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家庭捐赠行为--来自CFP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国胜 荣幸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9,共12页
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第三次分配作用发挥。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期CFPS调查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捐赠行为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当前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向亲属捐赠、其他人捐赠、社会捐赠... 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第三次分配作用发挥。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期CFPS调查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捐赠行为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当前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向亲属捐赠、其他人捐赠、社会捐赠的数额,同时互联网使用对上述三类捐赠的作用效果不同,具体而言对亲属捐赠的影响最大,对社会捐赠的影响次之,对其他人捐赠的影响相对较小。互联网使用通过丰富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提高家庭三类捐赠规模,并通过丰富认知型社会资本积累促进家庭向亲属捐赠。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互联网+慈善”的理解,而且对促进公众参与慈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家庭捐赠 社会资本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中国家庭捐赠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瑞祥 许传新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1-59,共9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调查(2014)中全国14 199个家庭样本,对家庭捐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资本因素对家庭捐赠意愿和家庭捐赠额度影响显著。这一结论与学界普遍认为个人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观点相左,究其原因是中国受... 基于中国劳动力调查(2014)中全国14 199个家庭样本,对家庭捐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资本因素对家庭捐赠意愿和家庭捐赠额度影响显著。这一结论与学界普遍认为个人捐赠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观点相左,究其原因是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社会基本单元是家庭而非个人,因此,家庭捐赠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 家庭捐赠 家庭资本 慈善
下载PDF
中国家庭捐赠现状整体分析——基于家庭禀赋与社会结构的解释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健刚 刘艺非 胡小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50,共10页
慈善事业的大转型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其中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慈善捐赠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家庭卷)数据,从家庭禀赋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国内家庭捐赠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探索... 慈善事业的大转型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其中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慈善捐赠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家庭卷)数据,从家庭禀赋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国内家庭捐赠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探索性研究。本文通过统计描述及建立相关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发现:通过估算,全国居民的慈善捐赠额度整体高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社会捐赠数据;但是,中国家庭捐赠的参与度整体不高;而在家庭禀赋因素中,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能提高家庭捐赠的参与及额度,但教育程度的提高并没有扩大收入对捐赠的促进效应;在社会结构因素中,家中有成员在单位体制内工作的家庭有着更高捐赠参与和额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家庭 捐赠家庭 禀赋社会结构
下载PDF
儒家文化、家庭社会捐赠与共同富裕
4
作者 刘铠豪 王雪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5,共15页
鲜有文献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探讨儒家文化如何影响家庭社会捐赠与共同富裕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采用各城市孔庙数量、清代进士人数和儒家书院数量等指标互为补充地衡量当地儒家文... 鲜有文献基于中国的微观数据探讨儒家文化如何影响家庭社会捐赠与共同富裕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采用各城市孔庙数量、清代进士人数和儒家书院数量等指标互为补充地衡量当地儒家文化浓厚程度,系统探究了儒家文化对家庭社会捐赠与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儒家文化对家庭社会捐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提升了家庭社会捐赠倾向并扩大了家庭社会捐赠规模。(2)潜在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儒家文化通过提升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家国情怀促进了家庭社会捐赠。(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儒家文化对家庭社会捐赠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之间存在一定差异。(4)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贫富差距大会强化儒家文化对家庭社会捐赠的促进作用,而邻里效应和对外开放程度弱化了这一促进作用。(5)进一步研究发现,儒家文化通过促进家庭社会捐赠支出缓解了收入不平等程度、促进了共同富裕。因此,应当大力弘扬儒家文化、积极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质效、积极孵化培育慈善组织和不断提升医疗保险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家庭社会捐赠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中国家庭捐赠规模及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健刚 刘艺非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8,共12页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捐赠参与度、绝对捐赠额及相对捐赠额3个方面对国内家庭捐赠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年全国慈善捐赠水平可能被低估,一般居民家庭具有直接面向受益人的偏好。在相关因...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捐赠参与度、绝对捐赠额及相对捐赠额3个方面对国内家庭捐赠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年全国慈善捐赠水平可能被低估,一般居民家庭具有直接面向受益人的偏好。在相关因素上,相对于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家庭捐赠更稳定的促进因素;家庭平均年龄对捐赠行为呈现出稳定的负向影响;农村家庭与城市相比虽捐赠水平较低却具有更强的收入及教育效应;体制的嵌入及政治资本对家庭捐赠行为有正向影响;此外,家庭捐赠水平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捐赠 家庭禀赋 社会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健刚 刘艺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9,177,共11页
在慈善捐赠研究中,家庭收入被认为是影响捐赠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资本与慈善捐赠额间的关系已为很多研究所关注,收入对捐赠额的正向促进作用被得到广泛证实。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若从捐赠额度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来看,并非收... 在慈善捐赠研究中,家庭收入被认为是影响捐赠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资本与慈善捐赠额间的关系已为很多研究所关注,收入对捐赠额的正向促进作用被得到广泛证实。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若从捐赠额度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来看,并非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捐赠额占其收入的比例越高,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通过运用中国2012年的数据,以城镇家庭为对象,探讨家庭收入与家庭捐赠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收入越高的家庭,绝对捐赠额度确实越高;(2)家庭收入与相对捐赠额度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关系;(3)常规性劳动收入比重更大的家庭,捐赠额度越高,常规性劳动收入与非常规非劳动收入相比,对家庭捐赠额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收入 家庭捐赠 收入结构 TOBIT 模型
下载PDF
家庭储蓄、信心与慈善捐赠——基于CFPS(2016)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7
作者 秦海林 陈泽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7,共7页
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利他动机和追求社会地位并以此牟利的利己动机的共同推动下,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会倾向于更多地进行慈善捐赠,因此家庭储蓄的增加可能会刺激更多的捐赠行为。对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的数据,运用工具... 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利他动机和追求社会地位并以此牟利的利己动机的共同推动下,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会倾向于更多地进行慈善捐赠,因此家庭储蓄的增加可能会刺激更多的捐赠行为。对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家庭储蓄存款对捐赠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储蓄存款会促进家庭捐赠,这一效应在家庭规模较大的党员家庭样本中更加显著。同时,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储蓄存款促进家庭捐赠的过程中,对未来的信心程度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存款 利他动机 家庭捐赠 工具变量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住房财富增多会让中国城镇家庭更加慷慨么?——基于CFPS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曾胜 杨旸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7,共12页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住房财富的慷慨效应存在于一套房家庭和中低收入组家庭。第三,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的慷慨效应弱于家庭收入,但强于金融财富。结论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捐赠的前提和基础,但住房财富会显著增强普通家庭的捐赠信心。文章建议,国家应继续秉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和不合理住房消费,保障普通家庭的居住权益,持续激活个人捐赠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财富 金融财富 家庭收入 家庭捐赠 个人捐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