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肺结节诊断中CT容积显示的价值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惠民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于红 李成洲 杨春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CT容积显示技术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横断面最大直径≤30mm的周围型肺癌32例和非肺癌结节30例,采用四层螺旋CT扫描仪,准直1.0mm,层厚1.3mm,重建间隔0.6mm;FOV 180~220mm,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 目的:探讨CT容积显示技术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横断面最大直径≤30mm的周围型肺癌32例和非肺癌结节30例,采用四层螺旋CT扫描仪,准直1.0mm,层厚1.3mm,重建间隔0.6mm;FOV 180~220mm,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VR)处理,确保有横轴面VR图像、结节-肺门方向的横截位和正交纵向VR图像.结果:肺癌与非肺癌大多表现为圆形结节(22/32;25/30),22例肺癌圆形结节征的病例中7例横断面上表现为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良性的25例中未见这种变化;16例典型的分叶在横轴面VR上表现为多结节样;肺癌分叶、毛刺、血管集中、胸膜凹陷征表现率高于非肺癌(P<0.05);肺癌血管集中表现率并无异于肺部炎性病灶(P>0.05).结论:VR更好地显示了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肺结节 诊断 CT 容积显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技术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晓兵 田建明 +5 位作者 王培军 左长京 萧毅 陈炜 郝强 王敏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 (VR)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疑脑肿瘤或脑血管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术 ,准直 1mm ,层厚 1.2 5mm ,应用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DSA或手术病理证实 ,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 (VR)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6例疑脑肿瘤或脑血管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术 ,准直 1mm ,层厚 1.2 5mm ,应用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DSA或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正常 3例 ;脑肿瘤 19例 ,包括 13例脑膜瘤 ,4例听神经瘤 ,2例颅咽管瘤 ;脑动脉瘤 6例 ;脑血管畸形 8例。VR图像可清晰明确地显示多血供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与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关系 ;能明确脑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瘤颈宽度 ;可准确显示血管畸形的大小、形态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数量。结论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VR成像能清晰明确地显示颅内病变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脑血管造影 容积显示技术 临床应用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晓兵 田建明 +5 位作者 王培军 王敏杰 萧 毅 左长京 薛 宏 范月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方法。材料和方法:14例正常者及32例肝胰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三维重建,对正常和异常的门静脉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亮度及不透明度,均可获得良好的门静脉VR图像。VR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组的门静脉系血管情况,且有较强的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容积显示技术三维成像是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术,可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图像和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容积显示技术 CT 三维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容积显示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喻骏 贾英钧 王育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0-820,共1页
关键词 CT脑血管造影 容积显示技术 多层螺旋CT 临床应用 MSCT 脑血管病 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成 喻骏 贾英均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容积显示技术 多层螺旋 CT脑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2004年3月 MSCT 成像
下载PDF
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贤荣 杨东东 唐宇姣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 目的 :探讨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脑内各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颅内动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这些患者脑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颅内动脉成像的清晰度均较高。结论 :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到其脑内各动脉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容积显示重建在周围型小肺癌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玲清 李新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11期341-342,共2页
周围型小肺癌(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ner,SPLC)指生长在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以腺癌最常见。本文回顾性地分析在我院经治的病理证实的30例SPLC患者,对容积显示重建在SPLC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容积显示 多层螺旋CT LUNG LC患者 病理证实 诊断价值 支气管
下载PDF
多层CT显示肺结节细分叶征及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惠民 于红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使用多层CT(MDCT)显示肺结节的细分叶征并探讨其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收集CT横断面SPN最大直径≤30mm的病例6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2例,良性SPN30例,采用四层CT扫描仪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VR)处理并使... 目的:使用多层CT(MDCT)显示肺结节的细分叶征并探讨其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收集CT横断面SPN最大直径≤30mm的病例6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2例,良性SPN30例,采用四层CT扫描仪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VR)处理并使用自主调节的模式进行显示。结果:肺癌的分叶征出现率为93.8%(30/32),明显高于非肺癌结节(良性SPN)[46.7%(14/30)],(χ2=16.660,P=0.001)。7例(21.9%)肺癌结节出现典型的细分叶征,其中肺泡癌4例,腺癌3例。无一例良性SPN出现细分叶征。典型的细分叶征表现为VR上肺结节表面有5个以上的微小半球形突起(直径不超过5mm),常规CT横断面不能显示该特征。结论:MDCT的VR图像可以很好地显示肺癌结节的细分叶征,该征可能是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孤立肺结节 容积显示 分叶征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任意切割容积再现重建技术诊断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范万峰 毛锡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7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索双源CT任意切割容积再现(VR)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双源CT腰椎扫描和X线检查,对获得的图像进行横轴位重建、反角度重建、任意切割VR重建及CPR重建,观察各种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 目的探索双源CT任意切割容积再现(VR)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双源CT腰椎扫描和X线检查,对获得的图像进行横轴位重建、反角度重建、任意切割VR重建及CPR重建,观察各种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的显示情况,比较任意切割VR重建技术与X线检查、横轴位重建、反角度重建、CPR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的差别。结果 4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扫描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共发现腰椎峡部裂93处,CT任意切割VR重建技术对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的显示率及诊断价值最高。X线摄片、CT横轴位扫描、CT反角度扫描、CPR重建的显示率与任意切割VR重建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0.12、59.36、17.51、8.36,P均<0.01)。结论双源CT任意切割VR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无滑脱型 双源CT 任意切割容积显示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局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建中 田建明 +4 位作者 陈炎炎 谢立旗 刘莉娜 姜涛 叶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62-964,共3页
关键词 肺炎 多平面重建 容积显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胰周血管成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青 陈文华 +1 位作者 黄庆娟 张廉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0,F003,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MSCT)胰周血管成像的扫描技术和成像方法。方法:40例无胰腺及胰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2组:①A组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②B组准直器2.50mm,3.00mm重建。非离子型造影剂(Omnipaque300mgI/ml)按1.5ml...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MSCT)胰周血管成像的扫描技术和成像方法。方法:40例无胰腺及胰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2组:①A组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②B组准直器2.50mm,3.00mm重建。非离子型造影剂(Omnipaque300mgI/ml)按1.5ml/kg计算,注射速率3ml/s,通过造影剂跟踪技术来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取T11腹主动脉为靶血管,阈值设为180~200Hu,门脉期延迟65~70s。将动脉期图像进行容积显示法(V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成像,统计正常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并进行χ2检验。结果: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的显示率均为100%,胃十二指肠动脉的显示率为100%(A组)和90%(B组),P>0.05;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显示率为95%(A组)和20%(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造影剂按1.5ml/kg计算,注射速率3ml/s,准直器1.00mm,1.25mm重建,VR和MIP成像能获得良好的胰周血管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学 血管成像 容积显示 最大密度投影法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的64层CTA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建 龚洪翰 +5 位作者 李五根 夏国金 段文峰 王敏 纪玉强 肖香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6期92-94,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A在血管痉挛性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经手术证实并随访的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A检查时均有不同程度颅内血管痉挛。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通过调整窗宽窗... 目的探讨64层CTA在血管痉挛性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经手术证实并随访的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A检查时均有不同程度颅内血管痉挛。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通过调整窗宽窗位,分别诊断血管痉挛程度及动脉瘤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轻度痉挛5例,中度痉挛3例,重度痉挛4例;单发动脉瘤10例,多发动脉瘤2例;动脉瘤分布:前交通动脉瘤7个,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2个,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1个,右侧后交通动脉瘤2个,左后交通动脉瘤2个。结论脑血管痉挛性颅内动脉瘤进行CTA成像,通过调窗及显影期相选择对诊断动脉瘤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容积显示
下载PDF
在16排螺旋CT图像上颅骨茎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勇 李慎江 +5 位作者 吴化民 吴寿臣 蔺大伟 刘德斌 朱岩 朱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评价颅底茎突解剖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综合征提供准确的活体解剖数据。[方法]100例茎突正常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后,行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显示(VR)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评价颅底茎突解剖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综合征提供准确的活体解剖数据。[方法]100例茎突正常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后,行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显示(VR)4种后处理。分别测量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茎突-颈动脉管外口、茎突-颈静脉孔、茎突-茎乳孔、茎突-乳突、茎突-颈内动脉及茎突-颈内静脉的距离。[结果]茎突长度(24.51±3.05)mm,左侧茎突长度(24.33±3.15)mm,右侧茎突长度(24.69±2.95)mm;前倾角19.35°±2.92°,内倾角24.00°±4.07°。茎突-颈动脉管外口距离(8.53±2.45)mm,茎突-颈静脉孔距离(2.87±0.88)mm,茎突-茎乳孔距离(2.34±0.74)mm,茎突-乳突距离(17.23±1.85)mm。茎突-颈内动脉及茎突-颈内静脉的距离分别为(6.49±1.58)mm,(3.70±1.46)mm。[结论]16排螺旋CT后处理对茎突的活体解剖显示全面、准确,其中多层面重建及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最有价值,可对活体茎突及其周围毗邻关系做出准确、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多层面重建 曲面重建 三维表面遮盖显示 容积显示 茎突活体解剖
下载PDF
纵隔静脉异常在胸部增强CT上的表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惠民 肖湘生 +3 位作者 于红 李成洲 刘士远 杨春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 进一步了解纵隔静脉异常的CT表现和意义。方法 收集胸部增强CT上出现纵隔静脉异常者 34例 ,均作回顾性重建 ,成像参数 (准直 /有效层厚 /重建间隔 )为 2 .5mm/3.2mm/1.6mm或 5mm/6 .5mm/2mm ,并作容积成像和曲面重建处理。结果 ... 目的 进一步了解纵隔静脉异常的CT表现和意义。方法 收集胸部增强CT上出现纵隔静脉异常者 34例 ,均作回顾性重建 ,成像参数 (准直 /有效层厚 /重建间隔 )为 2 .5mm/3.2mm/1.6mm或 5mm/6 .5mm/2mm ,并作容积成像和曲面重建处理。结果  34例静脉异常可分为 5种类型 ,包括左侧上腔静脉 16例、左头臂静脉与奇 半奇静脉系统异常连接 14例、左下肺静脉曲张 2例、奇静脉瘤 1例以及异常引流肺静脉 1例。容积成像很好地显示异常 ,曲面重建有效地补偿前者没有曲面的不足。结论 常规胸部CT增强结合回顾性重建容积成像可以有效显示各种静脉异常 ,正确认识这些异常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异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容积显示
下载PDF
4种基于CT图像的后处理技术在复杂性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善金 丁可 +2 位作者 周忠学 慕鉴 凌招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79-480,共2页
目的:基于螺旋CT图像,评价逆向工程软件(Mimics软件)、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曲面重建(CPR)4种不同后处理方法在复杂性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复杂性腕关节损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4种后处理分析,对所得结... 目的:基于螺旋CT图像,评价逆向工程软件(Mimics软件)、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曲面重建(CPR)4种不同后处理方法在复杂性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复杂性腕关节损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4种后处理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5例中,显示复杂性腕关节骨折数目共71处。Mimics软件、MPR、VR和CPR与临床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3.0%、74.6%,Mimics软件、MPR与VR、C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图像的MPR和Mimics软件能够全面观察骨折线的形态、范围及骨折碎片的形态、位置等;综合运用4种后处理技术能够提供可靠、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为复杂性腕关节损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逆向工程软件 多平面重建 腕关节损伤 容积显示 曲面重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局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关建中 田建明 +4 位作者 陈燚 谢立旗 刘莉娜 姜涛 叶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局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肺炎35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局灶性肺炎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35例病灶均位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局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肺炎35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局灶性肺炎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35例病灶均位于肺野周边部,病变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26例,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28例,具有周围血管充血聚拢25例,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MPR及VRT在显示局灶性肺炎的形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与胸膜的关系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结论多层螺旋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T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病人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显示局灶性肺炎的基本征象,为局灶性肺炎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多平面重建 容积显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电子束CT在主动脉疾患诊断中的作用
17
作者 郑敏文 孙立军 +3 位作者 葛雅丽 江菊芬 白桂芹 赵宏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疾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单层序列增强扫描(SSM)或连续容积增强扫描(CVS)方式行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方法分别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或曲面重组法(MPR?CPR)、容积显示法(V...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疾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单层序列增强扫描(SSM)或连续容积增强扫描(CVS)方式行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方法分别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或曲面重组法(MPR?CPR)、容积显示法(VRT)。CT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用于显示血管内腔。结果:24例主动脉病变中,主动脉夹层16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3例。断层图像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片、破口、分支动脉起源以及动脉瘤的形态、破口位置和瘤内血栓;三维重建技术可立体显示内膜片走行,主动脉全貌,动脉瘤大小、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仿真内窥镜技术可动态观察血管内腔情况如破口、内膜片走行等。结论:EBCT诊断主动脉疾患尤其胸主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图像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主动脉疾病 诊断 多层面或曲面重组法 容积显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宁殿秀 王克礼 +6 位作者 刘晓峰 韩睿 李智勇 苗延巍 伍建林 郎志谨 王秀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四肢血管与周围病变组织之间关系,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8例患者及4例正常人进行四肢CT血管造影检查,3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四层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四肢血管与周围病变组织之间关系,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8例患者及4例正常人进行四肢CT血管造影检查,3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四层螺旋CT机,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ultravist,扫描方式是螺旋扫描,螺距为61,层厚1.25~2.5 mm,间隔为1.25~2.5 mm,高速方式(HS),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00~300 mA,重建方式为标准重建,扫描时间(rotation time)为0.5~0.6 s/转,扫描完后,将数据传至工作站(ADW 3.1),进行图像后处理,行三维容积显示(V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从各种角度观看血管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例患者中,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1例,深部静脉血栓2例,恶性骨肿瘤1例,外伤性血管断裂术后复查2例,前臂骨囊肿行骨移植术后复查1例,前臂血管瘤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较好地显示四肢血管影像,便于观察血管与病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外科手术方案的拟定;与DSA相比,MSCTA创伤小,并能观察到血管与周围骨、肌肉、病变等组织间的结构关系;MSCTA是四肢血管性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容积显示 多层螺旋CT 四肢血管性病变
下载PDF
MSCT三维重组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永东 肖湘生 +2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于红 《当代医学》 2009年第8期45-49,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显示(VR)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显示的价值。方法73例MSCT检查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行MPR及VR重组,分别比较其在横断面薄层、MPR、VR上显示率的差异。结果1:MPR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显示(VR)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显示的价值。方法73例MSCT检查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行MPR及VR重组,分别比较其在横断面薄层、MPR、VR上显示率的差异。结果1:MPR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高于轴位的检出率(P<0.05);2:VR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圆形结节征的检出率高于轴位的检出率(P<0.05);3:MPR对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及圆形结节征的检出率高于横断面薄层的检出率,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R及VR对孤立性肺结节部分征象的显示优于横断面,结合横断面有助于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容积显示
下载PDF
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定位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殷好治 梁付奎 +4 位作者 刘永刚 傅晓琴 刘明标 滕建玲 周万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像及胸廓像三者融合在一起,以气管分叉下缘为圆点建立坐标系,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进行冠状三维立体定位;再以BA开口所在横断图像逆时针倾斜45°角建立坐标系,明确开口所在血管壁位置。结果:86例中有78例106支BA能显示清晰,通过VR融合像能直观显示出开口所在冠状位的坐标位置以及横断面所处血管壁的位置。其中72支BA开口于第一象限,3支开口于第二象限,31支开口于第四象限;25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58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7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1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2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明确了支气管动脉开口的位置,为支气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肺癌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定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 容积显示 图像融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