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入菩萨行论》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牛宏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33-39,共7页
《入菩萨行论》是印度著名中观学者寂天有关菩提心修学的著作,对印度大乘佛教后期的流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喀巴大师撰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入菩萨行论》中的偈文达145处,共194颂,引用的内容和次数属于《菩提道次第广论》... 《入菩萨行论》是印度著名中观学者寂天有关菩提心修学的著作,对印度大乘佛教后期的流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喀巴大师撰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入菩萨行论》中的偈文达145处,共194颂,引用的内容和次数属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引引文之首。文章通过统计分析《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引用《入菩萨行论》中偈文的数目及内容,逐一对正出所引偈文的各个品节,并就两部论著在思想、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内容特色,进一步探讨《入菩萨行论》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菩萨行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 寂天 宗喀巴
下载PDF
藏传佛教的忏悔思想——兼论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
2
作者 圣凯 《佛学研究》 2003年第0期294-302,共9页
本文以忏悔思想为中心,考察了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宗喀巴大师、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阐述藏传佛教忏悔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发展到寂天菩萨的“七支供养”;同时,寂天菩萨提出“四力”忏悔,和“信... 本文以忏悔思想为中心,考察了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宗喀巴大师、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阐述藏传佛教忏悔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发展到寂天菩萨的“七支供养”;同时,寂天菩萨提出“四力”忏悔,和“信解空性”的“理忏”。宗喀巴大师全面继承了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在“对治现行力”中概括了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的“对治行”的六个方面,使其忏悔思想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并且将忏悔纳入菩提道的次第。能海上师在阐述宗喀巴大师的忏悔思想时,受到汉地佛教的影响,如将“灭现行罪力”归结为“作法忏”,而将“灭过现罪力”归结为“事忏”和“理忏”,这也是密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所必须和必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忏悔 龙树 寂天 宗咯巴 能海
下载PDF
节日感怀唱《小草》
3
作者 李水清 《江西老区建设》 1987年第8期7-8,共2页
为纪念建军六十周年,《江西老区建设》编辑部的同志专程来京联系,要我写篇东西,虽然难以胜任,但故乡亲人的要求,我是欣然从命的。人老了是容易怀旧的,满脑子的往事总理不出个头绪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稿纸上还未写出几个字。军... 为纪念建军六十周年,《江西老区建设》编辑部的同志专程来京联系,要我写篇东西,虽然难以胜任,但故乡亲人的要求,我是欣然从命的。人老了是容易怀旧的,满脑子的往事总理不出个头绪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稿纸上还未写出几个字。军人是讲服从的,完不成任务,真有一种欠债的感觉,挺苦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区建设 红军战士 野火烧不尽 我自己 史光柱 街心公园 寂天 牺牲精神 自卫还击战 乐理知识
下载PDF
夏日咏荷
4
作者 一帆 《国土绿化》 2015年第8期59-59,共1页
临风摇曳 为这一夏的孤独 如远去的你
关键词 凌一 寂天 听雨 此际
下载PDF
國難日深同人小集船山學社共有新亭之痛用木崖宏齋溫門韵
5
作者 石广权 《船山学报》 1938年第1期157-158,共2页
江山如畫夢猶溫徧地繁華有血痕哭笑那容談得失寃親何處辨讎恩西方佛寂天
关键词 寂天 小集 繁華 发魁 女口 地梁
下载PDF
繁荣宁静间,中大有个百年墓园
6
作者 吴湘 《大学生》 2016年第17期42-43,共2页
这是一片处在繁华都市与宁静校园之间的百年大学墓园,墓主人有驰名中外的学术泰斗,有不远万里来传薪播火的外籍教员,甚至还有来学校就医的病人。它静静地安卧在今天中山大学南校园的西北角,与康乐园红楼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山大学深厚文... 这是一片处在繁华都市与宁静校园之间的百年大学墓园,墓主人有驰名中外的学术泰斗,有不远万里来传薪播火的外籍教员,甚至还有来学校就医的病人。它静静地安卧在今天中山大学南校园的西北角,与康乐园红楼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山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这里安静,但不会寂寞,因为隔墙能送来书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 墓主人 康乐园 岭南大学 文化底蕴 共名 清明时节 寂天 孙中山研究 乐就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观
7
作者 范文丽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4-208,共5页
藏传佛教被称为伦理性宗教,其以劝善论而闻名于世。藏传佛教在许多哲学问题上都提供了详尽的探讨和深刻的分析,对于行善之理由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回答。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观基于印度中观派对道德理由的论证与思考之上,并在菩提心... 藏传佛教被称为伦理性宗教,其以劝善论而闻名于世。藏传佛教在许多哲学问题上都提供了详尽的探讨和深刻的分析,对于行善之理由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回答。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观基于印度中观派对道德理由的论证与思考之上,并在菩提心思想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通过考察寂天《入菩萨行论》、寂护《摄真实论》、阿底峡《菩萨道灯论》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等文本中关于道德理由的阐述,梳理分析了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之基本思想和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中观 道德伦理 寂天 阿底峡 宗喀巴
原文传递
七律五首
8
作者 杨至真 《中国道教》 1988年第3期60-,共1页
读《性命圭旨》二首恭读经书心怡然,丹田常满月常圆。忘空忘色忘形相,无虑无忧无怨烦。流水无踪成万古,蓬莱有路只三山。已知道祖施恩惠,玉成金液大还丹。心书圭旨仙家言,悟彻玄门九转丹。大法口诀详又细,火候节序齐还全。心钦尹祖露真... 读《性命圭旨》二首恭读经书心怡然,丹田常满月常圆。忘空忘色忘形相,无虑无忧无怨烦。流水无踪成万古,蓬莱有路只三山。已知道祖施恩惠,玉成金液大还丹。心书圭旨仙家言,悟彻玄门九转丹。大法口诀详又细,火候节序齐还全。心钦尹祖露真谛,口笑愚迷误圣传。念上丹成寂天定,三千世界一珠涵。静坐天朗气清好用功,收心静坐守黄庭。轻屏呼吸周天数,慢镇马猿虚静生。脉走任督丹有信,精临玄牝气方凝。清风明月禅台扫,净彻灵舌十二层。伏念在家出世有何妨,人世忧欢不必尝。意马牢栓方寸地,心猿紧锁真如乡。洗涤烦恼归清净,涵养本源护命章。一窍灵明无色相,念头伏处立丹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命圭旨 大还丹 丹房 寂天 圣传 道祖 虑无 一窍 玄门 书心
原文传递
中国人接受佛教的特点
9
《文史知识》 1987年第11期80-80,共1页
佛教最初传到中国是被当作一种神仙方术接受的。东汉后期,人们又把它依附于老庄思想来理解,在理解与消化曲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佛教各学派,各宗派。佛教进入中国之前。
关键词 思想文化传统 东汉后期 老庄思想 信仰佛教 寂天 两种文化 儒释 孙昌武 思想领域 思想潮流
原文传递
朱良志VS刘墨——朱良志、刘墨谈《南画十六观》:文人画的智慧
10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2014年第4期46-53,共8页
主持语:今天走进对话的两位先生都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刘墨先生还是一位画家。双方以他们的学识以及对中国文人画的理解,展开了对话。他们认为,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表象背后承载了画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它是人的真性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也是... 主持语:今天走进对话的两位先生都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刘墨先生还是一位画家。双方以他们的学识以及对中国文人画的理解,展开了对话。他们认为,中国文人画的艺术表象背后承载了画家丰富的心灵世界。它是人的真性对于有限时空的超越,也是对于自我的确认与表达。美学与心性结合是中国文人特有的对于自身的体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 十六观 朱良 寂天 八大山人 我自己 倪瓒 白莲花 石涛 《老残游记》
原文传递
最后一方净土
11
作者 于瑾 《优品》 2012年第2期253-253,共1页
3000年前,《诗经》里有这样一首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关于终南山的诗篇,只因为那里藏着中国保存最好的秘密——隐士。你相信吗?没有森林,就没有枯枝;没有枯枝,就没有木柴;没有木柴... 3000年前,《诗经》里有这样一首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关于终南山的诗篇,只因为那里藏着中国保存最好的秘密——隐士。你相信吗?没有森林,就没有枯枝;没有枯枝,就没有木柴;没有木柴,就没有茶;没有茶,就没有禅;没有禅,就没有隐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 有堂 空谷幽兰 神德 老和尚 寂天 山甲 太姥山 月亮女神 北岳恒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