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道良 李霞 +2 位作者 苏宁 季卫东 陈玄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分别在基线时、6个月末、12个月末进行老年期痴呆患者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期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1)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BEHAVE-AD总分、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BEHAVE-AD总分、妄想和情感障碍因子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BEHAVE-AD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就幻觉、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个月末时,就BEHAVE-AD总分及妄想、行为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MMSE和QOL-AD评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干预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末时,就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并整合多学科团队成员的家庭医疗模式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可以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持续开展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家庭医疗模式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苏珍辉 朱丽辉 +1 位作者 胡烨 黄琴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发育迟缓患儿967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入院的462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加家庭...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对发育迟缓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发育迟缓患儿967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入院的462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加家庭运动训练指导;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入院的505例纳入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加“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结果干预组家庭训练遵医率为96.1%,对照组家庭训练遵医率为76.4%,干预组患儿家长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77.8,P=0.00)。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与干预组患儿DQ(适应性)、大运动、语言进行比较,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Gessel评估DQ(适应性)、大运动、语言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可提高家长家庭康复训练依从性,缩短患儿治疗疗程,提高患儿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 发育迟缓 家庭康复训练依从性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吴源慧 程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4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家庭医生上门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参照生存质量(QOL)测评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F1)13项、社会活动状况(F2)7项、心理症状(F3)15项];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1)评估并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1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1指数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病床医疗模式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病床医疗模式 卒中后偏瘫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