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梦弼》和《雅典的泰门》的文化比较
1
作者 赵宗来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1期89-98,共10页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聊斋志异·宫梦弼》和莎士比亚戏剧《雅典的泰门》进行了比较 ,认为《宫梦弼》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中庸 ,艺术上的中和 ,内容上的道德规劝 ;《雅典的泰门》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极端 ,艺...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聊斋志异·宫梦弼》和莎士比亚戏剧《雅典的泰门》进行了比较 ,认为《宫梦弼》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中庸 ,艺术上的中和 ,内容上的道德规劝 ;《雅典的泰门》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追求表现形式上的极端 ,艺术上的悲愤之美 ,内容上的愤激揭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梦弼 雅典的泰门 文化比较
下载PDF
《聊斋志异·宫梦弼》创作发微
2
作者 郑子运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4期37-42,共6页
《宫梦弼》中砖石变成金银的情节来自《泾林续记》、《山堂肆考》、《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或民间传说,而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谋篇布局、小说主题都借鉴了冯梦龙的《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但又自成面目,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了蒲松龄... 《宫梦弼》中砖石变成金银的情节来自《泾林续记》、《山堂肆考》、《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或民间传说,而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谋篇布局、小说主题都借鉴了冯梦龙的《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但又自成面目,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了蒲松龄高超的写作技巧。《宫梦弼》的成功也表明,优秀的古典小说往往是吸收前人作品的精华而创作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宫梦弼 冯梦龙 借鉴 渊源
下载PDF
《聊斋志异·宫梦弼》创作发微
3
作者 郑子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聊斋志异·宫梦弼》中砖石变成金银的情节来自《泾林续记》、《山堂肆考》或民间传说,借贷难的情节来自《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而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谋篇布局、小说主题都借鉴了冯梦龙的《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但又自成面目... 《聊斋志异·宫梦弼》中砖石变成金银的情节来自《泾林续记》、《山堂肆考》或民间传说,借贷难的情节来自《赵春儿重旺曹家庄》,而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谋篇布局、小说主题都借鉴了冯梦龙的《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但又自成面目,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了蒲松龄高超的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宫梦弼 冯梦龙 借鉴 渊源
下载PDF
有正本《原本加批聊斋志异》对原著的肆意纂改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海儒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136-155,共20页
自清流传至今的《聊斋志异》各种版本,由于所用底本的不同以及抄录、编印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在卷次与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有的是无意中出现的失误;有的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为避时忌而作的取舍;还有的是复制者因自己的好恶擅自增删;
关键词 俗本 原著 三会 小字 《聊斋志异》 五字 宫梦弼 异史氏曰 入肉 娇娜
下载PDF
《醒梦骈言》摹袭《聊斋志异》考
5
作者 陈泳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5-181,共7页
《醒梦骈言》,一名《醒世奇言》,由“蒲崖主人”(一日“菊畦子”)辑集,现存两种清刻本:一为马隅卿藏本,现藏首都图书馆;一为齐如山藏本,现藏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图书馆。又据阿英《小说三谈》,阿英曾藏两种乾隆前刊刻的该书残本,文革后下... 《醒梦骈言》,一名《醒世奇言》,由“蒲崖主人”(一日“菊畦子”)辑集,现存两种清刻本:一为马隅卿藏本,现藏首都图书馆;一为齐如山藏本,现藏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图书馆。又据阿英《小说三谈》,阿英曾藏两种乾隆前刊刻的该书残本,文革后下落不明。目前通行本有二:其一为关德栋据马隅卿藏本辑校,与《删定二奇合传》中的两篇合刊的《聊斋志异话本集》,1991年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辑校弁言”中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醒梦骈言》 蒲松龄 宫梦弼 吴晓铃 齐如山 中国通俗小说 短篇小说 东亚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孚先 《当代文坛》 1985年第7期50-55,共6页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高尔基:《论文学》332页)作家是语言艺术家,作品中的风云际会、人物风采、生活画面,都必须用语言加...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高尔基:《论文学》332页)作家是语言艺术家,作品中的风云际会、人物风采、生活画面,都必须用语言加以雕镂和描摹。衡量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看一个作家的文化素养、艺术造诣、创作功力,语言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标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所以成为名噪当时、声震后世的不朽巨著,是与他在语言艺术上的成就紧密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语言艺术家 蒲松龄 文言小说 姊妹 作品 西湖主 人物对话 宫梦弼 性格化
下载PDF
集腋为裘 点石成金──从故事渊源看《聊斋》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倩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1期45-57,共13页
《聊斋》的故事从何而来?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这里说了三个来源:古籍搜寻,民间听录和友人相寄。... 《聊斋》的故事从何而来?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这里说了三个来源:古籍搜寻,民间听录和友人相寄。对照《聊斋》,似乎来自古籍的占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故事渊源 石成金 蒲松龄 人物性格 宫梦弼 继承与创新 《促织》 继承和创新 主要情节
下载PDF
释道辅教与《聊斋志异》的创作
8
作者 王平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1-67,共7页
《聊斋志异》以释道文化作为儒家伦理教化的辅助手段,具体表现为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得道成仙、阴遣冥诛等佛道观念与儒家伦理道德准则的浑融交合;同时,僧道神奇幻术创造的崭新境界被予以现实的理解,使小说呈现出真幻结合、虚实相生的... 《聊斋志异》以释道文化作为儒家伦理教化的辅助手段,具体表现为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得道成仙、阴遣冥诛等佛道观念与儒家伦理道德准则的浑融交合;同时,僧道神奇幻术创造的崭新境界被予以现实的理解,使小说呈现出真幻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佛道观念 宫梦弼 神道设教 得道成仙 现实人生 个人修养 艺术特征 同父异母兄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