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清洗方法用于宫腔吸引管的清洁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温建芳 唐玉平 +3 位作者 王爱华 沈莉 赵华 潘丽君 《护理学报》 2009年第2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最佳的洗涤方法和清洁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使用后的经预处理的人流术宫腔吸引管900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样本300件,A组采用超声机洗加人工刷洗、B组采用超声机洗、C组采用单纯人工刷洗的方法洗涤宫腔吸引...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最佳的洗涤方法和清洁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使用后的经预处理的人流术宫腔吸引管900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样本300件,A组采用超声机洗加人工刷洗、B组采用超声机洗、C组采用单纯人工刷洗的方法洗涤宫腔吸引管,3组样本经上述洗涤程序后均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过蒸馏水、上油、烘干。用潜血法测试管内壁残留血。结果A组的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的清洁效果明显高于B组和C组(A、B、C 3组合格率分别为:99.7%、66.3%、96.3%,P<0.01),C组清洁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宫腔吸引管的清洁质量与清洗方法密切相关,采用超声机洗结合人工刷洗的方法可有效保证宫腔吸引管的清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超声机洗 手工刷洗 潜血试验 清洁效果
下载PDF
妇科宫腔吸引管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苗傲霜 陈丽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4种妇科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将600件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按常规人工清洗;C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采用手工加多... 目的:探讨4种妇科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将600件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按常规人工清洗;C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超声清洗机清洗;通过目测和潜血试验比较各组清洗合格率。结果:4组宫腔吸引管经目测检验,B、C、D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00%,均高于A组(76.67%)(P<0.05);4组宫腔吸引管经潜血试验检测后,A、B、C、D组合格率分别为70.67%、86.67%、96.67%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清洗配合超声清洗机是目前一种较好的宫腔吸引管清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与设备 宫腔吸引管 超声清洗 多酶清洗 人工清洗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下载PDF
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用于宫腔吸引管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康芸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507-7508,共2页
目的:比较宫腔吸引管两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选用妇产科复用金属宫腔吸引管530件,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每组各265件,A组采用超声清洗加高压水枪冲洗,B组采用人工刷洗加多酶浸泡20 min加超声清洗加人工刷洗加高压... 目的:比较宫腔吸引管两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选用妇产科复用金属宫腔吸引管530件,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每组各265件,A组采用超声清洗加高压水枪冲洗,B组采用人工刷洗加多酶浸泡20 min加超声清洗加人工刷洗加高压水枪冲洗法,比较两组目测、5倍放大镜、自制长棉棒、白纱布检测合格率。结果:B组合格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用金属宫腔吸引管,采用人工刷洗加多酶浸泡20分钟加超声清洗加高压水枪冲洗能有效去除污染物,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代芳 李风英 +2 位作者 代秀华 林振翅 黄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4期51-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的最佳清洁方式,提高清洗质量。方法将采用传统与改进预处理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分为A、B、C、D4组,采用不同清洗方法进行清洗。比较传统与改进预处理法清洗效果和改进预处理法4组清洗后管内壁残留血清洗效果及清洗前...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的最佳清洁方式,提高清洗质量。方法将采用传统与改进预处理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分为A、B、C、D4组,采用不同清洗方法进行清洗。比较传统与改进预处理法清洗效果和改进预处理法4组清洗后管内壁残留血清洗效果及清洗前后管内壁带菌情况。结果改进预处理清洗合格率A、B、C、D组显著优于传统预处理(均P<0.01);改进预处理D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B、C组(均P<0.01);改进预处理D组管内壁残留血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合格率(80.00%、90.00%)均低于D组(95.00%);改进预处理D组清洗后管内壁带菌率显著低于A、B组(P<0.01,P<0.05)。结论及时冲洗加酶浸泡保湿预处理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多酶液下手工刷洗结合超声波多酶机洗分别配合高压喷枪冲洗多重去污清洗方法是保证宫腔吸引管清洁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预处理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宫腔吸引管干燥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春燕 周芳芳 +2 位作者 沈常霞 王恩定 崔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提高宫腔吸引管干燥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RCA法分析影响宫腔吸引管干燥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比较RCA分析法前后宫腔吸引管的干燥质量。结果:改进后宫颈吸引管干燥合...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提高宫腔吸引管干燥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RCA法分析影响宫腔吸引管干燥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比较RCA分析法前后宫腔吸引管的干燥质量。结果:改进后宫颈吸引管干燥合格数多于改进前(P<0.05)。结论:应用RCA法能够大大提高宫腔吸引管的干燥效率,确保宫腔吸引管的干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 宫腔吸引管 干燥度
下载PDF
两种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清洗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易万美 陈兰 +1 位作者 杨江萍 薛永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8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妇产科宫腔吸引管的清洗质量,从而提高宫腔吸引管内壁的洁净度,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使用后的器械用中性多酶液浸泡+超声波清洗+手工刷洗和超声波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采用目测法及生物荧光技术对两种方法...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妇产科宫腔吸引管的清洗质量,从而提高宫腔吸引管内壁的洁净度,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使用后的器械用中性多酶液浸泡+超声波清洗+手工刷洗和超声波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采用目测法及生物荧光技术对两种方法清洗妇科器械清洗质量监测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检测器械108件,实验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7.22%;对照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66.67%。结论:实验组清洗方法其清洗质量远远好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清洗质量
下载PDF
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在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任蓉 石峻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86-588,596,共4页
分析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机制。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吸引管处理,观察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后接受宫腔吸引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 分析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机制。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吸引管处理,观察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后接受宫腔吸引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和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效果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2水平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患者的上述白细胞介素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而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an,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表明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临床效果明显,且不引起白细胞介素和雌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宫腔吸引管 无痛人流 白细胞介素 雌激素
下载PDF
改进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对人工流产吸引管的清洗存在较大问题。因为人工流产吸引管细长,用普通自来水冲洗,常肉眼可见血液残留,这势必影响灭菌效果,为受术者带来感染隐患。本站于2011年2月运用加酶超声波清洗并增加清洗流程,取得较好效...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对人工流产吸引管的清洗存在较大问题。因为人工流产吸引管细长,用普通自来水冲洗,常肉眼可见血液残留,这势必影响灭菌效果,为受术者带来感染隐患。本站于2011年2月运用加酶超声波清洗并增加清洗流程,取得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清洗方法 人工流产 超声波清洗 灭菌效果 清洗流程 水冲洗 受术者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残留血清洗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宋敏 胡珊珊 林玉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残留血的清洗效果。方法对A、B、C3组各50件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和清洗。A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多酶10min泡法和多酶3h泡法,目测管内壁的洁净度合格率。B组...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残留血的清洗效果。方法对A、B、C3组各50件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和清洗。A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多酶10min泡法和多酶3h泡法,目测管内壁的洁净度合格率。B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采用健之素3h泡法和多酶3h泡法,手工刷洗后观察宫腔吸引管的清洗时效。C组: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先用多酶浸泡3h再分别采用超声机清洗和手工刷洗+高压喷枪冲洗,测试管内壁残留血。结果A组:多酶浸泡3h后清水冲洗后目测管内壁洁净度,与多酶浸泡1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多酶浸泡3h后手工刷洗,与健之素浸泡3h相比清洗时间缩短。C组:手工刷洗+高压喷枪冲洗测试管内壁残留血,隐血试验合格率与超声机清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腔吸引管延长多酶浸泡时间能充分溶解管内壁有机物,可提高清洗质量和清洗时效。若多酶浸泡3h后再用毛刷贴内壁刷洗配合高压喷枪冲洗可有效清除管内壁残留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预处理 清洗 方法 残留血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比较
10
作者 王瑞芬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0期139-14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吸引管采用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纳入自2018年4月-2019年7月的1200件宫腔吸引管,其中600件采用传统预处理方法,其他600件采用改进预处理方法,分别将采用传统预护理方法以及改进预处理方法的宫腔吸...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吸引管采用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纳入自2018年4月-2019年7月的1200件宫腔吸引管,其中600件采用传统预处理方法,其他600件采用改进预处理方法,分别将采用传统预护理方法以及改进预处理方法的宫腔吸引管分为甲组(n=150)、乙组(n=150)、丙组(n=150)、丁组(n=150),分别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比各组清洗效果。结果甲组传统预处理及改进预处理清洗合格率分别为48.67%、67.33%,乙组传统预处理及改进预处理清洗合格率分别为71.33%、87.33%,丙组传统预处理及改进预处理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2.67%、94.67%,丁组传统预处理及改进预处理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0.67%、98.67%。改进预处理各组清洗合格率均高于传统预护理各组(P<0.05),改进预处理丁组清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甲乙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预处理后甲组管内壁带菌率为81.33%、乙组41.33%、丙组27.33%、丁组11.33%。清洗后甲组管内壁带菌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组管内壁带菌率高于丙组及丁组(P<0.05),丁组带菌率低于丙组(P<0.05)。改进预处理后甲组管内壁残留血清洗合格率54.00%、乙组82.00%、丙组86.00%、丁组88.67%。与甲组相比,其他各组管内壁残留血清洗合格率均明显更高(P<0.05),乙丙丁3组管内壁残留血清洗合格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腔吸引管实施冲洗加酶浸泡保湿预处理并于多酶液下进行手工刷洗,联合超声波多酶机洗以及高压喷枪冲洗,最后采用热水及软水漂洗能够保证清洗质量,可有效降低管内壁带菌率并可使管内壁残留血清洗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清洗方法 宫腔吸引管 清洗效果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宫腔吸引管清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滕翠霞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0期70-70,共1页
目的研究宫腔吸引管在采用改进预处理方法后,采用不同清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宫腔吸引管改进预处理后,将其分为3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对3组清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肉眼以及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第3组清洗... 目的研究宫腔吸引管在采用改进预处理方法后,采用不同清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宫腔吸引管改进预处理后,将其分为3组,分别应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对3组清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肉眼以及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第3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预处理方法后,宫腔吸引管在清洗中采用多酶液基础上手工刷洗,超声波清洗机与高压喷枪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预处理 清洗方法 宫腔吸引管
下载PDF
中性多酶和碱性多酶对宫腔吸引管的清洁效果比较
12
作者 胡珊珊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9期2905-2906,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多酶和碱性多酶对宫腔吸引管的清洁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放入中性多酶液和碱性多酶液中浸泡,16h后分别给予手工刷洗,观察不同时间段宫腔吸引管内壁的去污效果及氧化反应情况及返洗率。[结果]宫腔吸引管... [目的]探讨中性多酶和碱性多酶对宫腔吸引管的清洁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分别放入中性多酶液和碱性多酶液中浸泡,16h后分别给予手工刷洗,观察不同时间段宫腔吸引管内壁的去污效果及氧化反应情况及返洗率。[结果]宫腔吸引管在中性多酶液中去污效果与浸泡时间成正比,在碱性多酶液中氧化反应与浸泡时间成正比;宫腔吸引管在中性多酶液中与碱性多酶液中氧化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性多酶液浸泡后的吸引管返洗率低于碱性多酶液浸泡的吸引管。[结论]宫腔吸引管使用中性多酶液并延长浸泡时间,能减轻管内璧的氧化变黑反应,降低返洗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宫腔吸引管氧化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多酶 碱性多酶 宫腔吸引管 清洁
下载PDF
自制导管清洗宫腔吸引管
13
作者 林关聪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3,共1页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导管冲洗 革新推广
下载PDF
3种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比较
14
作者 丘惠萍 黄燕 +1 位作者 廖瑞芬 梁克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4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最佳清洗方法。方法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A、B、C组。A组清洗方法:流动水下刷洗宫腔吸引管表面→高压水枪冲洗宫腔吸引管内腔→半自动化清洗机。B组清洗方法:流动水下刷洗宫腔吸引管表面→专业长毛刷反复刷洗宫腔吸引...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最佳清洗方法。方法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A、B、C组。A组清洗方法:流动水下刷洗宫腔吸引管表面→高压水枪冲洗宫腔吸引管内腔→半自动化清洗机。B组清洗方法:流动水下刷洗宫腔吸引管表面→专业长毛刷反复刷洗宫腔吸引管内腔→高压水枪冲洗宫腔吸引管内腔→半自动化清洗机。C组清洗方法:流动水下刷洗宫腔吸引管表面→专业长毛刷反复刷洗宫腔吸引管内腔→高压水枪冲洗宫腔吸引管内腔→超声振荡加多酶→取出手工清洗→热力消毒上油→烘干。结果 5倍光源放大镜及白纱布擦拭法检查清洗质量结果,合格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腔吸引管内壁隐血试验检C组优于B组和A组,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组清洗方法能有效地清除宫腔吸引管管腔内的有机物及污物,清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清洗
下载PDF
一次性宫腔吸引管用于初孕妇女手术流产26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胡奕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8期180-180,210,共2页
目的:分析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初孕妇女手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0例妊娠35-50d(孕囊〈20mm)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女,按自愿分为两组: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手术流产者130观察组;用传统方法手术流产者130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初孕妇女手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0例妊娠35-50d(孕囊〈20mm)要求终止妊娠的初孕妇女,按自愿分为两组: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手术流产者130观察组;用传统方法手术流产者130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流产术中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降低,术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缩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初孕妇女人工流产手术具有无痛、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组织吸引管 初孕 手术流产
下载PDF
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高危妊娠孕妇人工流产手术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陈艳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高危妊娠孕妇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宫腔... 目的分析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高危妊娠孕妇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治疗,28例)和观察组(采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28例)。比较两组孕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宫颈软化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孕妇术后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孕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宫颈软化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高危妊娠孕妇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吸引手术系统 卡前列甲酯栓 高危妊娠 人工流产术
下载PDF
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华九月 郑润香 王彩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和改进宫腔吸引管的清洗方法。方法按随机原则,将宫腔吸引管分为实验组(机器清洗)和对照组(超声清洗+手工冲洗),实验组中根据宫腔吸引管的放置方法分为A、B、C3个组,A组倾斜15°,B组倾斜7.5°,C组水平放置,并对清洗效... 目的探讨和改进宫腔吸引管的清洗方法。方法按随机原则,将宫腔吸引管分为实验组(机器清洗)和对照组(超声清洗+手工冲洗),实验组中根据宫腔吸引管的放置方法分为A、B、C3个组,A组倾斜15°,B组倾斜7.5°,C组水平放置,并对清洗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宫腔吸引管经适当的预处理后,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内倾斜的清洗效果优于超声清洗+手工清洗,倾斜15°效果优于倾斜7.5°。结论对宫腔吸引管进行及时的预洗和手工清洗后,再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内倾斜适当的角度清洗,可以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清洗方法 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 手工清洗
原文传递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宫腔吸引管在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金美 李悦 吴烈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631-4633,共3页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宫腔吸引管在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214例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A组(71例)、B组(71例)、C组(7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后,A组患者术前2 h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宫腔吸引管在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方法:214例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A组(71例)、B组(71例)、C组(7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后,A组患者术前2 h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B组患者术前3 h给予米索前列醇片0.2 mg,研粉后置入阴道后穹窿;C组患者不给予相关药物。各组患者均使用一次性宫腔吸引管。观察各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镇静、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或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的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但口服给药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无痛人流 宫腔吸引管
原文传递
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雅玲 张雪花 唐晓红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有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以2015年7-8月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240件为试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多酶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手工刷洗+多酶超声波清洗机+...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有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以2015年7-8月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240件为试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多酶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手工刷洗+多酶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清洗后通过目测法、白通条检查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较各组清洗及干燥效果。结果试验组清洗合格率和干燥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手工刷洗+多酶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能有效提高宫腔吸引管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吸引管 清洗效果 干燥效果
原文传递
临床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殷秀娟 沈玉琴 +1 位作者 朱学红 王雅娟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8-169,172,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4组清洗方法清洗宫腔吸引管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以A组清洗方法效果最差,清洗效果合格率波动在36%~60%;B组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合格率为50%~... 目的观察临床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4组清洗方法清洗宫腔吸引管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以A组清洗方法效果最差,清洗效果合格率波动在36%~60%;B组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合格率为50%~90%。C组和D组清洗方法的效果接近,明显好于A组和B组,合格率达到90%~100%。结论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用刷洗+超声波酶洗剂清洗法清洗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 消毒 宫腔吸引管 清洗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