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四元 李隆玉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80例大体积 ,外生肿瘤直径≥ 4.0cm的宫颈癌应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以消除局部肿瘤和止血。其中 ,40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接受组织间插植放疗 ,将其分为A、B组。A组 ... 目的 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80例大体积 ,外生肿瘤直径≥ 4.0cm的宫颈癌应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以消除局部肿瘤和止血。其中 ,40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接受组织间插植放疗 ,将其分为A、B组。A组 ( 2 0例 ) :术前插植放疗 +宫颈癌根治术 ;B组 ( 2 0例 ) :插植放疗 +常规放疗。另 40例接受了阴道盒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被分为C、D组。C组 ( 18例 ) :阴道盒放疗 +宫颈癌根治术 ;D组 ( 2 2例 ) :阴道盒放疗 +常规放疗。比较A、C组的消除肿瘤疗效和B、D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A、C组的完全缓解率 (CR )各为 90 %、11%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B、D组的止血显效率各为 10 0 %、64 %。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对消除宫颈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距离放疗 组织 宫颈 适应证
下载PDF
组织间插植在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放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任锦霞 赵林 +4 位作者 安永伟 田晓刚 张春林 杨文翠 罗莉 《甘肃医药》 2018年第10期923-924,929,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在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放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5例诊断明确的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行组织间插植放疗联合经典的体外照射及近距离腔内照射的模式,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5例宫颈残端癌、阴...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在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放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5例诊断明确的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行组织间插植放疗联合经典的体外照射及近距离腔内照射的模式,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5例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放疗结束评价疗效,达到完全缓解30例患者(85.7%),部分缓解5例患者(14.3%),治疗有效率可达100%。观察不良反应:35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中30例患者(85.7%)出现1~3级骨髓抑制,5例患者(14.3%)出现3~4级骨髓抑制。22例患者(62.9%)出现1~3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症状,15例患者(42.9%)出现1~3级急性放射性膀胱炎症状,但未出现3级以上的急性放射性副反应。结论:组织间插植对于宫颈残端癌、阴道残端复发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高、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且无严重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很好的治疗可行性,相对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疗 组织 同步放化疗 宫颈残端癌 阴道残端复发癌
下载PDF
外照射结合^(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治疗外阴癌
3
作者 贡海 解相礼 +2 位作者 吕晓彦 张保生 赵惠 《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739-740,共2页
目的探讨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治疗外阴癌的方法和预后。方法1995-03~1998-04治疗24例外阴癌(T2N0M08例,T3N1M012例,T2N2M04例),其中11例单纯外照射放疗,肿瘤剂量为40~50Gy。13例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外照射... 目的探讨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治疗外阴癌的方法和预后。方法1995-03~1998-04治疗24例外阴癌(T2N0M08例,T3N1M012例,T2N2M04例),其中11例单纯外照射放疗,肿瘤剂量为40~50Gy。13例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外照射肿瘤剂量为40~50Gy;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术,插植钢针3~6枚。治疗剂量6~8Gy/次,每周1次,共4~6次,总剂量30~32Gy。结果单纯外照射组11例,1年肿瘤复发率46.0%,3年肿瘤复发率64.0%,5年肿瘤复发率90.0%。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组13例,1年肿瘤复发率15.0%,3年肿瘤复发率31.0%,5年肿瘤复发率38.5%。结论192Ir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结合外照射治疗外阴癌优于单纯外照射,可明显降低外阴癌的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癌 距离组织 外照射 肿瘤复发率
下载PDF
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施源器模板的应用
4
作者 欧阳翼 黄晓丹 +9 位作者 陈佛平 伍海莹 叶伟军 陈锴 李珺芸 刘红英 麦苗青 顾慧宽 林焕新 曹新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设计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施源器模板,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0例ⅡB-ⅣA期(国际妇产科协会2018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照射前后磁共振... 目的设计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施源器模板,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0例ⅡB-ⅣA期(国际妇产科协会2018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外照射前后磁共振影像资料,对宫颈原发病灶范围进行回顾性阅片分析对比。基于外照射后肿物残留情况,勾画近距离放疗高危临床靶区(HR-CTV),设计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的施源器模板,并进一步评估施源器模板插植组(37例)与徒手插植组(63例)治疗宫颈癌的剂量和疗效差异。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U检验。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外照射后残留肿物边缘按顺时针3、6、9、12点方向与宫颈管中心的距离中位数为16.5、14.0、17.0、13.0 mm。将对应的HR-CTV叠加重建三维图,设计制作蘑菇头圆柱体式IC-ISBT施源器模板:头部长径为35 mm,短径为20 mm,中心适配宫腔管,内圈C1-C12为表盘式排列,两侧拓展B1-B5及A1-A4针道。在剂量方面,模板插植组与徒手插植组的HR-CTV D90%[(635.12±22.65)∶(635.80±25.84)cGy]、膀胱D_(2cm^(3))[(473.79±44.78)∶(463.55±66.43)cGy],直肠D_(2cm^(3))[(396.99±73.54)∶(408.00±73.94)cGy]及乙状结肠D_(2cm^(3))[(293.07±152.72)∶(311.31±135.77)cGy]无明显差异(P>0.05),但前者的HR-CTV D98%较高[(544.78±32.07)∶(536.78±32.04)cGy,P=0.007],直肠D1 cm3及D0.1 cm3较低[(438.62±69.65)∶(453.97±67.89)cGy,P=0.016;(519.46±70.67)∶(543.82±81.24)cGy,P=0.001]。两组的宫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86%∶83%,P>0.05)无差异。结论该IC-ISBT施源器模板设计合理,与徒手插植疗效相当,靶区剂量覆盖符合临床需求,可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其使用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有望作为常规模板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局部晚期 距离放射疗法 腔内联合组织 施源器模板 徒手 剂量分析
原文传递
宫颈癌术前行组织间插植放疗治疗价值探讨(附20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四元 李诚信 李汉萍 《九江医学》 2001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在宫颈癌术前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A组 ( 2 0例 )宫颈癌Ⅰb2 期根治术前曾行组织间插植放疗患者的局部肿瘤临床、病理缓解情况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B组 ( 2 0例 )仅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 (Ⅰ... 目的 :探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在宫颈癌术前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A组 ( 2 0例 )宫颈癌Ⅰb2 期根治术前曾行组织间插植放疗患者的局部肿瘤临床、病理缓解情况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B组 ( 2 0例 )仅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 (Ⅰa2 -Ⅰb1期 )在术后组织病理、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损伤、术后尿潴留等指标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从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接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宫颈癌Ⅰb2 期患者 2 0例 ,宫颈局部肿瘤的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理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 10 0 %、0 %、6 8%、32 % ;A组与B组比较 ,两组病理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手术损伤、淋巴结转移、术后尿潴留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对宫颈癌 (菜花型 )患者可改善局部情况 ,缩小肿瘤体积 ,提高手术切除率 ,降低癌细胞活性 ,不增加肿瘤远处转移 ,无放疗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距离放疗 组织 宫颈 治疗
下载PDF
脑肿瘤的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
6
作者 陈洪雷 张可领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可提升脑肿瘤局部照射剂量,对于经过选择的原发和复发恶性脑胶质瘤及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且无严重的放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性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肿瘤 距离放射治疗 组织 脑转移瘤 并发症
下载PDF
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贺敏 《中国肿瘤》 CAS 2006年第8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讨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2例直径≥3cm宫颈癌,术前行组织间插植放疗,剂量10Gy ̄30Gy,每周1次,每次10Gy,完成放疗后2 ̄3周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72例外生型子宫颈癌病人,宫颈... [目的]探讨外生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2例直径≥3cm宫颈癌,术前行组织间插植放疗,剂量10Gy ̄30Gy,每周1次,每次10Gy,完成放疗后2 ̄3周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72例外生型子宫颈癌病人,宫颈局部肿瘤的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6.7%、61.1%。无近期放疗副反应。[结论]术前组织间插植使肿瘤完全消退或缩小,降低癌细胞活性,减少术中扩散,提高手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组织 放射疗法 宫颈癌根治术
下载PDF
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优化算法剂量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晏川钧 王先良 +3 位作者 温爱萍 罗静月 王培 黎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4-531,共8页
目的在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IC/ISBT)中,基于剂量学及生物学模型的帮助,进行图形优化(GO)、模拟退火逆向计划优化算法(IPSA)和混合逆向计划优化算法(HIPO)的比较分析,为宫颈癌IC/ISBT治疗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 目的在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IC/ISBT)中,基于剂量学及生物学模型的帮助,进行图形优化(GO)、模拟退火逆向计划优化算法(IPSA)和混合逆向计划优化算法(HIPO)的比较分析,为宫颈癌IC/ISBT治疗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例接受影像引导下IC/ISBT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后装治疗计划分别采用GO、IPSA、HIPO优化的方式制定3次,处方剂量高危临床靶区体积(HRCTV)D_(90)均为6 Gy。针对3种优化方案的用时、剂量-体积参数及放射生物学差异,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以及非参数Wilcoxon秩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逆向计划优化耗时均较正向计划耗时短,时间分别是GO 135.03 s、IPSA 46.53 s、HIPO 98.36 s,肿瘤靶区剂量中高剂量照射的V_(150%)(53.66%)在HIPO计划中略高,而高剂量照射的V_(200%)(30.29%)在GO计划中更高。GO的适形度指数(CI)(0.91)较其他计划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98,P<0.001)。HIPO计划的膀胱与直肠的D_(1 cm)^(3)、D2 cm^(3)受照射量较低,小肠受照射量与其他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PO计划中HRCTV的等效均匀生物有效剂量(EUBED)(12.35 Gy)比GO(12.23 Gy)、IPSA(12.13 Gy)高,膀胱处的EUBED在GO(2.38 Gy)计划中最低,直肠处的EUBED在HIPO(3.74 Gy)计划中最低,小肠的EUBED 3种优化方式未见明显差异(P>0.05)。3种优化计划预测的肿瘤控制率(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IPO计划预测膀胱与直肠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比GO、IPSA计划低(χ^(2)=12.95~38.43,P<0.01),小肠的NTCP未见明显区别(P>0.05)。结论3种优化方法中,两种逆向优化方式均较正向优化耗时短。GO计划较IPSA、HIPO计划更适形。HIPO计划可以增加靶区生物学覆盖剂量,减少膀胱与直肠处的最大物理或生物受照射量和NTCP。推荐优先使用HIPO作为宫颈癌IC/ISBT的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腔内/组织距离治疗 等效均匀生物有效剂量 肿瘤控制率 正常组织并发症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忠山 赵杨祉 +8 位作者 郭杰 林霞 路双臣 王红勇 邱玲 李云峰 任晓俊 张冰雅 王铁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共纳入52例经体外放疗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剩余肿瘤仍〉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宫腔管和自由金属...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共纳入52例经体外放疗后肿瘤消退不明显、剩余肿瘤仍〉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宫腔管和自由金属针组成的"混合"施源器对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勾画高危CTV (HR-CTV)、中危CTV (IR-CTV)及OAR.将体外照射与近距离治疗的EQD2相加.评价HR-CTV和IR-CTV的D90、D100及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的D2 cc值.结果 HR-CTV的D90平均值为(88.4±3.5) Gy.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D2 cc分别为(81.1±5.6)、(65.7±5.1)、(63.1±5.4) Gy.100%患者膀胱、乙状结肠的D2 cc≤90、≤70 Gy,89%患者直肠的D2 cc≤70 Gy.结论 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有明显剂量学优势,临床或许可行,但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引导 剂量学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宫颈复发癌挽救性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忠山 郭杰 +7 位作者 赵杨祉 林霞 张志良 王红勇 李云峰 任晓俊 张冰雅 王铁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宫颈复发癌患者的新方法,分析其剂量学优势。 方法16例接受过手术和术后辅助性体外放疗的宫颈复发癌患者接受了CT引导下金属针植入的组织间插植治疗。给予高危临床靶区(HR-CTV)6 Gy 6次剂量。评价... 目的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宫颈复发癌患者的新方法,分析其剂量学优势。 方法16例接受过手术和术后辅助性体外放疗的宫颈复发癌患者接受了CT引导下金属针植入的组织间插植治疗。给予高危临床靶区(HR-CTV)6 Gy 6次剂量。评价本次近距离治疗肿瘤靶区HR-CTV D90;之前的体外照射和本次近距离治疗累加的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D2 cm3值。结果HR-CTV D90的平均值为(52.5±3.3) Gy。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累加D2 cm3分别为(85.6±5.8)、(71.6±6.4)、(69.6±5.9) Gy。每次近距离治疗金属针的平均使用量为(6.1±1.5)。实际1年OS、LC分别为81%、69%。结论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宫颈复发癌具有很好的DVH参数和较小的并发症,或许临床是可行的,但其远期临床结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组织间插植近距离疗法 剂量学
原文传递
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11
作者 潘建基 吴君心 +4 位作者 郑步宏 潘才住 戴培山 陆军 王博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实际的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的插植进行比较,探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鼻咽癌咽旁插植技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对10例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患者设计虚拟理想插植施源管,并对两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大体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组织器官... 目的通过对实际的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的插植进行比较,探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鼻咽癌咽旁插植技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对10例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患者设计虚拟理想插植施源管,并对两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大体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体积剂量直方图进行比较。结果鼻咽咽旁间隙实际插植和虚拟插植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均数为4.9mm。虚拟插植10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肿瘤靶区体积大于实际插植,而实际插植10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正常组织体积大于虚拟插植。结论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咽旁间隙插植模拟有可能减少实际插植与虚拟插植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改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距离放射疗法 组织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腔内插植放射治疗Ⅱ期阴道(后穹窿部)恶性肿瘤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照 闫文星 刘林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原发性阴道癌约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1%~2%[1]。国际上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标准。肿物位于阴道上三分之一的早期(Ⅰ+Ⅱ期)患者,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尤其适用于青年女性[2]。但位于阴道后穹窿早期肿物,由于该处临近阴道直肠隔和盆腔最低处... 原发性阴道癌约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1%~2%[1]。国际上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标准。肿物位于阴道上三分之一的早期(Ⅰ+Ⅱ期)患者,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尤其适用于青年女性[2]。但位于阴道后穹窿早期肿物,由于该处临近阴道直肠隔和盆腔最低处,手术治疗比较慎重[3]。本文报道1例Ⅱ期阴道癌患者,肿物位于上段阴道后穹窿处,由于解剖部位特殊,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因此在本院行外照射及自由针插植放疗,期间同步单药洛铂增敏,后序贯紫杉醇+洛铂方案化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肿瘤/外科学 阴道肿瘤/放射疗法 距离放射疗法/方法 阴道/解剖学和组织 阴道后穹窿 组织距离治疗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复发性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并腔内近距离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莎 田种泽 +4 位作者 岳养军 魏世华 薛龙 朱向辉 赵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7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并腔内近距离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5例手术+放疗与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宫颈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A组37例采用组织间插植+腔内近距离调强适形放射治疗,B组28例采用三维适形+传统腔内放射...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并腔内近距离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5例手术+放疗与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宫颈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A组37例采用组织间插植+腔内近距离调强适形放射治疗,B组28例采用三维适形+传统腔内放射治疗,比较A、B两组的疗效差异与毒副反应。结果 A组37例复发性宫颈癌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3例、稳定+进展4例;B组28例复发性宫颈癌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8例、稳定+进展10例,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49,P=0.016)。1、2、3年局控率,A组分别为86.2%、73.7%、43.7%,B组分别为77.7%、59.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5,P=0.032);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8.5%、75.4%、47.6%,B组分别为78.2%、60.0%、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0,P=0.042)。毒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A、B两组分别为10.8%、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P=0.033);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A、B两组分别为13.5%、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5,P=0.017);放射性盆腔纤维化发生率A、B两组分别为13.5%、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P=0.929)。结论复发性宫颈癌组织间插植+腔内近距离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体外三维适形放疗+传统腔内放射治疗相比有明显优势,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毒副反应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组织
原文传递
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宁 程光惠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5-901,共7页
对50余篇有关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简述腔内近距离放疗及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发展、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重点探讨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相关研究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施源器种类、适应证、插植针应用规律及剂... 对50余篇有关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简述腔内近距离放疗及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发展、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重点探讨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相关研究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施源器种类、适应证、插植针应用规律及剂量学优势、早晚期不良反应、远期随访结果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距离疗法 腔内或组织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的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5
15
作者 成慧君 肖艳 +1 位作者 于晓 张福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4-647,共4页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2002—2011年我国子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都呈增多趋势[1].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根据情况配合化疗,是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外照射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ICBT)治疗局部晚...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2002—2011年我国子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都呈增多趋势[1].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根据情况配合化疗,是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外照射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ICBT)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很好.ICBT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创伤,目前仍是最常用的近距离治疗方式.ICBT对体积较小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可达75%~95%,对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为45%~80%[2].有研究指出,当子宫颈癌高危临床靶区(CTV)的90%体积剂量(D90)≥87 Gy时,局部控制率可达95%以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距离放疗 宫颈组织 晚期子宫颈 标准治疗方案 局部控制率 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 治疗方式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宫颈癌CT引导组织间插植BT与腔内BT剂量学与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忠山 郭杰 +6 位作者 赵杨祉 林霞 任晓俊 王红勇 邱玲 李云峰 王铁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8-592,共5页
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BT技术较传统腔内BT技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更加有利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28例经过体外放疗后仍残留巨大肿块(肿瘤〉 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CT引导下的组织间插植BT。将该... 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BT技术较传统腔内BT技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更加有利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28例经过体外放疗后仍残留巨大肿块(肿瘤〉 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CT引导下的组织间插植BT。将该研究的剂量学结果,包括总剂量(体外放疗和BT)的HR-CTV D90和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的D2cc,与之前一组接受传统腔内BT (宫腔管+卵圆体对)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R-CTV D90的平均值在腔内BT组、组织间插植BT组分别为(76.9±5.7)、(88.1±3.3) Gy。膀胱、直肠、乙状结肠D2cc在腔内BT组和组织间插植BT组中分别为(84.7±6.8)、(69.2±4.2)、(67.8±4.5) Gy 和(81.8±6.5)、(66.8±4.0)、(64.8±4.1) Gy。1年LC率在腔内BT组和组织间插植BT组分别为59.3%和85.2%。结论 与传统腔内BT相比较,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BT技术具有剂量学优势或许是临床可行的,但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距离疗法 距离疗法 组织 距离疗法 腔内 剂量学
原文传递
晚期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玉玲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9期2418-2418,共1页
关键词 ^125I放射粒子 放射性粒子入术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护理配合 放射性粒子入治疗 距离放射治疗 ^125I种子源 组织
下载PDF
术中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肖茜 董峰 王任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73-674,共2页
一、目的 对21例肿瘤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术中联合^125I粒子植入或单纯^125I粒子术中植入,通过术后随诊观察,探讨放射性核素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125I粒子 晚期恶性肿瘤 疗效观察 术中 手术治疗 距离治疗 组织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宁 赵志鹏 +3 位作者 程光惠 何明远 赵红福 葛禹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分析2013-2014年于本院接受根治性外照射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5例,FIGO分期(2009年)为ⅠB2-ⅣA期.同一患者行腔内联合组织...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分析2013-2014年于本院接受根治性外照射及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5例,FIGO分期(2009年)为ⅠB2-ⅣA期.同一患者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192Ir治疗后,在原影像上去掉插植针作用,仅使用腔内施源器制定治疗计划.比较前后两组计划中高危CTV的D90%、中危CTV的D90%和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的D2cm^3剂量学差异,并行配对t检验.结果 共制定260次后装治疗计划,其中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计划130例、腔内治疗计划130例.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较腔内治疗高危CTV的D90%、中危CTV的D90%显著增高(P=0.000、0.000),膀胱、直肠的D2cm3显著降低(P =0.000、0.006).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使用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3D-IGBT在获得更高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了膀胱、直肠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三维距离疗法 腔内 组织 剂量学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剂量学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滕云 邹丽娟 +3 位作者 张海琛 徐晓颖 雷宏伟 许壮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9-962,共4页
目的研究后装腔内/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IC/ISBT)与传统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相比较的剂量学差异及其近期疗效。方法4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及ICBT方法进行后装近距离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A点(A1、A2)、D90%、D100... 目的研究后装腔内/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IC/ISBT)与传统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相比较的剂量学差异及其近期疗效。方法4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及ICBT方法进行后装近距离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A点(A1、A2)、D90%、D100%以及膀胱、结肠、直肠、小肠受量进行计算,同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IC/ISBT比ICBT放疗A点剂量显著提升(P<0.05);并且IC/ISBT的D90%、D100%也均明显高于ICBT(P<0.05)。外照射后残存肿瘤直径≥3cm时,IC/ISBT比ICBT可获得较高的靶区剂量提升(P<0.05)。IC/ISBT与ICBT的膀胱、直肠、结肠、小肠D2cm^3、D0.1cm3相近(P>0.05)。疗后1、3、6个月的近期疗效IC/ISBT与ICBT相近(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残存肿瘤直径≥3cm)后装近距离治疗中IC/ISBT在不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及降低近期疗效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靶区、A点剂量,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腔内联合组织距离疗法 宫颈肿瘤/腔内距离疗法 剂量学 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