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家庭成份制分析——以赣中农村个案为例
1
作者 胡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90-93,共4页
家庭成份制在解放后成为我国农村划分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准,深刻地影响了我国解放后农村中的两代人,第三代人身上也有其烙印。通过分析1980年代以来赣中农村中家庭成份对农村成员所产生的影响,讨论家庭成份制逐渐失效的原因。
关键词 农村 家庭成份 分层标准 变迁
下载PDF
试析家庭成份在地方志中的记载和缺失——以上海首轮10部县志和21部乡镇村志为例
2
作者 褚半农 《上海地方志》 2016年第1期16-22,94,共8页
农村划定各家庭阶级成份先后进行了两次:1951年土地改革时首次划定,1964年“大四清”中重新划分。1979年废除,实行近30年。涉及每户家庭、每个成员的政事,理应是地方志重点记叙内容。但在上海首轮10部县志和21部乡镇村志(其中6部是2000... 农村划定各家庭阶级成份先后进行了两次:1951年土地改革时首次划定,1964年“大四清”中重新划分。1979年废除,实行近30年。涉及每户家庭、每个成员的政事,理应是地方志重点记叙内容。但在上海首轮10部县志和21部乡镇村志(其中6部是2000年后修纂的)中,或记载,或不记载,尤其“大四清”,大部分县志没有记载。即使有记载,内容也很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分家庭成份 上海 县志 乡村镇志 记载缺失
下载PDF
同音近义释析八例
3
作者 董如杰 郝卫平 《成人教育》 1985年第1期7-,共1页
1、“遏制感情”不能写成“遏止感情”“遏制”和“遏止”是个近义词,指猛力制止,都是动词。它们的区别是:“遏制”指用力抑制或者控制事物的发展,常跟“情绪”等配合,多用于自己对自己。例如:“张林同学考试获得第一,遏制不住内心的激... 1、“遏制感情”不能写成“遏止感情”“遏制”和“遏止”是个近义词,指猛力制止,都是动词。它们的区别是:“遏制”指用力抑制或者控制事物的发展,常跟“情绪”等配合,多用于自己对自己。例如:“张林同学考试获得第一,遏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遏止”指立即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与“潮流”、“趋势”、“力量”等配合,一般用于对别人。如:“群众的斗争性非常高涨,无法遏止。” 2、“雇佣思想”不能写成“雇用思想”“雇佣”和“雇用”都指出钱让人给自己办事。区别是:“雇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义 张林 学习成绩 肯定形式 家庭成份 不经心 阶级剥削 精心喂养 三立 春雪
下载PDF
我帮老师找朋友
4
作者 王朝君 《中国档案》 CSSCI 1990年第9期34-34,共1页
前不久,我又接到欧阳老师的来信。年近八旬的欧阳老师用颤抖的手写来的是一封充满感谢之情的信,感谢我帮他找到音讯隔绝20多年的好朋友。欧阳老师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抗日战争爆发时愤而回国。后来一直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离休后... 前不久,我又接到欧阳老师的来信。年近八旬的欧阳老师用颤抖的手写来的是一封充满感谢之情的信,感谢我帮他找到音讯隔绝20多年的好朋友。欧阳老师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抗日战争爆发时愤而回国。后来一直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离休后,仍发挥余热,在江大日语函授讲座中搞辅导。我就是在参加日语函授进修时认识欧阳老师的。一年多的交往,欧阳老师的爱护鼓励使我深受教益,他那既教书又育人并且干什么都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更让我深深敬佩。函授结束后,虽然欧阳老师盛情邀请我赴汉时去他家做客,但想到老师年事已高,又忙于搞日语辅导,故一直未敢惊扰。春节前夕,突然接到欧阳老师手书,信中说:老年人特别爱亿旧,也特别怀念老朋友。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正颐,因其丈夫是资本家,60年代初被精减回乡,以后失去联系,听说回到她的原籍枣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帝国大学 档案馆工作 盛情邀请 工作态度 精减 查阅档案 告诉我 踏破铁鞋 家庭成份 刘老师
下载PDF
现实与社会学
5
作者 庄福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70-73,78,共5页
中国的现实需要社会学,中国的社会现实又给社会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社会学的研究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开放性阶级结构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阶级结构 人口问题 人口再生产 家庭成份 市场经济体制 人口与资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三大敌人 最优化
下载PDF
关于“蒋宋联姻”的思考
6
作者 马沈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2-82,共1页
由于工作需要,偶翻民国史有关书籍,阅及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一节,作者评价为伟大的革命爱情。从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合过程。
关键词 民国史 宋美龄 结合过程 军事博物馆 政治婚姻 斗争实践 家庭成份 历史史实 社会集团 十年
下载PDF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7
作者 陈文令 《艺术生活》 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得特定的知识。”“文革”中期,我出生在安溪偏远山村的一个贫寒家庭。解放前,父亲在集美中学读高中。解放后,由于家庭成份问题,一夜之间,家道败落、求学不成,归...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得特定的知识。”“文革”中期,我出生在安溪偏远山村的一个贫寒家庭。解放前,父亲在集美中学读高中。解放后,由于家庭成份问题,一夜之间,家道败落、求学不成,归乡务农。父亲在农事之余爱好写书法和画遗像。平时还经常为乡里人代笔给南洋的侨亲写家书,挣点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成份 独立思考 集美中学 爱因斯坦 偏远山村
下载PDF
爱的教育胜于一切
8
作者 陈碧云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5年第2期38-38,共1页
人的心灵像一朵需要呵护的花,雪上加霜会使花瓣凋零,雪中送炭,她就会像鸟儿一样拍击着欢乐的翅膀。我的人生经历让我懂得爱的教育可以胜过一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是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教育。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很注重成份,我的家庭成... 人的心灵像一朵需要呵护的花,雪上加霜会使花瓣凋零,雪中送炭,她就会像鸟儿一样拍击着欢乐的翅膀。我的人生经历让我懂得爱的教育可以胜过一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是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教育。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很注重成份,我的家庭成份是地主兼工商业,就是最不好的成份,所以不管你学习成绩再好,表现再好,加入少先队还是没有我的份。从一年级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等到三年级下学期,我的班主任对少先队总辅导员说:"这又不是孩子的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教育 家庭成份 学习成绩 对我说 女同学 男同学 教学生涯 代课老师
下载PDF
高飞的头雁 炽热的情怀 记吉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标兵第三中学校长陈志岩同志
9
作者 曹培云 左元力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2年第Z1期47-49,共3页
崇高而坚定的信仰 1982年,陈志岩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她的入党考验期却经过了漫长的17个春秋! 1965年,她步入高中读书,正当豆蔻年华的17岁。她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然而天真无邪的她,
关键词 优秀教育工作者 考验期 入党申请书 三尺讲台 教坛新秀 人生之路 教研员 伙伴们 三年五载 家庭成份
下载PDF
意志坚挺 内圣外王——记刘宏伟律师
10
作者 陈俊子 《党史博采(下)》 2010年第3X期52-52,共1页
乱世出英雄,而在和平年代很难找出一个像刘宏伟一样具有史诗般经历的律师:少年时代的苦活、青年时代的苦熬、中年时代的苦战,他的半生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更有史诗般的经历;
关键词 刘宏伟 内圣外王 少年时代 法学研究所 法律援助 法律服务 品德高尚 家庭成份 人民日报海外版 行政
下载PDF
1961年春节回乡见闻
11
作者 赵福书 《贵阳文史》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没有吃过蒿子、蕨根、枇杷树皮乃至高岭土、龙骨石等等的人,是体会不到那种疾苦生活的。1961年2月15日(农历辛丑年正月初一)傍晚,我乘61次特别快车(北京——广西凭祥)离开北京,到柳州转乘普客,第六日清晨抵达贵阳。在贵阳火车站下车... 没有吃过蒿子、蕨根、枇杷树皮乃至高岭土、龙骨石等等的人,是体会不到那种疾苦生活的。1961年2月15日(农历辛丑年正月初一)傍晚,我乘61次特别快车(北京——广西凭祥)离开北京,到柳州转乘普客,第六日清晨抵达贵阳。在贵阳火车站下车后,再乘公共汽车到贵阳客车站买到开阳的汽车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树 蕨根 解放牌 何树 主分子 辞旧岁 大炼钢铁 占云 集体食堂 家庭成份
下载PDF
玉皇阁·草帘子
12
作者 李涤之 《贵阳文史》 2015年第1期73-75,共3页
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因为物资短缺,没有棉絮铺床,草帘子就成了贵阳几乎家家户户床铺上不可或缺的"软垫"。人躺在床上,就能闻到稻草的香味。那时,玉皇阁的草帘子是贵阳出了名的,我便常常跑去看人家打草帘子……一上个世纪60年代初,... 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因为物资短缺,没有棉絮铺床,草帘子就成了贵阳几乎家家户户床铺上不可或缺的"软垫"。人躺在床上,就能闻到稻草的香味。那时,玉皇阁的草帘子是贵阳出了名的,我便常常跑去看人家打草帘子……一上个世纪60年代初,位于新华路的玉皇阁,几乎家家都以打草帘子为生。因为我弟弟托在玉皇阁徐妈家带,故我可以自由出入玉皇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皇阁 草帘子 新华路 又香 一瓢 伙伴们 看带 家庭成份 资本主义尾巴 铁社
下载PDF
张开联想的翅膀
13
作者 杨临安 《传媒观察》 1994年第7期27-27,共1页
联想,是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通过一件事情的触发而迁移到另一些事情上,从这个方面受到启发而在那个方面又获得新知,这就是联想的成果。在文艺创作中,作者离不开联想;在新闻采访中,作者也可以借助于联想来获得新... 联想,是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通过一件事情的触发而迁移到另一些事情上,从这个方面受到启发而在那个方面又获得新知,这就是联想的成果。在文艺创作中,作者离不开联想;在新闻采访中,作者也可以借助于联想来获得新闻线索。因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线索 新闻采访 文艺创作 心理过程 寻根问底 新闻敏感 又一村 我自己 采访工作 家庭成份
下载PDF
一位“数学天才”的堕落
14
作者 苏强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4年第3期33-34,共2页
16岁的他参加过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被誉为‘数学天才’;高考前四天,一副锃亮的锒牙铐锁住了他的双手;在狱中他说:但愿我是学生中犯罪的最后一个!
关键词 学习成绩 岳飞传 文学梦 对我说 章回体小说 反面典型 如水 市人民法院 家庭成份 就这样
下载PDF
永远铭记在心的幸福回忆
15
作者 赖炽香 《今日科苑》 2011年第19期137-139,共3页
值此建党90周年的伟大光辉节日到来之际,用"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这句话最能表达我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最能代表我对党的无限热爱之心。是党对我无微不致的关怀才使我有条件上中学、读大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走向工作岗位。
关键词 工作岗位 对我说 大学录取通知书 还给我 兴宁县 家庭成份 我不知道 中国老科协 中国科大 告诉我
下载PDF
六二六廠是怎樣培養新工人的
16
《中国劳动》 1953年第11期18-19,共2页
幾年來,隨着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六二六厂的職工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一九五○年,老工人佔總數百分之八十。現在是新工人佔總數百分之八十,成为完成生產任務的决定性的力量。因此,對新工人的關心与培養也就成为領導上必須經常重視的... 幾年來,隨着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六二六厂的職工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一九五○年,老工人佔總數百分之八十。現在是新工人佔總數百分之八十,成为完成生產任務的决定性的力量。因此,對新工人的關心与培養也就成为領導上必須經常重視的工作了。工會在黨委與上級工會領導下,在行政與青年團的支持與配合下,在提高工人技術水平方面,會經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獲得了不少成績。在新工人中,已有百停之九十三昇为技工,而且他們的技術水平还在不斷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徒合同 二六 三异 衍水 程中 思想教育 考工 异极 得朋 家庭成份
下载PDF
一个从事近距离开荒的城镇青年生产队
17
作者 姚駿 《中国劳动》 1957年第19期14-15,共2页
江苏省新海連市猴嘴鎮是间于新浦和連云港两地的一个城鎮,鎮上大部份是盐工,生活較稳定。但是也有100多户無固定职業,依靠做临时散工。
关键词 新浦 政府救济 生产地区 家庭成份 兴修水利 高潮期 红苏 劳动力使用 城市中小学 燕巢
下载PDF
倒底什么样的人才能招收
18
作者 朋生 《中国劳动》 1956年第6期32-,共1页
有一个单位到一个地区招工,经劳动部门介绍的被招人员中,有一个青年学生.这个青年学生不仅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水平,而且历史清楚,父亲是一个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家庭成份也很好.可是,这个单位却不愿招收他,理由是这个学生的祖父曾参加... 有一个单位到一个地区招工,经劳动部门介绍的被招人员中,有一个青年学生.这个青年学生不仅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水平,而且历史清楚,父亲是一个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家庭成份也很好.可是,这个单位却不愿招收他,理由是这个学生的祖父曾参加过国民党.事实上,当他的祖父参加国民党的时候,他还没有生下来哩.我们知道:为了切合生产的需要,招工应该有一定的条件,这是完全必要.可是,像这样不合理的过份苛求条件,就是十分不应该的了.可是,还有更严重的事情.今年有一个单位接收的复员建设军人中,有一位是个班长,共产党员,过去曾立过三次功,还是个人民功臣.按理说,像这样的复员建设军人,在目前各单位都迫切要人的情况下,该是抢都抢不及吧.可是,这个单位却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一个青年 生下来 家庭成份 国民党军队 青年学生 文化水平 高小生 民党 男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
下载PDF
感谢……
19
作者 王力耕 《学校管理》 2005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学生时代 头脑简单 高中学历 杨书 体育老师 家庭成份 人性扭曲 上课铃 政治错误 文化知识基础
原文传递
又红又专与“斗争”激情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兵 《温州瞭望》 2008年第11期16-17,共2页
我出生于1933年,1954年时从温州师范考到了浙江师范学院,也就是后来的杭州大学。195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机遇,如没有那次考试,我会是某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毕业那年,说全国高中毕业生太少,相关部门动员普师学生参加高考,我有幸成为其中一... 我出生于1933年,1954年时从温州师范考到了浙江师范学院,也就是后来的杭州大学。1954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机遇,如没有那次考试,我会是某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毕业那年,说全国高中毕业生太少,相关部门动员普师学生参加高考,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位,并考上了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大学 一所 毕业分配 团支部书记 同班同学 思想道德 思想觉悟 道德品质 家庭成份 反右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