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孟秀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123,共8页
作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经数代传承,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传统的祭祀文化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关氏家族祭祀仪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性质与功能上的转变,禁忌的松弛,程式的简化等... 作为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安依兰岗满族关氏家族祭祀经数代传承,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满族传统的祭祀文化风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关氏家族祭祀仪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祭祀性质与功能上的转变,禁忌的松弛,程式的简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家族祭祀 萨满 关氏 宁安依兰岗
下载PDF
论家族祭祀对社会的凝聚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世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72,共5页
对社会的控制与治理等问题历来为儒家所关注。本文仅拟就家族祭祀与社会凝聚之间的关系作一定的探讨,分析与阐述这种关系所依据的外在原因,并从先秦儒家思想中寻找两者之间关系的内在理论依据,探讨家族祭祀对社会的凝聚作用。
关键词 家族祭祀 族规 乡约 礼乐文化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土家族祭祀仪典考略
3
作者 李京桦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71,共2页
土家族是分布在武陵山脉附近地带,包括我国鄂西南、湘西北以及四川东南(今属重庆)和黔东北地区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关键词 家族祭祀 东北地区 家族 鄂西南 湘西北
下载PDF
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基因的家族祭祀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双婷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7-52,共6页
家族祭祀作为家族日常生活的重心,发挥着深远的教化作用,塑造着族人的理想形象。这种教化构成传统社会中延续家族精神、尊祖敬宗睦族的教育基因,包含着深厚的乡土情谊和家国情怀。因此,尝试从家族史、家族祭祀活动以及中国传统教育与家... 家族祭祀作为家族日常生活的重心,发挥着深远的教化作用,塑造着族人的理想形象。这种教化构成传统社会中延续家族精神、尊祖敬宗睦族的教育基因,包含着深厚的乡土情谊和家国情怀。因此,尝试从家族史、家族祭祀活动以及中国传统教育与家族祭祀活动的关系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家族祭祀的研究进行初步探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 教育基因 家族祭祀
下载PDF
孔氏家祭:千年传承的家族祭祀
5
作者 马千里(文/图) 《走向世界》 2019年第A01期70-72,共3页
孔氏家祭是孔氏家族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祖先的祭祀活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慎终追远,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有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圣裔,其家风更是如此。孔氏家祭... 孔氏家祭是孔氏家族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祖先的祭祀活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慎终追远,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有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圣裔,其家风更是如此。孔氏家祭源于自古以来祖先祭祀的文化传统,每年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氏家族 家族祭祀 家祭 传承 祖先祭祀 祭祀活动 儒家学派 慎终追远
原文传递
试论道教对土家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柏贵喜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1-64,共4页
道教形成于东汉,历经几千年漫长岁月,不仅深入汉族民间,而且渗透于我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和生活。其中,其对土家族的影响尤为深刻。一道教很早就传入土家族地区。东汉末年,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不久,即携其弟子往巴蜀一带传教。其孙张鲁据汉... 道教形成于东汉,历经几千年漫长岁月,不仅深入汉族民间,而且渗透于我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和生活。其中,其对土家族的影响尤为深刻。一道教很早就传入土家族地区。东汉末年,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不久,即携其弟子往巴蜀一带传教。其孙张鲁据汉中三十年,在巴郡南郡蛮地,“以鬼道教百姓,责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魏晋以降,土家族信道者日益增多。这从史料关于土家先民“白虎人”的记载中可见一斑。《晏公类要》云:荆楚之地“有巴人焉,有白虎人焉……白虎事道”。土司制度时期,土家族地区开始建有大量的道教寺观。湘西桑植县于明成化年间即建有城隍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家族地区 张道陵 巴郡南郡蛮 梯玛歌 明成 巴人 家族祭祀 太乙 僧道
下载PDF
以礼导俗:清代鲁中地区仕宦家族墓祭的礼仪化
7
作者 张春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宋明以来,受朱子《家礼》的影响,庶民家族祭祀祖先礼仪呈现出程式化与规范化的特点,并在清代得以多元化发展。在清前期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礼仪教化的背景下,鲁中地区仕宦家族将祖茔视为重要的礼仪空间,以符合儒家礼制与孝道观念的形式,... 宋明以来,受朱子《家礼》的影响,庶民家族祭祀祖先礼仪呈现出程式化与规范化的特点,并在清代得以多元化发展。在清前期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礼仪教化的背景下,鲁中地区仕宦家族将祖茔视为重要的礼仪空间,以符合儒家礼制与孝道观念的形式,有意地建构了祭祀先祖、飨宴议事以及教化训饬的一套规制性书面范本,将墓祭的习俗塑造为宗族祭祀的礼仪传统。以士绅为主导的礼俗实践说明,文字书写在礼俗整合中权威性的确立,使得基层生员群体作为主持宗族祭祀实践的关键人物,在承担乡约教化“以礼导俗”的作用上更加突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化 家族祭祀
下载PDF
黑龙江宁安杨氏萨满祭祀中的神灵
8
作者 尹立娜 宋娟 《满族研究》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黑龙江省宁安市的满族祭祀是本地区规模较大的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民众认知度高,凝聚力强的特点。宁安杨氏家祭中所祭祀的神灵种类极其丰富,既包括祖先英雄神、祖先神,又包括动物神、植物神等,使得其祭祀仪... 黑龙江省宁安市的满族祭祀是本地区规模较大的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民众认知度高,凝聚力强的特点。宁安杨氏家祭中所祭祀的神灵种类极其丰富,既包括祖先英雄神、祖先神,又包括动物神、植物神等,使得其祭祀仪式内容也比较多样。本文研究杨氏家祭中出现的神灵,以及围绕神灵所进行的祭祀仪式,通过客观记录,为祭祀原生态性的保持与深入的研究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安满族 萨满祭祀 杨氏家族祭祀 神灵
下载PDF
满族祭祀所用香碟数目不同之缘由初探
9
作者 李巨炎 《黑河学刊》 1986年第4期53-54,13,共3页
满族祭祀所用香碟(或香碗)的数目各家族不一,有的家族祭祀时用一个香碟。有的家族祭祀时用两个香碟,还有的家族祭祀时用三个、四个、五个香碟不等。祭祀时所用香碟数目究竟与什么有关?说法颇多,成为满族文化研究领域至今未解之谜。本文... 满族祭祀所用香碟(或香碗)的数目各家族不一,有的家族祭祀时用一个香碟。有的家族祭祀时用两个香碟,还有的家族祭祀时用三个、四个、五个香碟不等。祭祀时所用香碟数目究竟与什么有关?说法颇多,成为满族文化研究领域至今未解之谜。本文就笔者目前所及资料和进行民俗调查所得,对这一问题谈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企盼专家、学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祭祀 伊彻满洲 时用 镶红旗 陈满洲 女真人 正黄旗 八大姓 文史资料 处敬
下载PDF
沿河土家族摆手舞
10
作者 田茂昌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般往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雍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五日,... 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般往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雍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十民齐集,披五花被,锦帕裹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手舞 家族 家族祭祀 体育竞赛 民俗活动 物资交流 祈祷
下载PDF
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创新
11
作者 萧放 《中国民政》 2017年第7期55-55,共1页
清明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在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中,因其强烈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非凡。当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在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的同时,也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一)感念先人... 清明是人们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时间,在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中,因其强烈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非凡。当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在传承清明所蕴蓄的伦理观念与自然意识的同时,也要对清明节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一)感念先人,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几千年来,我们民族并没有绝对意义的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是对祖先亡灵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清明节祭扫祖先是对亡故先人特殊的缅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俗 生命伦理 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心理 家族祭祀 清明时节 感恩文化 水泥森林 家庭观念 同一家庭
下载PDF
孟戏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若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04年第5期76-89,共14页
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尽留存在... 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尽留存在了咿呀戏语中,偏居一隅的小乡村成了国内文化界的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戏 长城记 四大声腔 家族祭祀 送寒衣 偏居一隅 演出服装 弋阳 广昌县 赤溪
下载PDF
二月二祭桥
13
作者 曾祥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祭桥是台江反排村最重要、最隆重的民俗活动。祭祀的桥分为全寨共同祭祀的“寨桥”、各家族祭祀的“家族桥”、各户为求子所架设的“家桥”、为祈求发家所架的“阴桥”等。有些家庭在祭桥的同时,还要祭自家所设的木凳、石凳,或者水井... 祭桥是台江反排村最重要、最隆重的民俗活动。祭祀的桥分为全寨共同祭祀的“寨桥”、各家族祭祀的“家族桥”、各户为求子所架设的“家桥”、为祈求发家所架的“阴桥”等。有些家庭在祭桥的同时,还要祭自家所设的木凳、石凳,或者水井、大岩、大洞、大树等,以求神灵保佑孩子免灾去疾,使之长命富贵,易养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祭祀 民俗活动 台江反排村 摄影
下载PDF
洪状元府:乱世辗转孽海花
14
作者 丁云 《现代苏州》 2013年第14期88-89,共2页
离奇东渡的皇帝墨宝沿着平江路悬桥巷朝西走,很容易找到悬桥巷27号。宅子坐北朝南,大大的匾额一目了然,是清末状元洪钧的故居,这里现在也是平江区名人馆。状元府第也叫“桂荫堂”,午后门口人烟稀少,也许本来就不多。拎着几客点心... 离奇东渡的皇帝墨宝沿着平江路悬桥巷朝西走,很容易找到悬桥巷27号。宅子坐北朝南,大大的匾额一目了然,是清末状元洪钧的故居,这里现在也是平江区名人馆。状元府第也叫“桂荫堂”,午后门口人烟稀少,也许本来就不多。拎着几客点心的街坊走过,随意在门口探一探。大门踏进去是洪氏祠堂,即桂荫义庄,进了内院,左右东西两庑各6间,加上轴线正中的享堂,呈四合院布局。享堂体量很大,檐极高,整体古朴厚重,很有家族祭祀或聚会时的庄重气氛。一个看守的老头坐在享堂前,收音机放在十米开外,里面正唱着软糯的评弹,旁边俩鸟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 乱世 家族祭祀 四合院 收音机 平江 皇帝
下载PDF
土地中的革命——人类学视野下的黔东丧葬习俗
15
作者 张勇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0-24,41,共6页
本文试图从零星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资料中理清黔东(贵州省铜仁地区)丧葬习俗的脉络,并对有关习俗进行论证。本文还试图简单分析黔东的丧葬习俗及其延续——家族祭祀中存在的祖先崇拜观念。
关键词 黔东 丧葬习俗 变革 家族祭祀
下载PDF
以民俗文化提升地方宗族文化
16
作者 吕洪年 《杭州(生活品质)》 2011年第3期42-43,共2页
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一般是指由各地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所造就的,并长期为广大民众所享用和传承的风尚性、习惯性文化。民俗文化自然也是基层文化,它的范围和领域可以说相当广泛,无处不在,但其核心的东西则是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民... 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一般是指由各地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所造就的,并长期为广大民众所享用和传承的风尚性、习惯性文化。民俗文化自然也是基层文化,它的范围和领域可以说相当广泛,无处不在,但其核心的东西则是具有广泛的人民性。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有可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凡是能流布或传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发展 新叶村 家族祭祀 修谱 古村落 世代传承 物质文化遗产 劝农 寻根问祖 子茶
下载PDF
清代的祖宗祭祀 被引量:1
17
作者 亚平 《文史知识》 1988年第9期53-56,共4页
《礼记》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祖宗祭祀,这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梅因认为,无论是古罗马还是古印度,都存在着'对某些荒诞无稽的祖先的崇拜'的家族祭祀制度(《古代法》第6章&... 《礼记》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祖宗祭祀,这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梅因认为,无论是古罗马还是古印度,都存在着'对某些荒诞无稽的祖先的崇拜'的家族祭祀制度(《古代法》第6章'遗嘱继承的早期史')。在中国,史书称三代之时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祖宗祭祀制度。《礼记·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祭祀 遗嘱继承 祭法 人之道 早期人类 《古代法》 有虞氏 梅因 大祭 常祭
原文传递
费安古的祭祀
18
作者 王雪英 《满族文学》 2019年第2期78-83,共6页
我常常在回乡过年的时候,被一种莫名的情感所牵引,不知不觉走到外公家旧居,虽然那里已成了堆放杂物的旧屋,但我仍渴望西厢下亮起灯火,重现几十年前的记忆。那时,西厢里灯影摇曳,香火缭绕,腰铃排出通灵的绝响,费安古双手向天,仿佛是人与... 我常常在回乡过年的时候,被一种莫名的情感所牵引,不知不觉走到外公家旧居,虽然那里已成了堆放杂物的旧屋,但我仍渴望西厢下亮起灯火,重现几十年前的记忆。那时,西厢里灯影摇曳,香火缭绕,腰铃排出通灵的绝响,费安古双手向天,仿佛是人与上天间的使者,她吟唱着:'天母阿布卡赫赫降临吧.从多阔霍居住的雪山出发,众神降临吧.生灵万物承蒙上天的保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成梁 家族祭祀 努尔哈赤 万字炕 阿布卡赫赫 满族文化
原文传递
说说命字礼仪
19
作者 贺少雅 《文史知识》 2023年第3期86-89,共4页
现今较为完整的男子命字礼见于《仪礼·士冠礼》篇。加冠礼在前,冠者要进行三次换装,首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象征着从此获得了出仕、从戎与家族祭祀权。然后是命字,由冠礼上的主宾(一般是父亲的朋友或其他尊长)为冠者赐一个... 现今较为完整的男子命字礼见于《仪礼·士冠礼》篇。加冠礼在前,冠者要进行三次换装,首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象征着从此获得了出仕、从戎与家族祭祀权。然后是命字,由冠礼上的主宾(一般是父亲的朋友或其他尊长)为冠者赐一个“字”,并念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意思是希望青年持守德行,德配美名。命字毕,代表着男子已进入成年人行列,这时要郑重地以成人之礼拜兄弟姐妹并乡大夫和乡先生,接受他们的祝福或训导,至此“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礼记·冠义》)。在这里,命字礼被定义为对即将成年者的尊重和祝福,如《仪礼·士冠礼》所说的“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名字具有“字以表德”的意涵。如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曾说:“字所以表其人之德,故儒者谓夫子为仲尼,非嫚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学庵笔记》 家族祭祀 成人之道 冠者 士冠礼 仪礼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方式探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润平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家庭 文化传承方式 家族祭祀制度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