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共消化产沼的规律研究
1
作者 吴曰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7期58-65,共8页
试验设计5个组别,分别探究5种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混合比条件下厌氧共消化系统的产沼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特征。其中,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和试验组5的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混合比分别为10∶0、7∶3、5∶5、3∶7和0∶1... 试验设计5个组别,分别探究5种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混合比条件下厌氧共消化系统的产沼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特征。其中,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和试验组5的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混合比分别为10∶0、7∶3、5∶5、3∶7和0∶10。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条件下,累积沼气产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试验组3>试验组4>试验组2>试验组5>试验组1,混合比为5∶5时,沼气产量最高。相比Cone模型,改进的Gompertz模型更适合拟合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共消化产沼动力学规律。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共消化的协同效应主要发生在厌氧消化的前10 d,混合比为5∶5时协同作用最强。餐厨垃圾和家庭厨余垃圾共消化可促进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的提高,但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降解率影响较小。当混合比为5∶5时,互营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高,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最高,表明此时水解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更平衡,更有利于沼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垃圾 家庭厨余垃圾 共消化 产沼规律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减量与资源化家庭厨余垃圾堆肥参数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琬莹 邵蕾 +1 位作者 周传斌 王如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101,共7页
中国50%以上的生活垃圾为厨余垃圾,在家庭尺度进行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处理机在国外广泛应用,但由于中国厨余垃圾的差异性,国外参数组合不能适用于国内家庭处理机研发。文章针对中国... 中国50%以上的生活垃圾为厨余垃圾,在家庭尺度进行厨余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处理机在国外广泛应用,但由于中国厨余垃圾的差异性,国外参数组合不能适用于国内家庭处理机研发。文章针对中国家庭厨余垃圾特点,对主要影响因子通风量、温度、菌剂及含水率进行正交控制试验,选择失重率为评价减量化效益指标,选择E4/E6、N、P、K含量为评价资源化效益指标,分别研究基于减量化与资源化目标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显示,含水率和温度对于减量化效果影响较大,高温、低含水率有利于厨余减重;而影响资源化效果主要为菌剂,具有很好的保磷和保钾作用。最后得到减量化效果最优组合:通风量为5 L/min、温度65℃、添加5 g菌剂、含水率63.4%;而资源化效果最佳组合为通风13 L/min、温度45℃、菌剂5 g、含水率为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好氧堆肥 减量化 资源化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珠海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推广对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娜 那鲲鹏 白琳 《建设科技》 2016年第6期79-82,共4页
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它的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是安装在安装于家庭厨房洗涤槽的排水口处,将菜头菜尾、剩菜剩饭等食物垃圾粉碎成细小的颗粒后排入污水系统的小型电器。通过调查和... 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它的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是安装在安装于家庭厨房洗涤槽的排水口处,将菜头菜尾、剩菜剩饭等食物垃圾粉碎成细小的颗粒后排入污水系统的小型电器。通过调查和实验分析表明: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普及对珠海生活垃减量化有较大意义,也大大降低了生活垃圾的收运成本,同时提高珠海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经济效益;处理器普及率在20%以内不会对珠海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 减量化 经济效益 污水系统 珠海
下载PDF
扬州市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张虞婷 刘海春 +4 位作者 李欢 艾显雪 王文静 陈丽 周佳慧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3期20-23,共4页
随着扬州市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的推进,扬州市居民家庭厨余垃圾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托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对扬州市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目前扬州市居民家庭... 随着扬州市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的推进,扬州市居民家庭厨余垃圾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托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对扬州市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目前扬州市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家庭厨余垃圾精准分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分类 对策
下载PDF
我国家庭厨余垃圾与餐厨垃圾理化性质对比分析——源头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娜 王巧 +3 位作者 吕凡 余波平 徐期勇 何品晶 《环境卫生工程》 2023年第4期7-16,共10页
理化性质是决定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选型和污染潜力评估的关键参数。通过源头分类后厨余垃圾的采样测试和文献数据甄别、调研,总结了我国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源头分类的家庭厨余垃圾杂质含量(12.60%... 理化性质是决定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选型和污染潜力评估的关键参数。通过源头分类后厨余垃圾的采样测试和文献数据甄别、调研,总结了我国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源头分类的家庭厨余垃圾杂质含量(12.60%±2.50%)和重金属浓度(除Cr外均低于检测限)处于强制分类制度实施前的报道数据以下,而有机质含量(90.6%±5.0%)相比报道数据则更高,其资源化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与生活垃圾混合收运时的含水率(65.5%±4.0%)相比,经源头分类的家庭厨余垃圾含水率更高(76.8%±5.0%,P=0.004 7),通过限制水分向其他垃圾组分的迁移,提高了后者的热值和回收潜力。我国家庭厨余垃圾的密度为(0.38±0.16) t/m3,盐分、有机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34%±0.51%、81.8%±5.7%、12.3%±6.1%,显著低于餐厨垃圾的(0.92±0.17) t/m3(P=0.000 29)、3.89%±2.00%(P=0.043)、90.1%±4.8%(P=0.000 1)、21.6%±7.9%(P=0.022),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在垃圾管理系统中,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预处理环节应根据其性质特点分别设计;处理环节可根据工艺特点和技术参数要求进行调质后实现一定程度的协同。经测算,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盐分含量均低于生物处理的浓度抑制限值;堆肥产品中的重金属浓度低于相关污染评价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垃圾 源头分类 理化性质 协同处理
下载PDF
浅谈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技术及其对排水系统的影响
6
作者 林艳雯 《低碳世界》 2022年第6期16-18,共3页
厨余垃圾具有土壤养分元素丰富、油盐含量高、有机质高、含水率高等特征,且蕴含的资源化利用价值较为突出。本文根据国际厨余废弃物集中处理的特性剖析中国国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展状况,并对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厨余垃圾具有土壤养分元素丰富、油盐含量高、有机质高、含水率高等特征,且蕴含的资源化利用价值较为突出。本文根据国际厨余废弃物集中处理的特性剖析中国国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展状况,并对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探讨新型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发展方向,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 源头减量 资源回收
下载PDF
家庭厨余垃圾所产浆状有机质的分析研究
7
作者 王伟玲 刘勇 +1 位作者 杨永栋 张晓明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53-56,共4页
在源头对家庭厨余垃圾以“一户一桶一系统”方式进行收集和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发酵后成为浆状有机质。对家庭厨余垃圾所产浆状有机质进行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其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低,种子发芽指数达到75%以上,适合作... 在源头对家庭厨余垃圾以“一户一桶一系统”方式进行收集和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发酵后成为浆状有机质。对家庭厨余垃圾所产浆状有机质进行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其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低,种子发芽指数达到75%以上,适合作为土壤调理剂使用,在农用地分布式量化施用后,可持续长效增强土壤肥力及活力,具有明显的促进植作物茎叶生长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家庭厨余垃圾的有效处理与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浆状有机质 生产过程及原理 性能指标测定 分布式量化施用
下载PDF
基于破碎处理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吴远远 Giwa Abdulmoseen Segun +1 位作者 郑明霞 王凯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6-2580,共5页
在对我国家庭厨余垃圾的组成及性质、污水管道设计、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厨房垃圾粉碎机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系统的影响。家庭厨余垃圾生成量(湿重)平均为152 g/(人·d),其中易降解的... 在对我国家庭厨余垃圾的组成及性质、污水管道设计、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厨房垃圾粉碎机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系统的影响。家庭厨余垃圾生成量(湿重)平均为152 g/(人·d),其中易降解的蔬菜水果垃圾占到77.8%。家庭厨余垃圾的COD∶TN∶TP=400.9∶4.7∶1,可能导致污水处理厂的总COD、TN、TP和氨氮理论提高量分别为66.70、0.86、0.18和0.43 mg/L,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的现状。厨房垃圾粉碎机使用后,人均用水最大增加量为1.5 L/(人·d),破碎时间短基本介于1~3.5 min之间。破碎后的厨余垃圾颗粒含水率高,密度略大于水,其在管道中起动的临界流速为0.02 m/s远小于0.6 m/s,故因厨房垃圾粉碎机使用引起的污水管网堵塞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粉碎机 家庭厨余垃圾 污水处理厂 污水管网
原文传递
小规模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协同处置工艺设计——以某北方地区为例
9
作者 马嘉欣 陈家伟 《轻工科技》 2024年第6期152-154,共3页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厨余垃圾等低值有机废物的统筹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我国目前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协同处置多用于大型处理厂,小规模案例较少。以某北方地区为例,对35t/d家庭厨余垃圾和15t/d餐厨垃圾进行协同处置...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厨余垃圾等低值有机废物的统筹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我国目前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协同处置多用于大型处理厂,小规模案例较少。以某北方地区为例,对35t/d家庭厨余垃圾和15t/d餐厨垃圾进行协同处置及资源化设计。项目设计采用“预处理+仓式好氧堆肥”工艺,物料破碎分选后杂质外运处置,有机质进入仓式好氧堆肥系统,产出8t/d有机肥原料,可为相似小规模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协同处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厨余垃圾 垃圾 小规模协同处理 资源化
下载PDF
家庭厨余破碎纳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然 黄文雄 +1 位作者 屈志云 丁世存 《环境卫生工程》 2011年第5期23-25,28,共4页
综合国内外食物垃圾处理机安装前后的对比研究,从居民使用成本和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角度探索家庭厨余垃圾经破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但将大量的食物有机垃圾转移至污水处理系统对其造成的长远影响... 综合国内外食物垃圾处理机安装前后的对比研究,从居民使用成本和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角度探索家庭厨余垃圾经破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但将大量的食物有机垃圾转移至污水处理系统对其造成的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垃圾处理机 污水处理系统 家庭厨余垃圾
下载PDF
物料调理缓解餐厨垃圾厌氧发酵酸化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蓝苑瑗 吴松 王磊 《环境卫生工程》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为解决餐厨垃圾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易酸化的问题,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家庭厨余垃圾和沼渣生物炭作为调理剂,研究了两种调理剂对餐厨垃圾在厌氧发酵水解酸化阶段pH、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溶解性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解决餐厨垃圾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易酸化的问题,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家庭厨余垃圾和沼渣生物炭作为调理剂,研究了两种调理剂对餐厨垃圾在厌氧发酵水解酸化阶段pH、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溶解性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沼渣生物炭,发酵过程中产酸增加,溶解性蛋白质浓度下降,无法缓解酸化。添加家庭厨余垃圾虽然也促进产酸,但同时提高了发酵液中溶解性蛋白质含量,TS为15%的条件下,家庭厨余垃圾添加比例分别为1∶3、1∶1、3∶1组的发酵液溶解性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7%、55.2%、58.9%,因此提高系统碱度,可缓解厌氧发酵酸化,维持稳定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厌氧发酵 家庭厨余垃圾 沼渣生物炭 酸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