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严相济政策执行模式研究
1
作者 王均平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30-36,共7页
宽严相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功能领域。在宽严相济政策已经出台的情形下,从理论上界定其基本的执行范畴,确认其基本的执行要素,明确其基本的执行原则,构建其基本的执行模式,并将其作为基本的执行机制,是更好地释放宽严相... 宽严相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功能领域。在宽严相济政策已经出台的情形下,从理论上界定其基本的执行范畴,确认其基本的执行要素,明确其基本的执行原则,构建其基本的执行模式,并将其作为基本的执行机制,是更好地释放宽严相济政策效能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政策 执行 要素 原则 模式
下载PDF
宽严相济政策与公诉案件质量考评指标
2
作者 高小勇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公诉案件质量考评指标对提高案件质量,在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公诉案件质量考评指标,主要局限于对案件数量指标的考评,无法体现宽严相济政策对公诉案件的质量要求。为此,需要根据... 公诉案件质量考评指标对提高案件质量,在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公诉案件质量考评指标,主要局限于对案件数量指标的考评,无法体现宽严相济政策对公诉案件的质量要求。为此,需要根据宽严相济政策对公诉案件的司法精神、证据意识、案件处理方式、办案技巧的要求几方面来改变考评指标,建立"以质为主、以量为辅"的案件质量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政策 公诉案件 考评指标
下载PDF
论如何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及构建和谐社会
3
作者 房德礼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3-84,共2页
落实宽严相济的政策,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建设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尊重人权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准则,坚决做到依法不违法、宽容不纵容,不能以调代处或以罚代刑,更不能因此降低不批捕... 落实宽严相济的政策,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建设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尊重人权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准则,坚决做到依法不违法、宽容不纵容,不能以调代处或以罚代刑,更不能因此降低不批捕的标准。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始终贯彻宽严相济这一思想,努力使侦查监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政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宽严相济政策在公诉环节的适用
4
作者 梁平 王瑜坤 《人大建设》 2011年第11期44-46,共3页
宽严相济政策的提出现阶段,我国的刑事政策最重要的职能还是控制犯罪,通过控制犯罪达到保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基本目的,而控制犯罪最直接的手段是打击犯罪。以"严打"政策为中心内容的犯罪控制方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 宽严相济政策的提出现阶段,我国的刑事政策最重要的职能还是控制犯罪,通过控制犯罪达到保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基本目的,而控制犯罪最直接的手段是打击犯罪。以"严打"政策为中心内容的犯罪控制方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使大量刑事案件得以迅速审结,符合刑事诉讼的效率原则。但司法实践证明,"严打"只具有短期内抑制犯罪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政策 公诉环节 维护社会稳定 控制犯罪 刑事政策 合法权益 打击犯罪 控制方式
下载PDF
论德主刑辅思想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5
作者 黄悦臻 《区域治理》 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
德主刑辅思想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与社会治理,提出慎刑思想,主张不惟刑、不尚刑,注重发挥“刑”的预防功能,与现代刑事理念相契合,表现出刑法的谦抑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面对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德主刑辅思想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与社会治理,提出慎刑思想,主张不惟刑、不尚刑,注重发挥“刑”的预防功能,与现代刑事理念相契合,表现出刑法的谦抑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面对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新型犯罪,刑法在作出回应的同时,应当汲取德主刑辅思想的养分,审慎适用刑罚,兼顾刑罚的震慑与教化作用,减少犯罪,避免不当扩大犯罪圈与刑罚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慎刑观 明刑弼教 刑期于无刑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新冠疫情为例
6
作者 洪敏娟 吴薛华 《争议解决》 2023年第2期643-648,共6页
刑事政策具有防止犯罪、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最基本的刑事政策,其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面临适用困境,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其适用。毋庸置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疫情背景下的刑事立... 刑事政策具有防止犯罪、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最基本的刑事政策,其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面临适用困境,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其适用。毋庸置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疫情背景下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对我国总体防疫政策和非典疫情防控政策的延续。其在新冠疫情背景的贯彻,也引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刑事政策确立和实施。探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因素对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惩治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涉疫违法犯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法益
下载PDF
宽严相济政策与刑罚规制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兴良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共2页
2006年5月9日至10日,北京市法学会和西南科技大学在四川绵阳市主办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2006年5月9日至10日,北京市法学会和西南科技大学在四川绵阳市主办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研究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及四川省政法系统等法律实务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党和国家的总目标,深入探讨了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刑事政策的问题。现将会上专家的发言及论文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体系 刑罚结构 死刑 国家 检讨 宽严相济政策
原文传递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审判视角——以定罪量刑为研判基点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沛谞 陈卫民 《天府新论》 CSSCI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定罪与量刑是研究宽严相济政策与刑事审判之间关联的理想切入点。定罪环节,宽严相济政策对于审判机关的总体要求是趋向严厉的,对于被告人则意味着宽和、轻缓,具体可从犯罪构成的模糊性规定、排除犯罪性事由以及疑罪进行分析;在量刑环节... 定罪与量刑是研究宽严相济政策与刑事审判之间关联的理想切入点。定罪环节,宽严相济政策对于审判机关的总体要求是趋向严厉的,对于被告人则意味着宽和、轻缓,具体可从犯罪构成的模糊性规定、排除犯罪性事由以及疑罪进行分析;在量刑环节,宽严相济精神的践行可在法定量刑情节、酌定量刑情节、死刑三方面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政策 刑事审判 定罪 量刑
下载PDF
检视与重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
9
作者 刘沛谞 陈世革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14-120,共7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下刑事法界域一个颇为热门的话语,并带动了新一轮刑事政策研究浪潮。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现象,但在繁华表象下保持一定的慎思却是必要的。基本刑事政策乃刑事法治的灵魂与导向,从根本上决定了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框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下刑事法界域一个颇为热门的话语,并带动了新一轮刑事政策研究浪潮。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现象,但在繁华表象下保持一定的慎思却是必要的。基本刑事政策乃刑事法治的灵魂与导向,从根本上决定了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框架,并将直接影响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夯实宽严相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提升基本刑事政策研究的理论品格,并为其实践展开作好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政策 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价值基础 方法论基础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被引量:34
10
作者 储槐植 赵合理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8,共6页
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 近期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是实行轻轻重重的两极化刑事政策。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严"占主角、"宽"为配角的重刑结构下,作为对"严打"方针的反思而提出的,当前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其内涵虽与两极化刑事政策有差异,但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精神与两极化刑事政策相符合。在"严"的重刑结构下,要发挥"宽"这个配角的作用,只能以司法努力,尽可能多地拓展"宽"的空间和份额。应以"量刑"(裁判)这个司法中心环节为基点,向"量刑"(裁判)的前、后两个阶段和领域进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极化刑事政策 重刑结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少数民族犯罪控制——以治理、互动和谦抑理念为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文远 苏永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31-37,共7页
治理理念、互动理念和谦抑理念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大基本理念,分别是对统治理念、专治理念和扩张理念的超越。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质上是要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大理念贯彻到犯罪控制当中。其中,治理理念... 治理理念、互动理念和谦抑理念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大基本理念,分别是对统治理念、专治理念和扩张理念的超越。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质上是要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大理念贯彻到犯罪控制当中。其中,治理理念的贯彻主要表现在立法控制上,需要针对少数民族犯罪制定刑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互动理念主要表现在司法控制上,需要将少数民族犯罪纳入刑事和解的范围;谦抑理念主要表现在社会控制上,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良习惯法资源和民间自治组织在犯罪控制上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少数民族犯罪 立法控制 司法控制 社会控制
下载PDF
审视检察侦查强制措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贯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爝 王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视域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应当立足于侦查主体、侦查对象和侦查场(侦查过程中调查取证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之三元结构,围绕被追诉人司法处遇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严密侦查措施及配套系统和改良刑事强制措施系统是宽严...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视域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应当立足于侦查主体、侦查对象和侦查场(侦查过程中调查取证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之三元结构,围绕被追诉人司法处遇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严密侦查措施及配套系统和改良刑事强制措施系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侦查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侦查措施 强制措施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与我国刑罚体系的补正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小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40,259,共11页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宽严互补及宽严交融。为了全面系统地贯彻这一基本刑事政策,我国《刑法》仍需予以宽严兼顾及轻重包容的刑罚补正体系。具体包括:增设财产刑的主刑,扩展资格刑的内容;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建立...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宽严互补及宽严交融。为了全面系统地贯彻这一基本刑事政策,我国《刑法》仍需予以宽严兼顾及轻重包容的刑罚补正体系。具体包括:增设财产刑的主刑,扩展资格刑的内容;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建立无期徒刑缓刑制度,进一步完善死刑制度;构建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双轨处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罚体系补正 《刑法》 主刑 附加刑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刑法修正立法——《刑法修正案(八)》总评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望原 张开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本次刑法修正案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力度之大,均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修正案在刑罚结构...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本次刑法修正案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力度之大,均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修正案在刑罚结构调整、刑罚执行制度完善、死刑适用限制和民生权益保障等问题上,充分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使刑法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明显提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鉴于此,本刊特邀请九位刑法学者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内容进行全面地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法修正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政策指导 司法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法 刑罚执行制度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施和公民参与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涛 《东方法学》 2012年第2期143-159,共17页
公众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刑事政策、刑事法律体系和刑事法律实践的一切活动。作为一个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过程,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有其法律、理论与现实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纠偏、保障和沟通功能... 公众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刑事政策、刑事法律体系和刑事法律实践的一切活动。作为一个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过程,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有其法律、理论与现实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纠偏、保障和沟通功能。而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体系,主要关涉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两大组成部分,前者要求倡导民意调查和建立政策听证制度,后者则包括犯罪预防意义上的社区警务、邻里守望等措施,刑事司法意义上刑事和解、被害人谅解和人格调查等制度,以及刑罚执行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公民参与 刑事和解 人格调查 社区矫正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运行情况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京平 李舸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36-47,共12页
利用指标体系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运行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是刑事政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有益尝试。构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运行情况指标体系,是进行这种尝试的基础。该指标体系,由综合评估指标、分类评估指标与单项评估指标构成。... 利用指标体系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运行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是刑事政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有益尝试。构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运行情况指标体系,是进行这种尝试的基础。该指标体系,由综合评估指标、分类评估指标与单项评估指标构成。指标的效度检测,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效度。构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运行情况指标体系,不仅是定量分析方法导入的过程,而且是对刑事政策的功能定位、作用机制,特别是刑事政策实施与刑事法律适用的协调作用深入理解、重新思考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运行 指标体系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政策适用率 政策公平性 政策制度化 政策回应度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引导下的贪贿类司法解释评析及完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伟 石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
刑事政策催生刑事立法的问世,不同时期的刑事立法也是顺应刑事政策的结果呈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是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又是评判立法科学和司法公道的标尺,在该刑事政策的映照之下,贪贿类犯罪的司法解释,既彰显远见卓识,又难掩其瑕... 刑事政策催生刑事立法的问世,不同时期的刑事立法也是顺应刑事政策的结果呈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是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又是评判立法科学和司法公道的标尺,在该刑事政策的映照之下,贪贿类犯罪的司法解释,既彰显远见卓识,又难掩其瑕疵缺憾可能致使刑事司法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基于现存问题和法治化思维,需要从体系化视角出发提高法律运用的协同性,严格把控量刑情节,合理适用终身监禁制度,引入保安处分措施等,实现司法解释的效益最大化,达到公正处罚贪污、贿赂犯罪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司法解释 刑法 量刑
下载PDF
宽严相济:立足于有效性与法治国之间的刑事政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佟志伟 张春和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基本政策,对刑事法治的发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严打"政策相比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执行主体、对象和手段方面都发生了转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发点是有效率、有... 正确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基本政策,对刑事法治的发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严打"政策相比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执行主体、对象和手段方面都发生了转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发点是有效率、有效益地防止犯罪;目标是实现法治国原则;得以实现的具体原则是比例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以人权保障为政策界限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表现为刑事政策的法制化和刑事法的刑事政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法治国原则 比例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下载PDF
从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谈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留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概念,之后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地位,以及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要求。在论述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完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 本文首先提出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概念,之后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地位,以及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要求。在论述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完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从宽处理的具体规定,增设必要的非刑罚处罚方法,率先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 未成年人刑罚制度 立法建议
下载PDF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坚持的原则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东阳 李明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要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着力实现宽与严的"相济"即协调运作,减少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其中... 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要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着力实现宽与严的"相济"即协调运作,减少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对"宽"和"严"的标准具有界限功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立了"宽"和"严"的度,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决了"宽"和"严"的事实依据,而程序正当原则则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