟的相... 欧盟的基本条约构成了该地区刑事司法合作的宪法渊源,而在宪法中同时规定合作理念和具体措施的做法,可被称为"欧盟模式"。以欧洲统一逮捕令等制度为例,可以发现宪法渊源是如何推动欧盟刑事司法合作的有效开展。借鉴欧盟的相关经验,并考虑我国的特定状况,需要在我国宪法中确立刑事司法合作条款。但在模式上不必要完全采用欧盟模式,可采用"宪法+单行法"模式,在宪法中确立原则性规定即可。在内容上可就合作理念、立法模式与主体进行原则性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刑事司法合作 欧盟 宪法渊源
下载PDF
行政听证制度的宪法渊源
8
作者 王旭 闫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行政听证的宪法规定是行政听证制度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也是其生命所在。文章对西方主要国家的行政听证的宪法渊源进行了比较,并审视了我国的宪法,认为我国必须使行政听证在宪法中明确化,从而为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
关键词 行政听证 自然正义 正当程序 宪法渊源
下载PDF
国家立法权的限制的宪法渊源——以中美对比的视角
9
作者 袁富连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8期75-77,共3页
国家立法权作为国家的立法权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权力,也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宪法渊源。文章着眼于中国与美国对于国家立法权的限制的不同,旨在透过中国与美国宪法对国家立法权的不同规定,探寻造成这种不同的背后的原因,即... 国家立法权作为国家的立法权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权力,也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宪法渊源。文章着眼于中国与美国对于国家立法权的限制的不同,旨在透过中国与美国宪法对国家立法权的不同规定,探寻造成这种不同的背后的原因,即宪法原则的不同,以期为中国的国家立法权规定的完善建议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立法权 宪法渊源 中美比较
下载PDF
宪法原则的理论澄清、识别方式和运用模式
10
作者 钱宁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200,201,共11页
随着宪法权威的强化,“宪法基本原则”、“宪法原则”等概念在立法中逐渐普及,进而成为合宪性审查或者司法适用的依据。之所以宪法领域存在泛化使用原则的倾向,原因在于存在着原理论、地位论和解释论的不同认知视角。宪法原则和政策、... 随着宪法权威的强化,“宪法基本原则”、“宪法原则”等概念在立法中逐渐普及,进而成为合宪性审查或者司法适用的依据。之所以宪法领域存在泛化使用原则的倾向,原因在于存在着原理论、地位论和解释论的不同认知视角。宪法原则和政策、价值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宪法原则是指具有公认的、普遍性的宪法观念,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在内涵上是稳定的,可以视其为一种独立的宪法解释依据。宪法原则可以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进行识别,表现为宪法母原则与宪法子原则、宪法原则与部门法原则等不同原则类型,从而形成一张彼此影响制约的宪法原则网络。借鉴原则理论对原则与规则之间关系的结构认识,宪法原则的运用存在权衡方式、选择方式、协调方式和填补方式等四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原则 宪法渊源 合宪性审查 宪法适用
下载PDF
论合宪性审查的解释渊源
11
作者 钱宁峰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44-158,共15页
随着合宪性审查问题日益受到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宪法渊源的援引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研究重点在于宪法条文本身的引用,而很少考量宪法渊源的其他形式种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虽然与我国素来所尊崇以成文法作为裁决依据的做法有关,但... 随着合宪性审查问题日益受到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宪法渊源的援引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研究重点在于宪法条文本身的引用,而很少考量宪法渊源的其他形式种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虽然与我国素来所尊崇以成文法作为裁决依据的做法有关,但是可能忽视了个案裁判对宪法解释渊源的多元化需求。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乃至混合法系国家法院在合宪性审查中会选择各种解释渊源作为审查依据,并呈现出可以遵循的规律性。在合宪性审查过程中,宪法解释渊源为宪法发现提供找法工具,为宪法解释提供权威性理由,也为宪法论证提供了形成裁判性规范的转化基础,具有鲜明的个案功能。我国合宪性审查解释渊源运用尚存在模糊不清、实践缺位和援引单一等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从宪法解释和适用角度对合宪性审查机构选择宪法渊源的方式进行了解和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援引宪法文本之上,才能形成一个适应我国合宪性审查需要的宪法解释渊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宪法渊源 解释渊源
下载PDF
关于中国宪法渊源的再认识 被引量:27
12
作者 姚岳绒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131,共10页
关于中国宪法渊源的种种提法或多或少都有将中国宪法渊源泛化的倾向,脱离了中国的真实情况,不利于确立我国《宪法》的权威,不利于《宪法》的实施。将我国宪法渊源泛化的一些观念应该得到澄清。中国的宪法渊源,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关于中国宪法渊源的种种提法或多或少都有将中国宪法渊源泛化的倾向,脱离了中国的真实情况,不利于确立我国《宪法》的权威,不利于《宪法》的实施。将我国宪法渊源泛化的一些观念应该得到澄清。中国的宪法渊源,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其余行为规范尚难说具有宪法的效力。以国外学者的眼光看待中国宪法问题很难得出恰当的结论。当前,我国宪法学研究的主题理应是现行宪法的有效实施,我们没有太大必要"生造"或"发现"新的宪法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不成文宪法 宪法惯例 党章 宪法性法律
原文传递
“宪法渊源”意味着什么?——基于法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22
13
作者 雷磊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6,共11页
要走出关于"宪法渊源"既有讨论的僵局,就要上升到法理论的层面去澄清"法的渊源"的性质与类型。法的渊源指的是法律适用过程中裁判依据的来源,在法律论证中发挥着权威理由的角色。它既包括法的效力渊源,又包括法的... 要走出关于"宪法渊源"既有讨论的僵局,就要上升到法理论的层面去澄清"法的渊源"的性质与类型。法的渊源指的是法律适用过程中裁判依据的来源,在法律论证中发挥着权威理由的角色。它既包括法的效力渊源,又包括法的认知渊源,后者须获得前者认可并与之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相应地,宪法渊源指的是宪法的法律化适用过程中合宪性判断依据的来源,它属于权威和形式的范畴,要与作为实质和内容范畴的"宪法部门"严格相区分。这一意义上的宪法渊源主要在合宪性审查和合宪性解释两种情形中"出场"。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当代中国宪法的诸效力渊源和认知渊源进行定位,并有效地与合宪性判断活动可能运用到的其他宪法性材料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法理论 合宪性判断 效力渊源 认知渊源
原文传递
宪法概念、宪法效力与宪法渊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翔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5,共12页
在人类观念史上,存在经验性和规范性两种不同的宪法概念。以构建和约束统治为目标的现代成文宪法,与西方传统的描述政治状态的经验性宪法之间,发生了革命性断裂。现代宪法的规范性和至上性,决定了宪法位阶规范的封闭性。具有制度性权威... 在人类观念史上,存在经验性和规范性两种不同的宪法概念。以构建和约束统治为目标的现代成文宪法,与西方传统的描述政治状态的经验性宪法之间,发生了革命性断裂。现代宪法的规范性和至上性,决定了宪法位阶规范的封闭性。具有制度性权威和规范约束力的真正宪法渊源,只能是宪法典自身。但是,存在基于内容而构成合宪性审查实质理由的其他法律素材和因素,其得以被吸纳的条件在于与形式宪法的一致性。应当建构与法学方法论联结的宪法渊源理论,恰当界定形式宪法与实质宪法乃至政治实践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规范宪法 古代宪法(制) 宪法至上 合宪性审查
原文传递
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宪法渊源及其成因与启示
15
作者 秦前红 刘新英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适用宪法是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中国宪法的不可适用性却极大地影响了宪法的权威与效力。美国宪法的有效适用使其宪法观念深入人心 ,而这与美国宪法是其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渊源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适用宪法是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中国宪法的不可适用性却极大地影响了宪法的权威与效力。美国宪法的有效适用使其宪法观念深入人心 ,而这与美国宪法是其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渊源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美国民事诉讼法的宪法渊源及其成因与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并期望对中国宪法司法化的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民事诉讼 美国宪法
原文传递
什么是“宪法渊源”?——基于一般理论与中国语境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磊 《东南法学》 2021年第2期71-102,共32页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法律化适用过程中合宪性判断依据的来源,它在合宪性审查和合宪性解释两种场合中"出场"。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当进行合宪性判断时,判断的依据来自哪里?"宪法渊源"是一个与权威和形式有关的制度范畴,... 宪法渊源是宪法的法律化适用过程中合宪性判断依据的来源,它在合宪性审查和合宪性解释两种场合中"出场"。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当进行合宪性判断时,判断的依据来自哪里?"宪法渊源"是一个与权威和形式有关的制度范畴,既有别于与实质和内容有关的"宪法部门"的范畴,也不同于作为学理范畴的"宪法学研究对象"。依据这一标准进行鉴别,中国宪法效力渊源的表现形式只有宪法典及其修正案,而可以成为宪法认知渊源的表现形式则包括宪法解释(文件)、民族风俗习惯、合宪性审查成例、国际条约、国家政策与党的政策、部分党内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其余所谓的"渊源",要么压根与宪法渊源无关,要么至多能成为宪法适用过程中运用到的实质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宪法的法律化适用 合宪性判断依据 效力渊源 认知渊源
原文传递
宪法渊源作为方法
17
作者 张翔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8期106-108,共3页
共识与反思:把宪法渊源作为方法在2021年7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宪法学青年论坛”上,与会学者形成共识:唯有宪法文本才是真正的宪法渊源。然而,必须警惕此种共识所可能造成的理论遮蔽。此次关于宪法渊源的集中讨论有其明确的逻辑前提,也... 共识与反思:把宪法渊源作为方法在2021年7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宪法学青年论坛”上,与会学者形成共识:唯有宪法文本才是真正的宪法渊源。然而,必须警惕此种共识所可能造成的理论遮蔽。此次关于宪法渊源的集中讨论有其明确的逻辑前提,也就是预设了“合宪性审查”(或者宪法适用)的问题场域和实践情景。正是因为预设了宪法适用的视角,规范层级理论就成为自然的路径依赖。但是,理论上截断众流的同时,必须反思削减多样性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宪法适用 宪法文本 合宪性审查 中国宪法 青年论坛 路径依赖 逻辑前提
原文传递
“宪法渊源”意味着什么?——基于法理论的思考
18
作者 雷磊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8期65-67,共3页
宪法学界的讨论现状当下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宪法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一种观点认为宪法渊源的本意指的是宪法的效力来源,而宪法形式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与宪法的结构形式,前者是指宪法基于... 宪法学界的讨论现状当下宪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宪法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一种观点认为宪法渊源的本意指的是宪法的效力来源,而宪法形式指宪法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与宪法的结构形式,前者是指宪法基于不同的效力来源所形成的外部表现形式。另一种观点将宪法渊源视为一国主权范围内现实的具有宪法法律效力的各种法现象,即"现实宪法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界 宪法渊源 外部表现 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 现实宪法 主流观点 主权
原文传递
宪法渊源作为方法
19
作者 张翔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4期209-209,共1页
“把宪法渊源作为方法”是一种视角转换:并非仅在合宪性审查宪法适用的场景预设下展开讨论。回到模糊、混乱但含义丰富且开放的宪法渊源概念,可以对宪法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包括宪法概念、宪法解释、宪法发展、宪法实施、宪法变迁等,进... “把宪法渊源作为方法”是一种视角转换:并非仅在合宪性审查宪法适用的场景预设下展开讨论。回到模糊、混乱但含义丰富且开放的宪法渊源概念,可以对宪法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包括宪法概念、宪法解释、宪法发展、宪法实施、宪法变迁等,进行新的观察和反思。对现代汉语中“宪法”语词的双重的意义回溯,可以避免规范宪法被抽离出其历史情境和意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渊源 宪法变迁 合宪性审查 宪法 宪法适用 宪法概念 历史情境 基础性问题
原文传递
法律渊源的冗余与宪法的自我指涉——从宪法渊源回归宪法原则规范与宪法解释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威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2年第3期131-150,共20页
“法律渊源”概念经历了从法律的产生根据到法律的认识与效力根据之变迁。凯尔森的法律层级构造与基本规范理论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法律渊源”讨论,使这一概念归于冗余。“法律渊源”涉及法概念论,由此超越了法创制与法适用进路的... “法律渊源”概念经历了从法律的产生根据到法律的认识与效力根据之变迁。凯尔森的法律层级构造与基本规范理论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法律渊源”讨论,使这一概念归于冗余。“法律渊源”涉及法概念论,由此超越了法创制与法适用进路的严格对垒。实证主义的权威来源命题主要具有法概念论旨趣,不适宜得出司法裁判理论上对“效力渊源”、“认知渊源”与“裁判理由”的区分。法律的价值原则无法基于“渊源”被识别,只能通过权衡裁判被安置到宏观的法律体系中来。在法律论证和解释活动中,应当避免追求符合论的真理或客观性。“宪法渊源”概念充满歧义,并反映了彼此迥异的研究旨趣。制宪权并非宪法的法律渊源。宪法中的授权立法条款具有部分自我指涉性,应当通过低于宪法位阶的“宪法性法律”——尤其是国家机构法——得以具体化;宪法中的“永恒”条款具有真正自我指涉性,但仍可基于“法逻辑意义上的宪法”(基本规范)得到修改。“宪法渊源”在合宪性解释、形式合宪性审查以及实质合宪性审查阶段均会出场。宪法基本权利规范具有原则和规则双重属性。即使在比喻意义上,制宪权、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宪法惯例皆非宪法的“渊源”,而是反过来“渊源于”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渊源 宪法渊源 规范层级构造 自我指涉 基本规范 宪法原则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