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在单肺通气中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苏坡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1-0073,共3页
探究胸科单肺通气中采用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效果。方法 将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前往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数据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两组均78例。实验中上述两组患者分别... 探究胸科单肺通气中采用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效果。方法 将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前往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数据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两组均78例。实验中上述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容量控制以及压力控制两种不同的通气模式,对比呼吸力学指标和氧合指数、手术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降低,差异显著(t=1.996/2.608/8.513,P<0.05)。T0时刻发现上述两组的Pmean、Ppeak、PaO2、PaCO2指标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T1~T3时刻,观察组患者Pmean、Ppeak、Pa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t=2.107/5.345/13.019/3.521/3.525/3.600/2.766/3.511/3.962,P<0.05)观察组患者T1~T3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t=49.190/51.481/33.583,P<0.05)。结论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学影响较小,具有一定保护患者肺功能能力。因此患者围术期肺损伤更低,肺功能得到了有效保护,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磊 黄轩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IMV模式,观察组给予P... 目的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SIMV模式,观察组给予PRVC模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上机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上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气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每分钟通气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 h后,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PIP、MAP、每分钟通气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32%)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SIMV模式,PRVC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治疗中效果更佳,可更有效的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与呼吸力学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缩短上机与住院时间,更快的促进患儿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下载PDF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芳芳 孙芳 朱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6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 目的探究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PRVC,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施复方异丙托溴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mPaw)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DM_(QB))、深吸气位膈肌移动度(DM_(DB))、膈肌厚度(T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PRVC治疗AECOPD可改善呼吸力学参数水平,促进膈肌功能恢复,减少肺部感染,缓解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异丙托溴铵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力学参数 膈肌功能
下载PDF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朱小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6-58,共3页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47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方法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47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方法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间歇指令通气,后一组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呼吸机参数研究的四个时间点为通气0h、通气1h、通气12h、通气24h,第一个时间点两组的呼吸机参数基本没有差异(P>0.05),第二、三、四个时间点两组的呼吸机参数存在较大差异(P<0.05),体现在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上;动脉血气指标研究的四个时间点为通气0h、通气1h、通气12h、通气24h,第一个时间点两组的动脉血气基本没有差异(P>0.05),第三个和第四个时间点PaCO2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0.05),体现在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上;与上述相同四个时间点分析血压和心率情况,两组血压的变化都不大(P>0.05),第一个时间点两组的心率基本没有差异(P>0.05),第三个和第四个时间点心率指标拉开差距(P<0.05),体现在实验组大大降低。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肺炎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患者的缺氧状况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临床疗效大大提高,能够改善通气功能,不会出现心率升高和血压降低的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婴幼儿 重症肺炎
下载PDF
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在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比较 被引量:23
5
作者 葛颖 万勇 +3 位作者 王大庆 苏小林 李俊英 陈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24-427,共4页
目的 比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中 ,压力控制通气 (PCV)和容量控制通气 (VCV)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5 0例 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 PCV组和 VCV组进行机械... 目的 比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中 ,压力控制通气 (PCV)和容量控制通气 (VCV)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5 0例 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 PCV组和 VC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均实行允许高碳酸血症策略和肺开放策略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PCV组通气 2 4 h气道峰压低于 VCV组 ,而平均气道压高于 VCV组 ;两组通气 2 4 h后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 ,而 VCV组上升更明显 ;两组治疗后心率显著减慢 ,PCV组改善更明显 ;两组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气压伤 ;两组治疗2 4 h后 Pa O2 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PCV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对于 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 ,PCV和 VC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 ,防止气压伤的发生 ,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PCV模式控制气道峰压更有效 ;主张对于 ARDS患者尽量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肺保护策略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海云 黑子清 +1 位作者 关健强 陈信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全麻中应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ASA Ⅰ级,随机分为PCV组和VCV组,术中观察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胸肺顺应性和血气变化。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全麻中应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ASA Ⅰ级,随机分为PCV组和VCV组,术中观察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胸肺顺应性和血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气道峰压、平台压及PaCO2均明显高于气腹前,胸肺顺应性则明显降低,而在气腹后,PCV组的气道峰压和平台压要显著低于VCV组,胸肺顺应性及PaCO2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选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将对预防肺的气道压力伤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压力 容量 通气 呼吸动力学 妇科腹腔镜手术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手术中 胸肺顺应性
下载PDF
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在老年单肺麻醉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风茹 丁洁 +2 位作者 高景 耿恩江 申六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开胸手术单肺通气中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呼吸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46例术前肺功能不正常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年龄均>60岁,双肺通气(TLV)期间均采用VCV模式(TLV-VCV),单肺通气(OLV)后先采用... 目的比较老年开胸手术单肺通气中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呼吸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46例术前肺功能不正常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年龄均>60岁,双肺通气(TLV)期间均采用VCV模式(TLV-VCV),单肺通气(OLV)后先采用传统方法通气(OLV-VCV1),25 min后改为单肺保护通气(OLV-VCV2),25 min后再改为压力控制通气(OLV-PCV)。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分钟通气量(MV)等。结果与TLV-VCV比较,OLV-VCV1模式时Ppeak、Pplat、Raw升高(P<0.01)、Cdyn降低(P<0.01)。与OLV-VCV1比较,OLV-VCV2及OLV-PCV时Ppeak、Pplat、Raw较低,Cdyn较好(P均<0.05)。OLV时动脉血PaO2较TLV时下降(P<0.01),OLV-PCV及OLV-VCV2时PaO2及PaCO2较OLV-VCV1升高(P<0.05)。结论PCV模式控制气道压更有利于减少气道损伤,更适用于肺功能不全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单肺保护通气 老年人
下载PDF
小儿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锡明 周泓 白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 比较小儿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气道压力 和喉罩漏气的影响。方法 34例全麻下择期手术的小儿,年龄3~12岁,ASAⅠ~Ⅱ级。静脉麻醉 诱导后置入喉罩。患儿按随机顺序接受VCV和PCV两种通气方式,通气期... 目的 比较小儿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对气道压力 和喉罩漏气的影响。方法 34例全麻下择期手术的小儿,年龄3~12岁,ASAⅠ~Ⅱ级。静脉麻醉 诱导后置入喉罩。患儿按随机顺序接受VCV和PCV两种通气方式,通气期间保持相同的呼气末二 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PCV时气道峰压和漏气率明显低于VCV(P<0.01)。PCV时2例患 儿气道峰压>20cmH2O,而VCV时有9例患儿气道峰压>20cmH2O(P<0.05)。PETCO2和循环 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全麻喉罩通气期间,PCV能在较低的气道压力下提供有效的肺通气 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比较 儿童
下载PDF
压力控制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在小儿全麻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振东 王少超 胡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2-893,共2页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在小儿全麻纤支镜诊疗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纤支镜诊疗术患儿60例,均行喉罩通气,随机分为PCV组和VCV组,每组30例。记录进镜后、治疗中(冷冻、电凝、钳取病理等)、退镜前患儿的吸气VT、...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在小儿全麻纤支镜诊疗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纤支镜诊疗术患儿60例,均行喉罩通气,随机分为PCV组和VCV组,每组30例。记录进镜后、治疗中(冷冻、电凝、钳取病理等)、退镜前患儿的吸气V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PET CO2,计算漏气率。记录术后恶心、呕吐、胃胀气、低氧血症、喉痉挛、呼吸困难不良反应。结果 PCV组漏气率为(26.4±7.3)%,明显低于VCV组的(33.2±8.5)%(P<0.05);Ppla及PIP明显低于VCV组(P<0.05),其中VCV组12例(40%)患者PIP>25cm H2O,而PCV组6例(20%)(P<0.05)。PCV组恶心和胃胀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VCV组(P<0.05)。结论纤支镜诊疗术小儿全麻喉罩通气期间,压力控制通气可以提供更有效的肺通气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喉罩 纤支镜诊疗术
下载PDF
容量控制通气与压力控制通气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惠英 黄德辉 +1 位作者 刘衬云 何炳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 分析容量控制通气与压力控制通气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疗法,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通气疗法。分析两种通气模式对患者... 目的 分析容量控制通气与压力控制通气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疗法,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通气疗法。分析两种通气模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术后1天肺功能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指标、残气量/肺总量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T_1~T_4时间点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心排量、心脏指数、每博量、每博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在T_2~T_4时间点的中心静脉压指数、每博量变异度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单肺通气方式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差异,为研究较少的单肺通气方式及初步作用机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控制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肺癌肺叶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对急性肺损伤血流呼吸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秦宗和 周英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研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0例ALI患者分别进行呼吸末正压(PEEP)0、5、10 cmH2O水平下的PRVC和IPPV通气,测定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 目的研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和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0例ALI患者分别进行呼吸末正压(PEEP)0、5、10 cmH2O水平下的PRVC和IPPV通气,测定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参数。结果比较PRVC和IPPV二种通气模式,同一水平PEEP其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P>0.05),但吸气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st)、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供(DO2)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RVC与IPPV相比能明显降低PIP,增加Cst,增加D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气压伤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剑华 张民伟 +3 位作者 陈金龙 郭峰 宁耀贵 吴焱琼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13-814,共2页
目的:研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通气和容量控制(VC)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先后予以PRVC和VC两种通气模式各通气2h,更改模式时呼吸机设置参数不变,... 目的:研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通气和容量控制(VC)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先后予以PRVC和VC两种通气模式各通气2h,更改模式时呼吸机设置参数不变,并测定其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PRVC模式与VC模式比较,吸气峰压(PIP)、肺动态顺应性(Cst)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平均气道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RVC通气模式可明显降低PIP,改善Cst,符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在单肺通气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序凯 沈华春 +1 位作者 彭洁 陈骏萍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97-599,共3页
单肺通气是胸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麻醉技术,为手术操作提供了便利,但也有导致肺损伤的潜在风险。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olume garantee,PCV-VG)是一种智能化的新型通气模式,
关键词 容量控制通气 单肺通气 压力控制 麻醉技术 手术操作 潜在风险 通气模式 手术中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应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及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静 杨阳 邹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与护理。方法将38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容量控制的辅助/控制通气治疗,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初始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治疗与护理。方法将38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PRVC进行治疗,对照组以容量控制的辅助/控制通气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治疗1、2、4小时观察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记录两组通气治疗4小时内每小时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结果在同一观察时间,试验组pH、PaO2、PaCO2的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4小时内所发生的人机对抗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初始采用PRVC模式的临床疗效不及容量控制(VC)模式,故初始采用PRVC模式治疗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护理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浩 周承惇 +2 位作者 陶珍 王婴云 黄晨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BIPAP模式支持通气,观察组采用PRVC模式支持通气,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气、氧合指数、血压...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BIPAP模式支持通气,观察组采用PRVC模式支持通气,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气、氧合指数、血压、心率等,并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 PRVC是治疗重症肺炎的一种较好的有创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敏慧 柏振江 +2 位作者 华军 李莺 顾凤珍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921,共3页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PICU行呼吸机治疗的4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进行总结,其中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组24例,间歇指令通气(IMV)组23例,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实现pH7.35~7.45,SaO2 90%~95%,PaCO2 35~50 mmHg这个目标,在治...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PICU行呼吸机治疗的4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进行总结,其中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组24例,间歇指令通气(IMV)组23例,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实现pH7.35~7.45,SaO2 90%~95%,PaCO2 35~50 mmHg这个目标,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血气和气道力学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在通气治疗1h后PRVC组的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和吸入氧浓度显著低于IMV组(P<0.05),治疗12 h、24 h后更加明显(P<0.01);在治疗中血气指标pH、PaO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aCO2在治疗后12 h、24 h PRVC组显著低于IMV组(P<0.05);治疗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异常.结果表明:PRVC用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龙威 丁春梅 +2 位作者 陆伟 陆刚 张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1-742,共2页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47例重症哮喘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2例)。A组予PRVC通气,B组予SIMV+PSV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ABGs)、呼吸力学、通气时间及住...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47例重症哮喘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2例)。A组予PRVC通气,B组予SIMV+PSV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ABGs)、呼吸力学、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MV)后,ABGs明显改善(P<0·01),PIP、Pplat较B组降低,Cdyn优于B组,MV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PRVC在治疗重症哮喘患者时,能够保持较低的PIP和Pplat,改善ABGs和Cdyn,缩短MV时间以及住ICU时间,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机械通气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允荣 杨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75-75,F0003,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VCV)组,压力控制通气(PCV)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分...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中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对患者气道峰压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容量控制通气(VCV)组,压力控制通气(PCV)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气腹前(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60min(T3),监测气道峰压(Ppeak)的情况,抽取动脉血监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T1时相比,两组Ppeak气腹后升高(P<0.05),容量控制通气(VCV)组更明显,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行腹腔镜手术时,压力控制通气可以有效降低术中气道压,防止气道损伤,同时不影响患者的氧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气道峰压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时改良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金绘 张熠昕 +2 位作者 戴艳 刘娟 武荣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65-56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PRVC)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时改良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 目的:观察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PRVC)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时改良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RDS新生儿作为研究组(n=80,采用PRVC模式通气和实施改良的护理措施);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RDS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93,采用PRVC模式通气和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机械通气时间为(76.45±36.35)h,住院时间为(15.87±8.44)d,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RVC治疗RDS新生儿时,改良的护理措施能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RDS新生儿的救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改良护理措施
下载PDF
婴儿Ambu喉罩通气下压力与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珺珺 顾志清 +1 位作者 金泉英 陈莲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目的采用连续气道监测手段,观察婴儿使用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的呼吸动力学指标差异。方法选择6~12月龄择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人PCV组和VCV组,每组20例,患儿在静脉... 目的采用连续气道监测手段,观察婴儿使用Ambu喉罩通气时,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的呼吸动力学指标差异。方法选择6~12月龄择期行尿道下裂手术的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人PCV组和VCV组,每组20例,患儿在静脉麻醉诱导后,置人Ambu喉罩,分别行PCV和VcV。在通气期间维持患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为30~40mmHg(1mmHg-0.133kPa)。记录喉罩置人时(T1)和置人后10min(T2)、20min(T3)、30min(T4)时的呼吸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喉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VCV组在T4时间点的呼气阻力(RE)显著高于同组T,时间点(P〈0.05);在T3、T4时间点的气道峰压(PIP)值显著高于PCV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而呼气峰流速(PEF)值显著低于PCV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在T1时间点的肺顺应性(Compl)值显著高于同组其他时间点(P〈0.05),呼吸功(wOB)显著高于同组T3、T4时间点(P值均〈0.05)。VCV组的漏气分数、吸入潮气量(VTin)、呼出潮气量(VTex)、PIP、吸气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Pmean)、PetCO2、PEF和PCV组的漏气分数、VTinVTexPIP、Pplat、PEEP、Pmean、PcCO2、PEF、RE虽随时间变化略有波动,但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漏气分数、VTin、VTex、Pplat、PEEP、Pmena、pctCO2、Comp1、RE和wO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CV和VCV均能安全地应用于使用Ambu喉罩通气的6~12月龄患儿。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行VCV患儿的PIP呈升高趋势,可能增加安全隐患,因此PCV可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喉罩 容量控制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