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例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调强放射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真云 盛修贵 +4 位作者 马悦冰 薛莉 刘娟 张海燕 张小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用于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28例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KPS≥70)放疗前均行1~3个周期化疗,然后给...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用于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28例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KPS≥70)放疗前均行1~3个周期化疗,然后给予全程IMRT,1,8~2.3Gy/次,1次/日,5次/周,总处方剂量58~68Gy,中位剂量63.5Gy,同时设计28例患者的普通主动脉旁2野照射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organs at risk,OAR)受照射剂量。随机选择32例接受普通放疗的病例,比较IMRT和普通放疗的急慢性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全程IMRT,照射靶区内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平均剂量为67.5Gy,90%的等剂量曲线(中位剂量63.5Gy)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肿瘤靶区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IMRT与普通主动脉旁两野比较,肾、脊髓、小肠的受照射剂量明显减小(P均<0.05),急、慢性毒副反应明显减少。两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生存率IMRT组较普通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但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技术用于治疗宫颈癌放疗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可以获得根治性剂量,临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主动脉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复发性子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曼妮 章众 +3 位作者 安菊生 高菊珍 戴建荣 吴令英 《癌症进展》 2008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盆腔复发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采用IM- RT放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前接受单纯手术20例、单纯放疗8例、手术后辅助放疗者10例,采...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盆腔复发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采用IM- RT放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前接受单纯手术20例、单纯放疗8例、手术后辅助放疗者10例,采用6my-X线5~9野照射,曾经接受放疗的患者给予处方剂量95% PTV50GY,无放疗史患者给予处方剂量95%PTV70GY,分割2GY/次,每周5次,共25~35次完成,放疗后3个月评估疗效,并将曾经接受放疗的患者(18例)与单纯手术患者(20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放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肢水肿、腰腿疼痛症状缓解率100%,肾盂积水缓解率75%(9/12),3个月疗效评估:完全缓解率65.8%(25/38),部分缓解率13.1%(5/38),稳定率10.5%(4/38),进展率10.5%(4/38),有效率78.9%(30/38)。曾经接受根治性放疗和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比较有效率分别为61%(11/18)(P=0.016)和95%(19/20),近期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Ⅲ度31.6%(12/38),胃肠道和泌尿系反应均为Ⅰ~Ⅱ度。结论IMRT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能很好地缓解症状,近期疗效高,对于复发性宫颈癌IMRT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复发
下载PDF
宫颈癌的调强放射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帅 张福泉 《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77-381,共5页
宫颈癌调强放疗(IMRT)较常规放疗具有技术及临床上的优势,特别对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有助于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该文主要对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真云 盛修贵 《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73-376,共4页
文章主要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在宫颈癌术后预防性照射、中晚期宫颈癌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治疗中应用,降低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姜迎宵 王明臣 +2 位作者 马瑞忠 王培合 李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提高靶区剂量与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方面的价值。方法失去手术机会的3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给予全程的IMRT,1.8~2.2Gy/次,每周4次外照射和1次内照射,外照射的处方剂量...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提高靶区剂量与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方面的价值。方法失去手术机会的3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给予全程的IMRT,1.8~2.2Gy/次,每周4次外照射和1次内照射,外照射的处方剂量为50~55Gy,中位剂量为53.5Gy,内照射共给6次,每次5Gy。同时拟设计该30例患者2野和4野的放疗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OAR)直肠、小肠、膀胱和骨髓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的IMRT,放射治疗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为54.5Gy,90%的等剂量曲线(中位剂量53.5Gy)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靶区(GTV)体积。IMRT与普通2野和4野放疗组比较,小肠、直肠、膀胱和骨髓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急慢性放射反应明显减轻。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MRT放疗技术可以使患者的放疗靶区获得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减小了急慢性放疗反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危险器官
下载PDF
宫颈癌的调强放射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曦 杨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9-573,共5页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具有临床上和剂量学上的优势,可以提高靶区的受照剂量,降低膀胱、直肠、小肠等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提高疗效,减轻了毒副作用。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军 张利文 +1 位作者 廖珊 黄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1205,1210,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 Gy。分别进行3D-CRT和共面等...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 Gy。分别进行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最小受照剂量、平均受照剂量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F-IMRT、7F-IMRT和9F-IMRT在靶区适形度方面明显优于3D-CRT;在危及器官(膀胱V30、V40、V50,小肠V50和直肠V30、V40、V50)保护方面,5F-IMRT、7F-IMRT和9F-IMRT明显优于3D-CRT,P<0.05。而各IMRT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共面等分IMRT计划无论在靶区适形度还是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也证实7野或9野IMRT未必较5野获益更多。5野与7、9野的IMRT相比,在治疗时间及费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调强 辅助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与单个和2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解平 王鹏 +1 位作者 钱立庭 吴爱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4,I0003,共6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单个全弧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Arc1)、2个全弧VMAT(Arc2)的计划质量、治疗效率和执行精度,为临床上宫颈癌术后VMAT治疗的弧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以相同的处方剂量和优化参数,分别设计7个野IMRT(7F-IMRT)、Arc1和Arc2计划,比较7F-IMRT与Arc1计划和Arc2计划的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U)和执行时间,采用γ分析法评价通过率,验证治疗计划的剂量准确性。结果:Arc2计划靶区适形度(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HI)均优于7F-IMRT计划(P<0.05),7F-IMRT优于Arc1计划(P<0.05);Arc2计划直肠V50、小肠V40和V10均低于7F-IMRT计划(P<0.05),而Arc1计划的直肠、膀胱和小肠的近似最大剂量(D2cc)、平均剂量(Dmean)和V50均高于7F-IMRT计划(P<0.05或P<0.01);与7F-IMRT计划比较,Arc2计划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4%和54%(P<0.05),剂量验证的3mm/3%的γ通过率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患者VMAT治疗,采用单个全弧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宜至少采用2个全弧,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和患者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弧形调强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和五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军 张利文 +1 位作者 廖珊 黄荣 《现代医院》 2012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RapidArc-SBR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SBRT和五...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旋转拉弧适形放疗(RapidArc-SBR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SBRT和五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Dmean)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TVDmean和右股骨头的V20,RapidArc-SBRT计划要明显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膀胱受照射V40,IMRT计划要明显优于RapidArc-SB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8)。PTV Dmax,PTV Dmin,HI,CI和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小肠V10、20、30、40、50,直肠V10、20、30、40、50,膀胱V10、20、30、50,左股骨头V10、20、30、40、50,右股骨头V10、30、40、50)等方面,在两计划中无差异(p>0.05)。结论 RapidArc-SBRT和五野IMRT计划在PTV Dmax,PTV Dmin,HI,CI和危及器官(小肠、直肠、膀胱、股骨头)受照体积等方面有相似的剂量学优势。RapidArc-SBRT在PTVDmean方面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调强 辅助 适形弧
下载PDF
宫颈癌容积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康梅 权循凤 +1 位作者 李兵兵 吴莉莉 《安徽医学》 2016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固定7野(7-IMRT)及9野动态调强技术(9-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方法选取1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二弧VMAT、7野IMRT及9野IMRT计划设计,比较3种放疗计划...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固定7野(7-IMRT)及9野动态调强技术(9-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方法选取1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二弧VMAT、7野IMRT及9野IMRT计划设计,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以及加速器跳数。结果 VMAT、7-IMRT和9-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上,VMAT计划更优,7野计划最差。危及器官保护方面,VMAT计划中膀胱V30、直肠V30、V50和股骨头V20的体积均低于7野和9野计划(P<0.05)。相较于9野计划,7野计划的膀胱V30和股骨头V20均略低(P<0.05)。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MU(757.69±137.04)低于7野计划(802.65±183.85)和9野计划(1 102.31±190.07)。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采用VMAT、7-IMRT及9-IMR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危及器官的保护。VMAT计划在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上优于7-IMRT和9-IMRT,9-IMRT优于7-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危及器官剂量的优势,机器跳数明显降低,提高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旋转容积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放射治疗剂量
下载PDF
不同调强放疗方案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晓娟 史颖 崔晓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35例)和V... 目的探讨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分为IMRT组(35例)和VMAT组(35例),两组分别在化疗基础上同步给予IMRT和VMAT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和复发转移时间,治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远处转移时间和局部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VMAT组高于IMRT组(P<0.05)。VMA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IMRT组(P<0.05)。结论 IMRT和VMAT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总体效果接近,但VMAT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最小机器跳数对宫颈癌调强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亮 艾源 +2 位作者 倪佰会 娄凤君 王焕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14-2516,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最小机器跳数对计划质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最小机器跳数的设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innacle治疗计划的DMPO优化方式对10例宫颈癌病例进行调强计划设计,最小机器跳数分别取4 MU、5 MU、6 MU、8 M...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最小机器跳数对计划质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最小机器跳数的设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innacle治疗计划的DMPO优化方式对10例宫颈癌病例进行调强计划设计,最小机器跳数分别取4 MU、5 MU、6 MU、8 MU、10 MU、12 MU、15 MU,每个患者共得到7个计划,所有计划的最小子野面积均取5 cm2,计划的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与最小机器跳数为4 MU的计划保持一致。处方剂量为95%PTV 45 Gy,1.8 Gy/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靶区V95%、V105%、V110%、Dmean、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受照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V30%、V40%),子野数量及机器跳数。将结果与最小机器跳数为4 MU的计划相比较。结果:随着最小机器跳数的增加,V95%小幅降低,V110%与Dmean小幅增加,而V105%、增加的幅度较大,适形度降低,均匀性变差。统计学比较显示当最小机器跳数低于10 MU时,V105%、V110%、Dmean、CI、HI的均P>0.05,当最小机器跳数≥10 MU时,靶区的部分剂量学指标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随着最小机器的增加,子野数目显著降低,机器跳数及危及器官剂量的变化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使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宫颈癌调强计划时,最小机器跳数可适当提高,这样不会引起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显著改变,同时可以达到减少子野数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放疗计划 最小机器跳数 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丽丽 林珠 +3 位作者 张基永 谢文佳 翟田田 谢良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713-3715,3756,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BMS-IMRI)的物理剂量学特点,探讨其保护骨盆骨髓(PBM)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9例,分别设计BMS-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进行治疗,BMS-IMRT计划要求骨盆... 目的分析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BMS-IMRI)的物理剂量学特点,探讨其保护骨盆骨髓(PBM)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9例,分别设计BMS-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进行治疗,BMS-IMRT计划要求骨盆骨受量符合以下标准:体积(V)10〈90%、V20〈76%、V40〈40%。结果与3D-CRT计划比较,BMSIMRT计划骨盆骨的V10、V20和V40均明显下降[(80.9±3.4)%vs.(93.2±2.7)%、(64.9±3.9)%vs.(87.8±3.2)%、(17.6±3.5)%vs.(31.9±4.1)%,P〈0.01];同时直肠、膀胱、小肠的剂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与3D-CRT计划比较,BMS-IMRT计划在不降低传统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的前提下,可明显的降低骨盆骨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骨髓 调强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 适形
下载PDF
固定野静态及动态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童远和 罗东平 +3 位作者 张玮婷 李樟 邹雄伟 倪晓雷 《齐鲁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16,22,共4页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以及静态调强放疗(Step&shoot-IMRT)3种技术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和适用性。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病人,分别进行VMAT、Dmlc-IMRT和Step&shoot-IMRT...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以及静态调强放疗(Step&shoot-IMRT)3种技术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和适用性。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后病人,分别进行VMAT、Dmlc-IMRT和Step&shoot-IMRT计划设计,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均匀性、低剂量受照体积、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记录并比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结果 VMAT和DmlcIMRT在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上均优于Step&shoot-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4、31.64,P<0.05)。VMAT的低剂量受照体积较Dmlc-IMRT和Step&shoot-IMRT略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Dmlc-IMRT总体低于VMAT和Step&shoot-IMRT,计划质量较高。VMAT计划的治疗时间较Step&shoot-IMRT计划减少了49%,较Dmlc-IMRT计划减少了35%。结论 VMAT计划质量可以达到或优于Step&shoot-IMRT计划质量,较另两种计划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适用于长时间放疗过程中控制力差的病人和繁忙的放疗中心。当采用Step&shoot-IMRT技术难以确保计划质量时,换用Dmlc-IMRT技术,基本可以优化所有剂量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放射治疗剂量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物理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彦莉 王晓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物理性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指标。方法收集接受体外调强放疗及腔内后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术后放疗者55例、未行手术者25例,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37例、Ⅲ期13...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相关物理性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指标。方法收集接受体外调强放疗及腔内后装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术后放疗者55例、未行手术者25例,临床分期Ⅰ期30例、Ⅱ期37例、Ⅲ期13例。体外调强放疗处方剂量45~50Gy/25次,单次1.8~2.0Gy,若有肿大淋巴结,则给予同步加量至60~70Gy。后装腔内放疗应用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进行,未手术患者放疗剂量35~42Gy/6~7次,单次5~6Gy,术后放疗患者放疗剂量为15Gy/3次,单次5Gy。分析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0.0%(56/80),骨髓V10、V20、V30与骨髓骨髓抑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骨髓V10>90%、V20>80%者≥Ⅱ级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骨髓V10≤90%、V20≤80%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髓V10为骨髓抑制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80例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7.5%(46/80),直肠Dmean、V30、V35、V40、V45、V50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直肠平均剂量≥40Gy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直肠平均剂量<40Gy者(P<0.05);直肠V30≥80%、V35≥60%、V40≥40%、V50≥10%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直肠V30<80%、V35<60%、V40<40%、V50<10%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肠V40为影响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独立性因素。80例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8%(3/80),膀胱V40、V50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较低;膀胱V40≥50%、V50≥20%者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高于膀胱V40<50%、V50<20%者(P<0.05)。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中骨髓V10为骨髓抑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直肠V40为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膀胱V40、V50为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最小子野面积对宫颈癌调强计划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亮 娄凤君 王焕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最小子野面积对计划质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最小子野面积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Pinnacle治疗计划的DMPO优化方式对10例宫颈癌病例进行调强计划设计,最小子野面积分别取5 cm2、10 cm2、20 cm2...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最小子野面积对计划质量的影响,为计划设计时最小子野面积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Pinnacle治疗计划的DMPO优化方式对10例宫颈癌病例进行调强计划设计,最小子野面积分别取5 cm2、10 cm2、20 cm2、30 cm2…、100 cm2,最小机器跳数取5 MU,每个患者共得到11个计划。除最小子野面积不同外,计划的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与最小子野面积为5 cm2的计划保持一致。处方剂量为45 Gy,1.8 Gy/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靶区V95%、V105%、V110%(V95%、V105%、V110%分别表示靶区受到95%、105%、110%的处方剂量所照射的体积)、靶区的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及均匀指数,危及器官受到30 Gy与40 Gy照射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子野数量及机器跳数,将各计划的前述结果与最小子野面积为5 cm2计划的相应结果相比较。结果:随着最小子野面积的增加,V95%小幅降低,Dmean小幅增加,而V105%、V110%增加的幅度较大,适形度降低,均匀性变差。统计学比较显示当最小子野面积增加到50 cm2时V105%的P值首先降低到0.05以下。随着最小子野面积的增加,子野平均面积增加,机器跳数及子野数目显著降低。结论:在使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宫颈癌调强计划时,最小子野面积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50 cm2,这样不会引起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的显著改变,同时可以达到减少子野数量和机器跳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子野面积 剂量学
下载PDF
癌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美琴 蔡树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癌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张美琴综述蔡树模施达仁审校(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对ⅡA期以上的宫颈癌,大多采用放射治疗。但近20年... 癌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与宫颈癌放射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张美琴综述蔡树模施达仁审校(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对ⅡA期以上的宫颈癌,大多采用放射治疗。但近20年来放疗的效果未见提高,其原因之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艳君 张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结果】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结果】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2个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2C30)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发热、放射性肠炎、注射部位疼痛等,观察组除发热、注射部位疼痛外,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RTC2C30评分为(16.42±3.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31±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治疗应用 腺病毒科 重组 遗传 注射剂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宫颈肿瘤/治疗
下载PDF
宫颈残端癌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瑛 张佩怀 +1 位作者 何传泰 武翠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29-30,共2页
宫颈残端癌的放射治疗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王瑛,张佩怀,何传泰太原重机医院武翠英我院从1976年至1988年60钴外照射配合137铯阴道腔内照射治疗宫颈残端癌2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于1976年全... 宫颈残端癌的放射治疗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王瑛,张佩怀,何传泰太原重机医院武翠英我院从1976年至1988年60钴外照射配合137铯阴道腔内照射治疗宫颈残端癌2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于1976年全1988年放射治疗宫颈癌575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宫颈残端 放射疗法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对子宫颈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昉 彭瑛 +3 位作者 吴双 徐珂 王冀川 王捷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4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氨双唑钠(CMNa)对子宫颈鳞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分组的设计方法,将4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癌患者分为放射增敏组(A组,放疗加用甘氨双唑钠组)和对照组(B组,单独放疗组)。两组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甘氨双唑钠(CMNa)对子宫颈鳞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分组的设计方法,将4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癌患者分为放射增敏组(A组,放疗加用甘氨双唑钠组)和对照组(B组,单独放疗组)。两组放射治疗方式完全相同。A组在放疗同时,给予CMNa800mg/m2,给药后1h内接受放疗,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B组行单纯常规放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CR率为90%(18/20),明显高于B组的60%(1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A组达到PR和CR时的照射剂量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4和3.47,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CMNa对宫颈鳞癌有放射治疗增敏作用,可提高CR率,并降低达到PR和CR时的照射剂量,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鳞状细胞 放射增敏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