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民族志分析——民俗学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志清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民俗学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活动,此举将学生关于家乡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连接,而以依玛堪体裁归属为例的师生讨论活动则有利于学生将田野调查体验升华为...
民俗学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活动,此举将学生关于家乡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连接,而以依玛堪体裁归属为例的师生讨论活动则有利于学生将田野调查体验升华为理论思考。整个教学活动在学校民族志的视野中建构了一个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圈,建构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遗产保护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民族志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式教学
田野调查
依玛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文学志的课堂演述与教学实践——以民间文学类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志清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共6页
大学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而言,是非常有潜力和效力的途径,民间文学课堂则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传承的主阵地。民间文学课程教学遵循民间文学志的研究范式,主讲教师采用"故乡人应知故乡事——...
大学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而言,是非常有潜力和效力的途径,民间文学课堂则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传承的主阵地。民间文学课程教学遵循民间文学志的研究范式,主讲教师采用"故乡人应知故乡事——故乡人知故乡事——故乡人讲故乡事"的教学策略,安排学生进行家乡非遗的专题田野调查,尝试将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对话式"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文化生成语境的"非断根式"的文化传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志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野作业
民间文学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河寻源
3
作者
赵金柏
《金山》
2020年第7期80-83,共4页
我生在大港,家在大港河边的北巷口。小时候在弯腰驼背的青石桥上跑来跑去,窥探悬架在河上的大房子,看桥头老当铺里的木偶戏,跟着奶奶到码头淘米洗衣,躲在树荫脱裤子下河学狗爬泳……那时我对身边流淌的河水,像阳光空气一样得之不觉。200...
我生在大港,家在大港河边的北巷口。小时候在弯腰驼背的青石桥上跑来跑去,窥探悬架在河上的大房子,看桥头老当铺里的木偶戏,跟着奶奶到码头淘米洗衣,躲在树荫脱裤子下河学狗爬泳……那时我对身边流淌的河水,像阳光空气一样得之不觉。2004年老宅拆迁,从下游的河东边安置到了上游的河西边。自2007年我参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文物普査后,更是对大港河魂牵梦萦,总想追根溯源,深究她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来跑去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大房子
追根溯源
来龙去脉
原文传递
题名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民族志分析——民俗学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志清
机构
三峡学院文学院
出处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9-163,共5页
基金
2014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文学阅读鉴赏课程群实践教学及评价机制联动研究"(项目编号:142002)
文摘
民俗学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活动,此举将学生关于家乡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效连接,而以依玛堪体裁归属为例的师生讨论活动则有利于学生将田野调查体验升华为理论思考。整个教学活动在学校民族志的视野中建构了一个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圈,建构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遗产保护有机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校民族志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式教学
田野调查
依玛堪
Keywords
school ethnograph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hometown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fieldwork
Yimakan
分类号
K89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文学志的课堂演述与教学实践——以民间文学类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志清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出处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共6页
基金
2016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民间文学教学的田野作业研究"(项目编号:16311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大学教育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深度保护而言,是非常有潜力和效力的途径,民间文学课堂则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传承的主阵地。民间文学课程教学遵循民间文学志的研究范式,主讲教师采用"故乡人应知故乡事——故乡人知故乡事——故乡人讲故乡事"的教学策略,安排学生进行家乡非遗的专题田野调查,尝试将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对话式"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文化生成语境的"非断根式"的文化传习模式。
关键词
民间文学志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野作业
民间文学生活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folklore literatur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Cultural learning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河寻源
3
作者
赵金柏
机构
江苏
出处
《金山》
2020年第7期80-83,共4页
文摘
我生在大港,家在大港河边的北巷口。小时候在弯腰驼背的青石桥上跑来跑去,窥探悬架在河上的大房子,看桥头老当铺里的木偶戏,跟着奶奶到码头淘米洗衣,躲在树荫脱裤子下河学狗爬泳……那时我对身边流淌的河水,像阳光空气一样得之不觉。2004年老宅拆迁,从下游的河东边安置到了上游的河西边。自2007年我参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文物普査后,更是对大港河魂牵梦萦,总想追根溯源,深究她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
跑来跑去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大房子
追根溯源
来龙去脉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演述与民族志分析——民俗学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
王志清
《凯里学院学报》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间文学志的课堂演述与教学实践——以民间文学类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为例
王志清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港河寻源
赵金柏
《金山》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