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献血者凝血状态对其捐献的单采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的影响
1
作者 刘宇健 李晓帆 +5 位作者 林绮文 陈大伟 冯凡凡 钟慧斌 张文春 聂咏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捐献者自身凝血状态对机器采集的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是否有影响。方法设血小板体外聚集实验组(简称实验组):选择既往以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并曾发生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3次,且最后1次发生在其最近1次捐献... 目的探讨血小板捐献者自身凝血状态对机器采集的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是否有影响。方法设血小板体外聚集实验组(简称实验组):选择既往以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并曾发生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3次,且最后1次发生在其最近1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时的献血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既往以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采血小板数≥3次并从未发生血小板体外聚集现象的献血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开始(此次单采血小板)前,2组对象均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BC-3000Plus)检测外周血Plt、MPV、PDW、Pct、P-LCR等血小板基本参数,使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检测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速率(α)、最大血凝块强度(MA)、凝血指数(CI)等TEG参数。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2组检测参数的差异。结果实验与对照组除CI为0.48±1.00 vs-0.99±1.96(P<0.05)外,所有血小板基本参数及其他TEG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献血者自身凝血状态可能是引发其单采血小板出现体外聚集现象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献血者凝血状态 单采血小板 凝血指数(CI) 血小板参数 血细胞分离机
下载PDF
九种抗血栓药影响血小板聚集的体外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乃慧 任世光 +2 位作者 李红艺 梁丽 王瑞丽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316,共2页
九种抗血栓药影响血小板聚集的体外实验研究刘乃慧任世光李红艺梁丽王瑞丽近年大量临床及实验资料证实,血小板活化(聚集、粘附、释放等)在心脑血栓形成及重症感染休克、DIC、脏器功能衰竭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已知的静脉用抗... 九种抗血栓药影响血小板聚集的体外实验研究刘乃慧任世光李红艺梁丽王瑞丽近年大量临床及实验资料证实,血小板活化(聚集、粘附、释放等)在心脑血栓形成及重症感染休克、DIC、脏器功能衰竭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已知的静脉用抗血小板药相对强度如何?防治血栓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药 血小板聚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红景天注射液对动物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储戟农 张早华 +7 位作者 刘建勋 尚晓泓 林成仁 马晓斌 石体仁 王敏 张德山 赵志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注射液活血化瘀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红景天注射液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黏度的影响。结果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P<0.05),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 目的探讨红景天注射液活血化瘀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红景天注射液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黏度的影响。结果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P<0.05),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降低趋势;能显著缩短大鼠血栓长度(P<0.05),减轻血栓湿重及干重(P<0.05~0.01);降低中切速30S-1及低切速5S-1下的全血黏度(P<0.05)及血浆黏度。结论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注射液 血小板聚集 血栓 血液黏度
下载PDF
知母有效成分体内外给药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邓云 马百平 +4 位作者 徐秋萍 熊呈琦 刘振权 赵阳 张爱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研究知母有效成分(化合物9714)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化合物9714代谢产物10-3、10-4、10-5、10-6mol·L-1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 目的研究知母有效成分(化合物9714)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化合物9714代谢产物10-3、10-4、10-5、10-6mol·L-1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P<0.05,P<0.01);化合物971410、20、40mg·kg-1体内(ig)明显抑制ADP、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5~7d给药效果较好(P<0.05,P<0.01)。结论化合物9714代谢产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9714 代谢产物 给药 内给药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与洗涤血小板的体外实验对照 被引量:16
5
作者 江朝富 崔徐江 +2 位作者 汪传喜 梁华钦 胡巧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体外采集洗涤对血小板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经典玻球法、经典比浊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单个供者浓缩血小板和洗涤血小板 ,采集前后及相互间血小板的有关形态学指... 目的 对比研究体外采集洗涤对血小板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经典玻球法、经典比浊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单个供者浓缩血小板和洗涤血小板 ,采集前后及相互间血小板的有关形态学指标、粘附聚集性、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外膜蛋白 (GMP 14 0 )及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的表达。结果 两组制品的血小板PDW、PCT、MPV均比采集前显著降低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率、CD62p+ 及CD41a+ CD62p+ 阳性表达率采集前后及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制品的血小板CD41a+ 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采集前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血小板在体外的采集过程中可能受到轻微激活损伤 ;采用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洗涤血小板质量可靠、临床适用性强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CD41a+ 、CD62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血小板 洗涤血小板 实验 流式细胞 血细胞分离机 GMP-140 GPⅡb/Ⅲa
下载PDF
肝素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巫小莉 张玲 +2 位作者 肖鸿岸 陈倩礼 周碧云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37-339,373,共4页
目的研究肝素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EDTA-K_2抗凝血和肝素锂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步观察血片血小板分布状况;观察20例样本不同浓度肝素对血小板计数及MPV的影响;两管富含血小板血浆,一管加入肝素,另一管不加肝素... 目的研究肝素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EDTA-K_2抗凝血和肝素锂抗凝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步观察血片血小板分布状况;观察20例样本不同浓度肝素对血小板计数及MPV的影响;两管富含血小板血浆,一管加入肝素,另一管不加肝素,涂片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分布状况;结果 EDTA-K_2抗凝血和肝素锂抗凝血血小板计数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微镜观察血片:EDTA-K_2抗凝血镜下呈星状分布,而肝素抗凝血镜下血小板聚集呈簇状、大簇状或成堆分布;不同浓度肝素对血小板计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PV体积与肝素浓度呈正相关;富含血小板血浆加入肝素后,涂片血小板出现聚集。结论肝素体外诱导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对血小板基础值较低的患者应慎用肝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小板 聚集
下载PDF
芪根醒脑方对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建璇 李会影 +2 位作者 母英杰 苗光新 李金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6-758,共3页
关键词 芪根醒脑方 血小板聚集 血栓 血流变学
下载PDF
四物汤及其拆方对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路晓钦 张关印 高月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4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 :研究四物汤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 ,利用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ADP)作为诱导剂 ,观察了四物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 :四物汤全方、地黄、当归、川芎均能抑制ADP诱导的体外... 目的 :研究四物汤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 ,利用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ADP)作为诱导剂 ,观察了四物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 :四物汤全方、地黄、当归、川芎均能抑制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 ,其中当归作用最强。结论 :四物汤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当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大鼠 血小板聚集 药物作用 药理学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血小板聚集,TXB_2和6-酮-PGF_(1α)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邱洪祺 黄定九 +1 位作者 李进禧 杜惠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体外反搏(ECP)治疗16例冠心病人,其中11例测定了治疗前,治疗中1小时,1.5小时,2小时和停机后1小时,2小时以及一疗程后第二天清晨的血小板聚集,13例测定了治疗前,治疗中和一疗程结束时TXB_2和6-酮-PGF_(1a)。发现治疗2小时及以后各时段的... 体外反搏(ECP)治疗16例冠心病人,其中11例测定了治疗前,治疗中1小时,1.5小时,2小时和停机后1小时,2小时以及一疗程后第二天清晨的血小板聚集,13例测定了治疗前,治疗中和一疗程结束时TXB_2和6-酮-PGF_(1a)。发现治疗2小时及以后各时段的血小板聚集率,TXB_2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P<0.05各自),6-酮PGF_(1a)明显升高(P<0.05)。本文指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影响血小板聚集,但主要是ECP治疗改善了微循环和组织代谢,保护了血管内皮使PGI_2合成增多,从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扩张了冠状动脉,此可能是ECP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之一,并且在治疗心绞痛病人中防止了冠状动脉的进一步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 冠心病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异搏定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体外实验研究
10
作者 吴宣富 田时雨 +1 位作者 田新良 王忠卿 《哈尔滨医药》 1990年第4期3-4,共2页
异搏定——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心血管内科作为常用药已有很久历史。近年来发现异搏定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临床用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体外研究了异搏定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观察低浓度和高浓度异搏定对血... 异搏定——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心血管内科作为常用药已有很久历史。近年来发现异搏定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临床用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体外研究了异搏定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观察低浓度和高浓度异搏定对血小板抑制作用。现报导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20例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脑血管病7例,癫痫3例,偏头痛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搏定 血小板聚集 实验
下载PDF
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白黎明 张晓双 《河南中医》 2009年第10期969-971,共3页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①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逐瘀通脉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体积10 ml/kg,连续给药14 ...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①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逐瘀通脉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体积10 ml/kg,连续给药14 d。观察逐瘀通脉胶囊对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②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逐瘀通脉胶囊大、中、小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体积10 ml/kg,连续给药10 d。观察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逐瘀通脉胶囊能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能减轻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长度、减少血栓干湿重,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缩短血栓长度及重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在治疗血瘀证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瘀通脉胶囊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大鼠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莉 魏晓东 杨宏宇 《微循环学杂志》 1995年第2期32-33,共2页
观察4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外反搏前后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性变化。结果表明,反搏后全血比及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0.01)。反搏治疗后,1~5min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 观察4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外反搏前后血液流变性和血小板聚集性变化。结果表明,反搏后全血比及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0.01)。反搏治疗后,1~5min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度较反搏前均明显降低(P<0.05~0.01),而5min解聚率则明显增加(P<0.05)。提示体外反搏治疗不仅影响血液动力学,而且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搏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烧伤早期血液凝固机能研究(二)——烫伤兔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体外血栓重量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向清 刘晓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1年第2期1-3,51,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烫伤兔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体外血栓重量发现,20%体表面积Ⅱ度烧伤动物在伤后24小时内,普遍存在高凝血状态。表现之一是血小板聚集率较伤前和对照组都上升,表现之二是血栓于重也相应增加。若将烫伤组血小板聚集率作为自变量x... 本文通过测定烫伤兔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体外血栓重量发现,20%体表面积Ⅱ度烧伤动物在伤后24小时内,普遍存在高凝血状态。表现之一是血小板聚集率较伤前和对照组都上升,表现之二是血栓于重也相应增加。若将烫伤组血小板聚集率作为自变量x,血栓干重作为应变量y,发现烧伤前的生理状态下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682,P<0.01),直线回归方程y=1.971X-37.80;伤后48小时对变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378(P<0.01),直线回归方程y=0.4496x+19.17。说明烧伤后血栓形成过程随血小板聚集率的增加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兔血 聚集功能 血栓干重 血液凝固 血小板聚集 高凝血状态 直线回归方程 血小板聚集 表面积
下载PDF
复方灯盏花素对动物脑血流量、外周血管灌流量、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春萍 陈再智 李爱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电磁流量计法、血管灌流法、比浊法、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法等观察了合用补阳还五汤和灯盏花素对家兔脑血流量、青蛙外周血管血流量、大鼠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灯盏花素高、低二剂量均能增加家兔脑血流量 ,增加... 用电磁流量计法、血管灌流法、比浊法、体外血栓形成实验法等观察了合用补阳还五汤和灯盏花素对家兔脑血流量、青蛙外周血管血流量、大鼠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灯盏花素高、低二剂量均能增加家兔脑血流量 ,增加青蛙外周血管灌流量 ,具有扩血管的作用 ,同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临床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和灯盏花素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药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复方灯盏花素 脑血流量 周血管灌流量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药理学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和体外血栓及血小板聚集测定的分析
15
作者 朱建中 李迅 张曙云 《微循环学杂志》 1995年第3期51-51,共1页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和体外血栓及血小板聚集测定的分析朱建中,李迅,张曙云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其血液动力性质改变与流变性分不开[1]。因此作者对61例健康人与5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粘度、体外血栓和血小板...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和体外血栓及血小板聚集测定的分析朱建中,李迅,张曙云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其血液动力性质改变与流变性分不开[1]。因此作者对61例健康人与5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粘度、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等测定分析。1资料与方法实验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血栓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人和狒狒的新鲜及冻干复苏血小板的体外实验
16
作者 卢文静 赵国胜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89-189,共1页
背景人类新鲜的、以液态保存的和冰冻血小板表面的吸附受体、血小板膜促凝活性、血小板聚集和凝血恶烷产生已有研究,冻干保存血小板的方法已建立。本文报道研究人和狒狒的新鲜及冻干复苏血小板的测定方法。研究设计与方法人和狒狒的新... 背景人类新鲜的、以液态保存的和冰冻血小板表面的吸附受体、血小板膜促凝活性、血小板聚集和凝血恶烷产生已有研究,冻干保存血小板的方法已建立。本文报道研究人和狒狒的新鲜及冻干复苏血小板的测定方法。研究设计与方法人和狒狒的新鲜及冻干复苏血小板经刺激后,测定聚集反应和血小板凝血恶烷A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复苏 实验 狒狒 冻干 凝血 MR 新鲜 产生 方法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聚集及膜蛋白的影响
17
作者 高清元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9期668-668,共1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膜蛋白 GP b、GP a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30例 ,分别以体外循环转机前及停机即刻为采血点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蛋白 GP b、GP a的阳性百分率。结...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膜蛋白 GP b、GP a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30例 ,分别以体外循环转机前及停机即刻为采血点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蛋白 GP b、GP a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血小板对 ADP、ADR的最大聚集率分别由转机前的 (70 .35± 10 .12 ) % ,(74 .2 7±9.4 7) %降至 (4 7.2 7± 9.2 6 ) %及 (5 0 .0 2± 8.74 ) %。转机前后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GP b、GP a 分别由转机前的 (92 .88± 4 .70 ) % ,(90 .5 4± 7.0 2 ) %降至 (70 .4 7± 7.0 2 ) %及 (70 .0 2± 5 .0 7) % ,转机前后相比亦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体外循环造成的血小板膜蛋白受损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可能引起血小板功能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膜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的初步探讨
18
作者 朱建中 《科技通报》 199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对71例健康人与83例冠心病患者体外血栓、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比较,结果证明冠心病患者的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聚集 血栓
下载PDF
术前持续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龙 王联群 郭志刚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48-952,共5页
目的评估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初次单纯OPCABG的不稳定性... 目的评估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初次单纯OPCABG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79例。按照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情况分为DAPT组[148例,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服用至术前1 d]和对照组(131例,术前5 d停止DAPT)。比较2组术后总引流量、血制品输注量、二次开胸发生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的临床结果。结果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PT组患者在术后总的胸腔引流量和围手术期红细胞、新鲜血浆以及血小板输血比例和输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所致二次开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期间未观察到卒中和其他严重的胸外出血,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OPCABG患者术前持续DAPT可增加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血制品输注需求,但不增加出血剖胸探查术发生率,不影响OPCABG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术后恢复。如果临床情况许可,拟行初次单纯OPCABG的患者术前持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输血 预后 氯吡格雷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下载PDF
微量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Q值、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微循环变化特点
20
作者 胡柏成 黄 《中国疗养医学》 2007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研究微量阿司匹林(M-ASA)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Q值、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变化特点。方法检测服用M-ASA前后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血沉值、血沉K值、红细胞压积、体外血栓Q值、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研究微量阿司匹林(M-ASA)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Q值、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变化特点。方法检测服用M-ASA前后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血沉值、血沉K值、红细胞压积、体外血栓Q值、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及微循环各项积分值。结果血栓指数Q值、血沉值、血沉K值、血小板聚集率、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较服用M-ASA前明显下降(P<0.05,P<0.01),而红细胞压积却明显上升(P<0.05),但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老年性心血管病的高黏滞血液及血栓性疾病,主要由红细胞高压积、红细胞高聚集性、以及血小板释放过量血栓素A2,导致血小板聚集性过强所引起,而并非由凝血机制亢进所致。高黏滞血液或血栓性疾病与微循环间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阿司匹林(M-ASA) 血液流变学 血栓Q值 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原时间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