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商家法族规的功用与意义
1
作者 许欣宇 于语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晋商家法族规是在二元制结构下形成的家族自治规范,具有内外兼容、交互的规制作用,在晋商的商业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晋商家法族规参与和指导了晋商家族的治理,一方面包括对家族成员关系的管理,另一方面包括对晋商家族旗下商号... 晋商家法族规是在二元制结构下形成的家族自治规范,具有内外兼容、交互的规制作用,在晋商的商业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晋商家法族规参与和指导了晋商家族的治理,一方面包括对家族成员关系的管理,另一方面包括对晋商家族旗下商号雇员关系的管理,对于维护家族延续、保障商业秩序、规范商业行为、保障商业利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代家族企业治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 家族 家法族规 当代家族企业
下载PDF
家法与国法:清代闲散皇族的板责之例
2
作者 王文箫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2-40,共9页
在清朝前期的国家法律中,受“皇族不加刑责”的法律原则影响,没有对犯罪皇族成员实施板责的相关规定。在部分案件中皇族成员所受到的板责,多出于清帝特旨,带有明显的“家法”色彩。乾隆中叶以降,清廷鉴于闲散皇族犯罪滋事之风愈演愈烈,... 在清朝前期的国家法律中,受“皇族不加刑责”的法律原则影响,没有对犯罪皇族成员实施板责的相关规定。在部分案件中皇族成员所受到的板责,多出于清帝特旨,带有明显的“家法”色彩。乾隆中叶以降,清廷鉴于闲散皇族犯罪滋事之风愈演愈烈,遂摒弃了“皇族不加刑责”的法律原则,开始逐步将对闲散皇族施行的板责之例制度化。经过乾嘉道三朝的多次修定,清廷最终完成了对闲散皇族施行的板责之例由“家法”到“国法”的转变,进而完善了皇族惩戒体系,节约了治理成本。相关条例的制定和完善,一方面对约束闲散皇族的犯罪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闲散皇族所受到的刑罚实际上已经与民人趋同。另一方面也表明,彼时社会公共道德对闲散皇族身份特权所形成的压力已经愈来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皇族 家法 板责
下载PDF
晚清徽州社会变迁与族规家法功能变化浅析——以部分徽州家谱族规家法为中心
3
作者 冯宝萱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9期48-50,共3页
明清之际,徽州宗族族规家法演变成为基层社会的软性约束。晚清由于徽州屡遭兵燹之祸,灾害频繁,社会动荡,徽州宗族秩序受到剧烈冲击,内部用以约束族众的族规家法开始松弛,其礼俗功能部分发生变化。徽州地区族规家法功能的变化是晚清社会... 明清之际,徽州宗族族规家法演变成为基层社会的软性约束。晚清由于徽州屡遭兵燹之祸,灾害频繁,社会动荡,徽州宗族秩序受到剧烈冲击,内部用以约束族众的族规家法开始松弛,其礼俗功能部分发生变化。徽州地区族规家法功能的变化是晚清社会变迁影响地区社会的一个缩影,呈现出国家局势动荡对基层社会乃至群体个人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徽州 社会变迁 族规家法 功能变化
下载PDF
家法族规中的戒与罚:介于法与情的道德规训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溆 杨丽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0,共4页
作为我国古代家训中一种重要形式的家法族规,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还具有刑律的作用。这种道德的法律化,是一种介于法律与情义之间的道德规训,对家族乡里的和睦与社会的秩序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并可资鉴于当今我国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 家训 家法 族规 道德规训
下载PDF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的内容及其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仰湘 姚茂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39-44,共6页
保存在《师伏堂经学杂记》中的一组经学文稿,是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晚年讲授"经学家法"课程时所编讲义原稿。这部《经学家法讲义》手稿对先秦至魏晋的经学变迁与得失作了简明扼要的疏理和评述,描绘出魏晋以前经学历史的基本轮... 保存在《师伏堂经学杂记》中的一组经学文稿,是近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晚年讲授"经学家法"课程时所编讲义原稿。这部《经学家法讲义》手稿对先秦至魏晋的经学变迁与得失作了简明扼要的疏理和评述,描绘出魏晋以前经学历史的基本轮廓,其中的新见卓识,更显示出这部隐秘至今的经学遗稿的学术价值。皮锡瑞还在稿中自道其"郑学"研究,有助于今人全面体认他融通今、古文经学的学术品性,确证他决非专治今文家言的经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锡瑞 《经学家法讲义》 经学史
下载PDF
宋代家法族规与基层社会治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苏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4,共9页
家族作为中国古代宗法血缘组织的基本细胞,虽然并没有在国家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且因其地缘和血缘的个体差异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国家制定法的框架边缘,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基本治理原则与国家制定法的一致。从宋代开始,大规模的宗族组... 家族作为中国古代宗法血缘组织的基本细胞,虽然并没有在国家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且因其地缘和血缘的个体差异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国家制定法的框架边缘,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基本治理原则与国家制定法的一致。从宋代开始,大规模的宗族组织在基层社会普遍建立,家法族规的制定也蔚然成风。这一时期家法族规以习惯和伦理为准则,与国家法一起维护着宋代社会的正常运行,并在司法实践中成为了国家法的有效补充。同时由于与基层人民靠得最近,可以最快地反馈来自底层的消息,故就其本质来说有利于宋代社会基层政治的稳定,值得我们今天从中找到合理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家法族规 国家制定法 基层社会治理
下载PDF
汉唐“家法”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国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共3页
随着先秦古史分期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讨论近年以来的逐渐沉寂,关于中古社会变迁的研究却日益热闹起来。这些年海内外每年都要举行数以十计的学术讨论会,讨论唐宋变革或中古变迁问题。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古”时代虽然迄今仍然莫衷一是... 随着先秦古史分期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讨论近年以来的逐渐沉寂,关于中古社会变迁的研究却日益热闹起来。这些年海内外每年都要举行数以十计的学术讨论会,讨论唐宋变革或中古变迁问题。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古”时代虽然迄今仍然莫衷一是,但若说中古社会的变迁,大体都会包括“汉唐”的历史走向和“唐宋”历史变革等问题。过去贺昌群、侯外庐、胡如雷等大多着眼于这个时期的土地关系、政治口号的变化。最近的讨论一般以社会变迁为论题。这里发表的几篇笔谈,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谷川道雄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张国刚从家法伦理观念、吴丽娱从“礼”与书仪形制的关系分别讨论了汉唐历史的走向问题。王利华则试图将中古以后的宋代和中古以前的汉代做一个大跨度的对比,讨论中古文化与环境的互动。王永平从文化方面对于唐宋变革进行了概括。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提出唐宋变革问题的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葭森健介结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叙述了内藤史学受到西方文化史学影响的具体史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认识。由此可见,本期笔谈的一组文章,虽然不是也不可能对于“中古社会变迁”这一主题作全面探讨,但是来自中国和日本不同年龄段的诸位作者都展现了比较新的观察视角,或者试图提出一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古时期 社会变迁 家法”观念 汉朝 唐代 儒家 文本化
下载PDF
汉代经学中的家法和师法辨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丁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0,共8页
经学师法是汉武帝设立师法博士的产物。家法一词东汉中期后才出现,可以指章句,也可以指称师法。师法包括经文本的文字、篇卷以及师法博士关于经的各种解说,重在经学的恢复和创新;家法重在经学的传承,家法一词的流行与东汉十四博士之后... 经学师法是汉武帝设立师法博士的产物。家法一词东汉中期后才出现,可以指章句,也可以指称师法。师法包括经文本的文字、篇卷以及师法博士关于经的各种解说,重在经学的恢复和创新;家法重在经学的传承,家法一词的流行与东汉十四博士之后不再增设师法博士有关。夸大师法和家法的区别不符合两汉经学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经学 师法 家法 章句
下载PDF
被误解的道家法哲学--从本源法哲学与本体法哲学谈起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强 丁利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1,共9页
儒法在"道统""政统""法统"上的合流,直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横亘上千年的正统法哲学,正统法哲学成为解读和评判其他法哲学流派的标尺,由此道家法哲学沦为旁支或者另类,对其过度诠释、误读、贬损比比皆是。... 儒法在"道统""政统""法统"上的合流,直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横亘上千年的正统法哲学,正统法哲学成为解读和评判其他法哲学流派的标尺,由此道家法哲学沦为旁支或者另类,对其过度诠释、误读、贬损比比皆是。正统法哲学的基础是本源法哲学,它从本源论上的现象世界来讨论问题,其"天"和"道"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总结,其法哲学成为君王治理现象世界的理论指南和为王权合法性辩护的工具;而道家法哲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超越现象世界回答其本真问题,否定主客观之间的对立,批判一切经验世界的有为法则,指出其相对性和局限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弊端,这种法哲学对于人类反思现象世界的缺陷和构建本体论意义深远,但是对集权统治来说甚少利用价值。道家法哲学被驳难和误读,不仅发生在中国传统历代王朝,甚至延续到今日。那些囿于个人立场、观念的过度诠释往往掩盖了道家法哲学的精髓和精彩,只有厘清这些误解、误读,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道家法哲学的智慧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法法哲学 家法哲学 本源论 本体论 道统 政统 法统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法族规”的特征及现代法治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鼎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3,共5页
"家法族规"独特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特质,至今仍具潜在和积极的影响。通过外部观察的特征描述,能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家法族规"。进而,通过全球化、中外交融、古今融通三种视角,发现传统"家法族规"... "家法族规"独特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特质,至今仍具潜在和积极的影响。通过外部观察的特征描述,能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家法族规"。进而,通过全球化、中外交融、古今融通三种视角,发现传统"家法族规"在法治观念、制度架构、司法技巧三方面的中国现代法治意义。当然,我们也需要警惕其中"封建"留毒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法族规 本土资源 中国法治建构
下载PDF
汉儒之“师法”、“家法”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国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148,共8页
两汉儒家诠释儒家经典,恪守"师法"、"家法"。关于两者的本义,学者的认识尚有不小的分歧。仔细梳理《汉书》、《后汉书》,可知"师法"、"家法"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家法"出于"师... 两汉儒家诠释儒家经典,恪守"师法"、"家法"。关于两者的本义,学者的认识尚有不小的分歧。仔细梳理《汉书》、《后汉书》,可知"师法"、"家法"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家法"出于"师法",不违背"师法",但"师法"指本门诸师的经说,"家法"特指亲炙老师的经说。西汉儒者只讲"师法",东汉儒者主要讲"家法"。"师法"不排斥兼(本门)诸师说,"家法"则排斥兼(本门)诸师说。较之"师法","家法"是更为严格的身份认同,目的就是杜绝不具备这一身份的人担任某名分下的博士官,将担任某名分下博士官的权利只给予某博士亲授的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东汉 经学 师法 家法
下载PDF
家法族规中的“无讼”法律传统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语和 秦启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204,共10页
"无讼"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法律传统,不仅表现在国典朝章之中,而且通过积极劝诫、消极禁止、刑杖房、"宗族法院"及惩罚措施等方式在家法族规中得以展现,发挥着和睦宗亲、友好邻右、安靖地方、契合国法的积极功效。&q... "无讼"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法律传统,不仅表现在国典朝章之中,而且通过积极劝诫、消极禁止、刑杖房、"宗族法院"及惩罚措施等方式在家法族规中得以展现,发挥着和睦宗亲、友好邻右、安靖地方、契合国法的积极功效。"无讼"传统及家法族规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对于今天的家风塑造、社会治理乃至国家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启示与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讼”传统 家法族规 家国情怀
下载PDF
家法族规在明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李英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6-18,共3页
就宗族法的发展历史看,明清时期准立法、准司法性质的家法族规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典型。本文以明清家法族规的内容及其与国家法的互动、冲突关系为视角,探讨了家法族规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家法族规 家法
下载PDF
唐代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考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滢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从隋唐帝国的兴起、士族的兴衰和科举的兴盛等视角考察了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唐代家训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以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兼顾忠孝、勤学、节俭和谦让,对后世影响极深。唐代家族的兴衰与其家训... 本文从隋唐帝国的兴起、士族的兴衰和科举的兴盛等视角考察了家训、家法、家风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唐代家训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中国以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兼顾忠孝、勤学、节俭和谦让,对后世影响极深。唐代家族的兴衰与其家训、家法、家风和家学密切相关。因此,名门士族往往把家训、家法、家风和家学作为维护门第不衰的重要手段,客观上促进了家学的发展,推动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兴盛。诗书传家,读书便是“随身宝”的观念成为士人的普遍价值观念,为教化社会,繁荣文化,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家风 家训 家法 家学 童蒙教育
下载PDF
唐义净“家法”问题之探讨——兼与台湾曹仕邦先生商榷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相磊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中国佛教律学发展史上,生活于唐初的义净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经常被忽略的僧人。时至今日,大陆学界对其律学思想的研究仍显不足,不过在义净的家法、所弘扬之律方面,大陆学者的看法较一致,即皆认为义净独尊并弘持《根本说一切有部... 在中国佛教律学发展史上,生活于唐初的义净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经常被忽略的僧人。时至今日,大陆学界对其律学思想的研究仍显不足,不过在义净的家法、所弘扬之律方面,大陆学者的看法较一致,即皆认为义净独尊并弘持《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然而台湾曹仕邦先生对此则有不同的看法,即认为义净宗奉《四分律》。曹先生的论点和论据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义净的家法问题。对于义净宗奉何律问题,可从义净的活动及其著作中找到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净 家法 商榷
下载PDF
徽州宗谱家法资料中的植树护林行为 被引量:6
16
作者 关传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13,共6页
徽州宗谱家法是谱牒资料的重要内容 ,它是徽州宗族社会的民间法规行为 ,是宗族成员行动的规范 ,对宗族成员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提倡植树护林 ,是徽州宗谱家法资料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表现了徽州宗族追求林木绿化景观的景观生态思想 ,倡导... 徽州宗谱家法是谱牒资料的重要内容 ,它是徽州宗族社会的民间法规行为 ,是宗族成员行动的规范 ,对宗族成员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提倡植树护林 ,是徽州宗谱家法资料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表现了徽州宗族追求林木绿化景观的景观生态思想 ,倡导植树绿化的行为和禁止毁林的护林行为 ,并在客观上培养了徽州人种植和保护林木的习惯 ,产生了巨大的植树护林效应和约束力量。该文认为产生徽州地区宗族植树护林行为的重要原因是 ,山林经济地位特殊、毁林严重、风水意识盛行及宗族经营山林。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社会里 ,徽州宗谱家法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宗谱 家法 林木景观 植树护林 民间法规行为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家法族规及其社会功能——“民间法”视角下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传光 《东方法学》 2008年第1期84-96,共13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法不是全部社会秩序的基础。在国家法所不及和不足的地方,存在着另一种"法律",即所谓的"民间法",表现为诸如家法族规、各种民间性组织制定的规范、村规乡约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等。从历史的角度看,...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法不是全部社会秩序的基础。在国家法所不及和不足的地方,存在着另一种"法律",即所谓的"民间法",表现为诸如家法族规、各种民间性组织制定的规范、村规乡约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等。从历史的角度看,"民间法"成为弥补国家法控制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存在其合理的一面,对我们今天进行法治建设提供一种反思,即法治的实现,除了依据国家正式法律制度外,还要重视其它规则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决定国家法律和其它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以及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家法族规 民间法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汉制”新探——论西汉前期的“汉承秦制”与“汉家法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禹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66,192,共15页
在西汉前期的“汉制”建构中,因政治、经济形势的需求,汉代政治制度在继承、改造秦旧制的基础上,其制度创新主要源于由儒家学者所改造的周代礼仪制度。宗法血缘尊卑之制成为“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汉制”中“汉承秦制”与... 在西汉前期的“汉制”建构中,因政治、经济形势的需求,汉代政治制度在继承、改造秦旧制的基础上,其制度创新主要源于由儒家学者所改造的周代礼仪制度。宗法血缘尊卑之制成为“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汉制”中“汉承秦制”与“汉家法周”的制度架构。这种政治体制重新建构了汉代国家与基层社会的相互关系,并适应了汉朝廷对关东广大地域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制” “汉承秦制” “汉家法周”
下载PDF
对宋元家族制度、家法与女性的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臧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0-85,共6页
宋代家族组织的重建及在宋元以后族长、族产、族规、祠堂等家族形态的完善与普及 ,是女性地位得以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儒家文化提倡的伦理道德规范融入族规、家法之中 ,使其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立身处世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是儒家文化最易... 宋代家族组织的重建及在宋元以后族长、族产、族规、祠堂等家族形态的完善与普及 ,是女性地位得以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儒家文化提倡的伦理道德规范融入族规、家法之中 ,使其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立身处世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是儒家文化最易于传播 ,最易于为乡村民众、特别是妇女所接受的途径之一。了解家族制度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及女性在家族中的地位与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元朝 家族制度 家法 妇女地位 郑氏规范
下载PDF
十年一剑欲何求——读《兵家法思想通论》有感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小红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兵家在一般人的眼中,即神秘又简单,“神秘”源于那种应对瞬息万变局势的复杂理论和思维——只是兵家著作中的那些术语已足以使人如入迷宫;“简单”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马上得天下易,马上守天下难”。修文治,须润物无声,深... 兵家在一般人的眼中,即神秘又简单,“神秘”源于那种应对瞬息万变局势的复杂理论和思维——只是兵家著作中的那些术语已足以使人如入迷宫;“简单”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马上得天下易,马上守天下难”。修文治,须润物无声,深谋远虑,如周公制礼“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捉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论 家法 周公制礼 兵家 神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