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婴结局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赵改红 郑亚玲 +2 位作者 张新红 薛晓霞 武晓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47-0150,共4页
分析基层医院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基层医院接诊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传统产房护理,观察组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结... 分析基层医院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基层医院接诊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传统产房护理,观察组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结果 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方面,观察组产妇的适应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方面,观察所剖宫产的概率、产后出血的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层医院在为初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的过程之中,能提升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度、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方面问题的发生概率,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 初产妇 母亲角色适应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慕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2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产房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2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产房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65.8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48.76%;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2.56±3.88)、(45.15±3.28)分,低于对照组的(47.15±3.96)、(50.60±3.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为(3.31±0.17)、(3.23±0.15)、(3.33±0.19)、(3.05±0.18)、(3.32±0.18)分,高于对照组的(2.19±0.13)、(2.39±0.19)、(2.22±0.21)、(2.18±0.17)、(2.35±0.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能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利于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 母婴结局 分娩方式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对高危孕产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兰琴 赵勤 谢晶晶 《医院管理论坛》 2017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高危孕产妇的临床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208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2组,其中104例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的高危孕产妇为...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高危孕产妇的临床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208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2组,其中104例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的高危孕产妇为观察组,其余104例采用传统产房模式的高危孕产妇为对照组。研究过程中记录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例数。对产妇的心理状况以及产后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在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管理后,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例数明显比传统产房模式少。此外,观察组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况良好,产后母乳喂养情况也达到良好水平。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能有效降低高危孕产妇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以及难产等情况,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后恢复能力,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 高危孕产妇 管理效果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孟丹丹 石静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13期962-965,共4页
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产房护理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产房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本研究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在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01-15-2019-01-15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 目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产房护理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产房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本研究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在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01-15-2019-01-15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年龄和孕周等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试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产房模式,对比两组间产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及初产妇角色适应优良率、分娩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7.35%,χ^2=9.203,P=0.002;母乳喂养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1.34%,χ^2=10.577,P=0.001;角色适应优良率为73.47%,高于对照组的36.73%,χ^2=26.727,P<0.001。分娩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不具备可比性。因此,比较两组分娩前后的差值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SAS评分差值为(10.42±2.92)分,高于对照组的(6.28±2.05)分,t=11.487,P<0.001;SDS评分差值为(14.26±4.18)分,高于对照组的(11.10±2.32)分,t=6.544,P<0.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有利于产妇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且能促进产妇对新角色的适应,摆脱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 传统产房模式 自然分娩率 初产妇
原文传递
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5
作者 吴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99-200,共2页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分别接受传统产房模式与以家庭为中心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分别接受传统产房模式与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变化、产妇角色适应优良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在进行干预前经比较,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指标评分明显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产妇角色适应优良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样将对照组作为比较对象,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明显更高,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并降低母婴不良结局,临床可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模式 初产妇 角色适应 母婴结局 母乳喂养率
下载PDF
母婴肌肤接触对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月芳 陈思超 +3 位作者 蒋璐敏 胡春仙 汪柏云 陈伶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一体化产房(LDR)模式下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母婴肌肤接触对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区(普通产科病区和LDR病区)... 目的探讨家庭一体化产房(LDR)模式下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母婴肌肤接触对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区(普通产科病区和LDR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在普通产房顺产分娩后采用传统母婴接触30 min,观察组产妇在LDR产房顺产分娩后采取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进行母婴肌肤持续接触至少90 min。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其他干预措施相同。入院初和出院前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评定两组产妇分娩后母婴情况、EPDS量表、SAS量表、SDS量表及PCL-C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30 min内启动母乳喂养率(60.00%)高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9,P<0.05)。观察组产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8.17±1.09)h]明显短于对照组[(12.31±1.8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35,P<0.05)。观察组产妇24 h阴道出血量[(250.37±26.20)ml]明显少于对照组[(302.60±43.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6,P<0.05)。产后观察组产妇EPD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PCL-C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DR模式下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母婴肌肤接触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缓解其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一体化产房模式 早期基本保健项目 母婴接触 不良情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