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a-SiC:H降低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寄生损失的研究
1
作者
陆晓曼
肖振宇
+3 位作者
陈传亮
李彦磊
訾威
方国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使用宽带隙的p型氢化非晶硅碳(p-a-SiC:H)薄膜作为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证明,p-a-SiC:H不仅能明显降低窗口层的短波寄生吸收损失,而且可以减少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SHJ太阳能...
使用宽带隙的p型氢化非晶硅碳(p-a-SiC:H)薄膜作为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证明,p-a-SiC:H不仅能明显降低窗口层的短波寄生吸收损失,而且可以减少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SHJ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实验结果也证明,使用优化的p-a-SiC:H窗口层可以提升SHJ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达1.4 mA/cm^(2),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21.8%。这主要是由于p-a-SiC:H低的寄生吸收以及使用p-a-SiC:H窗口层降低了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p型非晶硅碳
时域有限差分法
寄生吸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光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其
延玲玲
+13 位作者
陈兵兵
李仁杰
王三龙
王鹏阳
黄茜
许盛之
侯国付
陈新亮
李跃龙
丁毅
张德坤
王广才
赵颖
张晓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9,共13页
近几年,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发展迅速,效率已经从13.7%提升到29.1%.由于叠层电池器件的制作工艺复杂,而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光学损失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光学模拟进而获得高效电池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商业软件和自建模...
近几年,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发展迅速,效率已经从13.7%提升到29.1%.由于叠层电池器件的制作工艺复杂,而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光学损失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光学模拟进而获得高效电池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商业软件和自建模型两方面概述了光学模拟的方法,接着从反射损失和寄生吸收两方面针对光学模拟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指出了叠层电池光学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极限最高可达40%,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模拟工作的研究,叠层电池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硅叠层电池
光学模拟
反射损失
寄生吸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薄多晶硅的掺杂、钝化及光伏特性研究
3
作者
宋志成
杨露
+4 位作者
张春福
刘大伟
倪玉凤
张婷
魏凯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440,共7页
本文对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钝化性能及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研究表明当离子注入剂量为3.2×10^(15) cm^(-3),在855℃退火20 min时,70 nm超薄多晶硅的钝化性能可以达到与常规120 nm多晶硅...
本文对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钝化性能及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研究表明当离子注入剂量为3.2×10^(15) cm^(-3),在855℃退火20 min时,70 nm超薄多晶硅的钝化性能可以达到与常规120 nm多晶硅相当的水平,且70 nm多晶硅的表面掺杂浓度达到5.6×10^(20) atoms/cm^(3),远高于120 nm掺杂多晶硅的表面掺杂浓度(2.5×10^(20) atoms/cm^(3))。基于70 nm超薄多晶硅厚度减薄和高表面浓度掺杂的特点,较低的寄生吸收和强场钝化效应使得在大尺寸(6英寸)直拉单晶硅片上加工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主要电性能参数表现为:电流I_(sc)升高20 mA,串联电阻R_(s)降低,填充因子FF增加0.3%,光电转换效率升高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on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掺杂
离子注入
钝化接触
寄生吸收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a-SiC:H降低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寄生损失的研究
1
作者
陆晓曼
肖振宇
陈传亮
李彦磊
訾威
方国家
机构
信阳师范大学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2276)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00410344)
+1 种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B510009)
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8128)。
文摘
使用宽带隙的p型氢化非晶硅碳(p-a-SiC:H)薄膜作为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证明,p-a-SiC:H不仅能明显降低窗口层的短波寄生吸收损失,而且可以减少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SHJ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实验结果也证明,使用优化的p-a-SiC:H窗口层可以提升SHJ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达1.4 mA/cm^(2),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21.8%。这主要是由于p-a-SiC:H低的寄生吸收以及使用p-a-SiC:H窗口层降低了SHJ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失所致。
关键词
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p型非晶硅碳
时域有限差分法
寄生吸收
Keywords
crystalline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p-type amorphous silicon carb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parasitic absorption
分类号
TM914.4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光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其
延玲玲
陈兵兵
李仁杰
王三龙
王鹏阳
黄茜
许盛之
侯国付
陈新亮
李跃龙
丁毅
张德坤
王广才
赵颖
张晓丹
机构
南开大学
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薄膜光电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化学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储存中心
出处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9,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8YFB1500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674084)
+2 种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批准号:B16027)
天津市军民融合项目(批准号:18ZXJMTG002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63201171,63201173)资助的课题.
文摘
近几年,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发展迅速,效率已经从13.7%提升到29.1%.由于叠层电池器件的制作工艺复杂,而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光学损失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光学模拟进而获得高效电池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商业软件和自建模型两方面概述了光学模拟的方法,接着从反射损失和寄生吸收两方面针对光学模拟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指出了叠层电池光学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极限最高可达40%,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结合模拟工作的研究,叠层电池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钙钛矿/硅叠层电池
光学模拟
反射损失
寄生吸收
Keywords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optical simulation
reflection losses
parasitic absorption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薄多晶硅的掺杂、钝化及光伏特性研究
3
作者
宋志成
杨露
张春福
刘大伟
倪玉凤
张婷
魏凯峰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太阳能电力分公司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440,共7页
文摘
本文对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钝化性能及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研究表明当离子注入剂量为3.2×10^(15) cm^(-3),在855℃退火20 min时,70 nm超薄多晶硅的钝化性能可以达到与常规120 nm多晶硅相当的水平,且70 nm多晶硅的表面掺杂浓度达到5.6×10^(20) atoms/cm^(3),远高于120 nm掺杂多晶硅的表面掺杂浓度(2.5×10^(20) atoms/cm^(3))。基于70 nm超薄多晶硅厚度减薄和高表面浓度掺杂的特点,较低的寄生吸收和强场钝化效应使得在大尺寸(6英寸)直拉单晶硅片上加工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主要电性能参数表现为:电流I_(sc)升高20 mA,串联电阻R_(s)降低,填充因子FF增加0.3%,光电转换效率升高0.13%。
关键词
TOPCon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掺杂
离子注入
钝化接触
寄生吸收
光电转换效率
Keywords
TOPCon solar cell
poly-silicon
doping
ion implantation
passivation contact
parasitic absorptio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a-SiC:H降低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寄生损失的研究
陆晓曼
肖振宇
陈传亮
李彦磊
訾威
方国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光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王其
延玲玲
陈兵兵
李仁杰
王三龙
王鹏阳
黄茜
许盛之
侯国付
陈新亮
李跃龙
丁毅
张德坤
王广才
赵颖
张晓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薄多晶硅的掺杂、钝化及光伏特性研究
宋志成
杨露
张春福
刘大伟
倪玉凤
张婷
魏凯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