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卵管通液术中宫颈内口松弛巧用组织钳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刘梅香 刘丙莲 刘双娇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总结宫颈内口松弛输卵管通液术中巧用组织钳的经验。方法取2005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合并宫颈内口松弛患者110例,随机被均分成两组:常规组(55例)和改良组(55例),常规组用常规手术方法,改良... 目的总结宫颈内口松弛输卵管通液术中巧用组织钳的经验。方法取2005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合并宫颈内口松弛患者110例,随机被均分成两组:常规组(55例)和改良组(55例),常规组用常规手术方法,改良组用输卵管通液改良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手术效果,总共3个疗程。结果第一疗程水囊挤出阴道例数:常规组39例,改良组26例;第二疗程水囊挤出阴道例数:常规组32例,改良组20例;第三疗程水囊挤出阴道例数:常规组25例,改良组12例;改良组术中水囊被挤出阴道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改良手术方法可以改善宫颈内口的松弛状态,减少术中水囊被挤出至阴道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输卵管通液术 组织钳
下载PDF
宫颈内口松弛症1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琳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98-399,共2页
宫颈内口松弛症(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in-competence)是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0.27%~1.84%。我科自2000~2006年共收治10例宫颈内口松弛症均进行了宫颈环扎术,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颈环扎术
下载PDF
宫颈内口松弛环扎术3例
3
作者 马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590-590,共1页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宫颈内口松弛环扎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朱鸿铭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经验
4
作者 朱正阳 姚启成 +2 位作者 李全树 陈站杰 朱传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8期27-30,共4页
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中医学称为"滑胎",又名"数堕胎"。《叶氏女科证治》曰:"有屡孕屡堕者……名曰滑胎",其特点往往是"应期而堕"。山东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医院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 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中医学称为"滑胎",又名"数堕胎"。《叶氏女科证治》曰:"有屡孕屡堕者……名曰滑胎",其特点往往是"应期而堕"。山东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医院朱鸿铭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60余年,在内、妇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朱鸿铭认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是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主要病机,总结出以补肾固冲、健脾增肌、补气升提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方法。该法传承《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理论,强调了提升脾气的重要性。以朱鸿铭磐石固胎汤加柴胡、升麻、炒枳壳,体现标本兼治的特点,且健脾益气的时间点与重要性不亚于肾主胞胎。正常的生殖胎孕功能除了与我们常认识到的肾主生殖载胎,藏先天之精之外,还与脾运化后天之精并充盈于冲脉密切相关,二者应互有关联,不可厚此薄彼,才能对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治疗疗效确切。朱师认为,中医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滑胎的核心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于接诊的经西医妇产科确诊之宫颈内口松弛症患者,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孕后经宫颈环扎术失败,患者欲改用中医药重新治疗者;另一类是经医院确诊后,不愿再行宫颈环扎术寻求妊娠期保守治疗者。并列举典型医案2则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滑胎 名医经验 朱鸿铭 补肾固冲 健脾增肌 补气升提 朱传伟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症2例B超诊断报告
5
作者 谭军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8期58-58,共1页
宫颈内口松弛症是晚期习惯性流产和反复早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未婚先孕导致不规范早孕人工流产及中孕引产的增加,致使创伤性宫颈内口松弛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我们在临床上发现2例,现结合B超诊断资料报道如下,以期早发现早诊断... 宫颈内口松弛症是晚期习惯性流产和反复早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未婚先孕导致不规范早孕人工流产及中孕引产的增加,致使创伤性宫颈内口松弛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我们在临床上发现2例,现结合B超诊断资料报道如下,以期早发现早诊断,减少晚期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诊断报告 B超 妊娠期 早孕人工流产 晚期流产 习惯性流产 中孕引产
下载PDF
宫颈倒“U”字缝合治疗宫颈内口松弛症
6
作者 汪培青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颈倒U字缝合术 妊娠
下载PDF
宫颈内口松弛症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慧霞 赵瑞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诊断 颈机能不全 手术方法 颈环扎术
原文传递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阮秀兰 赵坚 陈皆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279-280,共2页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i incompetence,CIC)主要表现为宫颈内口松弛,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环扎术被认为是孕期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颈机能不全 紧急颈环扎术 妊娠中期 孕期治疗 疗效观察 宫颈内口松弛 主要表现 晚期流产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静 任宝满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12期30-31,共2页
宫颈机能不全也叫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临床上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必须有以下证据之一,即孕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宫颈机能不全,或宫颈内口可... 宫颈机能不全也叫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原因有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临床上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必须有以下证据之一,即孕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宫颈机能不全,或宫颈内口可顺利通过8号Hegar扩张器,或临床证明有明显的宫颈损伤史。在过去的50年里,宫颈环扎术已被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简便易行,手术难度并不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降低早产或流产,保证孕妇继续妊娠极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机能不全 颈环扎术 心理护理 宫颈内口松弛 妊娠期 Hegar扩张器 输卵管造影 临床预防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围生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永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219-220,共2页
宫颈机能不全指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宫颈环扎术简便易行,手术难度不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 宫颈机能不全指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宫颈环扎术简便易行,手术难度不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降低早产或流产,保证孕妇继续妊娠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机能不全 颈环扎术 围生期护理 患者 妊娠期 宫颈内口松弛 晚期流产 妊娠中期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俊英 潘雪娟 《工企医刊》 2014年第3期827-828,共2页
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宫颈内口松弛,子宫颈缩短,在妊娠期间不能发挥类似括约肌的作用,当宫内妊娠物的质量超过宫颈内口的承受能力时,即可导致宫颈机械性扩张而发生流产或早产。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18例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宫颈内口松弛,子宫颈缩短,在妊娠期间不能发挥类似括约肌的作用,当宫内妊娠物的质量超过宫颈内口的承受能力时,即可导致宫颈机械性扩张而发生流产或早产。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我院对18例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宫颈环扎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机能不全 颈环扎术 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内口松弛 治疗 妊娠期间 机械性扩张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宫颈缝合术1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袁宏涛 张群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6期896-897,共2页
关键词 颈缝合术 宫颈内口松弛 治疗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护理
13
作者 项艳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8期10-10,共1页
宫颈机能不全也叫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临床上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必须有以下证据之一,即孕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宫颈机能不全,或宫颈内口可以顺... 宫颈机能不全也叫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反复流产、早产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临床上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必须有以下证据之一,即孕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宫颈机能不全,或宫颈内口可以顺利通过8号Hegal扩张器,或临床证明有明显的富颈外伤史。在过去的50年里,宫颈环扎术已被较广泛的应用与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简便易行,手术难度并不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手术前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降低早产或流产,保证孕妇继续妊娠极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机能不全 颈环扎术 心理护理 治疗 宫颈内口松弛 妊娠期 输卵管造影 临床预防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宫缩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爱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5期18-19,共2页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妊娠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极低仅为1%~2%,但是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胎膜早破可使胎盘早剥以及孕妇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同时胎膜早破往往可以造成胎儿早产,早产儿因器官发育状态较差,极易发生死亡....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妊娠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极低仅为1%~2%,但是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胎膜早破可使胎盘早剥以及孕妇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同时胎膜早破往往可以造成胎儿早产,早产儿因器官发育状态较差,极易发生死亡.目前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宫颈内口松弛、胎位异常等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常见病因,但是尚缺乏有效手段预防和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因此,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胎膜早破的治疗.我院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多采用宫缩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效果有待研究,一方面,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另一方面,使用宫缩抑制剂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的概率.下面笔者就宫缩抑制剂的运用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缩抑制剂 临床应用 胎儿内窘迫 宫颈内口松弛 孕妇感染 生殖道感染 胎盘早剥
下载PDF
临床中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次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手术及分娩情况,评价宫颈环扎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性环扎组和预防性环扎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分娩情况(包括分娩孕周... 目的通过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次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手术及分娩情况,评价宫颈环扎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性环扎组和预防性环扎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分娩情况(包括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NICU住院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于13+3~26+6之间行宫颈环扎术,治疗性环扎组环扎高度不满意及早产率分别为54.5%和36.4%,而预防性环扎组仅为4.2%和21.4%,同时治疗性环扎组患者所分娩的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入院率较高(36.4%VS 14.3%)。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尤以治疗性环扎组感染率较高(27.3%VS 9.5%)。结论宫颈环扎术对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预防性环扎相对于治疗性环扎术后感染率较低,活产率和足月产率较高,NICU入院率低,所以对于反复发生晚期流产/早产的患者,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应考虑行预防性环扎。对于已经发生宫颈管缩短,内口扩张、而胎膜未膨出的患者,经过治疗性宫颈环扎,活产率也可达到81.8%,平均延长孕周8w。对于这些病例,治疗性环扎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内口松弛 预防性颈环扎 紧急颈环扎
下载PDF
妊娠期宫颈环扎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綦美花 王展 林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9B期1856-1856,共1页
关键词 妊娠期颈环扎术 围术期护理 宫颈内口松弛 习惯性流产 前置胎盘
下载PDF
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
17
作者 冯惠 张馨 乔春英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颈机能不全 颈环扎术 治疗 妊娠期 宫颈内口松弛 习惯性流产 妊娠中晚期 羊膜囊膨出
下载PDF
宫颈缝扎术围术期的护理
18
作者 杨荣美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841-842,共2页
宫颈缝扎术常用于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的矫治。由于较多的习惯性晚期流产是由宫颈内口松弛引起的,住院行宫颈缝扎术成为了产科较常见的手术。我院产科病区配合临床上的宫颈缝扎术的围术期实施了一整套的护理措施,并达到较好的效果,现... 宫颈缝扎术常用于妊娠期宫颈内口松弛的矫治。由于较多的习惯性晚期流产是由宫颈内口松弛引起的,住院行宫颈缝扎术成为了产科较常见的手术。我院产科病区配合临床上的宫颈缝扎术的围术期实施了一整套的护理措施,并达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缝扎术 护理措施 围术期 宫颈内口松弛 产科病区 晚期流产 妊娠期 习惯性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或进行性宫颈扩张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9
作者 Kilpatrick S.J. Patil R. +1 位作者 Connell J. 张新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9期13-14,共2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second trimester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Study design: A retrospective case...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second trimester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Study design: A ret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that compared women with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to term control subjects.The cases included all singleton pregnancies between 14 and 24 weeks of gestation with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between 1996 and 2000.The next 2 term deliveries were chosen as control subjects.The variables compared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 subjects included pregnancy history, infectious and medical histories,cervical/uterine procedures, and habits. This study had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approval. Results: There were 102 women with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56 women with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and 316 control subjects. The meangestational ages for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were 20 ± 2.6 and 19.9 ± 2.6 weeks. Tobacco use, history of or current cervical incompetence,previous second trimester delivery, previous termination at < 20 weeks of gestation, and previous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were associated significantly with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compared with term control subjects. When controlled for parity, age,marital status, and race, these variables remained significant. Bacterial vaginosis in current pregnancy was associated significantly with only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but not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subjects. A history of Chlamydia was most common in the term control subjects (19.6% ). Conclusion: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of inner city women, only pregnancy history and tobacco use distinguished women with second trimester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or advanced cervical dilation from term control subjects. No infectious risk factors distinguished control women from women with premature preterm rupture of membranes. The only modifiable risk identified was tobacco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病例对照研究 感染危险因素 颈扩张 进行性 妊娠中期 足月妊娠 宫颈内口松弛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20
作者 刘艳杰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5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颈环扎术 护理 宫颈内口松弛 围术期 颈机能不全 妊娠时间 腔内压力 承受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