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3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性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静 王春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性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均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社会功能、应对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医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应对方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性心理干预联合家庭康复护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社会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性心理干预 家庭康复护理 抑郁程度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早期家庭康复干预对单调性扭动运动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张双 贾玉凤 +3 位作者 李阳 高静云 高淑芝 李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家庭康复干预对单调性扭动运动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全身运动评估结果为单调性扭动运动的6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 目的 探讨早期家庭康复干预对单调性扭动运动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全身运动评估结果为单调性扭动运动的6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早期家庭康复干预,持续12周。比较两组干预后不安运动阶段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各能区发育商。结果 两组不安运动阶段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大运动、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单调性扭动运动早产儿应用早期家庭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大运动、个人-社交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单调性扭动运动 神经行为发育 家庭康复干预
下载PDF
家庭康复训练及模拟游戏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行为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3
作者 袁晓琴 吴世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及模拟游戏训练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自闭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训练+模拟游戏训练。对比两组行为情况、病情...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及模拟游戏训练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自闭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训练+模拟游戏训练。对比两组行为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发育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训练前,两组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训练后ABC评分均较训练前降低,与对照组训练后的(77.79±7.24)分相比,观察组ABC评分(58.15±4.31)分更低(P<0.05)。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训练前,两组大运动行为、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及精细动作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训练后的(80.87±6.33)、(71.86±5.73)、(69.63±5.37)、(65.43±4.92)、(81.83±6.88)分相比,观察组大运动行为评分(86.33±7.24)分、适应性行为评分(75.88±5.90)分、个人社交能力评分(74.79±5.22)分、语言能力评分(69.72±5.11)分及精细动作评分(86.85±6.92)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及模拟游戏训练在自闭症患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其行为情况,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家庭康复训练 模拟游戏训练 行为 病情严重程度 家属满意度
下载PDF
语言治疗师指导下家庭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赵俊青 李姗 +3 位作者 张小桃 刘芳 樊荣 宋家荣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在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家庭康复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日常家庭环境下的常规带养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语言治... 目的:探讨在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家庭康复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日常家庭环境下的常规带养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家庭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采用S-S法(简称CRRC版)评估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患儿发育水平。结果:观察组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家庭康复有利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是目前家庭干预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 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
下载PDF
家庭康复训练对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于学涛 迟杰骏 李金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79-0182,共4页
在众多的改善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方式中,本文将分析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价值与作用。方法 在进行研究前,研究人员为使60例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病例能够按时按量被选取,首先需要对在本院进行登记的所有病例进... 在众多的改善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方式中,本文将分析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价值与作用。方法 在进行研究前,研究人员为使60例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病例能够按时按量被选取,首先需要对在本院进行登记的所有病例进行查看,严格按照研究要求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据此对近年来入院的病例实施选取,对于入选的时间段范围观察发现,所有的入选病例均为2021年2月-2022年11月入院登记,在确定总例数后依据常用方式结合分组后病例数量相同的原则实施分组。为快速准确的了解并论述传统宣教与家庭康复训练模式,需要严格依据顺序将其赋予给对照组与试验组。结果 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比对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对成年早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训练 成年 早期 血友病性膝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安春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08-110,1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6)和研究组(n=26)。参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2例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26)和研究组(n=26)。参照组采用家庭康复训练方式;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方式,两组均保持为期2周的干预。比较两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社交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及生理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研究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社交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及生理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ADL评分及FMA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小儿脑损伤及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对于患儿护理效果、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损伤 脑瘫 早期康复治疗 家庭康复训练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与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冯正仪 张华 +3 位作者 胡永善 王蓓玲 钱晓璐 卢惠娟 《上海护理》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 对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分析。方法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基线调查基础上制定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将社区的 6 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由经培训的社区护士按方案实施 3个月... 目的 对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分析。方法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基线调查基础上制定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将社区的 6 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由经培训的社区护士按方案实施 3个月后评价。结果 运动功能部分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 ;负性情绪明显减少 ;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 ;患者自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均有提高 ;但家庭康复环境无改造。结论 为脑卒中患者制定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由社区护士实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 健康宣教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 心理护理 生活方式指导 家庭康复环境改造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黄均礼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ADL、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较好,可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粗大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核心稳定性训练 家庭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2~3岁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家庭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芳 张磊 +3 位作者 宋彩凤 朱湘枝 李永勤 薛静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模式对2~3岁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development language disorder,DLD)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就诊的2~3岁DLD儿童32例,采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 目的 探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模式对2~3岁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development language disorder,DLD)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就诊的2~3岁DLD儿童32例,采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家长执行的家庭康复模式,评估儿童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的语言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儿童语言能力随家庭康复进程显著提高(P<0.01),总体语言能力及各分项语言能力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结论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可显著提升2~3岁DLD儿童的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语言障碍 家庭康复 儿童
下载PDF
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素玲 卢璐 刘红锐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郑州人民医院予以康复训练指导等干预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对照组;选取2021年1—8月郑州人民医院予以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 目的:探究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郑州人民医院予以康复训练指导等干预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对照组;选取2021年1—8月郑州人民医院予以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功能独立性[儿童功能性独立量表(WeeFIM量表)]、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量表)]、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量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量表)]、发育状况[盖泽尔粗大运动量表(GDS量表)]。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功能独立性、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发育状况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患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1、11.871、13.408;t=12.269、13.744、21.203、16.908;t=17.059、13.029;t=13.303、12.890,P<0.05)。结论: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可帮助痉挛型脑瘫患儿增强功能独立性,加强运动功能,改善发育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 家庭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瘫 功能独立性
下载PDF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明辉 郭丽君 +2 位作者 胡玉红 孙炜 鲍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4-480,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康复人员对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的认知情况,探究影响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的因素,为推动家庭康复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8~10月,采用分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上海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康复人员对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的认知情况,探究影响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的因素,为推动家庭康复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8~10月,采用分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上海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3名康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决策树、神经网络分析康复人员对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73名调查对象中,倾向于中医家庭康复更有优势的人数为8人(占比4.6%),倾向于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的人数为156人(占比90.2%),倾向于西医家庭康复的人数为9人(占比5.2%)。决策树和神经网络分析结果均显示,岗前业务培训、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是康复人员对家庭康复优势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康复人员更倾向于为居民提供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服务,应通过完善家庭康复岗前业务培训、合理规划中西医结合康复培训内容、探索适宜家庭环境开展的中西医康复治疗项目等举措,推动家庭康复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人员 中西医结合 家庭康复优势 决策树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康复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冷明月 彭宏浩(综述) 吴至凤(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疾病修正治疗的出现,SMA的预后得以显著改善,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康复与护理的重视,长程规范的家庭康复与护理可延缓SMA疾病进展,提升患儿及照...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疾病修正治疗的出现,SMA的预后得以显著改善,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康复与护理的重视,长程规范的家庭康复与护理可延缓SMA疾病进展,提升患儿及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该文综述了SMA患者家庭康复的目标、基本的功能训练方法、呼吸管理、营养管理以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强调在康复过程中获得适当家庭康复与护理支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家庭康复 生活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应晓瑞 李姗姗 张红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ASD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强弱项及发展/适应程度[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3版(PEP-3)]和运动能力[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3版(TGMD-3)]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健康/生理/行为、感知/认知能力、表达/语言沟通、社交能力等ATE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沟通合成分数、体能合成分数等PEP-3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移动性动作、物体控制性动作等TGMD-3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专科团队指导的家庭康复治疗应用于ASD患儿可提高PEP-3和TGMD-3评分,降低ATEC评分,其效果优于常规家庭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专科团队指导 家庭康复治疗 语言能力 运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及康复锻炼执行率的影响
14
作者 冯兰兰 李伟芳 毕春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例FT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例FT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Lysholm、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及康复锻炼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可改善FTP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锻炼执行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多元化模式的家庭康复护理 聚焦解决模式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功能康复情况 康复锻炼执行率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秀梅 李励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10期920-921,共2页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及效果观察,研究家庭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0例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运动功能、生活方式及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及效果观察,研究家庭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0例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运动功能、生活方式及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1);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5);吞咽困难程度减轻,恢复抵抗疾病的信心。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进行正确的护理指导,使患者恢复了抵抗疾病的信心,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及生活习惯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家庭康复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 家庭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经统计学处理 吞咽困难 生活习惯 康复干预 有效方法
下载PDF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老年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王雨薇 郭昶志 张丹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排序进行简单分组,单数... 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排序进行简单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63),偶数为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知识转化模式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包括知识传递、知识应用和知识评估3个阶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病死率和再骨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功能恢复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4/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0,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率为1.56%(1/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87%(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8,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再骨折率为3.12%(2/6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05%(1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P<0.05)。结论 基于知识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 家庭康复训练 知识转化模式 生活质量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敏 汪建军 汪顺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运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就诊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的联合治... 目的:运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就诊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的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儿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共42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1月—6月组痊愈率为81.82%,6月—12月组痊愈率为75%,>12个月组痊愈率为0.00%,不同年龄段患儿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1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痊愈15例,痊愈率71.43%,对照组21例患儿8例痊愈,痊愈率38.10%,结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推拿弹拨手法结合家庭康复护理能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痊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而且年龄越小,痊愈率就越高,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弹拨手法 家庭康复护理 小儿 先天性肌性斜颈
下载PDF
0~3岁沟通交流障碍儿童家庭康复指导
18
作者 茆丽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59-661,共3页
本研究以家庭为中心,创建机构+家庭+社区的康复模式,探讨多学科康复团队形成专业合力,指导家庭成员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环境资源,对沟通交流障碍儿童进行有效的康复支持和干预,进而提高儿童沟通交流能力,改善症状,提升生存质... 本研究以家庭为中心,创建机构+家庭+社区的康复模式,探讨多学科康复团队形成专业合力,指导家庭成员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环境资源,对沟通交流障碍儿童进行有效的康复支持和干预,进而提高儿童沟通交流能力,改善症状,提升生存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交流障碍 儿童 家庭康复指导
下载PDF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听障儿童的家庭康复
19
作者 王韩越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S01期55-57,共3页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听障儿童的康复进程中扮演无法代替的角色.随着早期干预技术的不断进步,听障儿童干预的时间不断提前.小龄听障儿童大部分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康复教育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听障儿童的康复进程中扮演无法代替的角色.随着早期干预技术的不断进步,听障儿童干预的时间不断提前.小龄听障儿童大部分在家中度过,因此家庭康复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听障儿童家长成为康复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康复正成为听障儿童康复的主要形式.我们要给听障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帮助孩子康复,尽早回归主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家庭康复 康复进程 儿童成长 第一责任人 早期干预 家庭教育 回归主流
下载PDF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姜桂玲 李红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家庭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 家庭康复训练 康复培训 患儿家长 医务人员 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