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柄瘤蚜茧蜂与其寄主豆蚜的相互作用:寄主龄期选择及其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的相对被寄生率最高 ,为 2 6 4 % ;其次是 1龄若蚜 ,为 2 0 6 % ;无翅成蚜与 3、 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相对被寄生率较低。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豆蚜若蚜的发育 ,其中 1龄若蚜被寄生后 ,1~ 3龄历期显著延长 ;有翅 3龄若蚜被寄生后 ,3、 4龄历期明显延长 ;但无翅和有翅 4龄若蚜被寄生后的发育历期均不受影响。各龄若蚜被寄生后羽化的成蚜寿命明显缩短 ,其中 ,被寄生的 1龄若蚜不能发育至成蚜 ,其它较早龄期被寄生的若蚜羽化的成蚜繁殖力均显著降低。寄生时寄主的发育期也影响寄生蜂的发育 ,2龄豆蚜被寄生时的日本柄瘤蚜茧蜂个体发育最快 ,为 194 10h ;1龄寄主被寄生时蚜茧蜂的发育最慢 ,需 2 15 8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日本柄瘤蚜茧蜂 寄主-寄生蜂的相互关系 寄主龄期选择 繁殖力曲线
下载PDF
斑翅食蚧蚜小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方平 符悦冠 +2 位作者 张敬宝 韩冬银 彭正强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斑翅食蚧蚜小蜂 橡副珠蜡蚧 寄主龄期选择
下载PDF
菜蛾啮小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和适合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树生 汪信庚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菜蛾啮小蜂是小菜蛾幼虫期至蛹期的跨期寄生蜂,也可仅寄生于蛹。室内寄主虫态及龄期选择寄生试验表明,该蜂嗜好产卵寄生幼虫,较少产卵寄生预蛹,很少产卵寄生蛹,但在幼虫4个龄期间无明显偏嗜性。寄生于各龄小菜蛾幼虫的啮小蜂在发... 菜蛾啮小蜂是小菜蛾幼虫期至蛹期的跨期寄生蜂,也可仅寄生于蛹。室内寄主虫态及龄期选择寄生试验表明,该蜂嗜好产卵寄生幼虫,较少产卵寄生预蛹,很少产卵寄生蛹,但在幼虫4个龄期间无明显偏嗜性。寄生于各龄小菜蛾幼虫的啮小蜂在发育历期、蛹期存活率、每寄主育出蜂数及性比几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啮小蜂 小菜蛾 寄主龄期选择 适合性
下载PDF
半闭弯尾姬蜂的寄主选择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蔡霞 施祖华 +1 位作者 郭玉玲 陈学新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在24℃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2~4龄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44、0.19.该蜂... 在24℃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2~4龄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44、0.19.该蜂对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下降.2~4龄小菜蛾幼虫被寄生后,总发育历期与预蛹期都比未被寄生的显著延长.当小菜蛾幼虫在2龄初被寄生后,总取食量比未被寄生的显著减少;但当幼虫在3、4龄初被寄生后,各龄的取食量与未被寄生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闭弯尾姬蜂 小菜蛾 寄主龄期选择 寄主发育 取食量
下载PDF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生态学特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蒋祝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系统观察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 在系统观察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3d,大多数蜂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卵,少数可产2粒,偶见产卵3粒,但最终只发育成1头成熟幼虫;(2).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1~4龄幼虫共存时,偏爱寄生1龄末至2龄幼虫,对1龄末至2龄,3龄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737,0.3210,0.2046;(3).3龄初幼虫被寄生后,与未被寄生的幼虫比较,4龄幼虫历期显著延长,食量显著下降,且不能发育到5龄幼虫;(4).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可用线性日度模型、Stinner模型和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其中以Stinner模型拟合精度最高;(5).侧沟茧蜂卵、幼虫、茧和卵-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6℃、7.766℃、10.196℃和9.683℃,有效积温分别为28.864、109.245、89.360、217.915日度,发育速率最快温度分别为34.55℃、30.41℃、32.33℃和3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生态学特性 寄生 寄主 发育 取食 寄主龄期选择 温度作用
下载PDF
可疑柄瘤蚜茧蜂对高温下不同龄期黑豆蚜的寄生及其适合度表现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清华 孟玲 李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研究寄生蜂对寄主不同龄期的寄生策略通常采用适温下(≈25℃)培养的寄主进行试验。为探究蚜茧蜂对高温下生长的寄主蚜虫的寄生反应及其适合度表现,在30℃条件下饲养寄主孤雌胎生无翅黑豆蚜Aphis fabaeScopli,获得不同龄期若蚜和刚羽化... 研究寄生蜂对寄主不同龄期的寄生策略通常采用适温下(≈25℃)培养的寄主进行试验。为探究蚜茧蜂对高温下生长的寄主蚜虫的寄生反应及其适合度表现,在30℃条件下饲养寄主孤雌胎生无翅黑豆蚜Aphis fabaeScopli,获得不同龄期若蚜和刚羽化的成蚜,分别提供给可疑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ambiguus Haliday寄生,观察蚜茧蜂的寄生率以及后代性比、体型大小和发育时间等适合度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可疑柄瘤蚜茧蜂对1至4龄若蚜及成蚜均寄生,但偏向寄生较早龄期的若蚜,对成蚜的寄生率为28.0%,显著低于对1龄(40.0%)和2龄(42.8%)寄主若蚜的寄生率。后代雌蜂比例和体型随寄主龄期(体型)增大而减小,而发育历期则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格局。后代性比、体型大小及发育历期等适合度表现与此前适温(≈25℃)下得到的结果截然相反。因此推测,寄主黑豆蚜体型或龄期可能不是或不全部是可疑柄瘤蚜茧蜂评价寄主质量的依据,其他与寄主蚜虫内共生菌动态相关的线索(如行为的,化学的等)可能才是其评价寄主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柄瘤蚜茧蜂 黑豆蚜 寄主龄期选择 适合度 布赫纳氏菌 内共生
下载PDF
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被斑痣悬茧蜂寄生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陶敏 李保平 孟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寄生蜂的寄主识别期是构建最优接受寄主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观察了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不同龄期幼虫的识别期,并首次用生存分析方法估计寄主被寄生的风险以及寄生经历对寄主识... 寄生蜂的寄主识别期是构建最优接受寄主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观察了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不同龄期幼虫的识别期,并首次用生存分析方法估计寄主被寄生的风险以及寄生经历对寄主识别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h观察期内,除1龄寄主幼虫外,其他各龄(2-5龄)幼虫均被寄生;对首次寄主识别期的Cox回归模型拟合分析表明,与2龄寄主幼虫(参照虫龄)相比,3-5龄寄主幼虫被寄生的累计风险比率显著高于2龄寄主幼虫(2.6-4.0倍),而对再次寄主识别期的分析未发现3-5龄寄主幼虫与2龄幼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对首次与再次寄主识别期进行的生存曲线比较表明,对2-4龄幼虫的再次寄主识别期显著短于首次寄主识别期;说明寄生经历显著提高了寄生蜂的寄主识别期。由此推测,较高龄期甜菜夜蛾幼虫被无寄生经验斑痣悬茧蜂寄生的风险高于低龄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痣悬茧蜂 甜菜夜蛾 寄生风险 寄主龄期选择 行为生态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