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召福 鲍明征 +2 位作者 张柏 付建斌 苏万芬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分辨计算机体层摄影 小肺癌 诊断 鉴别诊断 增强扫描
下载PDF
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2
作者 辛晓峰 夏锡荣 《临床肺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由于具有层面薄、扫描时间短和可对图像进行重建等特点,故而在具有结构改变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检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一大病... 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由于具有层面薄、扫描时间短和可对图像进行重建等特点,故而在具有结构改变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和支气管扩张检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一大病理特征,即使是轻度的哮喘患者也存在气道重塑的现象。气道重塑除了表现在基质成份等的改变外,还表现在形态学上的异常。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哮喘患者 支气管哮喘 柱状支气管扩张 气道重塑 HRCT扫描 分辨 肺功能 影像学改变 气道反应性
下载PDF
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诊断慢性中耳炎26例
3
作者 王善良 张超 宋宴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分辨计算机体层摄影 诊断 慢性中耳炎 鉴别诊断 扫描方法
下载PDF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研究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态 被引量:9
4
作者 唐维国 何松彬 +3 位作者 王和平 孙茂军 朱永礼 吴阿淼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变化,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例突发偏瘫或失语、发病时间少于6 h、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常规扫描阴性的患者,立即行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成... 目的通过观察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变化,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例突发偏瘫或失语、发病时间少于6 h、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常规扫描阴性的患者,立即行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成像相关数据,并且与20例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6 h内脑梗死患者患侧灰质及白质脑血流量、脑血流容积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对侧与对照组比较,灰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下降、脑血流容积上升、达峰时间上升,白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上升、达峰时间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年龄与病灶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呈显著性相关(脑血流量r=-0.707、脑血流容积r=-0.658)(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不仅有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还有对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年龄也是影响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计算机体层摄影 灌注成像 脑梗死 脑血流动力学 脑血流量 脑血流容积
下载PDF
《职业性和环境性肺疾病的高分辨计算机体层(HRCT)的国际分类》
5
作者 Kusaka, Y. Hering, K. G. +1 位作者 Parker, J. E. 罗慰慈(译) 《国外医学情报》 2006年第11期46-47,共2页
内容评介: 众所周知,肺疾病如尘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从事暴露于矿尘环境或工业有毒物质中的职业。为了更好地诊断和防控尘肺的发生,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所提出的尘肺X线胸片异常分类系统是十分重要的。20年来HRCT的发展彻底... 内容评介: 众所周知,肺疾病如尘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从事暴露于矿尘环境或工业有毒物质中的职业。为了更好地诊断和防控尘肺的发生,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所提出的尘肺X线胸片异常分类系统是十分重要的。20年来HRCT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包括尘肺在内的多种肺疾病的诊断,成为评价肺疾病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环境性 职业性 计算机体层 国际分类 分辨 国际劳工组织 内容评介
下载PDF
眼内异物计算机体层摄影定位法探讨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效房 崔红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57-258,共2页
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具有极高密度分辨力,图象上能同时显示异物和眼球壁,因此逐渐成为眼内异物定位的重要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利用CT为眼内异物摘出术提供三维定位数据的报道。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如何利用CT... 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具有极高密度分辨力,图象上能同时显示异物和眼球壁,因此逐渐成为眼内异物定位的重要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利用CT为眼内异物摘出术提供三维定位数据的报道。自1989年以来,我们对如何利用CT进行眼内异物三维定位数据的测量进行了探讨,经临床验证64例,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计算机体层摄影 定位法 眼球壁 三维定位 分辨 临床验证 眼位 切面图 密度差
下载PDF
GE临床实用型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规范化检查成像专家共识 被引量:2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 GE医疗 +5 位作者 付海鸿 孙旭光 陈宗希 高剑波 李真林 孙文阁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引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凭借高密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 引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凭借高密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病灶定位 医学影像学 密度分辨 空间分辨 影像资料 直观可靠 实用型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高分辨力CT同机联合扫描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俊麟 余西西 《医疗装备》 2020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与高分辨力CT(HRCT)同机联合扫描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与高分辨力CT(HRCT)同机联合扫描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HRCT、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18F-FDG PET/CT、HRCT单一检查和同机联合扫描诊断肺癌的效能。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82例疑似肺癌患者中肺癌64例,良性疾病18例;HRCT联合18F-FDG PET/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HRCT、18F-FDG PET/CT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CT联合18F-FDG PET/CT诊断和单一诊断肺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CT联合18F-FDG PET/CT扫描技术能够提高肺癌检出率,且诊断灵敏度较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分辨力CT 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
下载PDF
一种新的乳癌诊断方法——计算机体层激光乳房摄影术
9
作者 杨国忠 《医学研究杂志》 1999年第7期36-37,共2页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成像诊断系统公司(Imaging Diagnostics Systems,Inc.)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激光成像技术——计算机体层激光乳房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Laser Mammogra-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 乳房 激光产生 摄影 影像 成像技术 分辨 佛罗里达 系统公司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容积高分辨CT评价肺弥漫病变显示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解耀锃 霍晓恺 +1 位作者 杨蕾 张广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容积高分辨CT(VHRCT)评价肺弥漫病变显示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60例肺弥漫病变患者,分别进行VHRCT以及传统高分辨CT(CHR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分析VHRCT、CHRCT在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 目的观察容积高分辨CT(VHRCT)评价肺弥漫病变显示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60例肺弥漫病变患者,分别进行VHRCT以及传统高分辨CT(CHR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分析VHRCT、CHRCT在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5种肺弥漫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两种检查在图像分辨能力以及噪声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HRCT呼吸伪影较CHRCT显著减少(P<0.05)。在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中,两种检查在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显示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HRCT评价肺弥漫病变,其能力与CHRCT较为相近,可以通过一次螺旋扫描得到全肺的高分辨率图像,用其取代CHRCT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高分辨计算机体层摄影 传统分辨计算机体层摄影 肺弥漫病变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静 裘丽红 +1 位作者 蒋薇 苏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PD与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的PD患者97例,将PD患者分为美多巴组(51例)和非美多巴组(46例),另选择正常对照者65例(正常组),均...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PD与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的PD患者97例,将PD患者分为美多巴组(51例)和非美多巴组(46例),另选择正常对照者65例(正常组),均为我院同期体检者;根据改良Webster评分≤10分为轻症组(56例),>10分为重症组(41例);PD患者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观察脑血流灌注和Hcy水平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非美多巴组和美多巴组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美多巴组比较,美多巴组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症组较轻症组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症组与轻症组脑血流灌注下降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例脑血流灌注下降患者中,位于顶枕区24例(34.8%)、枕区22例(31.9%)、项区13例(18.8%)、颞顶区10例(14.5%)。结论 P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且病情越重Hcy水平越高,重症组较轻症组脑血流灌注下降比率明显升高,脑血流灌注下降部位多位于顶枕叶,服用美多巴可明显增高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下载PDF
容积高分辨CT对肺弥漫病变显示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燕莉 张镭 +2 位作者 王丽 柳健 翟仁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评价容积高分辨CT(VHRCT)对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VHRCT取代传统高分辨CT(CHRCT)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102例肺弥漫病变患者行VHRCT及CHRCT检查,比较二者的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伪影、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选择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 目的评价容积高分辨CT(VHRCT)对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VHRCT取代传统高分辨CT(CHRCT)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102例肺弥漫病变患者行VHRCT及CHRCT检查,比较二者的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伪影、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选择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比较二者对于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5种肺弥漫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图像质量比较:VHRCT与CHRCT的图像分辨能力及噪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7,P=0.091);CHRCT的呼吸伪影较VHRCT明显,二者伪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无明显呼吸伪影的层面中,VHRCT与CHRCT对线状影及网状影、微结节影及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磨玻璃影、肺气肿显示情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9,P=0.603,P=0.189,P=0.672,P=0.541)。结论 VHRCT对于肺弥漫病变的显示能力与CHRCT接近,可以通过一次螺旋扫描得到全肺的高分辨率图像,其取代CHRCT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容积分辨CT
下载PDF
高分辨CT扫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估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超 杨阳 +2 位作者 邱晓晖 章辉庆 高建磊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DCT)扫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血管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检查病人61例。根据不同重建方法(Stand+ASiR-V:0%、Stand+AS...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DCT)扫描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血管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检查病人61例。根据不同重建方法(Stand+ASiR-V:0%、Stand+ASiR-V:50%、HD Stand+ASiR-V:0%、HD Stand+ASiR-V:50%)重建出A、B、C、D四组图像。分别测量四组图像主动脉、心包脂肪、支架管腔内CT值、SD值(CT_(主)、SD_(主)、CT_(脂)、SD_(脂)、CT_(支)、SD_(支))、支架可视内径,计算CT_(差)、SNR_(主)、CNR_(主)、SNR_(支)、CNR_(支),评估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CT_(支)(569.06±85.05、561.51±79.74比506.37±78.45、507.39±69.25)、CT_(差)(30.31±78.59、20.75±79.78比−32.83±74.98、−29.88±73.33)高于C、D组,支架可视内径低于C、D组[(1.85±0.46)mm、(1.89±0.41)mm比(2.15±0.43)mm、(2.14±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及C、D两组间CT_(支)、CT_(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CNR_(支)、SNR_(主)、CNR_(主)均为B组最高,A、D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可视内径对CT_(支)、SNR_(支)、CNR_(支)有负面影响,对SD支有正面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为D组最高,C组次之,A、B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DCT扫描能提高支架管腔清晰度,结合迭代重建技术能有效减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更准确评估冠状动脉支架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 分辨 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测量的胰腺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
14
作者 黄小铭 栾淑芳 +3 位作者 王国华 张振 杨雅晴 郝天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91-695,73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基图获得的胰腺细胞外容积分数(fECV)与高血压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高血压患者胰腺慢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扫描的患者233例,根据血压情况将其分为血压正常组122例和...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基图获得的胰腺细胞外容积分数(fECV)与高血压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高血压患者胰腺慢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扫描的患者233例,根据血压情况将其分为血压正常组122例和高血压组111例。高血压组中1、2、3级高血压分别47、29、35例。结果:高血压组胰腺fECV的中位数(35.88%)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3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高血压等级的升高,胰腺fECV也升高。胰腺fECV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高血压等级均呈正相关(r=0.54,0.41,0.41,0.55;均P<0.001)。结论:基于能谱CT所测得的胰腺fECV与高血压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其中高血压等级是胰腺fEC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fECV在研究高血压对胰腺的慢性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血压 细胞外容积分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高分辨算法与标准算法图像重建密度测量对亚厘米肺结节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姜夏童 程琼琼 庞闽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算法与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对亚厘米肺结节CT值测量的差异性以及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病理结果的高分辨算法薄层重建图像测量CT值≥0 HU(根据CT值定义公式,水的CT值为0 HU)的亚厘米肺结节患者98例,且... 目的探讨高分辨算法与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对亚厘米肺结节CT值测量的差异性以及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病理结果的高分辨算法薄层重建图像测量CT值≥0 HU(根据CT值定义公式,水的CT值为0 HU)的亚厘米肺结节患者98例,且同时具有标准算法薄层重建图像。为进一步区分其内完全实性与少量含气结节,以水的CT值为界限,按照标准算法重建图像测量CT值结果≥0 HU(n=52)、<0 HU(n=46)分成两组,比较两组不同重建算法测得病灶CT值的差异,以及病理良恶性概率变化,分析诊断效能。结果全部病灶高分辨算法CT值均高于标准算法,其差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辨算法测得CT值≥0 HU的全部入组病例中,恶性占37%(36/98),良性占63%(62/98)。采用标准算法测得的病灶CT值仍然≥0 HU的病灶共52例,良性占比升至85%(44/52);病灶CT值变为<0 HU共46例,恶性占比升至61%(28/46)。ROC曲线显示标准算法图像CT值对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高于高分辨算法。结论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图像观察和测量病灶的密度较高分辨算法更为真实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厘米肺结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标准算法 分辨算法
下载PDF
肺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与支气管狭窄分级间关系及对治疗效果的预估价值
16
作者 柯涛 张慧 +1 位作者 樊华 蔡迎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与支气管狭窄分级间关系及对治疗效果的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支气管狭窄患者128例,均进行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与支气管狭窄分级间关系,并根据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与支气管狭窄分级间关系及对治疗效果的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支气管狭窄患者128例,均进行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与支气管狭窄分级间关系,并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对治疗效果的预估价值。结果 128例支气管狭窄患者轻度33例,中度57例,重度38例,不同支气管狭窄分级患者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互相融合、支气管开口扭曲变形、管腔变细,甚至闭塞、终末细支气管囊状扩张是支气管狭窄分级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28例患者治疗有效102例(79.69%),无效26例(20.31%),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5.714-1.102×边界清晰+1.155×胸膜增厚+1.044×结节互相融合,基于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治疗效果的预估AUC为0.812,95%CI为0.733~0.875,χ^(2)为6.858,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68.63%。结论 高分辨率薄层CT征象与支气管狭窄分级关系密切,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狭窄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分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高分辨CT对观察肺间质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亚丽 齐洪斌 +4 位作者 郑国 平江 张雪 董春娇 李小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肺间质病变不同剂量扫描的高分辨CT图像,分析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接受胸部高分辨CT扫描,分别进行常规剂量(A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和低剂量(B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超低剂... 目的观察肺间质病变不同剂量扫描的高分辨CT图像,分析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肺间质病变的患者接受胸部高分辨CT扫描,分别进行常规剂量(A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和低剂量(B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超低剂量(C剂量组,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扫描。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其中主观评价采用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和主观噪声评分法进行评分,以肺窗和纵隔窗分别进行观察,采用5分制,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的一致性;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CT值和噪声值,ROI取左心室、背部竖脊肌和胸椎锥体中央,面积1.0cm2,测量其CT值和噪声值,层面设定为左心室层面。三组均采用同一层面。窗宽400HU、窗位40HU。结果两名医师在诊断接受率和图像噪声评估分值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3和0.76)。三组剂量在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及主观噪声评分方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于客观测量的左心室、背部竖脊肌、椎体的CT值,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噪声值,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随着高分辨CT扫描剂量减低,图像质量逐渐降低,但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即可保证图像质量,又不影响临床诊断分析。而不论剂量大小,CT值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病变 低剂量 分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观察肺间质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亚丽 崔彩霞 +5 位作者 平江 董春娇 郑国 张雪 李小佼 谷春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技术在肺间质病变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引起肺间质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采用A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B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和C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分别...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技术在肺间质病变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引起肺间质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采用A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B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和C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分别对感兴趣区进行高分辨CT扫描;探测器宽度10mm,层厚0.625mm轴扫;病变观察指标包括磨玻璃病变、小叶间隔、小叶内隔、支气管血管束、胸膜下线、网状影、蜂窝状影、小结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总体病变指标和单项病变指标的显出率。结果①A剂量与B剂量总体病变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25);A剂量与C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另A剂量与B剂量单项病变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5);②A剂量与B剂量、C剂量分别进行单项病变指标比较,显示无差异(P>0.025),尤其是增厚支气管血管束、网格状影和小结节在三种剂量无明显差异;区别略明显的是磨玻璃病变、胸膜下线和增厚小叶内隔,以C剂量显出率最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140kV,150mAs)在肺间质病变的观察诊断中是可行的,可以降低患者40%的辐射量,可实现肺高分辨CT扫描的同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辐射 分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肺间质病变
下载PDF
^(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葛全序 朱仁娟 +6 位作者 刘庆伟 吕守臣 姚树展 李昕 马莉 杨国仁 傅正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4-266,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治疗随访证实的SPN(共27个)患者,同期行18F-FDG PET/CT显像和病灶部位HRCT检查。18F-FDG 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治疗随访证实的SPN(共27个)患者,同期行18F-FDG PET/CT显像和病灶部位HRCT检查。18F-FDG 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良恶性,HRCT则根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所得18F-FDG PET/CT结果和18F-FDG PET/CT与HRCT相结合结果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比较。结果27个SPN中15个恶性,12个良性。PET/ CT正确诊断14个恶性和9个良性SPN。3个良性SPN PET/CT显像为阳性,其中2个经PET/CT和HRCT联合诊断为良性。联合诊断灵敏度和单纯PET/CT相同(93.3%),fH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高于PET/CT(91.7%、93.3%、91.7%和93.7%对75.0%、82.4%、90.0%和85.2%)。结论18F—FDG PET/CT结合HRCT是有效的无创件鉴别SPN良恶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 孤立性肺结节 分辨率CT 诊断价值 ^18F-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肺部受累胸部高分辨CT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兰 杜华阳 +3 位作者 陈茹萱 隋昕 宋伟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肺部受累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影像学分型,提高对RA肺部受累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61例确诊RA伴肺部受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史、肺部活检病理、肺泡灌洗或肺功能检查...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肺部受累患者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影像学分型,提高对RA肺部受累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161例确诊RA伴肺部受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史、肺部活检病理、肺泡灌洗或肺功能检查等将RA相关肺部病变(RA-LD)进行影像学分型,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161例RA-LD患者男56例、女105例,确诊RA-LD时平均年龄(60.7±12.8)岁(14~85岁),包括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样改变87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样改变44例、机化性肺炎样改变10例、淋巴细胞性肺炎样改变7例、小气道病变(SAD)9例、其他表现4例。UIP样改变组平均年龄最大[(63.3±12.1)岁]、吸烟比率最高(41.4%),SAD及其他组平均年龄最小[(54.7±15.1)岁]且均无吸烟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70例(43.5%)RA-LD患者合并胸膜病变。结论RA累及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最主要的表现是间质性改变,以UIP和NSIP样改变为主;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以了解肺部受累与否及相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分辨 肺部病变 影像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