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暂寓于此:论《彷徨》中的家宅空间——以《祝福》《伤逝》《孤独者》为中心
1
作者 林栋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将目光聚焦于“家”的实际运行,其中,《祝福》《伤逝》《孤独者》深入审思家宅空间及人在其中的“暂寓”状态。通过对门槛、书斋、客厅等时空体的呈现与审视,小说触及文化共同体与个体之关系、安居与暂寓之区别、...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将目光聚焦于“家”的实际运行,其中,《祝福》《伤逝》《孤独者》深入审思家宅空间及人在其中的“暂寓”状态。通过对门槛、书斋、客厅等时空体的呈现与审视,小说触及文化共同体与个体之关系、安居与暂寓之区别、历史“中间物”的伦理责任等问题。祥林嫂困顿于文化共同体的门槛之外,沦为被消费、被驱逐的客体;子君和涓生暂住的小屋逐渐丧失生动鲜活的动力和潜能,书斋由开放到封闭的变化呼应了从安居到暂寓的蜕变;客厅里的魏连殳以决绝的自戕将自己放逐于家族世代之外,试图中断创伤代际传递的链条。《彷徨》中的“暂寓者”形象谱系展现了鲁迅对人的伦理困境之思考的丰富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彷徨》 家宅空间 “暂寓” 鲁迅
下载PDF
压迫、复仇与救赎:论《呼啸山庄》家宅空间的三重书写
2
作者 俞颖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期41-44,51,共5页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刻画了19世纪英国工业化背景下居住在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悲剧。本文旨在通过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下的“家宅”空间视角,结合福柯的“权力与身体”、...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刻画了19世纪英国工业化背景下居住在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悲剧。本文旨在通过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下的“家宅”空间视角,结合福柯的“权力与身体”、科特的“个人私密空间”等理论,分析作为家宅的呼啸山庄的三次更迭变化,揭示艾米莉传达的反抗压迫、寻求灵魂救赎的人文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诗学 家宅空间 压迫 复仇 救赎
下载PDF
家宅空间的异化想象:《隐入尘烟》艺术特色分析
3
作者 刘戈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本文以加斯东·巴什拉的“家宅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隐入尘烟》独具特色的叙事空间、人物塑造和道具运用的分析,探究该片对于农村生活的现实性书写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 隐入尘烟 家宅空间 异化想象
下载PDF
“困居”与“越界”——论希斯内罗斯小说中的家宅空间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广勋 《云梦学刊》 2016年第3期127-130,共4页
希斯内罗斯在《芒果街的小屋》和《喊女溪》中着意描绘的家宅空间是一个充满屈辱和痛苦的场所,困居其中的奇卡纳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只有走出芒果街,越过喊女溪,跨越种种有形无形的边界,奇卡纳才能打破性别、种族、阶级的差异... 希斯内罗斯在《芒果街的小屋》和《喊女溪》中着意描绘的家宅空间是一个充满屈辱和痛苦的场所,困居其中的奇卡纳遭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只有走出芒果街,越过喊女溪,跨越种种有形无形的边界,奇卡纳才能打破性别、种族、阶级的差异,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想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希斯内罗斯 家宅空间 越界
下载PDF
追寻爱与自由的空间——家宅空间书写下的《灿烂千阳》
5
作者 段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8-80,共3页
家宅空间是《灿烂千阳》中重要的叙事要素,是主体内在自我认知的空间表征,折射出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中的家宅空间也是各种社会力量的表征空间,充满屈辱和痛苦,玛利雅姆困居其中,身心遭受双重压迫,只有通过对封闭家宅空间的反抗,玛利... 家宅空间是《灿烂千阳》中重要的叙事要素,是主体内在自我认知的空间表征,折射出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中的家宅空间也是各种社会力量的表征空间,充满屈辱和痛苦,玛利雅姆困居其中,身心遭受双重压迫,只有通过对封闭家宅空间的反抗,玛利雅姆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想空间,得到爱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千阳 家宅空间 玛利雅姆
下载PDF
家宅空间的仪式建构——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习俗的考察
6
作者 区锦联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新居习俗的考察及研究表明,新房经过过渡礼仪转换成新家宅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仪式性的边缘状态。在家宅信仰体系仪式性确立时,新房的边缘性得以消除,新房成为延续生活和生命、为神灵所荫庇和规范的文化空间。乔迁新居... 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新居习俗的考察及研究表明,新房经过过渡礼仪转换成新家宅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仪式性的边缘状态。在家宅信仰体系仪式性确立时,新房的边缘性得以消除,新房成为延续生活和生命、为神灵所荫庇和规范的文化空间。乔迁新居仪式是村民界定家宅的文化手段,呈现村落民众的洁净观和家宅空间的文化观,象征性地表现了从不洁与危险的有形空间经过仪式化转变为洁净、有序和日常空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迁新居 家宅空间 信仰体系 仪式建构
下载PDF
王旭烽“茶人四部曲”的空间叙事研究
7
作者 夏雪飞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王旭烽的“茶人四部曲”重构了小说的宏大叙事,展现了浙江茶人家族杭氏百年的命运沉浮。通过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茶人四部曲”的叙事特征:以“忘忧茶楼”这一物理空间为载体,日常生活、战争、政治变革组成了一个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人物... 王旭烽的“茶人四部曲”重构了小说的宏大叙事,展现了浙江茶人家族杭氏百年的命运沉浮。通过空间叙事理论分析“茶人四部曲”的叙事特征:以“忘忧茶楼”这一物理空间为载体,日常生活、战争、政治变革组成了一个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人物行动所带来的叙事空间的转换也书写了在场的历史;作为一个私人宅院,“忘忧茶庄”承担着“家宅”的叙事功能,维护着杭家的家族记忆和个人的主体性;从杭天醉的“梦境”,到林忘忧确认“老白茶树”与自己的关联,心理空间的构建通达存在,揭示了“茶人四部曲”的深刻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烽 茶人四部曲 空间叙事 社会空间 家宅空间 心理空间
下载PDF
消费语境中现代家宅空间的“临在感”——以宜家家居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杨晓涵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年第3期240-248,共9页
"家"(home)是一个具有特殊情感效力的物理场所,家宅空间关系到人们的生存体验、回忆及与他人的关系。鲍德里亚认为现代室内家居通过功能的解放摆脱了传统的道德象征秩序,但同时也失去了物的"临在感",成为消费时代... "家"(home)是一个具有特殊情感效力的物理场所,家宅空间关系到人们的生存体验、回忆及与他人的关系。鲍德里亚认为现代室内家居通过功能的解放摆脱了传统的道德象征秩序,但同时也失去了物的"临在感",成为消费时代的抽象符码。吴兴明教授从功能、物感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回应和反驳了鲍的观点。本文将从对上述观点的讨论展开,以瑞典家居品牌宜家为例,解读在现代消费语境中家宅空间非传统的临在感及其背后的文化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现代室内 家宅空间 消费语境 临在感
原文传递
《北戴河故事》的家宅空间——栖息的公寓
9
作者 王丹妮 《同行》 2016年第8期437-437,共1页
哈奈·米纳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叙利亚作家,《北戴河故事》是作者在写作生涯后期发表的一部作品,故事背景是70年代的中国,小说通过主人公祖贝德的日记及叙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国专家在华支援中国建设的日常生活及心路历程。这部小说... 哈奈·米纳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叙利亚作家,《北戴河故事》是作者在写作生涯后期发表的一部作品,故事背景是70年代的中国,小说通过主人公祖贝德的日记及叙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国专家在华支援中国建设的日常生活及心路历程。这部小说有助于读者了解阿拉伯文学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了解阿拉伯名人眼中的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祖贝德的栖息的公寓这一家宅空间,继而挖掘其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奈·米纳 《北戴河故事》 家宅空间 公寓
原文传递
离散视角下《无声告白》的空间叙事及其文化隐喻
10
作者 周银银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46-57,共12页
伍绮诗的小说充满了移动的空间感,其中,《无声告白》围绕东方/西方、历史/现实、他者/自我诞生了多种物理空间和抽象空间。作者以米德伍德的“家宅”为原点,设置了主人公对“家宅”的逃逸和回归。在圆圈式的地志空间迁徙中,文本不仅打... 伍绮诗的小说充满了移动的空间感,其中,《无声告白》围绕东方/西方、历史/现实、他者/自我诞生了多种物理空间和抽象空间。作者以米德伍德的“家宅”为原点,设置了主人公对“家宅”的逃逸和回归。在圆圈式的地志空间迁徙中,文本不仅打造了“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对峙的模式,更暗示了人物的命运转折,尤其刻画了离散群体在精神流浪中的历史伤痕和现实失重。主人公之所以逃离具有“母性”基因的“家宅”,其根源在于社会空间的区隔。作者借詹姆斯、玛丽琳、莉迪亚等人的创伤性体验和空间位移揭露了与空间及跨代对应的族裔文化观、性别观、家庭观、教育观的分野,在边缘人或多余人身份中隐喻了身份认同、文化融入和精神空间建构的艰难。《无声告白》也在错位式、桔瓣式、拼图式结构中筑造了经纬交织的文本空间,经由“现在”与“过去”交汇的坐标轴呈现了东西方跨域化的历史时空感,围绕“莉迪亚之死”向读者敞开了多重解读的可能,众声喧哗中也为文学公共性和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告白》 离散 家宅空间 神圣空间 文学公共领域
下载PDF
隐匿与拓展:艾米莉·狄金森的四重空间
11
作者 陈才忆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5-99,共5页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写了1800余首诗歌,留下的书信多达1400多封,但是她除了短暂的离家求学、旅行和治病,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父亲的家宅中。在人生最后二十年,更是足不出户,甚至被后人称为隐匿诗人。虽然她把自己隐匿在家,身处自我受...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写了1800余首诗歌,留下的书信多达1400多封,但是她除了短暂的离家求学、旅行和治病,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父亲的家宅中。在人生最后二十年,更是足不出户,甚至被后人称为隐匿诗人。虽然她把自己隐匿在家,身处自我受到保护的家宅空间,却努力拓展自己的精神空间,在做家务伺候父母和照料花园之余,通过阅读书刊和书信往来,获得与外部世界接触的交际空间;她又通过具有原创性的诗歌创作,获得实现自我潜在能力的自由的诗意空间。艾米莉并没有因所谓的隐匿而隐匿,而是在有限的、不受外界过多打扰的现实空间里拓展精神空间,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位杰出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家宅空间 花园空间 社交空间 自由诗意空间
下载PDF
李煜后期词中的空间内涵探析
12
作者 马亚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4期95-98,共4页
李煜后期词中所呈现出的空间不只是一个地理性的实际场所或者物理性的空间结构,更是词人情感和内心的重要载体,具有意蕴丰富的空间内涵。词中出现的与故国相关的空间成为词人以温情回忆抵御现实黑暗的理想空间,是词人灵魂得以安放的家... 李煜后期词中所呈现出的空间不只是一个地理性的实际场所或者物理性的空间结构,更是词人情感和内心的重要载体,具有意蕴丰富的空间内涵。词中出现的与故国相关的空间成为词人以温情回忆抵御现实黑暗的理想空间,是词人灵魂得以安放的家宅空间;词中的梦境是其词所呈现出的“异托邦”空间,词人在其中将多种元素进行组合与拼接,实现了对现实存在的真实空间的再现和重构,词人的情感得以宣泄,现实的不幸随之消解;除此之外,李煜后期词还通过无限延展的动态空间、词人登高而思的空间以及被隔断的空间拓展出了能寄寓人类普遍情感的第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词 家宅空间 异托邦 第三空间
下载PDF
王安忆《考工记》的多重空间意蕴
13
作者 王宏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5-58,104,共5页
《考工记》是王安忆继《长恨歌》之后,完成的又一部低回婉转的上海别传。时隔23年,王安忆将叙事镜头聚焦于一所百年老宅,围绕它和主人公一生经历的时代风雨,构建出一系列关于家宅、内心和城市的叙事空间。小说除了通过微观视角折射时代... 《考工记》是王安忆继《长恨歌》之后,完成的又一部低回婉转的上海别传。时隔23年,王安忆将叙事镜头聚焦于一所百年老宅,围绕它和主人公一生经历的时代风雨,构建出一系列关于家宅、内心和城市的叙事空间。小说除了通过微观视角折射时代变迁之外,还表现对人物命运、历史浮沉、时代胶着的感伤。而在这些感伤意蕴的背后,隐藏作者对新旧历史交替问题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考工记》 家宅空间 历史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