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型嗅觉仪在蚤类对宿主选择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杰 孟凤霞 吴丹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3-106,127,共5页
目的应用Y型嗅觉仪,建立蚤类对宿主动物气味选择的测定方法,并研究猫栉首蚤、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对大白鼠和小白鼠的选择行为,为探究不同蚤种对不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选择和了解"蚤类-宿主动物或人-相关传染病"的关系提供理论... 目的应用Y型嗅觉仪,建立蚤类对宿主动物气味选择的测定方法,并研究猫栉首蚤、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对大白鼠和小白鼠的选择行为,为探究不同蚤种对不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选择和了解"蚤类-宿主动物或人-相关传染病"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印鼠客蚤为试虫,用Y型嗅觉仪测定风速、Y型管臂管的几何位置、光照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以猫栉首蚤、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成蚤为试虫分别测定对大白鼠和小白鼠的选择行为。结果在测定的20min内,当空气流速为0.6~1.5L/min时,Y型管臂管的几何位置和测定环境的光照(30W日光灯)与黑暗在印鼠客蚤对小白鼠的选择行为中没有显著影响。猫栉首蚤对大白鼠气味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而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对大白鼠和小白鼠气味的选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用Y型嗅觉仪测定蚤类对宿主动物的选择行为。通过研究蚤的选择行为可以了解其宿主特异性,进一步分析"蚤类-宿主动物或人-相关传染病"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嗅觉仪 气味 宿主选择性 印鼠客蚤 猫栉首蚤 缓慢细蚤
原文传递
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对不同宿主动物气味选择性的研究
2
作者 陈永明 康东梅 +13 位作者 闫东 刘冠纯 史献明 杜国义 崔耀仁 兰晓宇 吴晓明 任凤岐 赵玉刚 王惠孝 周建宏 宁智波 王卫东 陈立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测定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对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猫和狗的选择行为,了解自制嗅觉仪进行气味选择性研究的可能性和探究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对不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选择。方法以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试虫,用Y型嗅觉仪和自制嗅觉仪测定... 目的测定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对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猫和狗的选择行为,了解自制嗅觉仪进行气味选择性研究的可能性和探究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对不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选择。方法以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试虫,用Y型嗅觉仪和自制嗅觉仪测定在5、10、15、20 min对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猫、狗的气味选择性。结果用自制嗅觉仪和Y型嗅觉仪对4种动物(沙鼠、黄鼠、家猫和家狗)的选择性进行两两比较,说明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对长爪沙鼠和狗的选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制嗅觉仪χ~2=0.991 6,P=0.319 3,Y型嗅觉仪χ~2=0.101 4,P=0.750 1),对其他宿主动物的选择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嗅觉仪与Y型嗅觉仪的测试结果均一致;在5 min时,方形黄鼠蚤对黄鼠、沙鼠、猫、狗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0.15、0.70、0.24,即喜好顺序为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狗>猫。在10、15、20 min,4种宿主动物对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的选择性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嗅觉仪可用于测定宿主气味选择性研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行主要宿主动物的监测同时,应特别重视非宿主动物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 宿主选择性 气味 Y型嗅觉仪
下载PDF
海南热带云雾林附生维管植物对宿主的选择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艺宸 邓芝燕 +4 位作者 张守信 肖楚楚 冯广 龙文兴 刘积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5,共11页
附生维管植物是热带森林中重要的特征性组分,研究附生维管植物对宿主树的选择性对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保护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热带云雾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21个20 m×2... 附生维管植物是热带森林中重要的特征性组分,研究附生维管植物对宿主树的选择性对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保护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热带云雾林中的附生维管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21个20 m×20 m的固定样地,调查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乔、灌木的数量、种类、胸径、植株高、基质类型及其上生长的附生维管植物的数量、种类,用混合线性模型、单因素方差、附生选择性指数分析附生维管植物分布与宿主树种、胸径、高度、基质类型(裸树皮、苔藓、凋落物及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带云雾林8400 m^(2)样地内,附生维管植物共计51种2650株,附生兰科植物和附生蕨类植物为优势类群,附着在10.6%的个体木上;附生维管植物多度和丰富度与宿主树胸径显著正相关;多度较大的琼崖石韦(Pyrrosia eberhardtii)、流苏贝母兰(Coelogyne fimbriata)、阴石蕨(Davallia repen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对宿主树种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显著偏好1-4个树种;附生维管植物对轻基质类型(苔藓植物)也存在显著偏好,70%以上的附生维管植物生存在苔藓基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维管植物 宿主选择性 热带云雾林 苔藓植物 宿主特征
原文传递
华石斛原生境条件下人工播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姜昊颖 杨福孙 宋希强 《热带林业》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由于人为的采挖和原生境的破坏,华石斛野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保护华石斛野生资源及其生境,加快野生植株的繁殖显得非常重要。该研究以华石斛种子为材料,分别于7月和9月,播种于不同的附生宿主树种(毛绵杜鹃,竹叶松,碎叶蒲桃,大叶... 由于人为的采挖和原生境的破坏,华石斛野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保护华石斛野生资源及其生境,加快野生植株的繁殖显得非常重要。该研究以华石斛种子为材料,分别于7月和9月,播种于不同的附生宿主树种(毛绵杜鹃,竹叶松,碎叶蒲桃,大叶布拉栎和大果马蹄荷),并监测其种子萌发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华石斛种子对附生树种有一定的选择性。人工播种的毛绵杜鹃上均有原球茎萌发,萌发率达到100%,平均每株树萌发14.71个原球茎。竹叶松和碎叶蒲桃上的原球茎数增加的差异不明显,对照大叶布拉栎和大果马蹄荷则没有原球茎萌发。(2)播种时间影响华石斛种子萌发与原球茎的形成。7月份播种的毛绵杜鹃和竹叶松,原球茎萌发数较多;9月份播种的碎叶蒲桃上萌发的原球茎远远高于毛绵杜鹃和竹叶松上,达到为4.5个/株。该实验结果暗示雨季可能是华石斛播种的最佳时期。此外,人工播种树上萌发的原球茎基本集中在华石斛植株上方30cm至下方40cm的范围内,这为今后播种位置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石斛 种子共生萌发 菌根真菌 宿主选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