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点压数字摄影在乳腺疾病X线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晓枫 张立娜 +1 位作者 黎庶 金安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CT灌注和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琳 陈克敏 +2 位作者 陆健 张丽云 王忠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和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乳腺病变均行X线摄影和CT灌注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摄影、CT灌注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28%和88.89%,综合X线摄影和CT灌注诊断符合率为95.56%,三者之间差异有... 目的:探讨CT灌注和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乳腺病变均行X线摄影和CT灌注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摄影、CT灌注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28%和88.89%,综合X线摄影和CT灌注诊断符合率为95.56%,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灌注中,乳腺恶性病变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的均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CT灌注对病变范围、乳腺癌坏死灶的判别优于X线摄影(P<0.05)。X线摄影对钙化灶的定性诊断优于CT灌注(P<0.05)。结论:X线摄影和CT灌注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腺肿瘤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永 田福利 王振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功能显像为主,与其他方法相比优势明显。在美国,每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功能显像为主,与其他方法相比优势明显。在美国,每年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病例数已超过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心血管疾病 诊断 计算机辅助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大规模疾病筛查中胸部屏-胶组合和数字X线摄影质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宏 王利民 +1 位作者 何志明 李捷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大规模疾病筛查中胸部X线摄影质量的方法。方法对绵阳市建设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中2010—2011年摄取的4235例胸部正位X线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35例胸部影像中屏-胶组合摄影3132例,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 目的探讨提高大规模疾病筛查中胸部X线摄影质量的方法。方法对绵阳市建设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中2010—2011年摄取的4235例胸部正位X线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35例胸部影像中屏-胶组合摄影3132例,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1103例。屏-胶组合摄影优片率为37.0%;DR摄影优片率为48.0%,DR摄影优片率明显高于屏-胶组合摄影优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屏-胶组合摄影废片率6.8%,DR摄影废片率0.91%,DR摄影废片率明显低于屏-胶组合摄影废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例废片中,体位因素、光学因素、伪影因素、标识因素引起的分别占17.0%、24.7%、44.4%、13.9%。结论在大规模疾病筛查中,与屏-胶组合摄影相比胸部DR摄影具有明显优势,但只有加强全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不断提高大规模疾病筛查中胸部摄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筛查 胸部 放射摄影术 屏-胶组合摄影 数字X线摄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局部点压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柳燕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点压摄影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常规乳腺钼钯摄影中发现的可疑病变区行局部区域的无放大点压摄影检查,将所获得的图像与原图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局部点压的图像,乳腺组织结构及病灶的清晰度增加,... 目的:探讨局部点压摄影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常规乳腺钼钯摄影中发现的可疑病变区行局部区域的无放大点压摄影检查,将所获得的图像与原图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局部点压的图像,乳腺组织结构及病灶的清晰度增加,特别是病灶边缘显示更好。60例病例中,13例病灶较深或紧贴胸壁,病灶显示不佳或不完整,通过点压后显示满意。21例乳腺中的致密影、19例局限性密度增高影及1例斑片状影通过局部点压后诊断更加明确。6例腋下病灶通过点压显示清楚。结论:局部点压摄影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组织结构及病灶的清晰度,为乳腺内可疑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放射摄影术 乳房平板摄影术 乳房X线摄影术
下载PDF
88例乳腺肿瘤样疾病钼靶摄影分析
6
作者 李在军 张建功 +1 位作者 张大伟 陈宁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钼靶摄影在乳腺肿瘤样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乳腺疾病 X线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乳腺肿瘤样疾病 88例 (病灶 1 0 6个 ) ,均为女性。采用 GE公司乳腺机 80 0 T进行摄影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钼靶摄... 目的 :探讨钼靶摄影在乳腺肿瘤样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乳腺疾病 X线征象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乳腺肿瘤样疾病 88例 (病灶 1 0 6个 ) ,均为女性。采用 GE公司乳腺机 80 0 T进行摄影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符合率为 93 .1 8% ,灵敏性为 93 .0 2 % ,特异性为 93 .3 3 %。结论 :钼靶摄影是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综合分析乳腺疾病 X线征象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样疾病 钼靶摄影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脊柱功能X线连续动态摄影在飞行员脊椎不稳固类疾病应用的初步报告
7
作者 杨兆建 黄鹤 +2 位作者 孙玮 熊明辉 徐先荣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9-109,共1页
介绍一种脊椎屈伸功能的x线连续动态摄影方法。该方法已经在飞行员脊椎检查中初步应用82例。主要观察以腰椎峡部裂为代表的脊柱不稳疾病的脊椎动态功能情况。
关键词 背柱疾病/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TCT、HC-2在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博 龚颖萍 +1 位作者 周绍明 崔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760-761,共2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二代杂交捕获HPV-DNA检测(HC-2)在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期妇女1373例(A组)、产后6个月内妇女353例(B组)、非孕期妇女1595例(C组),比较三组TCT和HC-2的筛查结...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二代杂交捕获HPV-DNA检测(HC-2)在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期妇女1373例(A组)、产后6个月内妇女353例(B组)、非孕期妇女1595例(C组),比较三组TCT和HC-2的筛查结果。【结果]TCT检测中三组ASCUS、LSIL、HSIL的阳性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高危型HPV感染中,A组感染率39.8%显著高于B组17.2%和C组18.9%(P〈0.05)。【结论】TCT、HC-2在妊娠期宫颈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必要的;妊娠期妇女HPV临床感染明显高于非妊娠期,产后HPV感染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柏氏薄层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许以兰 林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0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评价新柏氏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TCT组和传统涂片组的资料均来源于本院妇科门诊,每例宫颈细胞学阳性的患者均经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进行两组细胞学阳... 【目的】评价新柏氏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TCT组和传统涂片组的资料均来源于本院妇科门诊,每例宫颈细胞学阳性的患者均经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进行两组细胞学阳性检出率的比较及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的比较。【结果】TCT组阳性检出率是传统涂片组阳性检出率的7,29倍,并且TCT组检出100%的SCC、95%的HSIL和70%的LSIL,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涂片组(P<0.01)。【结论】TCT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慧颖 张伟 +1 位作者 戴文静 韩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方法:收集2007年8月—2012年11月29个硬化性腺病的影像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病理表现。结果:超声检查肿块27个,主要表现为≤2 cm,形态不规则... 目的:评价超声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方法:收集2007年8月—2012年11月29个硬化性腺病的影像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病理表现。结果:超声检查肿块27个,主要表现为≤2 cm,形态不规则、无血流、无后方声影,其中10个病灶边缘模糊或成角或伴后方声影,误诊为恶性,病理见纤维增生及间质硬化;超声表现正常1个。乳腺X线摄影肿块10个,主要表现为<2 cm、形态规则、边缘清楚或部分被遮蔽、等密度,病理组织成分多样,纤维组织透明变性为主,边界清楚;微钙化1个,为小圆形簇状分布;X线表现正常5个。结合超声及乳腺X线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75.86%(22/29),无漏诊病例。结论:结合超声及乳腺X线检查,可以提高硬化性腺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硬化 超声检查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分支形态的影像学及流态功能改变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丽华 张文普 +1 位作者 姜卫香 钱玉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4-601,633,共9页
目的:利用MDCT的CTPA图像和超声肺动脉测压数据,模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状态下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内流动状态;了解肺动脉分支直径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和敏感度。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胸部... 目的:利用MDCT的CTPA图像和超声肺动脉测压数据,模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状态下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内流动状态;了解肺动脉分支直径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和敏感度。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胸部心电门控CTPA检查,同时收集超声心动图测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近端双期血流参数。对CTPA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心脏收缩期及舒张期薄层MPR重建,测量肺动脉分支的直径和长度;利用坐标网格,生成二维网格,导入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二维流态模拟。结果:共进行13例COPD患者研究,CTPA显示,主肺动脉分叉前和左、右肺动脉近端直径在收缩期均较舒张期小。右上叶前段动脉舒张期直径较收缩期增大,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长度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无显著性差异,而主肺动脉右肺动脉的弯曲度和跨度间距在舒张期均较收缩期增大。COPD比较正常对照组的右肺动脉近端、远端及左肺动脉近端,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直径均增大,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舒张期仅主肺动脉分叉前出现直径增大;收缩期后基底段动脉,左后基底段动脉COPD组较正常变细;两组间长度未见显著性差异。流态分析显示,COPD舒张期高压场较正常组扩散的趋势更明显,影响范围更大。右下叶动脉出口压力收缩期最高,舒张期也较左下叶动脉高,是所有动脉出口中承受压力最高且波动最大者,出口流速变化差异最大。结论:利用CTPA重建MPR图像和相关模拟软件结合,是研究肺动脉分支内血流变化的可行方法。CTPA测量右肺动脉远端直径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诊断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疾病 慢性阻塞性/放射摄影术 肺动脉/放射摄影术 高血压 肺性/病理生理学 肺动脉 血流模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18)F-FDGPET/CT代谢体积与病理体积对比确定宫颈癌最大标准摄取值的最佳百分阈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胜军 陆宏军 +5 位作者 杨卫东 石梅 魏丽春 马晓伟 赵小虎 汪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3-656,共4页
目的通过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8F-FDG PET/CT)代谢体积与病理体积的比较,确定宫颈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最佳百分阈值。方法 12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PET/CT,经PET图像选取肿瘤SUVmax的10%、15%、20%、25... 目的通过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8F-FDG PET/CT)代谢体积与病理体积的比较,确定宫颈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最佳百分阈值。方法 12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PET/CT,经PET图像选取肿瘤SUVmax的10%、15%、20%、25%、30%、35%、40%、45%、50%等不同阈值勾画肿瘤边界,生成相应的PET大体肿瘤体积(PET GTV)。术后进行病理切片,确定每层切片肿瘤边缘及面积,由面积乘以切片厚度计算每张切片的肿瘤体积,累积所有切片的肿瘤体积作为全部肿瘤的病理大体体积(病理GTV)。将与肿瘤病理GTV最接近的PET GTV确定为最佳PET GTV值,将其对应的SUVmax阈值称为最佳百分阈值。结果 12例患者的最佳SUVmax阈值为40.83%±6.34%(30%~50%)。以SUVmax的41%阈值勾画肿瘤边界所得PET GTV与病理G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并且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P=0.000)。结论通过病理体积确定的PET最佳SUVmax阈值能准确指导宫颈癌靶区的勾画,对提高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准化摄取值 宫颈肿瘤 大体体积 放射疗法
下载PDF
PET-CT诊断ⅠA2~ⅡA期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傅立平 程爱萍 +2 位作者 孙美玲 王晓刚 付涧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18)F-FDG PET-CT)在诊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敏...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18)F-FDG PET-CT)在诊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FIGO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敏感度,并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短径和SUVmax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分界值,并计算其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91例宫颈癌患者中,PET-CT检查阳性89例,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敏感度为96.7%。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分别为(6.50±2.31)mm和(4.21±1.49)mm,SUVmax分别为4.56±3.34和1.92±1.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5和31.685,均P<0.05)。淋巴结短径和SUVmax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02和0.861,最佳分界值分别为5.5 mm和2.05。以短径≥5.5 mm且SUVmax≥2.05为诊断标准,诊断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93.0%,准确度为86.8%。结论:PET-CT诊断ⅠA2~ⅡA宫颈癌原发病灶的敏感度高,对盆腔淋巴结转移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短径≥5.5 mm且SUVmax≥2.05作为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标准时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诊断应用 宫颈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方法 肿瘤复发 局部 盆腔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宁 史金英 +1 位作者 杨晓峰 刘冰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呼...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ECOPD并IPA 15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且动态监测胸部X线变化。胸部X线检查显示为早期肺纹理增重12例,疾病很快进展为单侧或双侧肺斑片状渗出影10例,后期出现大片状实变影12例,伴肋膈角变钝6例,叶间胸膜增厚1例。7例行胸部CT检查,表现为实变影沿支气管分布,其中双肺不规则实变影5例,左肺实变影2例;可见肺大疱5例,胸膜下结节影、胸腔积液各4例,空洞2例,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增大各1例。15例存活2例,死亡13例。结论临床上AECOPD病情进展迅速时,应尽早行胸部CT检查,并动态监测胸部X线变化,若由单纯肺纹理增重很快进展至肺内斑片状阴影,应考虑到合并IPA,及时行相关检查,积极予干预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曲霉菌病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鸽 李魁秀(审校) +1 位作者 郭云峰 高阳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距离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放射剂量,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和放...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距离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放射剂量,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等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三者互为联系,对于偏心肿瘤,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靶区覆盖不全、剂量分布适形度不佳,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可弥补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不足。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为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为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 3D打印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建新 王一民 +4 位作者 杨诚 黄毅 余婷婷 张昌立 刘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以降低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方法:250例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并根据心率分成慢心率组(<70bpm)、中等心率组(70~80bpm)和快心率组(>80bpm),在25%~80%R-R间...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心率的关系,以降低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方法:250例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并根据心率分成慢心率组(<70bpm)、中等心率组(70~80bpm)和快心率组(>80bpm),在25%~80%R-R间期内每隔3%R-R间隔依次进行重建并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收缩期(OS)和最佳舒张期(OD)的时相范围。同时比较在OS时相范围内重建、OD时相范围内重建及联合OS和OD时相范围内重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以确定不同心率组最佳心电脉冲窗的范围,并探讨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的放射剂量。结果:慢心率组、中等心率组和快心率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分别为61%~77%R-R间期、30%~78%R-R间期和32%~49%R-R间期。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时,如果将脉冲窗外管电流降低至标准管电流的20%时,慢心率组、中等心率组和快心率组的放射剂量将分别下降48.8%、8.0%和41.5%;如果将脉冲窗外管电流降低至标准管电流的4%时,放射剂量相应地将分别下降68.5%、21.0%和62.2%。结论:双源CTCA的最佳心电脉冲窗范围与患者心率密切相关,运用最佳心电脉冲窗技术能明显降低患者行双源CTCA检查的放射剂量,而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剂量
下载PDF
CT在食管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少银 黄锡恩 +1 位作者 康江河 许美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41-341,共1页
目的探讨CT对食管胃肠道疾病的检查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病例83例,食管疾病28例,胃疾病32例,小肠1例,大肠22例.检查前准备:食管po产气粉3g后5min~10min再服用5%碘水溶液10mL~20mL;胃p... 目的探讨CT对食管胃肠道疾病的检查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病例83例,食管疾病28例,胃疾病32例,小肠1例,大肠22例.检查前准备:食管po产气粉3g后5min~10min再服用5%碘水溶液10mL~20mL;胃po矿泉水350mL~500mL,并转动体位2~3次;肠采用检查前24,12h两次分别po1%碘水溶液300mL~500mL,必要时对大肠检查加用肛门插管注入空气600mL~900mL,扫描方法:常规平扫、病灶目标扫描、增强扫描.结果83例中癌肿占80例,其余3例分别为胃食管裂孔疝,小肠crohn氏病、胃幽门梗阻.首次发现病灶组20例,提出正确诊断率为90%,误诊2例.癌肿术后复查组33例,发现复发和(或)转移灶15例,其中远处器官转移6例,病变复发率为45.5%,临床确诊再行CT检查组30例,病灶显示率100%,周围结构侵犯10例,远处转移2例.80例肿瘤患者中总转移率为25%.结论在做好检查前准备的情况下,食管胃肠道的CT检查能很好显示癌肿病变;对盲肠其他疾病灶如crohn氏病,胃食管裂孔疝亦有诊断价值.术后复查患者可追踪观察病灶的转归、尽早发现复发或转移,从而修改临床治疗方案.临床确诊病例再行CT检查可明确病灶的大小、范围以及周围侵犯情况,特别是确定有否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放射摄影术 食管疾病/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在肩袖损伤检查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钟易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在临床上,慢性疼痛性疾病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及肩关节疼痛最为常见。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与肩袖疾病有关,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肩袖损伤最早是在1834年由Smith发现并命... 在临床上,慢性疼痛性疾病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及肩关节疼痛最为常见。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与肩袖疾病有关,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肩袖损伤最早是在1834年由Smith发现并命名的。但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疾病 肩关节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TCT,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厉碧荣 李劼 陈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评价新柏士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检测(HR—HPV)对宫颈病的筛查价值。【方法】对门诊858例TCT异常(TBS系统诊断≥ASC—US)的患者,同时行HPV高危型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以病理... 【目的】评价新柏士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检测(HR—HPV)对宫颈病的筛查价值。【方法】对门诊858例TCT异常(TBS系统诊断≥ASC—US)的患者,同时行HPV高危型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以病理学为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58例液基细胞细胞学异常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LSIL76.2%(112/147),HSIL90.1%(136/151),宫颈癌100%(9/9)。细胞学异常858中,HPV阳性率分别为ASC34.7%(191/551),LSIL78.2%(115/147),HSIL91.4%(149/163),宫颈浸润癌88.9%(8/9)。858例患者阴道镜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17.2%(67/390)、CIN ⅠHPV77.3%(225/291)、CINⅡCINⅢ92.7%(140/151)宫颈癌92.9%(13/14)。【结论】TCT检查,HPV检测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提高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头状瘤病毒属
下载PDF
中晚期肾结核放射学检查方法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芝豹 郭小蓝 赖文雄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6期504-505,共2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肾结核放射学表现,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敏感的检查手段。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肾结核24例,分析并比较其泌尿系统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肾逆行造影及CT表现。结果:对于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 目的:分析中晚期肾结核放射学表现,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敏感的检查手段。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肾结核24例,分析并比较其泌尿系统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肾逆行造影及CT表现。结果:对于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符合率,KUB及IVP为41.7%(10/24),肾逆行造影为62.5%(5/8),CT为100%(24/24)。CT特点为断面上聚集成花瓣状的多发低密度区。结论:CT扫描对于中晚期肾结核(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放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