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宫调系统
- 1
-
-
作者
刘勇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史研究》(20&ZD21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宫调系统"已经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无法回避的概念,并且已经被写进《中国音乐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四宫"条)。但是,关于何为系统、何为宫调系统、宫调如何生成、系统如何建立等问题,学界并未展开深入研究,许多人只是复述着前辈的话语,沿用着工具书提供的定义,将这个概念接过来,传下去。本文持追根寻源的态度,分析了以上未经解决的问题,认为所谓"宫调系统"实际并不存在。所谓"宫调系统"只是某乐种诸乐曲用调的汇集,各调之间没有实质性联系,因此不构成"系统"。以"四宫系统"为理论基础建立起的乐学理论或话语,也因此需要重新审视。
-
关键词
宫调系统
最低音
筒音
弦法
四宫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的管色实践基础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李宏锋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9,161,共12页
-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宋以来宫调理论变迁及其与音乐实践的关系>(项目批号:10CD08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唐宋及其后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影响深远。本文在研读前辈学者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外古代音乐文献和传统音乐遗存,拟从管色乐器定律特性、使用谱字、演奏指法、二器并用等方面,就俗乐二十八调的应律乐器机制与管色实践基础,以及二十八调与明清正宫调和小工调工尺调名体系的承继关系等问题略作申论,探讨二十八调理论的传统乐学基础和历史流变,更全面认识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特征及其在中华传统音乐长河中一以贯之的深远影响。
-
关键词
俗乐(燕乐)二十八调
管色
工尺七调
正宫调系统
小工调系统
宫调理论
音乐实践
-
Keywords
twenty eight keys,folk music,wind instruments,the Gong mode system
-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J612
[艺术—音乐]
-
-
题名近现代传统琵琶谱的用调机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庄永平
-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12,共8页
-
文摘
以近现代华秋苹《琵琶谱》、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三份主要琵琶乐谱为代表,来说明传统琵琶谱的用调机制。《华氏谱》中存在着较明显的正宫与小工两种命调系统的矛盾,调性概念是建立在正宫调(G调)笛基础上,定弦则按小工调(D调)笛;《李氏谱》中将其他调性均按小工调正调D调来记写,不免产生出某些翻调上的错舛来;《养谱》在调性理论上作了较繁琐的论证,实际仍是受了正宫与小工两种命调系统矛盾的影响。但与《华氏谱》不同的是,它已是建立在小工调笛上的正宫调(G调)来论证的,这就是近现代传统琵琶谱的用调机制。
-
关键词
华氏谱
李氏谱
养谱
用调机制
正宫调系统
小工调系统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黔渝打闹歌的音乐形态分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杨胜兴
-
机构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3期112-120,共9页
-
文摘
黔渝打闹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音乐形态。本文主要从宫调系统、曲调体系和节拍节奏三个方面对其音乐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黔渝打闹歌具有丰富的调式与音阶、复杂的旋宫与转调、特殊的曲调体系和多样的节拍节奏。
-
关键词
黔渝打闹歌
宫调系统
曲调体系
节拍节奏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研究
- 5
-
-
作者
庄永平
-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3,共9页
-
文摘
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1929)是继我国第一本正式刊印的华秋苹《琵琶谱》(1819)和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1895)后,最为重要的一本传统工尺谱式琵琶谱。该谱在用调理论、乐曲组套、演奏指法等方面,常与诸谱不同,具有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之处,展现了浦东派琵琶以及沈氏自身演奏艺术的鲜明特点。具体地说,一是在用调概念上是立足于曲笛小工调第六孔位(叉口指法)正宫调基础之上,与华秋苹《琵琶谱》立足于梆笛正宫调第三孔位用调概念不同,其理论印证了民间笛上"隔指翻调法"的运用实际。二是对于某些乐曲的组套,从曲名、段名以及实质内容与段落编排顺序等方面,均具有较明显的流派与个人艺术特征。三是在演奏指法上分类细致,符号详细,运用上同样具有浦东派琵琶的特色。
-
关键词
《养正轩琵琶谱》
浦东派
正宫调系统
小工调系统
用调
组套
指法
-
分类号
J632.33
[艺术—音乐]
-
-
题名钢琴套曲《我的歌》音高结构解析
- 6
-
-
作者
马玉峰
薛祎凡
-
机构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10,共4页
-
文摘
《我的歌》是当代作曲家盛宗亮于1989年应美国钢琴家彼得·瑟金(Peter Serkin)委约而作,由四首钢琴曲组成,此曲英文名My Song的中文谐音是"脉——声",寓意脉搏之声。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大转折时期,在延续民族化的同时,作曲家们开始寻求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这部钢琴套曲主要采用了以"五声性四音组"和两首中国民歌素材为基本结构成分,通过个性化的对位结合、民歌素材与复合和弦的结合、多重调式、调性的处理以及频繁的宫调系统转换等手法,在保留中国五声性特征的同时,作品还具有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
-
关键词
五声性四音组
中国民歌
宫调系统
结合形态
-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
-
题名鄂西南薅草锣鼓的音乐形态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杨胜兴
-
机构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歌海》
2018年第1期17-23,共7页
-
文摘
鄂西南薅草锣鼓是在劳动中演唱的歌种,但由于表演中演唱和锣鼓演奏轮换进行,演唱较少受到锣鼓乐的限制,从而逐步发展成为艺术性较强的民间歌唱形式。从宫调系统、曲调体系和节拍节奏等方面对其音乐(歌唱)形态进行分析,可以比较系统地认识鄂西南薅草锣鼓的音乐形态。
-
关键词
薅草锣鼓
宫调系统
曲调体系
节拍节奏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