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治疗寄生虫妄想症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惠让松 杨雪琴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2期73-74,共2页
寄生虫妄想症是一种较罕见的精神心理疾患,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感染了寄生虫,当医务人员否定其患有寄生虫病时,患者会表现出对医生的极度不信任和反感,再去别处求医。此病通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的关键在... 寄生虫妄想症是一种较罕见的精神心理疾患,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感染了寄生虫,当医务人员否定其患有寄生虫病时,患者会表现出对医生的极度不信任和反感,再去别处求医。此病通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细致地听取患者讲述,赢得患者的信任。在此基础上,以心理治疗为主,适当应用调理性药物。近期笔者成功治疗1例寄生虫妄想症患者,获得较深刻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妄想 综合治疗 精神心理疾患 中老年女性 寄生虫 医务人员 治疗效果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寄生虫妄想症1例
2
作者 沈渊 强燕 +1 位作者 刘淑颖 瞿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4,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从事宠物美容工作11个月。手指指端皮下疼痛,伴虫爬感8个月。11个月前,患者开始从事宠物美容工作,8个月前,店内3只宠物狗不明原因相继死亡。此后即感手指指端皮下出现阵发性疼痛,每次持续5-lOmin,可自行...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从事宠物美容工作11个月。手指指端皮下疼痛,伴虫爬感8个月。11个月前,患者开始从事宠物美容工作,8个月前,店内3只宠物狗不明原因相继死亡。此后即感手指指端皮下出现阵发性疼痛,每次持续5-lOmin,可自行缓解,剪破皮肤后可见黑色“虫头”,遇到绒毛状物体后“虫头”可探出皮肤,常用碘伏消毒,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妄想 临床资料 不明原因 自行缓解 碘伏消毒 宠物 阵发性 绒毛状
下载PDF
寄生虫妄想症并人工皮炎1例
3
作者 秦月宁 宋旭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1-761,共1页
患者男,80岁。独居。四左上肢线状皮疹2d,于2009年8门来诊。患行1个月前闪周身皮肤瘙痒于我院诊断为“皮肤瘙痒症”,给予西替利嗪10mg/d口服,2周前再次就诊,诉周身蚁行感,且可自己从身上捉到虫子,睡觉时可听到“虫子”爬行的声... 患者男,80岁。独居。四左上肢线状皮疹2d,于2009年8门来诊。患行1个月前闪周身皮肤瘙痒于我院诊断为“皮肤瘙痒症”,给予西替利嗪10mg/d口服,2周前再次就诊,诉周身蚁行感,且可自己从身上捉到虫子,睡觉时可听到“虫子”爬行的声音,如其子女到来,“虫子”便藏起来了。将患者所认定的“虫子”即“皮屑”进行盟微镜检查,镜下均未见螨虫、疥虫、虱、蚤类等寄生虫,镜检为刚性。请心理科隈生会诊,诊断为寄生虫妄想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妄想 人工皮炎
下载PDF
寄生虫妄想症1例报告
4
作者 彭跃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599-599,共1页
患者女,63岁,已婚,退休工人。近半年来,患者自述全身皮肤瘙痒,并有虫爬感,以面部胸部、外阴部虫爬感尤为明显,自用高锰酸钾药片清洗,多种外用药物“杀虫”,效果不明显,且症状逐渐加重,影响了生活和睡眠,于2003年10月来我门... 患者女,63岁,已婚,退休工人。近半年来,患者自述全身皮肤瘙痒,并有虫爬感,以面部胸部、外阴部虫爬感尤为明显,自用高锰酸钾药片清洗,多种外用药物“杀虫”,效果不明显,且症状逐渐加重,影响了生活和睡眠,于2003年10月来我门诊求治。患者有“洁癖”,精神高度紧张,并焦虑,为“杀虫”每天反复清洗一些常用生活用具数次,3天要清洗衣服被子。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焦虑面容,语言较多,全身未见皮肤损害,仅在胸部、外阴部有散在抓痕。将患者认定为“虫子”的棉质物纤维并粘附有皮屑的标本进行了显微镜检查,镜下未见螨虫、疥虫、虱、蚤类等寄生虫体,镜检为阴性。诊断为寄生虫妄想症。根椐患者妄想症特点,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指导工作,同时给予口服谷维素10mg,维生素B20mg,每天3次,配合安神类中成药进行调理治疗,并暗示患者,所有药物均有“杀虫、止痒”作用,经2周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虫爬感症明显减轻,焦虑及精神紧张明显缓解,建议转精神科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妄想 2003年 显微镜检查 退休工人 皮肤瘙痒 高锰酸钾 外用药物 体格检查 皮肤损害 心理指导 调理治疗 精神紧张 外阴部 患者 清洗 杀虫 焦虑 谷维素 维生素 中成药 安神类 精神科 全身 胸部 生活
下载PDF
两对夫妻同患寄生虫病妄想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高明 张力军 万憬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妄想 夫妻同患 寄生虫妄想 国内文献 恐怖 诊断2
下载PDF
寄生虫病妄想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禚炬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妄想 皮肤瘙痒 疑病性精神病
下载PDF
“虫子”满身的寄生虫妄想症
7
作者 陈福新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17年第4期41-41,共1页
最近,我在心理门诊遇到一位特殊的中年女性患者,还没有坐下,她就焦急地诉说半年来自己全身爬满了各种寄生虫,咬得她又痛又痒,她还详细描述了寄生虫是如何爬到身上,然后慢慢钻进皮肤,在皮肤里生长、繁殖直到死亡患病以来,为了杀... 最近,我在心理门诊遇到一位特殊的中年女性患者,还没有坐下,她就焦急地诉说半年来自己全身爬满了各种寄生虫,咬得她又痛又痒,她还详细描述了寄生虫是如何爬到身上,然后慢慢钻进皮肤,在皮肤里生长、繁殖直到死亡患病以来,为了杀灭这些寄生虫,她辗转于各级医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妄想 女性患者 心理门诊 皮肤
原文传递
隐孢子虫病常用病原学诊断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建平 陈盛霞 +5 位作者 徐会娟 帅连云 傅行礼 仇锦波 沈玉娟 刘述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隐孢子虫病 病原学诊断 寄生虫症 碘液染色法 吉氏染色法
下载PDF
吸食麻古所致寄生虫妄想症1例
9
作者 胡炎先 伍望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12-312,314,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蒋某,男性,43岁,已婚,初中文化,个体业主。因"反复滥用麻古2年余,坚信皮肤有虫爬出1年余,加重7天"于2017年9月11日由家属规劝入住武汉华佑戒毒医院物质依赖科。
关键词 麻古 寄生虫妄想 利培酮
原文传递
吸食麻古所致寄生虫妄想症1例
10
作者 胡炎先 伍望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86-287,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蒋某,男性,43岁,已婚,初中文化,个体业主。因“反复滥用麻古2年余,坚信皮肤有虫爬出1年余,加重7天”于2017年9月11日由家属规劝入住武汉华佑戒毒医院物质依赖科。患者妻子代述于2015年1月因生意受挫,心情不好,... 1病例介绍 患者蒋某,男性,43岁,已婚,初中文化,个体业主。因“反复滥用麻古2年余,坚信皮肤有虫爬出1年余,加重7天”于2017年9月11日由家属规劝入住武汉华佑戒毒医院物质依赖科。患者妻子代述于2015年1月因生意受挫,心情不好,在朋友的劝导下开始尝试溜麻古,刚开始说溜完1-2颗麻古可以提神,心情会好起来,精神饱满,没有疲劳感,因而没有太在意,间断使用6个月后渐渐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脾气暴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古 寄生虫妄想 利培酮
原文传递
“寄生虫妄想症”的诊治
11
《社区》 2004年第14期53-53,共1页
江西省上饶市一读者来信问:我的一位好朋友是中年女性。她经常感觉有虫子在身上乱爬。最近,我带她就诊时,她情绪比较急躁,反复向医生描述半年来全身爬满了各种小虫子,咬得她又痛又痒。接着她还详细描述了虫子是如何爬到身上,然后慢慢钻... 江西省上饶市一读者来信问:我的一位好朋友是中年女性。她经常感觉有虫子在身上乱爬。最近,我带她就诊时,她情绪比较急躁,反复向医生描述半年来全身爬满了各种小虫子,咬得她又痛又痒。接着她还详细描述了虫子是如何爬到身上,然后慢慢钻进皮肤,在皮肤里生长、繁殖直到死亡。她还说,半年来为了杀灭这些小虫子,她花费了许多精力研究各种杀虫药物,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现在她饭吃不好,觉睡不着,整日坐立不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妄想 精神心理疾患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思想障碍
原文传递
奇怪!他们身上总有虫子爬来爬去
12
作者 冯爱平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07年第2期42-43,共2页
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她感觉皮肤上有虫子爬来爬去。花了很多钱治疗也未得要领。
关键词 皮肤寄生虫妄想 心理暗示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下载PDF
抗克氏锥虫的生长激素免疫疗法
13
作者 Eduardo Osório Frare 张云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213,共1页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垂体激素,主要参与身体生长和新陈代谢。在哺乳动物,克氏锥虫感染急性期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为探索生长激素是否可有效治疗恰加斯病,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对克氏锥虫感染鼠的治疗效果,重点分析了... 生长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垂体激素,主要参与身体生长和新陈代谢。在哺乳动物,克氏锥虫感染急性期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为探索生长激素是否可有效治疗恰加斯病,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对克氏锥虫感染鼠的治疗效果,重点分析了其对寄生虫血症,NO、TNF-a、IFN-c浓度,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寄生虫负荷的影响。克氏锥虫雄性Wistar感染鼠每日腹腔注射生长激素,注射剂量为5ng/10g体重。与未处理组小鼠相比,生长激素处理组小鼠在感染急性期的血液锥虫数量显著减少(P<0.05)。在试验感染急性期(感染后7、14、21d),与未处理组小鼠相比,生长激素处理组小鼠的NO、TNF-a、IFN-c浓度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注射生长激素可减轻无鞭毛体负荷,减少炎性渗透和组织结构破坏。结果表明,生长激素可作为免疫调节剂来控制寄生虫复制,可与现用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恰加斯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锥虫 寄生虫 TNF-A IFN-c 一氧化氮 免疫力
下载PDF
An extremely rare case of delusional parasitosis in a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 during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b and ribavirin treatment
14
作者 Geert Robaeys Jozef De Bie +1 位作者 Marc Van Ranst Frank Buntinx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2379-2380,共2页
During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with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a lot of side effects are described. Twenty-three percent to 44% of patients develop depression. A minority of patients evolve to psychos... During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with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a lot of side effects are described. Twenty-three percent to 44% of patients develop depression. A minority of patients evolve to psychosi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cases of psychogenic parasitosis occurring during interferon therapy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We present a 49-year-old woman who developed a delusional parasitosis during treatment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b weekly and ribavirin. She complained of seeing parasites and the larvae of fleas in her stools. This could not be confirmed by any technical examination. All the complaints disappeared after stopping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b and reappeared after restarting it. She had a complete sustained viral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ONS RIBAVIRIN Hepatitis C Chronic PARASITOLOGY DELUSIONS
下载PDF
希腊克里特岛5532例孕妇弓形体的感染率:185例高危孕妇的处理
15
作者 Antoniou M. Tzouvali H. +1 位作者 Sifakis S. 高雪莲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incidence of toxoplasmosis in pregnant women in Crete and to test a designed protocol for handling those at risk of delivering congenitally infected infants. Study design: Pregnant women were ...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incidence of toxoplasmosis in pregnant women in Crete and to test a designed protocol for handling those at risk of delivering congenitally infected infants. Study design: Pregnant women were screened serologically over a period of 5 years. Cases with suspected acute toxoplasmosis were treated, peripheral blood (PB), and amniotic fluid (AF)tes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culture, and fetuses monitored by ultrasonography. The absence of congenital infection in infants was confirmed by serology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5532 pregnant women followed, 70.57%remained seronegative, 29.45%were seropositive, and there was direct evidence of seroconversion in six cases. Acute toxoplasmosis was suspected in 185 cases, maternal parasitemia was detected in five cases and positive amniotic fluid in one case. Congenital infection was excluded in all infants followed, based on the absence of ultrasound findings in utero, lack of clinical symptoms at birth, negative Western blotting (WB) at birth and 3 months later, and descending serology for a year. Conclusion: Overall, 29.45%of the pregnant women followed were seropositive, 3.3%with suspected acute toxoplasmosis, and in 0.02%cases there was evidence of maternofetal transmission. The protocol tested allow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acute andlatent toxoplasmosis, safe management of the cases at risk and assisted in avoidance of unwarranted pregnancy termin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孕妇 血清学筛查 羊水检查 弓形体 母婴传播 血清学阳性 寄生虫 聚合酶链反应 高危病例 超声监测
下载PDF
兔脑炎原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瑞珍 宋高杰 +3 位作者 孙玉倩 郝军红 苗盼盼 潘耀谦 《中国养兔》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兔脑炎原虫病又叫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osis)或脑炎微孢子虫病,是由兔脑炎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是一些专性寄生于细胞内的真核原生动物,广泛寄生于包括人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其中兔脑炎原虫发现于191... 兔脑炎原虫病又叫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osis)或脑炎微孢子虫病,是由兔脑炎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是一些专性寄生于细胞内的真核原生动物,广泛寄生于包括人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其中兔脑炎原虫发现于1917年,是研究最早的哺乳动物中典型的微孢子寄生虫,也是使兔自然感染的唯一微孢子虫。微孢子虫虽然发现很早,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直到1981年艾滋病大流行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兔脑 原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 专性寄生 临床 肉芽肿性肝炎 寄生虫 极丝 化脓性脑炎
原文传递
当心:郁闷也会“闷”出皮肤病
17
作者 冯爱平 《大众医学》 2008年第4期27-27,共1页
她觉得身上总有小虫爬来爬去 一天,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来门诊看病。她告诉我说,自己得了一种怪病。2年前,她去公用澡堂洗了个澡,回来后便感到身上有些痒,自己搽了些药,不久就好了。后来,她听人说去公用澡堂洗澡会染上性病,... 她觉得身上总有小虫爬来爬去 一天,一位50多岁的中年妇女来门诊看病。她告诉我说,自己得了一种怪病。2年前,她去公用澡堂洗了个澡,回来后便感到身上有些痒,自己搽了些药,不久就好了。后来,她听人说去公用澡堂洗澡会染上性病,皮肤又开始痒起来,还感觉有虫子爬来爬去。为此,她去过好多医院,花了好几千元,用过很多药,效果都不怎么好。唯有用青霉素的时候,虫子不见了,但一停药,虫子就又爬出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郁闷 寄生虫妄想 中年妇女 色素沉着 家庭妇女 青霉素 看病
原文传递
毛遮纶丝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玉玲 何深一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毛遮纶丝病是一种全新的奇怪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是患者身上会长出毛发状的纤维状物质,感觉纤维会在皮肤下蠕动。目前该病的病因还不清楚,存在各种假设。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毛遮纶丝病的临床研究。该文主要综述了该病的起源、... 毛遮纶丝病是一种全新的奇怪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是患者身上会长出毛发状的纤维状物质,感觉纤维会在皮肤下蠕动。目前该病的病因还不清楚,存在各种假设。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毛遮纶丝病的临床研究。该文主要综述了该病的起源、主要症状及存在的争议,希望引起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遮纶丝病 奇怪的皮肤病 寄生虫妄想
原文传递
小鼠疟原虫感染经氯喹治疗痊愈后再感染免疫特征分析
19
作者 王艺 姚鑫 +6 位作者 唐明洋 刘磊 宋世好 陶志勇 夏惠 常雪莲 方强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9-576,共8页
目的探讨疟原虫感染小鼠在原虫血症高峰期经氯喹治愈后,再感染同/异种疟原虫的疾病进程和免疫保护特征。方法用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17XNL株(P.y 17XNL株)感染C57BL/6小鼠,感染率达高峰时(第9天)半数小鼠以氯喹治疗,其余小鼠自然痊愈。痊... 目的探讨疟原虫感染小鼠在原虫血症高峰期经氯喹治愈后,再感染同/异种疟原虫的疾病进程和免疫保护特征。方法用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17XNL株(P.y 17XNL株)感染C57BL/6小鼠,感染率达高峰时(第9天)半数小鼠以氯喹治疗,其余小鼠自然痊愈。痊愈后小鼠于初次感染90 d后分别采用等量致死型约氏疟原虫17XL株(P.y 17XL株)或伯氏疟原虫ANKA株(P.b ANKA株)再次感染,采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原虫血症水平变化,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再感染前后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和脾细胞中记忆性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初次感染P.y 17XNL株后,自愈与氯喹治愈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分别为(5.047±0.924)、(4.429±0.62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7,P>0.05);但均显著高于无感染正常组小鼠的(1.624±0.280)pg/mL(F=22.522,P<0.01)。自愈和氯喹治愈组小鼠再感染P.y 17XL株或P.b ANKA株并痊愈后,各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分别为(15.487±1.173)、(14.644±1.523)、(15.965±1.150)pg/mL和(15.185±1.33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2,P>0.05);但均高于初次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83,P<0.01)。感染P.y 17XNL株后自愈及氯喹治愈组小鼠再感染P.y 17XL株或P.b ANKA株并痊愈后,各组小鼠CD4+记忆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34.023±2.289)%、(35.608±1.779)%、(34.208±2.106)%和(32.820±1.930)%,CD8+记忆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17.103±1.627)%、(17.873±1.425)%、(17.935±2.092)%和(18.918±2.82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44、0.390,P均>0.05);但均高于初次感染后小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记忆性T细胞,F=50.532,P<0.01;CD8+记忆性T细胞,F=21.751,P<0.01)。结论小鼠疟疾经氯喹治疗痊愈不影响宿主在再感染时产生有效免疫保护力。初次感染后,小鼠对同种和异种疟原虫再感染均具有一定保护性且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的抵抗力强于异种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再感染 寄生虫 记忆T细胞 小鼠
原文传递
显微镜未能发现的低度疟原虫血疟的恶性疟原虫ICT-疟疾实验诊断方法
20
《旅行医学科学》 1998年第3期69-70,共2页
1997年1月,一位33岁的德国人在南非及赞比亚度假六星期回来的5天后,出现发烧39℃,持续一天寒颤、头痛等症状。他曾有规律地服用氯喹、氯胍等预防药物。最初的血膜厚涂片是阴性。除了血小板减少到112.000/ul,酶、肌酸内酰胺及β球蛋白适... 1997年1月,一位33岁的德国人在南非及赞比亚度假六星期回来的5天后,出现发烧39℃,持续一天寒颤、头痛等症状。他曾有规律地服用氯喹、氯胍等预防药物。最初的血膜厚涂片是阴性。除了血小板减少到112.000/ul,酶、肌酸内酰胺及β球蛋白适度增高外,其它没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 ICT 恶性疟原虫 β球蛋白 血膜 德国人 临床诊断 内酞胺 肌酸 寄生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