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人的制度支持要素及其功能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彦斌 杨学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家庭子女是农村养老行为责任实际承担者的观念认知,既是村落共识也是国家规定。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制度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基础要素构成,其分别通过监督惩戒、价值导向、传递内化机制互为补充合力支持家庭养老责任人践行... 家庭子女是农村养老行为责任实际承担者的观念认知,既是村落共识也是国家规定。农村家庭养老责任制度由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个基础要素构成,其分别通过监督惩戒、价值导向、传递内化机制互为补充合力支持家庭养老责任人践行养老行为。在农村关于家庭养老责任人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规制性要素的制度支持日趋完善,但规范性与文化—认知要素的支持功效出现衰萎。未来的农村养老,首先面临的就是责任人数量减少,养老负担加重的问题;养老的制度支持及其方式调整终将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公众议题",需要国家与社会未雨绸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养老责任 制度支持 制度运行 制度变迁
下载PDF
文化与责任:中国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人的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彦斌 杨学明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3-701,共9页
养老作为一种关系行为,受责任人文化-认知性制度背景的支持与影响。主、客观养老文化是文化-认知性制度的两个维度,其通过传递内化机制在村落成员的主观世界建构出养老共识,进而为家庭养老责任人提供行动的“意义框架”,指导或约制个人... 养老作为一种关系行为,受责任人文化-认知性制度背景的支持与影响。主、客观养老文化是文化-认知性制度的两个维度,其通过传递内化机制在村落成员的主观世界建构出养老共识,进而为家庭养老责任人提供行动的“意义框架”,指导或约制个人的养老行为。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持在内、外合力的推动下发生持续地变迁:主观养老文化得到较高程度的传承,敬养老人的内在认知得到延续和固化,而外在的践行方式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客观养老文化出现“文化内核”消散,地方性养老文化的意义建构过程逐渐丧失,并弱化责任人对养老行为背后文化图式的认知。治理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是从国家政策、社区慰藉、个人修养三方面调适责任人主观世界的养老文化认知,而客观养老文化支持功效衰萎的化解则需要设置激励机制强化地方性养老仪式及相关认知的传承、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 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持 主观养老文化 客观养老文化 制度变迁
下载PDF
农村家庭养老的家国责任边界 被引量:18
3
作者 钟曼丽 刘筱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3,共8页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 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国(政府)进入了家庭养老供给层面。国对家承担了更多责任,这是善治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在家庭养老责任分配上,国与家的责任边界该划在哪里?这个边界的模糊会导致家国责任的相互推诿。通过对福利国家理论、自由主义福利观点与福利多元主义的论述,指出了三种理论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应用中的困惑。为保障农村老人的权益,在元治理指引下,首先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以及赡养人的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家国责任边界;其次从制度设计、法律惩戒、政策支持以及文化倡导上明确了国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从提高责任意识、遵从道德和法律责任方面明确了家庭的养老责任。双方边界的厘定和责任划分,既有助于理论上的贡献,也有助于农村家庭养老责任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 国家养老责任 家庭养老责任 社会保障 责任边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