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原虫DNA解旋酶家族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君 蔡海明 +8 位作者 廖申权 戚南山 李娟 吕敏娜 林栩慧 胡俊菁 张健騑 刘文俊 孙铭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7-327,共11页
寄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是人和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DNA解旋酶是一类参与几乎所有生物DNA代谢的重要解旋酶,目前原虫DNA解旋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恶性疟原虫,且被报道的DNA解旋酶多为... 寄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是人和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DNA解旋酶是一类参与几乎所有生物DNA代谢的重要解旋酶,目前原虫DNA解旋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恶性疟原虫,且被报道的DNA解旋酶多为人类或酵母的同源物,其保守基序与人类、酵母等都存在差异,是研究抗原虫药物的重要潜在靶标。笔者主要综述了经典解旋酶的保守结构域及其功能特点,介绍了各个解旋酶的极性与偏好底物等生化特性,汇总了已报道原虫DNA解旋酶的种类。目前报道的DNA解旋酶大多集中在恶性疟原虫,其中疟原虫含18种,利士曼原虫含3种,布氏锥虫和兔脑原虫均含2种,弓形虫含1种。同时介绍了目前原虫中较为引人关注DNA解旋酶:RecQ家族、DEAD-box家族、UvrD解旋酶家族和RuvB家族的功能研究进展,其中DEAD-box家族中有3种疟原虫特异性解旋酶PfPSH1/H2/H3并未在宿主人类中发现相似物,另一种解旋酶UvrD则与人类、小鼠、秀丽隐杆线虫等无同源性,而与细菌、真菌等同源性较高。笔者对原虫DNA解旋酶的基本特性和功能进行综述,阐述了目前原虫DNA解旋酶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药物靶标的可能性,以期为抗原虫药物靶标筛选及原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DNA解旋酶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志会 方肆云 +5 位作者 孙铭飞 戚南山 刘文俊 李娟 胡俊菁 廖申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163-172,共10页
寄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包括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和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等,可引起严重危... 寄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包括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和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等,可引起严重危害人类与动物健康以及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原虫病。寄生虫入侵宿主后的发育和繁殖需要大量的嘌呤核苷酸,相应的嘌呤碱基在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对应的嘌呤核苷酸。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一类参与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重要代谢酶,广泛存在于寄生原虫中。寄生原虫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主要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两者在寄生原虫中分别催化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合成,从而参与寄生原虫的多个生化代谢过程,不仅为寄生原虫核酸生物合成等提供前体物质,还为虫体提供通用能量载体。由于寄生原虫的嘌呤补救途径明显区别于宿主的从头合成途径,且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寄生原虫嘌呤补救途径的关键酶,因而近年来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成为抗原虫药物候选靶标的研究热点,以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为潜在靶标,特异性筛选、设计抑制剂,并开发抗寄生原虫药物取得重要进展。以利什曼原虫、锥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为重点,综述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功能、抑制剂筛选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寄生原虫药物靶标研究与新型抑制剂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次黄嘌呤-鸟嘌呤-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嘌呤核苷酸 药物靶标 抑制剂
下载PDF
腹泻患儿肠道致病性寄生原虫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妙辉 陈素清 +2 位作者 吴斌 吴丽瑟 赵子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1-481,共1页
致病性寄生原虫作为人类腹泻的病原之一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本地区感染性腹泻患儿致病性寄生原虫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住院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性寄生原虫检测,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 致病性寄生原虫作为人类腹泻的病原之一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本地区感染性腹泻患儿致病性寄生原虫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住院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性寄生原虫检测,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研究内容与方法(1)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道 寄生原虫感染 流行病学 调查 儿童
下载PDF
清热解毒中药对3种肠道寄生原虫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家芬 欧阳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1期43-43,49,共2页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原虫作用 ,发掘有效的抗原虫药物。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与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水提物或醇提物 ,孵育数天后 ,计算虫体数 ,并与无药对照进行比较计算抑虫率。...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原虫作用 ,发掘有效的抗原虫药物。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与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水提物或醇提物 ,孵育数天后 ,计算虫体数 ,并与无药对照进行比较计算抑虫率。结果 :在 2 8种中药中 ,鸦胆子醇提物及水提物对溶组织内阿米巴 ,巴豆醇提物与乌梅水提物对兰氏贾第鞭毛 ,巴豆、茵陈、槟榔、金银花醇提物对阴道毛滴虫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虫率达 81 %~ 1 0 0 % ,其余药物作用稍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中药 肠道寄生原虫 体外抑制作用 溶组织内阿米巴 兰氏贾第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寄生原虫感染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斌 詹希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95-198,共4页
Toll样受体为机体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外来病原体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提示外来病原体的存在,激发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发挥抗感染作用,并影响机体获得性免疫的发生、发展。在寄生原虫的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 Toll样受体为机体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外来病原体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提示外来病原体的存在,激发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发挥抗感染作用,并影响机体获得性免疫的发生、发展。在寄生原虫的感染中,Toll样受体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Toll样受体和原虫感染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原虫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 天然免疫 寄生原虫感染
下载PDF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推测寄生原虫间的进化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淑梅 薛采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5期218-220,共3页
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推测原生生物物种间种系发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以期为兽医相关寄生生物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方法 寄生原虫 进化关系 分子系统 原生生物 分类学 系统发生 核糖体RNA
下载PDF
寄生原虫核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祥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4年第12期19-21,共3页
寄生原虫核酸的研究进展李祥瑞(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自从列文虎克(Leeu-wenhoek)于18世纪发现第一个原生动物Eimeriastiedae以来,至今记载的原生动物至少有65000种,其... 寄生原虫核酸的研究进展李祥瑞(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50001)自从列文虎克(Leeu-wenhoek)于18世纪发现第一个原生动物Eimeriastiedae以来,至今记载的原生动物至少有65000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寄生虫。如何对这数目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核酸 核型
下载PDF
RNA干扰及其在寄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莎丽 汪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93-395,共3页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关闭相应序列基因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小分子RNA在RNAi介导的基因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蓝氏贾第鞭毛虫中RNAi现象的发现,证明RNAi很早即已经存在于真核谱系...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关闭相应序列基因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小分子RNA在RNAi介导的基因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蓝氏贾第鞭毛虫中RNAi现象的发现,证明RNAi很早即已经存在于真核谱系中,抑制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可能是RNAi最古老的功能。本文就引起人类疾病的寄生原虫中的RNAi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分子RNA 寄生原虫 基因沉默 综述
下载PDF
寄生原虫DNA聚合酶的研究概况
9
作者 钟淑梅 沈杰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寄生原虫在人类和家畜中引起许多疾病,对大多数危害严重的寄生虫至今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即使对那些有药物可治疗的寄生虫,近来不但面临着抗药性的问题,而且许多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在对寄生虫的研究中,人们试图寻找对寄生虫... 寄生原虫在人类和家畜中引起许多疾病,对大多数危害严重的寄生虫至今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即使对那些有药物可治疗的寄生虫,近来不但面临着抗药性的问题,而且许多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在对寄生虫的研究中,人们试图寻找对寄生虫的生化途径有干扰而对宿主无干扰的药物。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寄生虫有选择性的生化途径,容易产生抗药性,降低药物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多数寄生原虫使宿主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繁殖,所以伴随着DNA复制的细胞分裂是有效的发展抗寄生虫药物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DNA 聚合酶
下载PDF
陕西省畜禽寄生原虫名录
10
作者 林青 张继亮 张越男 《畜牧兽医杂志》 2002年第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畜禽 寄生原虫 名录
下载PDF
寄生原虫蛋白激酶作为药物靶标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伍忠銮 吴忠道 余新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5期206-210,共5页
寄生原虫的蛋白激酶是潜在的药物靶标 ,本文综述了它的分类、鉴定方法。
关键词 寄生原虫 蛋白激酶 药物靶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寄生原虫先天性传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胡海涛 钱宝珍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3年第4期240-243,254,共5页
一般认为,寄生原虫感染主要是通过饮食或昆虫媒介传播.但近年的研究表明还存在先天性传播途径,这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原虫的先天性传播途径,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优生优育水平,而且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寄生原虫先天性... 一般认为,寄生原虫感染主要是通过饮食或昆虫媒介传播.但近年的研究表明还存在先天性传播途径,这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原虫的先天性传播途径,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优生优育水平,而且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寄生原虫先天性传播的研究,目前以弓形虫、疟原虫、新孢子虫报道的较多.因此,本文从实验动物、免疫学、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对这三种原虫先天性传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先天性传播 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三种寄生原虫先天性传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海涛 钱宝珍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3-38,共6页
关键词 寄生原虫 先天性传播 单细胞真核生物 弓形虫 原虫 新孢子虫 综述 寄生虫病
下载PDF
寄生原虫的ABC蛋白与耐药性
14
作者 陈锡慰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0年第2期71-73,共3页
ATP结合盒蛋白(ABC)也参与疟原虫、利什曼原虫、痢疾阿米巴等寄生原虫的耐药性。由于ABC转运器也局限于细胞内小细胞器中,因此认为耐药性的机理,除了有向细胞外排泄的模式外,也有对细胞内小细胞器的隔离模式。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原虫虫... ATP结合盒蛋白(ABC)也参与疟原虫、利什曼原虫、痢疾阿米巴等寄生原虫的耐药性。由于ABC转运器也局限于细胞内小细胞器中,因此认为耐药性的机理,除了有向细胞外排泄的模式外,也有对细胞内小细胞器的隔离模式。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原虫虫种与虫株,必需考虑药物选择性与生理功能的多样性来制定克服耐药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ABC蛋白 耐药性
下载PDF
植物精油抗寄生原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申权 吕敏娜 +11 位作者 吴彩艳 侯晓礁 李福元 李娟 蔡海明 林栩慧 胡俊菁 于林增 肖文婉 张健騑 戚南山 孙铭飞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4-205,共12页
植物精油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性油状液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寄生原虫作用。本文从植物精油的分布、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抗疟原虫活性、抗锥虫活性、抗利什曼原虫活性与抗肠道原虫活性的研究;以及抗寄生原虫的作用机制等方... 植物精油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性油状液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寄生原虫作用。本文从植物精油的分布、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抗疟原虫活性、抗锥虫活性、抗利什曼原虫活性与抗肠道原虫活性的研究;以及抗寄生原虫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对植物精油的抗寄生原虫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理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植物精油在抗寄生原虫感染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寄生原虫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口腔寄生原虫与口腔疾病的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格林 徐冠英 +1 位作者 李怀菊 赵新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寄生原虫 口腔疾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重要寄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甘云 林瑞庆 +1 位作者 陈小庆 翁亚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代谢组学是继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其独特的优点,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目前主要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监测与诊断等领域。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新的分析方法的逐步建立... 代谢组学是继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其独特的优点,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目前主要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监测与诊断等领域。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新的分析方法的逐步建立,代谢组学的应用越来越广,也逐渐应用到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尤其是与公共卫生学息息相关的寄生原虫。本文通过对代谢组学、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以及代谢组学在重要寄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代谢组学这门技术,并为我们能够应用该技术解决寄生原虫领域的难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代谢组学 研究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部分寄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姜晓明 张聪 +3 位作者 赵佳琪 冯宪敏 马爱新 孔繁利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代谢组学技术是继其他组学技术后新兴的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本文主要综述代谢组学技术在一些寄生原虫研究中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代谢组学技术 寄生原虫
下载PDF
细胞内寄生原虫诱导的凋亡抑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明义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2年第5期237-238,共2页
细胞内寄生原虫虽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直接攻击和破坏,但被感染的细胞可通过启动自身的死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由于凋亡细胞能被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病原体有被一并消灭的趋势。近十年已证实细胞内存在凋... 细胞内寄生原虫虽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直接攻击和破坏,但被感染的细胞可通过启动自身的死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破坏病原体的生存环境。由于凋亡细胞能被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病原体有被一并消灭的趋势。近十年已证实细胞内存在凋亡抑制的信号旁路。病毒和细菌感染诱导凋亡抑制的分子机制,已有广泛研究,但是近几年才开始聚焦于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内寄生原虫 凋亡抑制
下载PDF
已检测出三种重要寄生原虫的基因组序列
20
作者 汪开治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1-71,共1页
Science2005年7月15日404-442页报道:非洲锥虫菊、南美洲锥虫病和利什曼病是三种致命的寄生虫病。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这三种病。非洲锥虫病的病原体是布鲁斯氏锥虫,可引起神经疾患,从而影响睡眠周期。南美洲锥虫病的病原体是克鲁... Science2005年7月15日404-442页报道:非洲锥虫菊、南美洲锥虫病和利什曼病是三种致命的寄生虫病。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这三种病。非洲锥虫病的病原体是布鲁斯氏锥虫,可引起神经疾患,从而影响睡眠周期。南美洲锥虫病的病原体是克鲁斯氏锥虫,可严重损害心、胃和脑。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是各种利什曼原虫,可侵犯肝脾。对于这三种寄生虫病目前没有预防性疫苗,已有的药物不仅有毒性副作用,而且寄生虫已对其产生了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原虫 基因组序列 非洲锥虫 检测 寄生虫病 锥虫病 病原体 南美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