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规范基础新论——以宪法第33条为中心
被引量:
19
1
作者
翟翌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88-94,151-152,共7页
要实现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需首先为其在宪法文本中找到规范基础。比例原则的本质应是"公民与国家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称性",由此提出并论证以中国宪法第33条为比例原则的规范基础。法院可在判决中,通过该条款进行合宪性法律解释...
要实现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需首先为其在宪法文本中找到规范基础。比例原则的本质应是"公民与国家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称性",由此提出并论证以中国宪法第33条为比例原则的规范基础。法院可在判决中,通过该条款进行合宪性法律解释,为运用比例原则说明理由。以此为起点,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还有待于推动进一步的宪政改革,明确比例原则的司法技术定位,以及案例指导制度、司法解释制度的跟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宪法规范基础
目的解释方法
权利义务对称性
合宪性法律解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规范分析
2
作者
方逊
《人权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303-319,463-464,共19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过程中,是否要写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争论主要在于:个人信息保护是否存在宪法规范基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制定法律的权力基础已为宪法明定,法律规范效力也因之源于宪法,颇具争议者在于下位部门...
《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过程中,是否要写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争论主要在于:个人信息保护是否存在宪法规范基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制定法律的权力基础已为宪法明定,法律规范效力也因之源于宪法,颇具争议者在于下位部门法与宪法之间是否在内容上存在关联以及存在何种关联。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发展和法律实践中,可以梳理出个人信息权益的人格本质。结合《宪法》《立法法》等关于宪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规定,此人格本质可以回溯到《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条款。结合宪法文本规范体系,可以归纳解释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宪法规范基础,这为宪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提供了内容上的关联。因而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写入《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妥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人格尊严
人权
尊严
宪法规范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规范基础新论——以宪法第33条为中心
被引量:
19
1
作者
翟翌
机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5期88-94,151-15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健全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09&ZD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文摘
要实现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需首先为其在宪法文本中找到规范基础。比例原则的本质应是"公民与国家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称性",由此提出并论证以中国宪法第33条为比例原则的规范基础。法院可在判决中,通过该条款进行合宪性法律解释,为运用比例原则说明理由。以此为起点,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还有待于推动进一步的宪政改革,明确比例原则的司法技术定位,以及案例指导制度、司法解释制度的跟进。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宪法规范基础
目的解释方法
权利义务对称性
合宪性法律解释
Keywords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Constitutional basement
aim interpretation method
symmetry of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onstitutionalit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规范分析
2
作者
方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人权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303-319,463-464,共19页
文摘
《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过程中,是否要写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争论主要在于:个人信息保护是否存在宪法规范基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制定法律的权力基础已为宪法明定,法律规范效力也因之源于宪法,颇具争议者在于下位部门法与宪法之间是否在内容上存在关联以及存在何种关联。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发展和法律实践中,可以梳理出个人信息权益的人格本质。结合《宪法》《立法法》等关于宪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规定,此人格本质可以回溯到《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条款。结合宪法文本规范体系,可以归纳解释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宪法规范基础,这为宪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提供了内容上的关联。因而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写入《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妥当的。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人格尊严
人权
尊严
宪法规范基础
Keyword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Personality Dignity
Human Rights
Dignity
Constitutional Normative Basis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规范基础新论——以宪法第33条为中心
翟翌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2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规范分析
方逊
《人权研究(辑刊)》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