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失重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飞 郭莉 +3 位作者 骞爱荣 黄勇平 张舒 张茹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与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将通过三维随机回转器模拟失重环境处理的家蚕胚胎作为回转组。对照组是未进行回转处理的同批次家蚕卵。在家蚕胚胎的中期和孵化期分别对回转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与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将通过三维随机回转器模拟失重环境处理的家蚕胚胎作为回转组。对照组是未进行回转处理的同批次家蚕卵。在家蚕胚胎的中期和孵化期分别对回转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观察家蚕胚胎发育状态和蚁蚕孵化时间,分析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探讨差异基因涉及的信号通路,并使用qRT-PCR验证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模拟失重使家蚕胚胎发育提前。GO富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回转组胚胎和孵化蚁蚕表达变化的基因均主要富集于催化活性、膜结构和代谢的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回转组胚胎表达变化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和RNA转运通路,而回转组孵化蚁蚕主要富集在代谢、粘着斑和紧密连接通路。qRT-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回转组胚胎中的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突触囊泡糖蛋白2B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回转组蚁蚕中的氨肽酶N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而胶原蛋白和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等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模拟失重可以加速家蚕胚胎的发育进程,且家蚕胚胎期基因表达对失重环境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家蚕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侵染家蚕胚胎细胞与草地贪夜蛾细胞的病变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国庆 李艳红 +4 位作者 谢俪 庞敏 潘敏慧 鲁成 周泽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 bycis)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是一种无线粒体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将N.bom bycis经KOH处理后,接种于家蚕胚胎细胞(BmE细胞)和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21)。用倒置显微镜对微孢子虫在宿主细胞中感染增殖...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 bycis)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是一种无线粒体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将N.bom bycis经KOH处理后,接种于家蚕胚胎细胞(BmE细胞)和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21)。用倒置显微镜对微孢子虫在宿主细胞中感染增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跟踪观察,比较两种细胞接种N.bom bycis后所出现的形态学变化。接种后第12天起,两种细胞内均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孢子,并可见大量的胞外游动。在感染晚期,Sf21中有许多孢子从细胞中逸出,留下许多空泡,细胞还保持一定的完整性,而家蚕胚胎细胞则在感染后期完全崩解。这种差异可能是Sf21作为一种非原宿主细胞,对N.bom bycis的感染有一定耐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 家蚕胚胎 细胞病变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在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1中的极丝弹出情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红 吴正理 +4 位作者 潘国庆 庞敏 胡军华 张瑞芝 周泽扬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本文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在家蚕胚胎细胞(Bombyx mori-SWU1Embryoniccell line,BmE-SWU1)中增殖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进行了观察;同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本文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在家蚕胚胎细胞(Bombyx mori-SWU1Embryoniccell line,BmE-SWU1)中增殖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进行了观察;同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IFAT)对家蚕微孢子虫极丝弹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家蚕微孢子虫体外培养体系中观察到了二型孢子、发芽后的孢子空壳以及未成熟孢子等;此外,在接种后10d的细胞爬片中,发现了大量孢子弹出极丝的情况,其极丝的长度在58μm-120μm之间,其中100μm以上的居多,且其极丝的扭曲程度、方向性、粗细也大都不同。本研究表明了微孢子虫在培养细胞体系中自动发芽可以以长极丝孢子的形式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扫描电镜 家蚕胚胎细胞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经不同冻存条件处理后对家蚕胚胎细胞的侵染性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强 党晓群 +7 位作者 王营 陈洁 刘方燕 赵丽芳 曹琛福 吕建强 潘国庆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5-1061,共7页
为了解家蚕微孢子虫保存方法对其侵染性的影响及大量获得细胞感染实验材料,将采用不同冻存液及冻存法处理的家蚕微孢子虫分别接种于家蚕胚胎细胞(Bm E),调查家蚕微孢子虫对细胞的感染率及感染细胞的传代能力。与液氮直接冻存法处理和高... 为了解家蚕微孢子虫保存方法对其侵染性的影响及大量获得细胞感染实验材料,将采用不同冻存液及冻存法处理的家蚕微孢子虫分别接种于家蚕胚胎细胞(Bm E),调查家蚕微孢子虫对细胞的感染率及感染细胞的传代能力。与液氮直接冻存法处理和高温高压灭菌法处理的微孢子虫相比较,用液氮梯度冻存法处理的微孢子虫的粘附率和感染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采用液氮梯度冻存法以水作冻存液处理的微孢子虫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为64%,感染细胞能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而以含10%二甲基亚砜(DMSO)的胎牛血清作冻存液处理的微孢子虫虽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达到80%,但感染细胞在培养7 d后大量破裂死亡。因此,选用以水作冻存液经液氮梯度冻存法处理的家蚕微孢子虫有利于感染Bm E细胞并在细胞内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胞感染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侵染性 液氮梯度冻存法 冻存液 家蚕胚胎细胞 增殖
下载PDF
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2)同工酶的研究
5
作者 关国平 潘敏慧 +1 位作者 陈敏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以新建的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2)细胞为材料,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tive-PAGE)不连续系统,进行α-酯酶(α-EST)、β-酯酶(β-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同工酶研究,观察了在建系过程中同工酶的表达情况,... 以新建的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2)细胞为材料,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tive-PAGE)不连续系统,进行α-酯酶(α-EST)、β-酯酶(β-EST)、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同工酶研究,观察了在建系过程中同工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了BmE-SWU2细胞系与其源胚胎的同工酶差异。结果显示,在第10代和第25代之间,尚未有明显的表达差异。该细胞系和源胚胎同工酶的比较发现,二者的同工酶表达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胚胎细胞系 同工酶 酯酶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下载PDF
家蚕温敏性在控制雌蚕孵化上的作用(初报)
6
作者 林健荣 黄自然 +2 位作者 钟生泉 黄星光 张学武 《广东蚕业》 1998年第4期43-43,共1页
人为地控制家蚕单一性别孵化,实施雄蚕孵化饲养或雌蚕孵化饲养,自前苏联学者AcTaypoB(1936、1940)创造了人工孤雌生殖技术,用温水浸渍未受精蚕卵获得金雌性化的孤雌生殖蚕之后,(1969)、大沼昭夫(1989)则通过辐射诱变、染色体工程技术得... 人为地控制家蚕单一性别孵化,实施雄蚕孵化饲养或雌蚕孵化饲养,自前苏联学者AcTaypoB(1936、1940)创造了人工孤雌生殖技术,用温水浸渍未受精蚕卵获得金雌性化的孤雌生殖蚕之后,(1969)、大沼昭夫(1989)则通过辐射诱变、染色体工程技术得到了“平衡致死”的蚕品系,可利用控制雄蚕孵化。我们在研究家蚕胚胎期温敏性在控制雄蚕孵化的过程中,发现利用胚胎期温敏性亦可以控制雌蚕孵化。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 孵化率 家蚕胚胎 雄蚕 人工孤雌生殖 雌蚕 辐射诱变 可利用 性染色体 平衡致死
下载PDF
家蚕转基因载体pBacA3EG在家蚕培养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雪锋 徐汉福 +1 位作者 刘春 夏庆友 《蚕学通讯》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本研究利用质脂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家蚕转基因载体piggyBacA3EG转染家蚕培养胚胎细胞SWAU1-BmE,转染后48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的发绿色荧光的细胞,200h后,仍有部分细胞发绿色荧光。通过细胞爬片观察发现,绿色荧光是由细胞的胞质部... 本研究利用质脂体介导法将构建好的家蚕转基因载体piggyBacA3EG转染家蚕培养胚胎细胞SWAU1-BmE,转染后48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的发绿色荧光的细胞,200h后,仍有部分细胞发绿色荧光。通过细胞爬片观察发现,绿色荧光是由细胞的胞质部分发出的,细胞核不发光。经RT-PCR检测,能在转染细胞cDNA中扩增出EGFP片段,表明该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且能在细胞水平进行瞬时表达,可以用于家蚕转基因的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胚胎细胞SWAU1-BmE 细胞转染 PIGGYBAC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Metabolism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Course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Silkworm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林川 司马杨虎 沈小明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9年第2期41-48,共8页
Metabolism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course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silkworm (variety Guang)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colorimetric analysis and oxygen electrode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In the course ... Metabolism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course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silkworm (variety Guang)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colorimetric analysis and oxygen electrode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In the course of fertilization (0-4 h after egg laying), thelevel of H_2O_2 content reached its peak value at 2.5 h of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and the activity ofsuperoxidase dismutase (SOD) was at higher level while the activity of catalase (CAT) at the lowestcorrespondingly; 2) The H_2O_2 content in embryo, in which the diapause of eggs was being relievedthrough treatment with hydrochloric acid on time in the course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wa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iapause eggs except the lower level showed in the embryo whenthe development of it went on for 168~216 h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reached, lower and higher,tWo peaks in 72 and 168 h after egg-laying, respectively,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ate stagewhile the activity of CAT was shown with a stable level in the period of 72-192 h after egg-laying,and, after then, a rapid rising occurred in the embryo. The level of the CAT activity in embryowas shown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diapause eggs in early period and higher in late stage ofegg development; 3) In the course of formation of diapause in eggs, the level of H_2O_2contentchanged smoothly and the activity of SOD changed vigorously in early period, and kept stable statelater; and the CAT activity increased gradually; while in the course of relief of diapause under ontime-treatment with hydrochloric acid, the level of H_2O_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diapause eggs and the SOD activity displayed a new peak value and significantly rose in later stage,while the activity of CAT in relieving embryo from diapause was signin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diapause eggs. Combin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other researches with those from ours mentionedabove, we suggest that the metabolism of H_2O_2 might be of importance in the courses of formationand relief of diapause in silkworm eggs. Maybe the esterase A4 timer hypothesis and themicropylar barrier to oxygen hypothesis could be integrated for explanation of the course offormation and relief of diapause in silkworm eg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embryonic development diapause hydrogen peroxid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