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反叙实动词宾语真假的语法条件及其概念动因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李新良
袁毓林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
浙工大人文学院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215,共2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批准号:12&ZD175)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面向计算的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研究”(批准号:15CYY035)的资助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费支持
-
文摘
本文讨论汉语反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特别是"假装"类动词跟其他反叙实动词不同的语义表现:其宾语在有些情况下是假的(如:假装害怕■不害怕),但在有些情况下却是真的(如:假装摔倒■摔倒了)。文章指出,"假装"类动词宾语的真假,跟宾语的情状类型直接相关:当宾语的情状类型为动作时,该宾语为真;当宾语的情状类型为状态时,该宾语为假。文章还基于"假装"的概念结构,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这种相关性进行了解释:"假装"类动词的宾语既可以表示主体故意发出的假动作(真的发生了,用动作类动词表达,如"摔倒"),也可以表示主体通过假动作而制造的假象(虚假的表象,用状态类动词表达,如"害怕")。说话人对假装行为的动作(能指)和假象(常规所指)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语言编码,造成了"假装"类动词宾语的或真或假,以及相应动词在情状类型上的差别。
-
关键词
(“假装”类)反叙实动词
宾语真假
情状类型
概念结构
行为符号
语言编码
-
Keywords
counter-factive verbs, pretend-type verbs, truth value, situation type, conceptual structure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