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容积血流脉搏波的心血管血流参数监护模块的研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燕 张松 +1 位作者 杨益民 罗志昌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2期148-150,192,共4页
为解决临床血流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护的难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容积血流脉搏波的心血管血流参数监护模块。该模块利用容积血流脉搏波可以无创、连续、实时地获得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等重要的心血管血流参数。模块由光电容积脉搏... 为解决临床血流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护的难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容积血流脉搏波的心血管血流参数监护模块。该模块利用容积血流脉搏波可以无创、连续、实时地获得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等重要的心血管血流参数。模块由光电容积脉搏波传感器获得容积血流脉搏波,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滤波后,通过A/D转换进入单片机进行实时处理,得到相应的参数。本模块的检测方法简便、无创,除可用于临床监护外,还可以用于社区或家庭检测心血管血流参数;如结合网络技术,还可实现远程医疗,为心血管血流参数的监测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血流脉搏 血流参数 监护模块
下载PDF
基于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技术的心理测量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骆利 王爱华 +3 位作者 甄海鹰 肖利军 安育林 罗晓民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技术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阐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PG技术的背景及其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案例,比较分析PPG技术与其他主客观评价手段的互补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与分析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技术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阐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PG技术的背景及其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案例,比较分析PPG技术与其他主客观评价手段的互补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结果:PPG技术具有其他主客观心理评价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显示出在心理生理计算领域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应用空间。结论:PPG技术以其简单、方便和实用的特点为心理生理计算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提示未来应加强面向不同人群和病症的针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 脉动波形信号分析 心理测量 心理生理计算
下载PDF
递增负荷功率车运动对肥胖者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文丽 高峰 安翠平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通过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仪,准确获取身体成分不同的人群在递增负荷运动中指端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PPG)参数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心血管功能正常的在校正常体重和肥胖男大学生各10例,分别在瑞典产MONARK834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不同... 目的通过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仪,准确获取身体成分不同的人群在递增负荷运动中指端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PPG)参数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心血管功能正常的在校正常体重和肥胖男大学生各10例,分别在瑞典产MONARK834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不同方案的递增负荷运动,同时用HC2180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仪采集血管充盈分数(VDF)、血管回缩分数(VCF)、脉搏波积分指数(PCII)、血管回缩期指数(VCTI)和动态心率系数(DHR)共5个PPG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在做不同强度递增负荷运动时PCII、VCF和DHR3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负荷强度(75W)运动时2组VCF和VCTI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负荷强度(100W)运动时2组PCII参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血流参数检测仪可准确判断人体心血管系统在体育运动中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参数 动态趋势 肥胖 递增负荷运动
下载PDF
基于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特征参数监测术中应激反应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伯英 罗晓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533-538,共6页
目的对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PPG)信号提取的特征参数在麻醉手术中监测应激反应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清宫术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8岁。在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分别于... 目的对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PPG)信号提取的特征参数在麻醉手术中监测应激反应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清宫术或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48岁。在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宫腔操作刺激时(T2)、手术刺激停止后(T3)4个时点采集病人左手食指端PPG信号,每次持续描记1 min;同时记录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血压乘积(HRP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采用"面积重心位移分析方法"从PPG信号中提取整个脉动周期的血容量均值(Qmean0),以及血管充盈期血容量均值(Qmean1)和血管回缩期血容量均值(Qmean2),由Qmean2/Qmean1生成生物学标记回缩充盈分数(CDF),分别对各指标不同时点绘制折线图观察变化趋势,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DF和Qmean2变化与手术刺激高度相关联;CDF与Qmean2在手术刺激时各点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Qmean2的t绝对值均小于CDF的对应t;趋势图显示CDF和Qmean2于T1时点较T0时点明显降低,T2时点突然增高,但未高过T0时点水平,T3时点再度回降。Qmean0和Qmean1在整个过程中波动较小。HR、SBP、DBP、MAP和HRPP显示出较大的共性,于T1时点较T0时点明显降低,T2时点继续下降,T3时点相对于T2时点无明显变化,结合BIS趋势图变化分析,提示常规指标主要受到麻醉深浅程度影响,而并非术中伤害性刺激反应,且对麻醉深浅程度的反映相对BIS略显滞后。结论尽管静脉麻醉药有效调控了手术应激反应并保持了术中BP、HR等指标的平稳,然而通过指端PPG信号中提取的生物学标记仍可以测量出术中伤害性刺激引发的末梢循环明显变化,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全身麻醉 指端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形信号 特征参数 手术应激反应 末梢循环血流变化
下载PDF
微循环容积脉搏血流特征信息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罗志昌 张松 +1 位作者 杨益民 李旭雯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EI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首先比较了脉搏压力和容积脉搏血流两者之间的关系 ,借助微循环模型详细分析了容积脉搏血流的信息特征 ,它包含直流和脉动分量两部分。其中 ,直流分量给出有关总的脉搏血流的信息 ,而与心率同步的脉动分量与微循环有关。研究结果对开发... 首先比较了脉搏压力和容积脉搏血流两者之间的关系 ,借助微循环模型详细分析了容积脉搏血流的信息特征 ,它包含直流和脉动分量两部分。其中 ,直流分量给出有关总的脉搏血流的信息 ,而与心率同步的脉动分量与微循环有关。研究结果对开发新型心血管血流参数无创检测与监护仪器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容积脉搏血流 脉搏压力 光电容积脉搏描记法
下载PDF
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法研制新型血流参数监护系统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益民 李旭雯 +1 位作者 罗志昌 张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1年第5期6-8,共3页
提出一种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方法检测心输出等十几项血流参数的新 型监护仪器的原理设计。仪器的原理是基于容积脉搏血流与脉搏压力 存在一种相关关系。临床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各种监护仪中将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电容积脉搏波方法 容积脉搏血流 脉搏压力 血流参数监护系统
下载PDF
基于微型摄像头的容积血流脉搏波成像关键技术
7
作者 刘赫 王磊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6期27-35,共9页
最近几年,容积血流脉搏波成像(Plaotoplethysmographic imaging,PPGi)方法提取容积血流脉搏波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创,在生物医学和临床领域已经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它仅仅需要一个彩色的摄像头去扑捉容积血流脉搏波信号。其... 最近几年,容积血流脉搏波成像(Plaotoplethysmographic imaging,PPGi)方法提取容积血流脉搏波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创,在生物医学和临床领域已经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它仅仅需要一个彩色的摄像头去扑捉容积血流脉搏波信号。其原理和传统的:PPG技术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一个二维光敏传感阵列代替一个独立光电二极管。光平均亮度值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毛细血管血容量的变化,通过获取人体表面的皮肤容积血流脉搏成像,经过处理提取,可以获得相应的生理信息如心率、脉率变异性、呼吸率、血流速度、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容积血流脉搏波成像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论述其挑战和将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血流脉搏波成像 心率 呼吸率 血氧饱和度 血压 体域网
原文传递
甲襞微循环显微图像与指端容积脉搏血流相关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征 陈建慧 +2 位作者 杨益民 李旭雯 罗志昌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EI 2001年第3期185-188,共4页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微循环特征 ,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将指端容积脉搏血流的实验结果与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容积脉搏血流的特征值K’与甲襞微循环的田氏积分值有很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判断人体微循...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微循环特征 ,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将指端容积脉搏血流的实验结果与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容积脉搏血流的特征值K’与甲襞微循环的田氏积分值有很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判断人体微循环状况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襞微循环 指端容积脉搏血流 田牛积分值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特征的量化分析在新兵应激反应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利军 罗晓民 +2 位作者 李松涛 骆利 苗丹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PPG)描记信号量化分析技术评估新兵应激状态的可行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58名新兵作为测试对象,采用HC2180-D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系统的增强型解决方案,以负性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从被试者经图片... 目的探讨采用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PPG)描记信号量化分析技术评估新兵应激状态的可行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58名新兵作为测试对象,采用HC2180-D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系统的增强型解决方案,以负性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从被试者经图片刺激前后的PPG描记信号中提取特征参数作为量化和比较研究的生物信息,以简明心境量表测试作为效标,记录相关试验数据。结果作为从PPG信号中提取的特征参数和生物学标记,回缩充盈分数(CDF)与血管回缩期面积重心纵坐标(Y2)值在被试受到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后明显升高(P<0.05),而中性图片刺激后产生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Y2均与简明心境量表中的紧张、抑郁、愤怒呈中度正相关(P<0.05),与疲乏、迷惑呈低度正相关(P<0.05),与活力呈中度负相关(P<0.05)。结论从指端采集的脉动波形图中提取的特征参数和生物学标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可操作性,可用于新兵应激状态的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信号 生物学标记 军事人员
下载PDF
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特征量化分析评估士兵应激损伤
10
作者 肖利军 王新玲 +3 位作者 高鸿雁 骆利 罗晓民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特征量化分析技术评估士兵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58名新兵与57名老兵,以负性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HC2180-D型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系统,对图片刺激前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VBF)... 目的探讨基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特征量化分析技术评估士兵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58名新兵与57名老兵,以负性情绪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HC2180-D型指夹式无创血流参数检测系统,对图片刺激前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VBF)特征量化参数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将主观应激报告(简明心境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唾液皮质醇水平)作为效标。结果在负性情绪图片刺激条件下,两组特异性指标回缩充盈分数(CDF)与血管回缩期面积重心纵坐标(Y2)值明显升高(CDF:F新兵=7.44,P<0.01,F老兵=4.77,P<0.01;Y2:F新兵=3.60,P<0.05,F老兵=4.98,P<0.01);组间差异比较新兵组大于老兵组(CDF:93.89±10.50/89.83±9.32,t=2.18,P<0.05;Y2:36.39±6.31/34.05±6.07,t=2.00,P<0.05)。CDF值与BPOMS总分呈中度正相关(r新兵=0.51,r老兵=0.49,P<0.05);Y2值与BPOMS总分呈中度正相关(r新兵=0.48,r老兵=0.45,P<0.05)。结论基于指端容积血流脉动波形特征的量化分析,对士兵应激状态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信号 生物学标记 士兵
下载PDF
人体微循环弹性腔模型与模型参数估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静纨 陈建慧 罗志昌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EI 200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为了定量分析容积脉搏血流与微循环的关系 ,首先建立起一个微循环的弹性模型腔 ,并把它加到原来的双弹性腔模型上 ,组成一个扩大的心血管双弹性腔模型。然后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输入输出的实际检测 ,估计出不同年龄人群的微循环模... 为了定量分析容积脉搏血流与微循环的关系 ,首先建立起一个微循环的弹性模型腔 ,并把它加到原来的双弹性腔模型上 ,组成一个扩大的心血管双弹性腔模型。然后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输入输出的实际检测 ,估计出不同年龄人群的微循环模型参数。应用该模型及不同的模型参数可以计算出不同微循环生理状态下的容积脉搏血流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腔模型 微循环 容积脉搏血流 参数估计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多注意力残差收缩卷积神经网络的可穿戴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奇 魏克铭 刘官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0-662,共13页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障碍疾病,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容积血流脉搏波(PPG)的SAS检测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低成本、低负荷、穿戴方便等优点。针对可穿戴PPG信号干扰更大的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障碍疾病,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容积血流脉搏波(PPG)的SAS检测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低成本、低负荷、穿戴方便等优点。针对可穿戴PPG信号干扰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任务多注意力残差收缩卷积神经网络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智能手环设备,收集了92例手腕部的PPG睡眠数据;其次,设计了一种残差多注意力机制卷积模块,高效地融合了网络在时间域与通道域的双重重要特征;然后,引入残差收缩卷积模块来抑制信号噪声以及网络的冗余特征。以这两种模块的结合构建了用于特征提取的骨干网络。结果表明,片段检测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达到了81.82%,70.27%以及85.81%;个体检测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5.65%,88.89%以及97.30%。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优异的检测性能,有望嵌入到可穿戴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可穿戴设备 容积血流脉搏 卷积神经网络 多任务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