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害怕浮动”现象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孟楠 余玉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害怕浮动”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汇率制度的供求与均衡关系说明“害怕浮动”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政府和微观市场主体通过多次博弈所作...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害怕浮动”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汇率制度的供求与均衡关系说明“害怕浮动”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政府和微观市场主体通过多次博弈所作出的选择。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具有历史阶段性。因此,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害怕浮动”的现象是非常态的。新兴市场国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汇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害怕浮动 汇率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下载PDF
民主、政治不稳定与害怕浮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5-1144,共30页
过去20年中盛行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害怕浮动现象及其成因,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对这一行为情有独钟?本文从民主和政治不稳定两个政治因素的角度诠释了... 过去20年中盛行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害怕浮动现象及其成因,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对这一行为情有独钟?本文从民主和政治不稳定两个政治因素的角度诠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本文认为,越民主的国家和政治不稳定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可能表现出害怕浮动的特征。本文随后以1974—2007年间150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为样本检验了这些理论假说,经验证据支持本文关于民主和政治不稳定的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政治不稳定 害怕浮动
原文传递
汇率制度选择的害怕浮动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辉 范从来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4-128,共5页
害怕浮动理论和假说是2000年以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在剖析害怕浮动内涵的基础上,评述了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制度因素等三个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成因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它对产出增长、产出波动和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 害怕浮动理论和假说是2000年以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在剖析害怕浮动内涵的基础上,评述了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制度因素等三个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成因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它对产出增长、产出波动和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认为,这个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今后应从实证角度加强对害怕浮动的经济后果和形成原因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怕浮动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分类
原文传递
发展中国家偏好钉住汇率制度的新理论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晓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3-137,共5页
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显示出“偏好”钉住汇率制度的倾向。近几年,相继出现的害怕浮动论、原罪论和美德两难论等,对于这种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近期在钉住汇率制度验证方面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实证分析方... 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显示出“偏好”钉住汇率制度的倾向。近几年,相继出现的害怕浮动论、原罪论和美德两难论等,对于这种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近期在钉住汇率制度验证方面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实证分析方法也支持了上述观点。这些理论和实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东亚汇率制度博弈局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怕浮动 原罪 美德两难 东亚汇率制度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综述
5
作者 闵娟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B11期47-48,共2页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是国际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首先对20世纪60—80年代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重点阐述了该理论在90年代后的新进展。并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原罪论 中间制度消失论 害怕浮动
下载PDF
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超 《金融博览》 2002年第12期36-38,共3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降生时期,战后重建的国家偏爱的是固定汇率制,认为一战和二战之间经济的不稳定,部分地可归因于弹性汇率制度.加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而赞成浮动汇率制,且随后在70年代初期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降生时期,战后重建的国家偏爱的是固定汇率制,认为一战和二战之间经济的不稳定,部分地可归因于弹性汇率制度.加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而赞成浮动汇率制,且随后在70年代初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80年代,由于高通货膨胀在许多国家盛行,学术界又转而较多地关注固定汇率制,名义锚理论风行一时.90年代前期,国际学术界的注意力,集中在东欧和前苏联等转轨经济体的高通货膨胀及适合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问题.但是,1994~1999年间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完全改变了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管理 害怕浮动 中间制度消失论 浮动汇率制 货币制度 固定汇率制 稳定汇率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