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白钦钦 罗浩铭 艾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79-382,共4页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家系内不同成员的发作起源部位不同的局灶性癫痫,主要由位于22号染色体q12区域的DEPDC5基因变异导致,...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家系内不同成员的发作起源部位不同的局灶性癫痫,主要由位于22号染色体q12区域的DEPDC5基因变异导致,共包含43个外显子,编码氨基酸长度为1603,且与离子通道蛋白没有同源性。我院小儿神经专科收治1例FFEVF患儿,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明确其致病原因,并通过家系验证明确了其来源,为明确癫痫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分子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 全外显子组测序 DEPDC5基因
下载PDF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衡娅婷 孙玉瑶 杨欣伟 《癫痫杂志》 2023年第6期526-531,共6页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较为罕见且发生率不明确的常染色体疾病,以临床表现复杂、不同家族成员可在不同皮质区发生局灶性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表现不一为特征,常见的基因...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i,FFEVF)是一种较为罕见且发生率不明确的常染色体疾病,以临床表现复杂、不同家族成员可在不同皮质区发生局灶性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表现不一为特征,常见的基因变异为DEPDC5(Dishevelled.EGI,-10 and PleckStrin Domain Containing 5)基因[1]。目前关于FFEVF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存在明确致痫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国内外关于钠通道阻滞剂治疗DEPDC5基因变异相关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的报道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型 DEPDC5 癫痫 拉考沙胺
原文传递
NPRL3基因变异致家族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一个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3
作者 李永丽 杨一凡 +1 位作者 邱吉刚 卢亮亮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探讨1个家族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FEVF)家系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3年3月14日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科就诊的1个FFEVF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先证者进行遗传学分析,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 目的探讨1个家族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FEVF)家系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3年3月14日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科就诊的1个FFEVF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先证者进行遗传学分析,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其家系中其他受累成员进行位点验证,并对候选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通过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QTL-YXLL-2023048)。结果WES检测发现先证者NPRL3基因第15外显子存在c.1642C>T(p.Arg548Cys)杂合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该变异遗传自先证者父亲,且家系中有多名成员携带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该变异被判定为临床意义未明(PM2_Supporting+PP3)。结论NPRL3基因变异所致FFEVF患者临床表型广泛。除癫痫发作外,还可能出现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异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癫痫可变 NPRL3基因 癫痫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NPRL3基因突变相关可变灶家族性局灶性癫痫3例患儿家系遗传学分析
4
作者 杨柳 刘艳萍 +5 位作者 任纯明 郭松伟 曹睿明 李婷婷 梅道启 高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分析3例可变灶家族性局灶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及NPRL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3例可变灶家族性局灶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采集3例患儿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集3例患儿及其父母、哥哥、姐姐外周血,采用Sanger测序或荧光定量PCR法验证... 目的分析3例可变灶家族性局灶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及NPRL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3例可变灶家族性局灶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采集3例患儿外周血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集3例患儿及其父母、哥哥、姐姐外周血,采用Sanger测序或荧光定量PCR法验证NPRL3基因突变位点可能来源。结果病例1表现为过度运动性发作,病例2表现为痉挛性发作,病例3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病例3头颅MRI提示左侧额上回皮质发育不良,余2例未见结构性病变。病例1、病例3患儿24 h视频脑电图显示发作间期双侧额极、额及前颞区棘波、棘慢波发放,病例2显示多灶性慢波及慢波夹杂棘波阵发。病例3头颅MRI显示左侧额上回皮质发育不良,PET-CT显示左侧额叶葡萄糖代谢减低,余2例头颅MRI未见明显结构性病变。3例患儿NPRL3基因均存在来自父亲或母亲一方的杂合突变,病例1为loss1(exon3-14)(all)外显子缺失,病例2为c.1270(exon12)C>T(p.Arg424Stop,145)无义突变,病例3为c.321(exon5)c.322(exon5)insC(p.Ser108Leufs*18)移码突变。病例1早期口服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控制2年未发作,后期复发加用氯硝西泮、拉考沙胺,效果欠佳,后加用西罗莫司,发作次数减少40%;病例2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及丙戊酸、托吡酯、氨己烯酸口服治疗,仍有少量孤立性痉挛发作,发作次数减少70%;病例3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差,行左侧额叶皮层切除术,之后口服丙戊酸、左乙拉西坦,癫痫发作控制。结论NPRL3基因突变相关可变灶家族性局灶性癫痫起病较早,发作频繁,发作形式多样,可伴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欠佳,mTORC1抑制剂及手术治疗可降低发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家族癫痫 儿童 NPRL3基因 皮质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伴海马硬化的颞叶内侧面癫痫围发作期SPECT脑血流灌注特点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泽仙 黄崇慧 +3 位作者 刘小利 庄丽英 楼跃 李雅国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886-890,I0005,共6页
目的研究伴海马硬化的颞叶内侧面癫痫(MTLE-HS)表现为伴认知损害的局灶性癫痫发作时发作期和发作后期脑血流灌注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前颞叶切除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MTLE-HS的患者30例,随访3~10年。纳入的30例患者均... 目的研究伴海马硬化的颞叶内侧面癫痫(MTLE-HS)表现为伴认知损害的局灶性癫痫发作时发作期和发作后期脑血流灌注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前颞叶切除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MTLE-HS的患者30例,随访3~10年。纳入的30例患者均记录到1次FIAS的癫痫发作,采集发作期/发作后期及发作间期的SPECT脑血流图像,使用统计参数成像(SPM)方法,将发作期或发作后期的图像减去发作间期的图像得到SPM-T统计图,分析发作期和发作后期脑血流灌注的特点,并画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兴趣区(ROI)。随后计算出ROI脑血流信号改变值,分析该ROI脑血流信号改变与注射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发作期致痫灶同侧颞叶内侧和基底核区均表现为高灌注改变。前额叶、顶叶及前扣带回区发作期注射组均为低灌注改变;发作后期同侧颞叶在此期未及高灌注改变;前额叶、顶叶及前扣带回区仍表现为低灌注改变,但范围较发作期缩小。发作期注射组颞叶内侧和基底核区高灌注ROI脑血流信号改变与注射时间呈正相关(r=0.66,P<0.05),发作后期注射组前扣带回低灌注ROI脑血流信号改变与注射时间呈负相关(r=-0.66,P<0.05),但前额叶低灌注ROI脑血流信号改变与注射时间无相关性(r=0.55,P>0.05),发作后期病灶同侧颞叶低灌注ROI脑血流信号改变与注射时间呈负相关(r=-0.58,P<0.05)。结论 MTLE-HS脑血流灌注模态随时间动态变化,发作期高灌注随癫痫发作时间进展逐渐扩展,发作后期脑血流呈低灌注状态,提示脑血流灌注演变与癫痫传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硬化的颞叶内侧面癫痫 SPECT 认知损害的癫痫发作 注射时间 SPM
下载PDF
DEPDC5基因变异致1家系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梁如佳 刘芳 +5 位作者 杜志方 暴丽莎 吕少广 杨梦迪 阴晓伟 李丹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2期729-735,共7页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变异导致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al type,FFEVF)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征及治疗情况,提高对FFEVF的认识。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后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 目的探讨DEPDC5基因变异导致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al type,FFEVF)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征及治疗情况,提高对FFEVF的认识。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后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FFEVF患儿的临床特征、遗传变异类型、家系发病情况和治疗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DEPDC5基因”和“familial focal epilepsy with variable focal type”“DEPDC5 gene”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总结FFEVF患儿的DEPDC5基因变异类型及治疗情况。结果本例患儿女,生后第5天出现抽搐,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抖动,肌张力高,同时伴有呼吸急促、抽泣样呼吸、吸气性三凹征、吸气性喉鸣音、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常规抗癫痫药物控制不佳。其母有难治性癫痫病史。对患儿及其父母行全外显子测序,患儿及其母亲DEPDC5基因存在c.1067G>A(p.Arg356Gln)错义变异,父亲为野生型。其母家系相关成员(外祖父、外祖母,2个舅舅)进行该变异位点验证,结果显示患儿外祖父及1个舅舅存在相同位点变异。患儿生后39 d给予氨己烯酸治疗,现1.5岁,未再有癫痫发作,因经济原因其母未给予氨己烯酸治疗,目前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每周发作3~5次。文献复习共总结19个家系、71名成员,发现19个变异位点,给予常规抗癫痫治疗后,13个家系描述了预后,6个家系预后良好,6个家系出现伴随症状,1个家系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结论FFEVF多数由DEPDC5基因变异导致,本例患儿DEPDC5基因c.1067G>A(p.Arg356Gln)变异为新发现的变异,国内外尚未报道;DEPDC5基因变异导致FFEVF引起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儿可尝试应用氨己烯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基因 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 氨己烯酸 癫痫
原文传递
DEPDC5基因突变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欧阳梅 李花 +7 位作者 胡湘蜀 李恺煇 周青 张佩琪 金洋 费凌霞 周锦华 沈鼎烈 《癫痫杂志》 2018年第3期192-200,共9页
目的研究DEPDC5基因突变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并通过外周血进行癫痫相关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DEPDC5基因突变的家系3... 目的研究DEPDC5基因突变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9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患者,并通过外周血进行癫痫相关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DEPDC5基因突变的家系3个,对病史采集、家系分析、影像学、脑电图、治疗方案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个家系共8例患者,发作形式为额叶或者颞叶的局灶性癫痫,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不伴其他系统的功能障碍,均以药物治疗为主,6例治疗效果良好,1例耐药,成为手术候选者,另1例未采集到随访数据。结论 DEPDC5基因突变在家族性遗传性局灶性癫痫中比较常见,部分性癫痫发作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多数有效,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基因突变 家族遗传 癫痫
原文传递
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小玲 张月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18,共4页
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BFIE)是一种并不罕见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既往也称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BFIC或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BFIS).199... 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BFIE)是一种并不罕见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既往也称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BFIC或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BFIS).1992年Vigevano等[1]最先报道了有家族史的婴儿期起病的良性癫痫病例,提出了将该病命名为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FIC),随后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婴儿惊厥 婴儿癫痫 分子遗传学 INFANTILE 癫痫综合征 BFIC 癫痫
原文传递
DEPDC5基因突变相关的癫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龙绮婷 张玮 +5 位作者 张翠荣 尚丽 柴英 冯亚梅 龚德山 刘兴洲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DEPDC5(Dishevelled,EGL-10 and Pleckstrin Domain Containing 5),该片段为编码蛋白的一组基因,本文分析DEPDC5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和基因学等,提高临床上对此癫痫综合征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总结2... 目的DEPDC5(Dishevelled,EGL-10 and Pleckstrin Domain Containing 5),该片段为编码蛋白的一组基因,本文分析DEPDC5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和基因学等,提高临床上对此癫痫综合征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总结2017年至2019年就诊于上海德济医院的3个DEPDC5基因突变家系的临床-电生理、结构及功能影像学、基因学和病理等结果。结果DEPDC5基因突变的3个家系中,A家系先证者有癫痫家族史,家族中各患者的发作类型不一,符合家族性多变局灶性癫痫;B家系先证者也有癫痫家族史,另一个患者发作类型与先证者不同,先证者除癫痫发作外还伴有孤独症样表现;C家系先证者有2种发作类型,家族中存在携带者。3个家系的先证者结构功能成像均存在异常。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对3个家系中共9例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其中携带DEPDC5基因突变者6例,有癫痫发作者4例,外显率为67%。3个家系的先证者均行颅内电极植入确定致痫区并行病灶切除,术后至今1~2年无发作。结论DEPDC5基因突变的相关癫痫综合征有多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遗传特点存在不完全外显,临床表现为家族性多变局灶性癫痫、家族性颞叶内侧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并听觉障碍、婴儿痉挛和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等。大多数患者的精神运动发育正常,部分患者可存在轻度认知功能下降或孤独症样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DC5基因 癫痫综合征 不完全外显 家族多变癫痫 致痫区切除
下载PDF
儿童神经病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7期164-165,共2页
0126621 大脑 CT 在评价急诊室癫痫新发儿童中的作用/Maytal J//Epilepsia.-2000,41(8).-950~954 湘雅图0126622 儿童良性局灶性癫痫的药物处理/Bourgeois B F D//Epilepsia.-2000,41-(8).1057-1058
关键词 儿童 病理生理学 药物处理 癫痛 急诊室 家族新生儿惊厥 癫痫 新发 神经病
下载PDF
SCN3A基因杂合突变致新生儿期癫痫1例
11
作者 邵慧慧 王素丽 +2 位作者 徐健 李泰松 岳保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12期2564-2567,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SCN3A基因突变致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2型(DEE62)及家族性局灶性癫痫可变灶4型(FFEVF4)的临床、遗传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SCN3A基因突变患儿资料,... 目的通过探讨SCN3A基因突变致发育性癫痫性脑病62型(DEE62)及家族性局灶性癫痫可变灶4型(FFEVF4)的临床、遗传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SCN3A基因突变患儿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先证者男,15 d,生后反复抽搐12 d,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先证者父亲、母亲表型无异常。全外显子测序提示,先证者携带SCN3A基因c.1264G>A(p.Val422Met)的新发杂合变异。此变异位点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判断为“可能致病”。给予患儿左乙拉西坦治疗2周,癫痫仍反复发作,联合托吡酯片治疗后,癫痫控制良好,未再发作,但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显著落后。结论SCN3A基因新发变异引起的DEE62、FFEVF4,起病年龄早,表现为全面性发作,伴全面发育性迟缓,预后不良。本例报道扩充了SCN3A基因的变异谱。当左乙拉西坦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时,可早期联合托吡酯片治疗,且尽早的康复训练也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神经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癫痫脑病62型 家族癫痫可变4型 SCN3A基因 神经发育障碍 全外显子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