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大理小兽旋毛虫感染及宿主种类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申丽洁 李伟 罗志勇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调查云南大理小兽旋毛虫感染及感染小兽种类,为当地旋毛虫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在室内和野外生境诱捕小兽,鉴定小兽种类,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检查小兽旋毛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3目6科13属24种小兽,其中黄胸鼠、褐家鼠、斯氏... 目的调查云南大理小兽旋毛虫感染及感染小兽种类,为当地旋毛虫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在室内和野外生境诱捕小兽,鉴定小兽种类,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检查小兽旋毛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3目6科13属24种小兽,其中黄胸鼠、褐家鼠、斯氏家鼠、白腹鼠、卡氏小鼠、齐氏姬鼠、青毛鼠和中缅树鼩血清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22.03%(63/286);褐家鼠、齐氏姬鼠、白尾鼹和中缅树鼩体内查到旋毛虫幼虫或成虫。结论云南大理地区一些家、野栖小兽可感染旋毛虫,为人类旋毛虫感染的潜在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理 小兽 旋毛虫 宿主种类
下载PDF
芬兰毛形属线虫虫种与宿主种类之间的关系
2
作者 言慧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6期279-280,共2页
芬兰自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旋毛虫病以来,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作者对芬兰动物旋毛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芬兰 毛形属线虫虫种 宿主种类 关系
下载PDF
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梦迪 周芸 +6 位作者 徐丹丹 洪汝丹 刘正祥 洪梅 魏兆飞 赵秋芳 尹家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3个海拔区域,按4个季节进行野外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用梳检法收集体表寄生蚤并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通过实际测量和实地观察相...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3个海拔区域,按4个季节进行野外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用梳检法收集体表寄生蚤并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通过实际测量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因素包括鼠形动物特征变量指标(如种类、年龄、性别、体长、体重)、环境和气象因子(如海拔、季节)等数据。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使用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从捕获的884只鼠形动物中检获寄生蚤9种484头,以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无值大锥蚤、云南栉眼蚤为主(86.16%)。回归分析显示:2 700-3 000 m和3 000 m以上海拔鼠形动物染蚤概率较2 400-2 700 m分别增加1.27和3.72倍;湿度高于70%时,鼠形动物染蚤概率较湿度≤70%时减少41%;与齐氏姬鼠的染蚤概率相比,中华姬鼠的染蚤概率降低50%,大绒鼠的染蚤概率增加79%;体长超过104 mm的鼠形动物染蚤概率较体长≤104 mm的鼠形动物染蚤概率增加76%;气温高于15℃时,鼠形动物染蚤数量较温度≤15℃时降低67%;成年鼠形动物的染蚤数量较未成年鼠形动物的染蚤数量增加2.25倍;与春季相比,夏季的染蚤数量增加2.00倍,秋季的染蚤概率减少48%,冬季的染蚤概率和染蚤数量分别增加1.44和1.06倍。【结论】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以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无值大锥蚤、云南栉眼蚤为优势蚤种。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与海拔、季节、气温、湿度等环境气象因子及鼠形动物种类、体长、年龄等鼠形动物特征变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鼠形动物 寄生蚤 丰盛度 宿主种类 身体特征 环境因子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海南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拟石斛的附生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静静 孟千万 宋希强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1期86-91,共6页
拟石斛(Oxystophyllum changjiangense)为海南岛特有的珍稀濒危附生兰科植物。为阐明其附生特性,笔者以分布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拟石斛为例,在系统调查其资源现状、生境特征及宿主种类的基础上,对其附生宿主的专一性、在宿... 拟石斛(Oxystophyllum changjiangense)为海南岛特有的珍稀濒危附生兰科植物。为阐明其附生特性,笔者以分布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拟石斛为例,在系统调查其资源现状、生境特征及宿主种类的基础上,对其附生宿主的专一性、在宿主上的分布特点及附生个体数量与宿主胸径、树皮特性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6.6%的拟石斛个体分布在海拔800~1 000 m且主要附生在山地雨林中水源附近的高大乔木上;附生宿主18种,多见于木兰科、壳斗科、漆树科及梧桐科的植物;附生指数在0.32~0.94之间,其中白花含笑、长柄梭罗和红锥的附生指数接近于1;拟石斛全都分布在宿主的一级分支或二级分支处,二者差异性不显著;附生数量与宿主胸径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7,P<0.05),拟石斛对树皮特性选择具有偏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特征 宿主种类 附生特性 树皮特性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系统4种附生蓝藻地衣的分布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苏 刘文耀 +6 位作者 石贤萌 柳帅 胡涛 黄俊彪 陈曦 宋亮 武传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8,共12页
蓝藻地衣是附生植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系统的2种原生和6种次生森林群落中,以粉缘绵毛衣(Leioderma sorediatum)、天蓝猫耳衣(Leptogium azureum)... 蓝藻地衣是附生植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和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系统的2种原生和6种次生森林群落中,以粉缘绵毛衣(Leioderma sorediatum)、天蓝猫耳衣(Leptogium azureum)、网肺衣(Lobaria retigera)和双缘牛皮叶(Sticta duplolimbata)4种常见蓝藻地衣为对象,共设立120个样地,调查了它们在3 600株树木0–2 m树干上的分布,探讨其分布特征及与森林类群、宿主种类以及林龄等生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4种蓝藻地衣在森林群落间的分布模式明显不同。除双缘牛皮叶的盖度和频度在原生苔藓矮林中最高外,其他3种蓝藻地衣的最高值均出现于次生林如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林和滇山杨(Populus bonatii)林中;而哀牢山地区广布的原生木果柯(Lithocarpus xylocarpus)林中,4种蓝藻地衣极为少见。4种地衣都能生长于10多个树种上,但明显表现出对厚皮香、滇山杨和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等树种的偏好性,以及对小花山茶(Camellia forrestii)等的排斥性。森林群落的林龄、胸径、最大胸径、林冠开阔度、基面积、树木密度和树种多样性等因子的变化均对4种附生蓝藻地衣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但在景观尺度上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在不同森林群落内部却有各自的重要作用。其中,林龄、林冠开阔度和宿主胸径是影响蓝藻地衣分布的最重要的生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地衣 生境因子 森林类型 宿主种类 山地森林 盖度 云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