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误诊为“脑炎”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IC型的临床特点、家系基因学分析
1
作者 韩蕾 张正军 +3 位作者 刘瑞花 郑钦亮 寇睿 李秋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528-3534,共7页
目的:探讨1例误诊为“脑炎”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cbIC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家系MMA基因突变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晚发型MMA的认识和重视,从而为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能力。方法:收集1例反复误诊为“脑炎”的cbIC型MMA... 目的:探讨1例误诊为“脑炎”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cbIC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家系MMA基因突变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晚发型MMA的认识和重视,从而为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治能力。方法:收集1例反复误诊为“脑炎”的cbIC型MMA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对其家系共4名成员进行MMACHC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患儿为青春期男性,起病隐匿,表现为反应迟钝、认知功能下降、视幻。患儿自8岁后反复患“脑炎”,每年1~2次,均在当地诊所输液后缓解。头颅MRI显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增高,尿有机酸分析亦显示尿甘油酸-3,3羟基丙酸-2、甲基丙二酸均明显升高,诊断为cbIC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经维生素B12、左卡尼汀、甜菜碱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患儿及其哥哥甲基丙二酸尿症cbIC型的致病基因(MMACHC基因)测序均发现了两个突变C.394C > T和C.482G > A,前者来源于患儿父亲,后者来自母亲,C.394C > T突变发生在第3外显子上,C.482G > A突变发生在第4外显子上,均为杂合子。结论: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IC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许多患者首次就诊时经常被漏诊或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当遇到临床中无法用脑炎等疾病解释的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需要考虑MMA等遗传代谢病可能,应该及时完善有机酸检测以及相关基因检测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cbIC型 临床特点 家系基因学分析
下载PDF
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基因突变热点分析报告
2
作者 张新愉 刘奕志 +3 位作者 罗莉霞 吴明星 程钢 胡斌 《眼科学报》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对一个来自广东兴宁的四代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突变热点的分析,了解这个家系在热点上是否有相应的改变。方法:该家系19名成员(包括患者8人,非患者11人)知情同意进人本研究。8例患者在中山眼科中心接受全面的眼部... 目的:对一个来自广东兴宁的四代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突变热点的分析,了解这个家系在热点上是否有相应的改变。方法:该家系19名成员(包括患者8人,非患者11人)知情同意进人本研究。8例患者在中山眼科中心接受全面的眼部及全身检查,以排除存在白内障以外眼部及全身疾患。11例非患病亲属仅接受眼部检查。对这19例研究对象各抽取外周血5ml,提取基因组DNA。针对国外文献报道(截至2003年1月为止)的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10个基因(CRYAA、CRYAB、CRYBA1/A3、CRYGD、GJA8、CRYGC、CRYBB2、GJA3、MIP及:BFSP2)的17个突变热点,设计引物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片段覆盖这17个位点,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这19名研究对象在17个突变热点上是否有相应的序列改变。结果:19例研究对象.在国外文献报道的17个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突变热点,均未发现相应的序列改变。结论:初步排除这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与国外文献报道的17个突变热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家系基因突变 眼科 眼部检查
下载PDF
家系基因谱不典型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陈建蓉 刘莹 甘华侠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98-103,106,共7页
目的报道1例家系基因谱不典型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分享此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罕见病的诊疗思路。方法总结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相关临床特点,并完善基因检测,同时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相似突变位点的病例报告,分析携带... 目的报道1例家系基因谱不典型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分享此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罕见病的诊疗思路。方法总结先证者和家系成员的相关临床特点,并完善基因检测,同时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相似突变位点的病例报告,分析携带该突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先证者14岁,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检查示低钙、高磷、高PTH血症,伴矮小、智力低下、牙釉质发育不全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和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确诊为PHP1a型。先证者同胞弟弟有部分AHO体征,但无低钙、高磷、高甲状旁腺激素表现。家系基因谱分析发现先证者携带GNAS:c.348dup(p.V117Rfs*23)杂合突变,但其弟弟和父母均无该基因突变。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PHP,早期容易被误诊,临床若发现AHO体征,应及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家系基因检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a型 GNAS基因 癫痫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不典型家系基因
下载PDF
脊肌萎缩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1例临床及家系基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丹 徐玲玲 +5 位作者 梁玉坚 黄雪琼 程玉才 裴瑜馨 张成 唐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2-566,共5页
脊肌萎缩症合并Ⅰ型呼吸衰竭(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type 1,SMARDl)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病非常罕见,至今全世界已报告60余例,而我国仅有1例报告。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合并呼吸衰竭1型 家系分析IGHMBP2基因
下载PDF
SLC25A20基因c.199-10T>G纯合致肉碱酰基转移酶缺乏症1例及家系基因报告
5
作者 邓朝晖 潘嘉浩 +1 位作者 吴国豪 黄宇戈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 了解肉碱酰基转移酶缺乏症(CACTD)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SLC25A20基因c.199-10T>G纯合变异致CACT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CACTD患儿以出生后全身肤色紫绀伴意识丧失为首发症状,伴有反复... 目的 了解肉碱酰基转移酶缺乏症(CACTD)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SLC25A20基因c.199-10T>G纯合变异致CACT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CACTD患儿以出生后全身肤色紫绀伴意识丧失为首发症状,伴有反复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血串联质谱分析示Cit、GAA升高,C0、C2、C3、C4、C4-OH降低及相关比值异常,提示严重的肉碱缺乏,基因检测患儿SLC25A20基因为c.199-10T>G纯合突变,患儿父母在该位点均为c.199-10T>G杂合突变。结论 CACTD发病早,临床表现危重,死亡率高,应提倡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质谱筛查,对临床可疑患儿及早行血、尿代谢标志物检测及基因分析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SLC25A20基因 家系基因
下载PDF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二个家系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颂 杨安波 +1 位作者 周淑华 王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78-779,共2页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于2003年首次被定位于2号染色体2q243的SCN9A基因^[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收集到两个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家系,并对其致病基因进行研究。
关键词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家系基因突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 2号染色体 临床工作 先天性 A基因
原文传递
家系基因型重建法在单亲祖孙关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冠车 付丽红 +5 位作者 杜情情 张晓静 王茜 付光平 李淑瑾 丛斌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6期565-572,共8页
目的对有参考个体参与的单亲祖孙关系鉴定中家系基因型重建方法的应用及计算思路的选择进行探索研究。方法依据河北汉族人群38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学数据,用计算机模拟8000个祖孙家系,选择生母及不同数量父辈个体作为参考样本... 目的对有参考个体参与的单亲祖孙关系鉴定中家系基因型重建方法的应用及计算思路的选择进行探索研究。方法依据河北汉族人群38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学数据,用计算机模拟8000个祖孙家系,选择生母及不同数量父辈个体作为参考样本进行单亲祖孙关系鉴定,应用家系基因型重建法的三种不同计算思路:期望值法、最小概率值法及改良的最小概率值法计算祖孙关系指数(grandparent index, GI),通过诊断实验设定累积祖孙关系指数(combined grandparent index,CGI)界值,并用60例实际案例进行验证。结果父辈参考个体数目显著影响单亲祖孙关系的判定,随着参考个体数目的增加,判定的准确性增加。若以104、10-4作为认定与排除的界值,即使只有1个父辈参考个体,期望值法获得的判定准确度也在90%以上,2个父辈个体参与时准确度达99.8%,而最小概率值法的灵敏度较低,假阴性率较高,改良的最小概率值法介于二者之间。60例实际案例验证结果显示,以期望值法计算CGI值,除有一个单参考个体真家系不能判定外,其余家系均被准确认定或排除。结论在单亲祖孙关系鉴定中,生母及父辈个体参与鉴定时,应用家系基因型重建法可以有效利用更多被检个体的遗传信息,提高鉴定效力;在讨论的三种计算思路内,期望值法能更准确的估计亲缘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其效力和安全性均足以满足该类鉴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单亲祖孙关系鉴定 家系基因型重建法 期望值法 最小概率值法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的克隆鉴定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晓娣 张新友 +1 位作者 宋通微 洪澄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2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患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外周血检测凝血指标,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探讨遗... 目的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2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患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外周血检测凝血指标,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探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的分子机制。结果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A1、A4以及B2均为FGA基因g.1233G>A突变,A1的妹妹、A4的父亲以及B2的母亲均携带有相同的突变;A2、A7、B4和B5均为FGG基因g.10819G>A突变,家系成员中A2的母亲和外婆、A7的姐姐和女儿、B4的母亲和B5的母亲均携带有相同的突变;A3、A5、A6、B1和B3及其相关亲属共10例携带有FGB基因g.9692A>G突变。先证者及家系主要成员中发生Fg基因突变的成员APTT、PT和TT均明显延长,但Fg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可由多种Fg基因外显子突变导致,FGB和FGG外显子突变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 基因组外显子测序 家系致病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家系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检测诊断13号染色体微重复患儿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徐丙杰 许迎春 +2 位作者 李薇 徐建华 李海浪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对13号染色体微重复患儿进行遗传学病因研究,并分析诊治过程,提高临床认识。方法报道2018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1例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难治性癫痫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3号染色体微重复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持... 目的对13号染色体微重复患儿进行遗传学病因研究,并分析诊治过程,提高临床认识。方法报道2018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收治的1例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难治性癫痫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3号染色体微重复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持续地进行临床随诊,并采用家系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测序(Trio-CNVseq)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基因微结构,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基因拷贝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结果患儿于生后8个月死亡。Trio-CNVseq检测显示患儿染色体微重复,chr13q12.12-q12.12(chr13:23528440-24922980)位置存在约1.39 Mb的可能致病性CNV,患儿为单倍重复,父亲为野生型,母亲为野生型;CNV区域涵盖3种明确的致病基因,即γ-肌聚糖基因(SGCG基因)、线粒体中间肽酶基因(MIPEP基因)以及痉挛性共济失调Charlevoix-Saguenay基因(SACS基因);chr13:23528440-24922980区域异常为尚未报道过的13号染色体微重复。结论13号染色体(chr13:23528440-24922980)1.39 Mb微重复是患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难治性癫痫及反复感染的遗传学基础,Trio-CNVseq能够准确地检测染色体的微小变异,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明确病因、判断预后,予以恰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号染色体微重复 家系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发育迟缓 难治性癫痫 反复感染
下载PDF
基于主判别变量法的近红外光谱STR基因分型专家系统
10
作者 张斌 鲁辉 +4 位作者 汪雪娇 胡海燕 刘玲 谢洪平 顾炳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6-520,523,共6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主判别变量算法对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分型专家系统进行研究。选择STR基因座D16S539中6种总核心重复串数不同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型9-9、9-11、9-12、10-10、10-11和11-11作为研究对象。6种基因型样本分别通过...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主判别变量算法对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分型专家系统进行研究。选择STR基因座D16S539中6种总核心重复串数不同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型9-9、9-11、9-12、10-10、10-11和11-11作为研究对象。6种基因型样本分别通过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平行扩增,以扩增产物的近红外光谱作为判别变量建立判别模型。最后,基于该基因座6种基因型的总核心重复序列数的差异来构建其基因分型专家系统。结果表明:方法适用于不同差异程度的基因型分型,预测准确率高且稳健性好,这为建立其他基因座的分型专家系统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串联重复序列 近红外光谱 主判别变量 基因分型专家系
下载PDF
“中国人糖尿病家系库”建立
11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11-111,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教授的带领下,日前已在该院建立了国际上最大数量的“中国人糖尿病家系库”。
关键词 “中国人糖尿病家系库” 血清 DNA标本 L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类型家系
下载PDF
常染色体STR分析隔代亲权鉴定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泽英 《中国司法鉴定》 2012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由于需要确定身份的孩子父(母)即第二代不能参加鉴定,只能通过检测与缺席者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即第一代的基因型,根据第一代基因型推测第二代可能的基因型,重建家系基因型。如检测结果不违反孟德尔遗传规律,计... 由于需要确定身份的孩子父(母)即第二代不能参加鉴定,只能通过检测与缺席者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即第一代的基因型,根据第一代基因型推测第二代可能的基因型,重建家系基因型。如检测结果不违反孟德尔遗传规律,计算祖孙亲缘关系指数。笔者成功鉴定了一例祖父、母与孩子间存在祖孙亲缘关系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常染色体 家系基因型重建 隔代亲权鉴定
下载PDF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一例家系SCA3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晓华 叶蕾 +5 位作者 傅毅 余慧贞 于广平 赵咏桔 宁光 李小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48-849,共2页
关键词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 家系SCA3基因 突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原文传递
祖孙亲缘关系鉴定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春燕 余纯应 霍家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92-694,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独女)未婚生育一男孩,孩子生父不详,后张某意外身亡,张某的父母为给孩子上户口,委托本鉴定所进行祖孙亲缘关系鉴定。1.2检验方法采集外祖父、外祖母和男孩3人的血样,用Chelex-100法提取DNA.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亲子鉴定 祖孙关系 家系基因型重建法 ITO法
下载PDF
KMT2D基因变异所致歌舞伎综合征1例
15
作者 董佳宁 张飘飘 +1 位作者 徐芬芬 赵红洋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 探讨歌舞伎综合征(Kabuki syndrome, KS)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类型和基因检测诊断。方法 对患儿进行外周血家系全外显子测序,并通过Sanger DNA测序验证。结果 先证者为6岁5个月的女性患儿,表现为特殊面容、发育迟缓、惊厥发作、脑电... 目的 探讨歌舞伎综合征(Kabuki syndrome, KS)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类型和基因检测诊断。方法 对患儿进行外周血家系全外显子测序,并通过Sanger DNA测序验证。结果 先证者为6岁5个月的女性患儿,表现为特殊面容、发育迟缓、惊厥发作、脑电图异常、反复中耳炎病史等。患儿外周血家系全外显子测序显示,KMT2D基因(NM003482)c.3094del(p.Leu1032TrpfsTer24)存在变异。该变异为移码变异。Sanger DNA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父亲、母亲均未携带该变异,表明该变异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解读标准,该基因变异分类为PVS1+PS2+PM2,属于致病性变异。结论 患儿确诊为由KMT2D基因变异导致KS1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疑似KS者应做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已知基因无变异的患者,应根据国际共识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并进行随访和遗传咨询。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KS基因变异谱,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舞伎综合征 KMT2D基因 特殊面容 家系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遗传性皮肤病
16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7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遗传性皮肤病 Weber-Cockayne亚型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结节性硬化症 外胚层发育不良 先天性角化不良 家系基因突变 家系报告
下载PDF
Y染色体STR家系排查中基因突变鉴别1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强 邹家琦 +1 位作者 唐金晶 杜鸿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426-427,共2页
1案例资料及检验1.1简要案情2016年3月14日早6时许,赣州市安远县龙布镇明德小学六年级学生刘某(女,12岁),离家前往学校上课。但经学校老师反映,刘某并未到校。当地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不久,在龙布镇上林村一间村民闲置的老屋内发现... 1案例资料及检验1.1简要案情2016年3月14日早6时许,赣州市安远县龙布镇明德小学六年级学生刘某(女,12岁),离家前往学校上课。但经学校老师反映,刘某并未到校。当地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不久,在龙布镇上林村一间村民闲置的老屋内发现刘某尸体并且下身裸露,随后市县两级的技术民警根据专案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开展了认真细致的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提取了死者的阴道拭子和大腿内侧棉签擦拭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DNA检验 Y染色体STR Y染色体基因家系突变
原文传递
马凡综合征1例
18
作者 于琦 庄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945-946,共2页
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常因误诊而延误病情.MFs病情凶险,患者常因夹层动脉瘤破裂、心包填塞或心力衰竭而死亡.近期诊断1例有家族史的MFs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遗传 基因 显性家系调查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hHB genes in a predigree of congenital monilethrix
19
作者 刘安 肖生祥 +4 位作者 谭升顺 徐彦春 焦婷 刘艳 潘敏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 polymorphism in a pedigree of congenital monilethrix. Methods: Genomic DNA of affected members, the normal members of the pedigree and 50 unrelated normal members who came from dif...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 polymorphism in a pedigree of congenital monilethrix. Methods: Genomic DNA of affected members, the normal members of the pedigree and 50 unrelated normal members who cam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ere extracted with a whole blood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and used as a template for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mediated amplification of hHB1 and hHB6 genes. Results: In the pedigree, DNA analysis of patients and normal persons revealed C(447th) in exonl of hHB1 gene and the 52th codon was CCA encoding arginine. But it was a heteropeak of O or C in 50 unrelated normal members, which encodes glycine or arginine. It showed that this change was 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 Conclusion: A 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monilethrix exists in Chinese population. SNP which can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amino acid sequence is found in a pedigree of congenital monilethrix, and a genetic heterogeneity of monilethrix existed in Chines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LETHRIX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hHB1 hHB6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一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20
作者 刘梦源 李东晓 +5 位作者 李雨珂 梅道启 董世杰 王艳丽 胡韦毓 高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SPG5A)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15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疑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1个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SPG5A)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15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疑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1个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家系全基因组测序(trio-WGS),对可疑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患儿为1岁男性,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颜面部、四肢远端及躯干背侧多毛,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双下肢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其父母及姐姐表型均未见明显异常。Trio-WGS检测发现患儿携带CYP7B1基因c.1250G>A(p.Arg417His)纯合变异,其母亲携带杂合变异,父亲和姐姐均为野生型,变异来源分析为8号染色体(chr8)母源单亲二倍体(UPD),Sanger测序与trio-WGS结果一致。既往未见chr8母源UPD导致SPG5A的报道。结论上述SPG5A患儿为复杂型HSP,chr8 CYP7B1基因c.1250G>A母源UPD可能是其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 家系基因组测序 CYP7B1基因 单亲二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