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传统与大社会:一个江南村落的家祭仪式变迁研究
1
作者 张景明 管佳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小传统”的家祭仪式变迁是管窥乡土社会转型的一个文化视角。祭祖文化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祭祀活动对祖先表达崇拜与尊敬之意的家祭仪式,并非单纯是仪式过程中祭品的堆设、虔诚的祈语以及特定人群在特定时空的必经程序,而是... “小传统”的家祭仪式变迁是管窥乡土社会转型的一个文化视角。祭祖文化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祭祀活动对祖先表达崇拜与尊敬之意的家祭仪式,并非单纯是仪式过程中祭品的堆设、虔诚的祈语以及特定人群在特定时空的必经程序,而是反映外部物质世界的缩影写照与承载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在生命力量。以江苏省常州市石子街村为个案,研究该村家祭仪式过程及其在物、人、功能等三个方面的变迁内容,探析该村在生计方式、人口流动、思想观念这三大不同维度的社会变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农村改革背景下石子街村面临的发展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祭仪式 传统文化 文化变迁 社会变迁 现代化
下载PDF
春节家祭仪式的传承与现代变迁——基于四川省江油市永胜镇的田野调查
2
作者 谷茂君 孟令法 《河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春节家祭仪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基本组织单位,在新旧交替之时举行祭祀祖先和各类民间俗神的传统仪式活动。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父系为轴,以孝为核心,强调宗法制的家庭伦理观念,并推动家祭仪式的弘扬与传承。随着现代化和... 春节家祭仪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基本组织单位,在新旧交替之时举行祭祀祖先和各类民间俗神的传统仪式活动。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父系为轴,以孝为核心,强调宗法制的家庭伦理观念,并推动家祭仪式的弘扬与传承。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祭祀仪式也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变迁。由此,以江油市永胜镇家祭仪式为例,运用家庭民俗学方法,通过对该地区春节家祭仪式过程与祭祀对象的考察,可以发现,孝道文化、祈福迎祥和文化认同是仪式传承的核心内容,非遗保护为仪式传承提供政策支持。而现代化和城市化语境下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思想观念的时代变迁是影响家祭仪式内涵与外延发生改变的主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家祭仪式 庭民俗学 传承与变迁
下载PDF
论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的特点和社会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立艳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2,共6页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其顺应历史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各姓的独特之处,从而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关键词 满族 家祭 特点 影响 宁安
下载PDF
试论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姜小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是萨满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历史源流的分析,确定家祭来源于萨满教,同时又分析了家祭与萨满教的区别,最后认为满族家祭是萨满教的末期形态。
关键词 满族 家祭 萨满教 民俗文化
下载PDF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探源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广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 宁安满族关氏家祭礼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满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祭祀风俗。宁安关氏家族是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其家祭礼俗中,我们可以管窥到满族古老风俗发展、演进的文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安 满族 家祭 礼俗
下载PDF
关于满族家祭和家萨满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学斌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满族家祭和家萨满的萨满教属性近年来不断受到质疑,认为家萨满不属于萨满教范畴。结合萨满教的理论和满族家祭的特点,我们从宇宙灵魂观、仪式、服饰、家祭内容、家萨满的作用等方面入手,论证了满族家祭和家萨满的萨满教属性。
关键词 满族 家祭 萨满教
下载PDF
朱子《家礼》与宋明以来家祭礼仪模式建构 被引量:6
7
作者 邵凤丽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家祭礼仪是传统社会家族生活的重要构成。宋明以来,家祭礼仪之所以得到了较大发展,是因为深受朱子《家礼》文本的影响。作为家族礼仪范本,朱子《家礼》创制了经典家祭礼仪模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宋明以来家祭礼仪的发展,成为塑造传统社会... 家祭礼仪是传统社会家族生活的重要构成。宋明以来,家祭礼仪之所以得到了较大发展,是因为深受朱子《家礼》文本的影响。作为家族礼仪范本,朱子《家礼》创制了经典家祭礼仪模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宋明以来家祭礼仪的发展,成为塑造传统社会家祭礼仪形态的重要指导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礼》 家祭礼仪模式 建构
下载PDF
“昭穆制”的历史意义与功能(二)──敬宗收族:家祭、谱法中宗族政治的盱衡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卫民 《社会科学论坛》 2011年第6期178-195,共18页
作为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昭穆制因史料的语焉不详,成为困扰历代学者致其聚讼纷争、模棱两可的学术难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将昭穆与婚级、墓葬、宗庙制度联系起来探讨者甚夥,但持反对论者更不在少数。本课题前期成果从探讨... 作为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昭穆制因史料的语焉不详,成为困扰历代学者致其聚讼纷争、模棱两可的学术难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将昭穆与婚级、墓葬、宗庙制度联系起来探讨者甚夥,但持反对论者更不在少数。本课题前期成果从探讨家奠吊祭与婚制礼法入手,着重从"婚级制与昭穆""家族政治与昭穆""君宗之辨与昭穆"的角度进行阐释,并认为,昭穆制应当缘于两姓氏族相互通婚且母系氏族分宗,班位在两系中轮流变动这一根本原则,其本质在于昭穆之间互通父子,且昭与昭、穆与穆之间属于同族,而昭穆之间分属异族,其产生的原因既决定了昭穆制度是维系宗族成员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及至后代,昭穆开始异变,成为"敬宗收族"的一种礼法,开始表现为大宗宗子在宗族日常事务中据核心地位并有别于君统之外的制度。作为研究成果的第二部份,本文继续承接第一步研究成果的思路,并将研究假设建立在对大量谱牒解读与家族祭祀仪制的考察基础上,并试图得到下述结论:昭穆制度下的"敬宗收族"精神则是指导谱牒修撰与家族祭祀的基本原则,谱牒修撰所提倡的长幼亲疏与繁杂的家族祭祀程序都旨在为家族事务的合法性提供一个共同的载体,这个载体,便是昭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穆 敬宗收族 家祭 谱法 宗族政治
下载PDF
满族萨满家祭舞蹈的符号学解读
9
作者 孙慧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5,共4页
本文运用罗兰巴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从满族萨满家祭舞蹈的表层形态入手,逐层深入地探入其深层结构,并以此为据探讨萨满舞蹈在满族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满族萨满家祭舞蹈虽然表现形式丰富,但究其根本... 本文运用罗兰巴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从满族萨满家祭舞蹈的表层形态入手,逐层深入地探入其深层结构,并以此为据探讨萨满舞蹈在满族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满族萨满家祭舞蹈虽然表现形式丰富,但究其根本都表达了"人敬祖先"这样的观念;而其更深层的符号意指则是借助"人敬祖先"的伦理关系来建立具有稳定结构的社会关系,以保证农耕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样的双层意指结构构成了满族萨满家祭舞蹈的文化符号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家祭 萨满舞蹈 结构主义符号学
下载PDF
清代衍圣公家祭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勇 《清史论丛》 2021年第1期58-80,共23页
清代衍圣公的家祭仪典,是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部分和特殊案例。其举行家祭的空间,包括阙里孔庙内的家庙和衍圣公府家庙(报本堂)、祧庙、夹室、慕恩堂等处;其家祭奉祀的对象,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列祖先辈。因孔子不断受到历朝抬谥,祭孔已... 清代衍圣公的家祭仪典,是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部分和特殊案例。其举行家祭的空间,包括阙里孔庙内的家庙和衍圣公府家庙(报本堂)、祧庙、夹室、慕恩堂等处;其家祭奉祀的对象,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列祖先辈。因孔子不断受到历朝抬谥,祭孔已不仅是孔氏子孙之家祭,还是被纳入王朝祭典的国祭。阙里孔庙丁祭最初本为孔氏家祭,由衍圣公主持完成,后世逐渐囊括官绅、儒生等群体,兼备官私双重特点,具有振奋士林、兴起教化之效。以报本堂"时祭"为代表的衍圣公府内部家祭而言,参与者为孔氏大宗成员,极具私密色彩,能够起到约戒子弟、敬宗收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圣公 家祭
下载PDF
浅析九台“石姓”家族家祭仪式音乐
11
作者 杨明晨 蔡畅 《时代人物》 2022年第31期16-18,共3页
我国东北地区的九台“石姓”家族家祭仪式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满族音乐的重要艺术形式。我们不仅要对“石姓”家族家祭仪式音乐深入研究,还要对即将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进行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研究石姓家族家祭仪式... 我国东北地区的九台“石姓”家族家祭仪式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满族音乐的重要艺术形式。我们不仅要对“石姓”家族家祭仪式音乐深入研究,还要对即将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进行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研究石姓家族家祭仪式音乐,找出萨满音乐特点,加强萨满音乐的挖掘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姓 家祭 音乐特点
下载PDF
黔东南苗家祭桥习俗
12
作者 吴平(撰文) 孙亚光(摄影)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祭桥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一项重要民俗文化,尤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为甚。每年农历二月二,苗家都要举行架祭新桥、祭祀老桥、给旧桥旧貌换新颜等仪式。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鸡肉、鸭肉、猪肉、红蛋、糯米饭、糯米粑、美酒等祭品,到自家桥和村落... 祭桥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一项重要民俗文化,尤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为甚。每年农历二月二,苗家都要举行架祭新桥、祭祀老桥、给旧桥旧貌换新颜等仪式。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鸡肉、鸭肉、猪肉、红蛋、糯米饭、糯米粑、美酒等祭品,到自家桥和村落重要的桥焚香祭拜,庇护子女健康成长,祈接子嗣,寄望子孙兴盛繁衍,场面十分隆重和热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习俗 家祭 西南少数民族 民俗文化 仪式 村落
下载PDF
A股分红 家祭无忘告乃翁
13
《中外管理》 2011年第12期20-20,共1页
证监会新任掌门人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锣”是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11月9日,有关负责人在解答四大市场热点问题时强调,证监会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对此有投资者迫切地追问“何时能够实现?”,并调侃... 证监会新任掌门人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锣”是要求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11月9日,有关负责人在解答四大市场热点问题时强调,证监会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对此有投资者迫切地追问“何时能够实现?”,并调侃称“上市公司分红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红政策 家祭 A股 上市公司 市场热点 决策机制 证监会 郭树清
下载PDF
家祭三叩谢邓公
14
作者 屈重喜 《陕西审计》 1997年第4期45-45,共1页
南风送暖万山荣,霓霞彩虹布苍庭。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千年生灵穷困绕,梦中盼富思福星。谁扭乾坤振华夏,冢祭三叩谢邓公。
关键词 家祭三叩谢邓公》 中国 当代 诗歌 屈重喜
下载PDF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参加国庆群众游行活动有感
15
作者 钱永刚 《今日中国》 2019年第11期54-57,共4页
我作为钱学森之子,代表父亲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在3号礼宾车上,我举着父亲的荣誉牌,让父亲能“目睹”国家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共同见证这些保卫国家安全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器。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我作为钱学森之子,代表父亲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在3号礼宾车上,我举着父亲的荣誉牌,让父亲能“目睹”国家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共同见证这些保卫国家安全的国之重器、国之利器。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群众游行的第一个篇章“建国创业”当中,三号方阵—“致敬”方阵由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老一辈建设者和家属代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战士,老一辈军队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代表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领导人 家祭 国防实力 老战士 新中国成立前 国之重器 游行 英模
下载PDF
家祭、礼俗互动与汉人的精神世界——以云南腾冲汉人家祭活动为阐释对象
16
作者 宣朝庆 李聿翻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平民家祭是浸润伦理精神的礼仪实践,关乎社会善治与生民立命。通过考察云南腾冲汉人家庭祭坛“家堂”的社会构成与伦理内涵,讨论儒家式家祭与日常生活规范及实践之间的关系,发现祭祀“天地君亲师”、家宅之神和祖先,是国家礼制、儒教礼... 平民家祭是浸润伦理精神的礼仪实践,关乎社会善治与生民立命。通过考察云南腾冲汉人家庭祭坛“家堂”的社会构成与伦理内涵,讨论儒家式家祭与日常生活规范及实践之间的关系,发现祭祀“天地君亲师”、家宅之神和祖先,是国家礼制、儒教礼义与民间信仰互动的产物,这一信仰系统虽深具宗教性,但根柢是私人道德与日用伦常;人与神和祖先的沟通掌握在普通人的手中,“家”成为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唯一庙宇,独立和绵延的“家”成为社会生命的安置之所。因此,作为最有生命力的礼教手段,家祭仍是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祭 天地君亲师 礼俗互动 社会生命
原文传递
家祭无忘告乃翁——记黄埔同学、民革党员毛鸿基
17
作者 闫锋 毛颖青(口述) 《黄埔》 2023年第2期51-53,共3页
黄埔同学、民革党员毛鸿基,浙江杭州人,1916年3月19日出生,2001年7月13日去世,享年85岁。1941年,毛鸿基进入位于贵州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第17期通讯科学习。1949年11月在重庆率部起义。1985年7月加入民革。1931年,毛鸿基在国民党南京交... 黄埔同学、民革党员毛鸿基,浙江杭州人,1916年3月19日出生,2001年7月13日去世,享年85岁。1941年,毛鸿基进入位于贵州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第17期通讯科学习。1949年11月在重庆率部起义。1985年7月加入民革。1931年,毛鸿基在国民党南京交通兵团无线电教导大队当兵。1933年,奉命调到重庆交通兵团通信营1连任见习官报务员,后调至江西南城配属36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革党员 浙江杭州人 家祭 鸿基 黄埔军校 见习官 重庆交通 兵团
原文传递
论不嫁女的家族身份——以YQ村春节家祭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卫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中国农村大部分汉族聚居地区,女性的家族身份不具有先赋性,绝大多数妇女要通过婚姻来完成从自己出生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据此确立在姻亲和血亲交汇的亲属体系中的地位。春节家祭活动是彰显家族身份的典型语境。终生单身的不嫁... 中国农村大部分汉族聚居地区,女性的家族身份不具有先赋性,绝大多数妇女要通过婚姻来完成从自己出生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据此确立在姻亲和血亲交汇的亲属体系中的地位。春节家祭活动是彰显家族身份的典型语境。终生单身的不嫁女游离于"潜在外人"与"真正外人"之间的模糊地带,处于家族身份游移不定的"另类"状态。使女性具有先赋性亲属身份和家族地位,是提升其生存境况的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嫁女 春节家祭 族身份
原文传递
论女性在血缘亲属体系中的“外人”身份——以榆钱村春节家祭为个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卫华 《民俗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85-92,共8页
在中国农村汉族社会,女性在其生长的血缘亲属体系中被看作"外人",其最突出的显示语境是春节期间的祖先祭典活动,"外人"禁忌使这种身份被极端强化。绝大多数妇女通过婚姻完成从自己血缘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 在中国农村汉族社会,女性在其生长的血缘亲属体系中被看作"外人",其最突出的显示语境是春节期间的祖先祭典活动,"外人"禁忌使这种身份被极端强化。绝大多数妇女通过婚姻完成从自己血缘家族到夫家家族的身份转换,并据此确立在亲属体系中的地位。血缘家族体系中的"外人"身份使得女性的家族身份因失去先赋性而带有被动色彩,影响其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地位的确立。榆钱村的调查可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春节家祭 外人身份 外人禁忌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的家奠弔祭仪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卫民 贺碧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4-100,共7页
祀祭丧葬文化在我国古代繁缛的礼节仪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丧葬制度以礼教符号为载体,将个体的哀痛情感内化为文字以试图对死亡这一永恒概念进行审视和对话,通过礼教来对弔祭程序进行点缀,使得丧亡的个体生命在"礼制"层... 祀祭丧葬文化在我国古代繁缛的礼节仪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丧葬制度以礼教符号为载体,将个体的哀痛情感内化为文字以试图对死亡这一永恒概念进行审视和对话,通过礼教来对弔祭程序进行点缀,使得丧亡的个体生命在"礼制"层面上存活于吊祭者内心成为了可能。家奠是诸多祭祀仪制中的一种,它受到"昭穆制"与"祭不越望"观念的影响,对它起源与仪制程序的考证,可以探求古人在祭祀中的细微心理,从中可以得出,家奠弔祭仪制应当是诸多繁杂礼仪中个体情感最为真切的一种,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高度提炼出家奠弔祭的一般程序,有助于我们对古代生死哲学的探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祭 礼仪 五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