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1
作者 方泽鲁 曹国彬 +3 位作者 曾思铭 郑前朗 柯炎斌 李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希佩尔-林道(VHL)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个家系中7例VH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希佩尔-林道(VHL)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个家系中7例VH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7例患者共行10例次手术,均在神经导航下进行。4例患者予病灶全切除;1例患者首次切除主要病灶,于第7、9年残余病灶长大,均再次手术治疗;1例患者首次切除主要病灶,8个月后残余病灶长大,再次手术治疗;1例患者予较大病灶切除,3个月后行剩余病灶γ刀治疗。7例患者的10例次手术病理结果均为血管母细胞瘤。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出院时症状较入院时均明显好转,随访至今均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正常工作生活。结论手术治疗是VHL病目前的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对于微小病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病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家族性与非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于士柱 杨露春 +2 位作者 张景全 管欣琴 安同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HB)遗传学特征及其临床病理表现与非家族性HB有无差异。方法对57例HB进行家系调查,长期随访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1例(19.3%)为家族性发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非家族性H... 目的探讨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HB)遗传学特征及其临床病理表现与非家族性HB有无差异。方法对57例HB进行家系调查,长期随访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11例(19.3%)为家族性发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非家族性HB比较,家族性HB术前病程短,肿瘤体积小,常呈多灶性,复发与再复发率高(P<0.05~0.01)。性别比例、发病年龄、复发与再复发间隔时间及大体与组织学表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族性与非家族性HB的主要差异为:术前病程、肿瘤体积、病灶多少及复发与再复发率的不同,对家族性病例术中必须注意全部切除所有病灶,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系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 血管 家族 理学
下载PDF
贵州省一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出良钊 官志忠 +6 位作者 杨华 董明昊 关锋 刘来兵 章永祥 余晖 刘健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685-688,共4页
目的:分析贵州一家族性CNS HB家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临床上发现的一个家族性CNS HB家族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获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对其中存活的38名家族成员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筛查。结果该家系成员中现存有7例发... 目的:分析贵州一家族性CNS HB家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临床上发现的一个家族性CNS HB家族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获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对其中存活的38名家族成员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筛查。结果该家系成员中现存有7例发病,年龄14~59岁,平均36.5岁,外显率10/38(26.3%),男性发病比女性多见(6∶4),CNS HB占90%,且多发性 HBs占20%;遗传可能来自父系(Ⅰ2成员)。结论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是严重危害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一种具有遗传性的VHL病;发病年龄较轻,多发病灶,易复发,对于每个怀疑有家族史的CNS HB患者都要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普查,包括影像学、基因生物学及蛋白组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 流行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慧兰 汝昆 +5 位作者 李晓艳 孙丽丹 李凤丽 姚静雅 蔺亚妮 刘恩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细胞克隆性。结果肿瘤细胞浸润模式主要以结节状(20/32,62.5%)、间质性或小簇状(10/32,31.3%)为主,结节成分较杂,可呈“肉芽肿样改变”;肿瘤细胞主要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异型不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明显浆细胞增生。1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CD4阳性T细胞较少,平均为8.4%;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相关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率分别为:CD10(7/14,50.0%)、BCL6(6/19,31.6%)、PD-1(13/19,68.4%)、CXCL13(13/19,68.4%),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PD-1和CXCL13同时阳性,且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均<1%)。24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2例均一致性表达胞质CD3(cCD3)、CD5、CD4、CD2,均不同程度表达CD10,部分病例胞膜CD3(sCD3)表达缺失(12/22,54.5%),部分病例CD7表达缺失(8/22,36.4%);2例未发现异常T细胞。基因重排:7例行T系基因重排检测,其中3例TCR重排阳性。结论AITL侵犯骨髓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且异型性小,容易漏诊及误诊,当骨髓中出现细胞成分较杂的淋巴细胞灶,提示AITL侵犯骨髓。流式细胞术发现表型异常T细胞(CD4和CD10双阳性),强烈提示AITL侵犯骨髓。AITL侵犯骨髓的诊断应综合考虑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基因重排等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骨髓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徐才刚 王雪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71-475,487,共6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T细胞淋巴瘤亚型,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AITL显著的疾病异质性和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上仍未被满足的医疗...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T细胞淋巴瘤亚型,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AITL显著的疾病异质性和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上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都使得该疾病备受关注,对AITL进行早期精准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病理组织学的基础上,新兴的分子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正逐步提高AITL早期识别的准确性。基于传统化疗效果有限,当前研究正聚焦于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开发。本文就AITL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述评,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机制 基因突变 诊断 治疗策略
下载PDF
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VHL病)一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凤林 赵福敏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0期1235-1236,共2页
病例资料患儿,男,13岁,因眩晕1周,加重伴呕吐1d 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眩晕于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不伴视物旋转,患儿既往1年多次进食后呕吐,患儿母亲曾患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查体:T 37.0℃,P 70次/分,BP 77/56 mmHg... 病例资料患儿,男,13岁,因眩晕1周,加重伴呕吐1d 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眩晕于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不伴视物旋转,患儿既往1年多次进食后呕吐,患儿母亲曾患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查体:T 37.0℃,P 70次/分,BP 77/56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查体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正常。头颅 MRI示:第四脑室底部占位并梗阻性脑积水,信号不均,T1 WI 呈等低信号,T2 WI 呈等高信号,增强后示病灶显著强化(图1)。腹部CT 示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实质内弥漫性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囊性低密度影,未见强化(图2),双侧肾脏及肾上腺未见异常。术中所见:肿瘤大小约1.5 cm ×2.0 cm×1.8 cm,位于双侧小脑扁桃体前下方,上方见第四脑室出口,前方见延髓背侧,肿瘤周界清楚,血供丰富,沿肿瘤周界分离完整切除肿瘤。镜下所见:肿瘤内见不同成熟阶段的毛细血管、丰富的网状纤维及吞噬有脂质的空泡状细胞,细胞异型性较小(图3)。病理诊断:血管母细胞瘤伴灶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林二氏 血管母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雪峰 李甘地 +1 位作者 李亚林 赵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59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 CX-CL13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 被引量:18
8
作者 郝跃文 刘燕 印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资料,对其MRI特点进行探讨。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例,眼眶内1例,第四脑室内1例,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肿块;病... 目的探讨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资料,对其MRI特点进行探讨。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例,眼眶内1例,第四脑室内1例,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肿块;病变T1WI呈等、稍低信号混杂,T2WI呈等、高信号混杂,占位效应明显而水肿轻;肿瘤内部信号欠均匀;瘤内及瘤周见多发异常血管影,增强扫描实性肿瘤均非常显著强化。结论实性血管母细胞瘤发病率很低,但其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有利于肿瘤术前定位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母细胞 颅内
下载PDF
家族性延髓血管母细胞瘤3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寸恩浩 杨军 +2 位作者 于春江 李志强 梁继军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延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一个家系3例延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家系确诊VHL病[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希佩尔-林道综合征"]。3例肿瘤全部切除,随... 目的探讨家族性延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一个家系3例延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家系确诊VHL病[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VHL),"希佩尔-林道综合征"]。3例肿瘤全部切除,随访6~48个月,3例KPS(karnofsky评分)均>90分。结论延髓血管母细胞瘤诊断主要依靠CT、MRI,基因检测对VHL病诊断有重要价值。显微手术技巧可显著提高本病的疗效。围术期控制"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对本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延髓 血管母细胞 VHL
下载PDF
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织细胞瘤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出良钊 刘健 +5 位作者 杨华 项一宁 关锋 刘来兵 章永祥 官志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ARM)的病理特点及其组织来源。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对4例手术的CNS ARM患者的肿瘤组织和6例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脑组织(作为对照)进行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ARM)的病理特点及其组织来源。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对4例手术的CNS ARM患者的肿瘤组织和6例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脑组织(作为对照)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HE染色肿瘤组织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将间质细胞分割呈巢状分布,间质细胞体积大,因胞浆富含类脂滴而呈细小的空泡状;外伤的对照脑组织未见肿瘤成分,由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局灶区域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AMR间质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α抑制素(inhibi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均呈强阳性;AMR内皮细胞CD31、CD34及vimentin均呈强阳性表达;但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角蛋白抗原(CK)、上皮膜抗原(EMA)染色表达均阴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标记指数,除1例第2次手术为2%,余均为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MR中的毛细血管由周细胞和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到Weibel-Palade小体;间质细胞位于毛细血管网之间,间质细胞呈椭圆形,细胞核大,染色深,胞浆中可见较丰富的脂质空泡。结论:家族性CNS AMR可能来源于成血管间叶组织,间质细胞是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 家族 显微镜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贵州
下载PDF
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VHL基因突变与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煜伦 王中 +7 位作者 周岱 李向东 周幽心 张世明 虞正权 崔岗 刘建刚 周鹏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的临床特点及家系表现和VHL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个家族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B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长期随访的7个家族中的12例患者和15例相关家族成员抽取外周血进行VH... 目的探讨汉族人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的临床特点及家系表现和VHL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个家族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B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长期随访的7个家族中的12例患者和15例相关家族成员抽取外周血进行VHL基因测序。对于测序阴性的患者,对其DNA进行三个外显子实时定量PCR测定。结果本组15例HBs中,多发性肿瘤10例,共34个肿瘤。进行开颅和脊髓手术17次,共切除HB22个。基因测序发现在4种点突变。通过实时定量PCR发现2个家族外显子1大片段缺失。在未发病家族成员中检出携带者3例。随访期间发现2例复发和3例新生的HB,主要集中在移码突变和拼接错误的家族中。通过再次手术和对脑干HB进行γ刀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VHL相关的HB易复发,并不断有新生HB出现。基因测序和实时定量PCR联合应用可以提高VHL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基因突变分析可有助于未发病基因突变携带者确诊,基因突变的分型有助于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 Von Hippel-Lindau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10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梅 史传兵 张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02例AITL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高内皮小静脉(HEVs)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02例AITL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高内皮小静脉(HEVs)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瘤细胞、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弥漫浸润或浸润于副皮质区。肿瘤细胞胞浆透亮,被滤泡树突细胞(FDC)网围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3(102/102)、CD4(93/102)、CD5(87/102),并且表达多个滤泡辅助T细胞相关标志物,如BCL6(79/102)、CD10(44/102)、PD1(75/102)、CXCL13(43/102)和诱导型共刺激因子(ICOS)(99/102)。FDC标志物CD21和CD23染色,清晰地显示滤泡外增生的FDC网。NGS检测了40例AITL病例,发现4个特征性基因突变,即TET2(31/40)、DNMT3A(9/40)、IDH2(18/40)和RHOA(23/40)。结论:AITL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作综合判断;相较于其他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ICOS更有助于AIT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诊断 诱导型共刺激因子
下载PDF
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媛媛 周小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4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EB病毒原位杂交观察,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4例病例均... 目的探讨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EB病毒原位杂交观察,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4例病例均显示生发中心增生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增生,但是套区变薄,境界不清。3例表达CD10,2例表达CXCL13,4例表达PD-1。4例均见EBV(+)的母细胞。4例在就诊时均处于临床进展期,3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死亡。结论诊断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必须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和临床表现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家族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剑莉 冯阳阳 海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5期64-64,共1页
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属Von Hippel-Lindau(VHL)病范畴,是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易产生多病灶、新病灶和复发,并可合并内脏病变,发生率高达40%[1]。但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率不高,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 小脑家族遗传
下载PDF
VHL基因与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建文 杨卫忠 陈春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6期545-548,共4页
希佩尔-林道病(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发生多器官肿瘤为特征,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是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于VHL基因的突变引起的。VHL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通过VHL蛋白(pV... 希佩尔-林道病(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发生多器官肿瘤为特征,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是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于VHL基因的突变引起的。VHL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通过VHL蛋白(pVHL)对elonginABC的抑制作用来发挥对相关细胞生长基因的调控。VHL基因突变在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中有很高的检出率,因而针对VHL基因的研究可能为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L基因 缺氧诱导因子 家族血管母细胞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28答案:幕上实性血管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志刚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例资料 血管母细胞 肢体抽搐 诊断 下肢活动 意识障碍 持续时间
下载PDF
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10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剑 顾志恺 邓传宗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5年第4期280-28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率较低。本文探讨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适宜的外科处置。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对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 背景与目的: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率较低。本文探讨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适宜的外科处置。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对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血管母细胞瘤8.92%(10/112)。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产生新病灶率(40%)明显高于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3.92%);肿瘤全切除18枚(其中囊结节肿瘤13枚,实质性肿瘤5枚),手术死亡1例,出院9例中5例复发,复发间隔4~127个月,平均42个月。恢复劳动或工作6例,生活自理2例,仍需他人照料1例。结论: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较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易产生新病灶和复发,预后较差,应终身随访;临床应加强对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认识,VHL基因诊断是现今可取的诊断手段,并改变患者及家族成员的处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血管母细胞 家族 VHL
下载PDF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杨雨为 王培军 +2 位作者 邹鹏程 张希远 史春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过程。结果1例确诊为AITL的老年患者,经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4个疗程... 目的观察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过程。结果1例确诊为AITL的老年患者,经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4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目前持续治疗14个疗程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AITL疗效好,对于不能耐受CHOP样方案治疗的高龄AITL患者可尝试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苯胺 阿扎胞苷 表观遗传药物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外周T细胞淋巴
下载PDF
MRI诊断家族性多发血管母细胞瘤1例
19
作者 王宏 穆学涛 钟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48-1848,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母细胞 家族
下载PDF
新预后积分系统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意义
20
作者 胡丽娟 张雅文 +2 位作者 邱婷婷 朱锋 黄一虹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59-567,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几种预后分层模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AITL预后指数(PIAI)评...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几种预后分层模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AITL预后指数(PIAI)评分及新建立的预后积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预后积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结果AITL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6(29~83)岁。可评估疗效的73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27例(37.0%),部分缓解20例(27.4%),总体缓解率为64.4%。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1.0~107.0)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39.76%和26.51%,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3.58%和17.33%。基于多因素分析不良预后因素为年龄>65岁、ECOG评分>1分、C-反应蛋白(CRP)>20 mg/L和预后营养指数(PNI)<44.35,建立一种新的预后积分系统,其在甄别低危及中低危、中高危及高危患者方面优于IPI、PIT、PIAI评分。在预测AITL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ROC曲线中,新预后积分系统的AUC分别为0.8259(95%CI 0.7157~0.9361)和0.8592(95%CI 0.7513~0.9670)。结论AITL好发于高龄老年人,初诊时多为Ⅲ-Ⅳ期,疾病进展快,疗效及预后较差。与IPI、PIT及PIAI评分相比,基于年龄>65岁、ECOG评分>1分、CRP>20 mg/L和PNI<44.35所建立的新预后积分系统预后评估价值更高,更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 临床特征 生存率 预后模型 国际预后指数 外周T细胞淋巴预后指数 AITL预后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