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高贺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41-143,共3页
分析研究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运用家庭协作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以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范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划分研究组时,结合家长意愿将这38例患儿平均分为了以常规护理为主... 分析研究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运用家庭协作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以我院收治的38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范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划分研究组时,结合家长意愿将这38例患儿平均分为了以常规护理为主对照组以及应用了家庭协助护理的干预组,然后针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对于这两组患儿来说,在护理前各项血糖指标没有较大差异存在、(P>0.05);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空腹血糖(7.36±1.62)mmol/L,干预组空腹血糖(5.58±0.53)mmol/L,干预组更低,相较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10.83±1.19)mmol/L,干预组餐后2h血糖(7.64±1.25)mmol/L更低一些、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5.28±0.71)%指标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6.84±1.48)%(P<0.05);从生活质量方面来看,在没有经过护理之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但是在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儿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P<0.05);与此同时也可以观察得出,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63.2%,干预组为94.7%,通过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干预组并发症大大减低,效果明显分析得出(P <0.05)。结论 在针对小儿糖尿病患儿,进行家庭协作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血糖指标,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家长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小儿糖尿病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改善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芳华 杨颖灵 陈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0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同性斜视患儿106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协作...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同性斜视患儿106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负性情绪、应对方式、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以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共同性斜视患儿不良情绪,促使患儿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患儿遵医行为,有利于患儿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 共同性斜视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遵医行为 视力恢复
下载PDF
儿童哮喘诊疗中的家庭协作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莉娜 蹇英 +1 位作者 许士娣 华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诊疗中的家庭协作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诊疗中的家庭协作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式。观察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和家属哮喘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8.10%、97.62%,高于对照组的57.14%和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哮喘患儿,有助于提高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及小儿依从性,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家庭协作护理 知晓率 依从性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董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协作护理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资料,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02例,以护理方式的差异性为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数一...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协作护理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资料,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02例,以护理方式的差异性为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数一致均为5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庭协作护理,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遵医依从性明显比常规组好(P<0.05),同时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ESCA评分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协作护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老年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 应用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对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罗碧 何远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A0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对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患儿作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54)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54)则应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结果:①研究组患儿出院...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对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患儿作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54)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54)则应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结果:①研究组患儿出院后1年的遵医行为良好率是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c2=4.285,P=0.038);②研究组患儿平均哮喘控制ACT评分是(23.98±0.94)分,高于对照组的(21.78±1.89)分(t=7.659,P=0.000);③研究组患儿再住院率是3.70%,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37%(11/54)(c^2=7.083,P=0.008)。结论:家庭协作护理用于小儿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病管理中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常规护理模式 小儿哮喘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促进瓣膜替换术后血肌酐恢复中的作用
6
作者 郁敏 夏春秋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12期3263-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促进瓣膜替换术后血肌酐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的48例瓣膜替换术后当天血肌酐异常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庭协作模式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促进瓣膜替换术后血肌酐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的48例瓣膜替换术后当天血肌酐异常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庭协作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血肌酐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肌酐值在术后7天、14天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模式能降低瓣膜替换术后患者异常的血肌酐值,提示家庭协作护理模式能促进瓣膜替换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血肌酐 瓣膜替换术 术后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真祎 沈秋华 +1 位作者 于丹丹 谢美娜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易给患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尽管患儿在手术前已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手术后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活动,给手术效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1]。眼科手术患儿在术后给予适宜... 外科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易给患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尽管患儿在手术前已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手术后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活动,给手术效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1]。眼科手术患儿在术后给予适宜、有效的干预方式,对减轻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2]。近年来,家庭协作护理模式逐渐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广泛用于哮喘、残疾儿童、慢性肾病儿童及需特殊照顾的儿童等[3]。本文对40例进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采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 眼科手术 心理应激反应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桂梅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2期66-66,68,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儿中选取98例,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9)采取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就2组患儿血糖水...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儿中选取98例,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9)采取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就2组患儿血糖水平变化以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家长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80%(P<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常规护理 小儿糖尿病 满意度 血糖水平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林水 潘爱珍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分析家庭协作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家庭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 目的:分析家庭协作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家庭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自觉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情绪控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显著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老年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在改善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海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88-91,共4页
分析共同性斜视患儿应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的成效,以及对于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影响。方法:选择共同性斜视患儿78例纳入实验(2021年5月-2022年5月),分组应用抽签法分成39例单组,两组命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家庭协作... 分析共同性斜视患儿应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的成效,以及对于术后遵医行为及视力恢复影响。方法:选择共同性斜视患儿78例纳入实验(2021年5月-2022年5月),分组应用抽签法分成39例单组,两组命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分析干预前后负面情绪,遵医嘱行为和应对方式、 护理成效、并发症率、家属满意率。结果 ①负面情绪,遵医嘱行为和应对方式对比,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负面情绪各项评分更低,优于参照组,实验组遵医嘱行为和应对方式评分更高,优于参照组,P0.05;② 护理总有效率所获值对比,实验组更高,优于参照组,P0.05;③总并发症率项目对比,实验组更低,优于参照组,P0.05。④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同性斜视患儿开展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可纠正负面情绪,让患儿能够保持积极态度,提高遵医嘱行为,有助于视力恢复,值得普及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 共同性斜视 术后遵医行为 视力恢复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血糖管控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11
作者 周艳梅 宋莉婷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血糖管控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血糖管控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家属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强化血糖管控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儿 家庭协作护理 血糖管控效果 家属满意度
原文传递
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敏 宋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自我管理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为护理2周时)数字评分法(NRS)、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评分。护理2周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评分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患者占比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BI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BIP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疲惫乏力、呼吸困难、失眠等不良反应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对疾病的负性感知程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疼痛管理
下载PDF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宋莎莎 赵书萍 +2 位作者 李春丽 王玲 黄丽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分析在为小儿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家庭协作护理模式会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预后产生何种影响。方法 在本研究中,共选取100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这些患儿均是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接诊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 分析在为小儿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家庭协作护理模式会对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预后产生何种影响。方法 在本研究中,共选取100例小儿眼科手术患儿,这些患儿均是本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所接诊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儿童护理方法如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家庭协作护理模式,随后对两组患儿生命体征、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以及患儿家庭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通过分析使能够得出以下结果,采用家庭联合护理模式治疗小儿眼科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心理应激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频率和住院时间。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显著优势,以及疼痛、焦虑和紧张等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护理人员在对小儿眼科手术患儿进行护理时,采取家庭协作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生命体征、降低患儿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能够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促使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有较高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 小儿 眼科手术 心理应激反应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沈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56-0159,共4页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探究其在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在23.3-24.3月来我院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按照本次实验的标准选择80例,将患者的编号写在纸条上,随机打乱后,分成等于40份...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探究其在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在23.3-24.3月来我院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按照本次实验的标准选择80例,将患者的编号写在纸条上,随机打乱后,分成等于40份的B组和E组两组,B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E组的护理模式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结果 统计两组的不良病症发生情况,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相对较少,两组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情况,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的E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程度更好,两组的数据差异对比性较大(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比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更高,两组的疼痛缓解程度较大(P<0.05);收集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B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足于E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对比性较大(P<0.05)。结论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病症带来的疼痛,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其发生的负面情绪,同时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的新型协作护理模式 消化道 恶性肿瘤 疼痛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