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勒氏评论报》专业新闻团队的跨界特征及效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郑保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密勒氏评论报》是由托玛斯·F·密勒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翰·B·鲍威尔(老鲍威尔)1的协助下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创办的。该刊物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10间因美日开战而停刊。抗日战争结束后,老鲍... 《密勒氏评论报》是由托玛斯·F·密勒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约翰·B·鲍威尔(老鲍威尔)1的协助下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创办的。该刊物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10间因美日开战而停刊。抗日战争结束后,老鲍威尔的儿子约翰·W·鲍威尔(小鲍威尔)子承父业,在上海恢复《密勒氏评论报》的出版发行,直到1953年7月彻底停刊。《密勒氏评论报》在华前后共出版发行了约32年时间。刊物的英文名称6次更改,却始终沿用了一个中文名称——《密勒氏评论报》。它也是最后一份离开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在华英文报刊。它的停刊,标志着外国人在华(台、港、澳除外)外文报刊历史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托玛斯·密勒新闻专业主义 政治传播 国际传播
下载PDF
馆藏特色外文文献开发的新探索——以《密勒氏评论报》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2-66,共5页
本文以馆藏特色外文文献《密勒氏评论报》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在传统开发工作基础上所进行的新探索和新尝试,尤其是多边合作共赢模式、集编目研究翻译于一体的形式、递进式开发思维方式等创新之举,并揭示了其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 馆藏特色 外文文献 文献开发 密勒氏评论报
下载PDF
大同党、社会主义者同盟与中国共产党“胚胎”--对《密勒氏评论报》一则新闻报道的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军 张新民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0年第6期72-81,共10页
《密勒氏评论报》于1920年5月15日报道了4月11日发生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则新闻。从新闻时效性来看,这已经属于“旧闻”,但《密报》却把它放到头版头条进行报道。通过对此则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以及报道中所提及的时间、人物、目的... 《密勒氏评论报》于1920年5月15日报道了4月11日发生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则新闻。从新闻时效性来看,这已经属于“旧闻”,但《密报》却把它放到头版头条进行报道。通过对此则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以及报道中所提及的时间、人物、目的等核心要素进行考证,可以了解这次重要会议与大同党、社会主义者同盟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最早的“胚胎”或于1920年4月11日诞生于在上海召开的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与大同党和社会主义者同盟的“东亚四国”会议的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大同党 社会主义者同盟 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 “东亚四国”会议
下载PDF
《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的新闻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彦蓉 王晨子 《新闻爱好者》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鲍威尔是上世纪初来华的美国记者之一,长期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也是"密苏里新闻帮"的代表人物,还与斯诺的延安之行关系密切。笔者从人物生平、新闻实践和新闻精神三方面来具体研究,以求对鲍威尔这25年的新闻活动进行... 鲍威尔是上世纪初来华的美国记者之一,长期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也是"密苏里新闻帮"的代表人物,还与斯诺的延安之行关系密切。笔者从人物生平、新闻实践和新闻精神三方面来具体研究,以求对鲍威尔这25年的新闻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弥补前人对鲍威尔研究的不足,并对鲍威尔的新闻生涯有新的发现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威尔 密勒氏评论报 新闻实践
下载PDF
《密勒氏评论报》与“上海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依群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47-51,共5页
如果旧中国的外侨群体,是对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方器物、制度、观念各层次冲突的过程、形态、结果的研究的一个极好的视角,那么,对其中在华外国报人的探索,则更有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同于在华的公使领事,必须在行政上服从... 如果旧中国的外侨群体,是对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方器物、制度、观念各层次冲突的过程、形态、结果的研究的一个极好的视角,那么,对其中在华外国报人的探索,则更有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同于在华的公使领事,必须在行政上服从本国政府对远东的政策;也不同于那些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上海 本国政府 工部局 租界 外国人 密勒氏评论报 北伐军 帝国主义 鲍威尔 旧中国
下载PDF
《密勒氏评论报》抗战报道立场的两个重大转变
6
作者 胡勤 周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专业报人来华创办的第一份亦是在日后影响最为深远的英文报纸,它历经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日军侵华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到获得最后胜利的重要见证人。特别是次任主编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ohn B... 《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专业报人来华创办的第一份亦是在日后影响最为深远的英文报纸,它历经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日军侵华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到获得最后胜利的重要见证人。特别是次任主编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于1922年收购该报并自任主编以来,始终坚持新闻自由与客观公正的原则,反对侵略、揭露暴行,引领该报在抗日战争期间实现了两次重大的报道立场转变。该报对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再到帮助中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争取到了国际声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鲍威尔 抗战道立场 转变
下载PDF
英美在华报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描摹(1921—1938)——以《北华捷报》《密勒氏评论报》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瑞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20,共13页
1921年至1938年《新华日报》面世前,在未与中国共产党自我主张深入认识的情况下,在华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密勒氏评论报》依据各自立场构建中共形象,描摹共产党行为。大革命期间,两报迷惑于“布尔什维克”所指,混淆国共两党。大革命... 1921年至1938年《新华日报》面世前,在未与中国共产党自我主张深入认识的情况下,在华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密勒氏评论报》依据各自立场构建中共形象,描摹共产党行为。大革命期间,两报迷惑于“布尔什维克”所指,混淆国共两党。大革命失败后,扎根农村的红军成为外报重点关注对象,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被描述成“罗宾汉”式的神秘救世主。抗战爆发后,外报又逐渐呈现中共作为一个组织有序、敢于担当的政党如何崛起。尽管英美在华报刊以他者视角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长的部分事实,但归根结底主张的是西方的理念与价值观。相关报道也曾受到国民党宣传干预,因此应对其中所含评价与材料持有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北华捷 密勒氏评论报
下载PDF
《密勒氏评论报》视角下的“五四运动”
8
作者 丁海强 《社会科学前沿》 2019年第9期1656-1663,共8页
作为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相关研究已有不少,但现有的多依托于中文史料,多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与视角上,实际上当时在华租界的外文报纸对该运动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密勒氏评论报》作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报纸,对“五四运动”... 作为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相关研究已有不少,但现有的多依托于中文史料,多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与视角上,实际上当时在华租界的外文报纸对该运动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密勒氏评论报》作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报纸,对“五四运动”进行了跟踪的报道与评论,它总体上对运动持支持与同情的立场,但也对运动中的不和谐现象进行了批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密勒氏评论报 巴黎和会
下载PDF
鲍威尔、《密勒氏评论报》与现代中国
9
作者 廖太燕 《党史文苑》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美国报人约翰·本杰明·鲍威尔(1888—1947)与现代中国关系至密,他1917年起至校友汤姆斯·密勒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后改名The China Weekly Review)充当助理编辑,接任主笔后将其发展... 美国报人约翰·本杰明·鲍威尔(1888—1947)与现代中国关系至密,他1917年起至校友汤姆斯·密勒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后改名The China Weekly Review)充当助理编辑,接任主笔后将其发展成报道中国的最具影响力的外文媒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 鲍威尔 本杰明 助理编辑 汤姆斯 密勒氏评论报 校友
下载PDF
1917—1941:《密勒氏评论报》“涉华报道”理念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薇 张培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3期51-56,共6页
《密勒氏评论报》,美国人在中国创办的资格最老的一份英文周报;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28年来华后供职的第一家媒体;公开发表毛泽东身世、言论及照片的首家媒体;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红色中国"内幕的首家媒体;因"反日... 《密勒氏评论报》,美国人在中国创办的资格最老的一份英文周报;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28年来华后供职的第一家媒体;公开发表毛泽东身世、言论及照片的首家媒体;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红色中国"内幕的首家媒体;因"反日侵华"立场洋主编遭迫害的首家国外媒体;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继续出版的英文报刊。该报自创刊至抗战被停,历经二任主编,始终秉承"独立客观"的新闻专业理念,对推行美国对华政策、向西方介绍中国、记录中国革命历程以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美国的政治意图与中国社会现实的相互协调。本文的兴趣也正在探究自1917年创刊至1941年停刊期间,该报报道理念的来源和内容,为了解外报眼中的中国以及探究该报的新闻史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密勒 鲍威尔 涉华
原文传递
《密勒氏评论报》:美国来华专业报人的进与退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保国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104,共19页
《密勒氏评论报》(简称《密》)由美国专业报人在1917年创办于上海。该刊在华出版发行了约32年,先后经历了3任发行人和主编。他们是密勒和鲍威尔父子。创办者密勒是最早来华从事新闻活动的西方职业记者,被誉为"美国在华新闻业之父&q... 《密勒氏评论报》(简称《密》)由美国专业报人在1917年创办于上海。该刊在华出版发行了约32年,先后经历了3任发行人和主编。他们是密勒和鲍威尔父子。创办者密勒是最早来华从事新闻活动的西方职业记者,被誉为"美国在华新闻业之父"。另一位创办者老鲍威尔则是第一位受过新闻专业教育的外国来华办报人士。在他们的引领之下,一大批美国专业记者来华从事新闻活动,在国际新闻界留下了珍贵的一笔。《密》堪称一份转折性的在华外报。它是第一份由西方新闻专业人士来华创办的报刊。小鲍威尔主笔下的《密》在新中国建立后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刊物几经周折仍难以为继,最终于1953年7月停刊,成为最后一份离开中国大陆的外国在华英文报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专业 新闻专业主义
原文传递
小鲍威尔时期的《密勒氏评论报》(1945-1953)及其“左翼”朋友圈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静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1-69,共9页
《密勒氏评论报》是近代中国举足轻重的一家美国在华报刊。1949年中美断交后,该报在小鲍威尔的主持下仍奇迹般地在上海坚持出版四年,成为最后离开新中国的外国报刊。本文在精读《密勒氏评论报》原始文本的基础上,从消息来源、采编雇员... 《密勒氏评论报》是近代中国举足轻重的一家美国在华报刊。1949年中美断交后,该报在小鲍威尔的主持下仍奇迹般地在上海坚持出版四年,成为最后离开新中国的外国报刊。本文在精读《密勒氏评论报》原始文本的基础上,从消息来源、采编雇员、社会任职等不同层面追溯、剖析小鲍威尔及其主编时期《密勒氏评论报》的关系网络及其与新闻实践之间的交织与互动,以考察这份以美式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相标榜的自由主义刊物何以在国共内战和中共新政权成立的关键时期被收编到中共的外宣话语体系中。本文发现,一旦被赋予"进步新闻工作者"这一标签,小鲍威尔就"不可自拔地"被逐渐"团结"到中共统战系统建构的关系网络中。活跃在小鲍威尔身边的朋友圈——龚澎、冯亦代、孟用潜、杨承芳、刘尊棋、金仲华等,几乎皆为周恩来和宋庆龄为中心辐射出的中共负责外宣的地下党员或左翼人士。即小鲍威尔及《密勒氏》在人员交往层面,始终未走出中共及左翼人士铺开的天罗地网,并在这种影响下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做出了意识形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小鲍威尔 左翼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密勒氏评论报》专业新闻团队的跨界特征及效用
13
作者 郑保国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213-228,共16页
1917年6月9日诞生于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象征着新闻专业人士在华办报的开端。该刊由'美国在华新闻业之父'密勒和鲍威尔携手创办。随着刊物逐步在上海公共租界站稳脚跟,两位创办人希望吸收更多美国新闻专业人士来华从事新闻... 1917年6月9日诞生于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象征着新闻专业人士在华办报的开端。该刊由'美国在华新闻业之父'密勒和鲍威尔携手创办。随着刊物逐步在上海公共租界站稳脚跟,两位创办人希望吸收更多美国新闻专业人士来华从事新闻活动。与此同时,羽翼日丰的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正急于向全美乃至全世界扩张其影响力。于是,《密勒氏评论报》自然而然地成为密苏里新闻学予来华的落脚点和跳板。刊物也借此打造了一支别具特色的专业新闻团队。这支团队在华呈现出跨国、跨地域、跨领域和跨党派的跨界分布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刊物及其团队发挥了特殊的功效:(1)克服了语言的障碍;(2)获取了更多的消息来源;(3)突破了新闻检查和新闻封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专业新闻团队 跨界分布 效用
原文传递
《密勒氏评论报》的中国故事
14
作者 王笛 《财新周刊》 2023年第43期116-116,共1页
年轻知识分子读者关心大战下的世界局势,想通过报刊知道美国人对大战的态度。很多学生都在学习英文,将其当教科书来研读。1917年,包括托马斯·密勒(Thomas Millard)、约翰·鲍威尔(John B.Powell)以及约翰·莫里斯(John R.M... 年轻知识分子读者关心大战下的世界局势,想通过报刊知道美国人对大战的态度。很多学生都在学习英文,将其当教科书来研读。1917年,包括托马斯·密勒(Thomas Millard)、约翰·鲍威尔(John B.Powell)以及约翰·莫里斯(John R.Morris)在内的几个美国人,在上海创办了英文刊物《密勒氏评论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 密勒氏评论报 莫里斯
原文传递
从观望到调适:《密勒氏评论报》在1949年的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姿驿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5,共7页
《密勒氏评论报》作为一份美商在华英文报刊,以其客观公允的态度和报道风格而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一直存在到1953年,是最后退出中国的外商报刊。进入1949年后,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密勒氏评论报》面临着生死去留的抉择。新闻政策和民... 《密勒氏评论报》作为一份美商在华英文报刊,以其客观公允的态度和报道风格而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一直存在到1953年,是最后退出中国的外商报刊。进入1949年后,在这一历史转折时刻,《密勒氏评论报》面临着生死去留的抉择。新闻政策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压缩了其生存空间,在对时局进行观察和判断后,《密勒氏评论报》积极做出调整和应对,最终决定留在中国继续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中美关系 新中国的新闻政策 外商
原文传递
大型丛书的四维度评估——《密勒氏评论报》选题评估个案分析
16
作者 唐晓云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59,共6页
出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选题评估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评估的充分与否、评估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各项出版工作。文章以《密勒氏评论报》选题评估为例,阐述了大型丛书四维度评估方法。并指出,在实践中,四维度评估是融合推进的... 出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选题评估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评估的充分与否、评估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各项出版工作。文章以《密勒氏评论报》选题评估为例,阐述了大型丛书四维度评估方法。并指出,在实践中,四维度评估是融合推进的,同时,评估也包含了对列选后出版作业流程的合理规划,及对市场预期的科学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题评估 密勒氏评论报 鲍威尔
原文传递
成长在中国——1936年西方自由记者报道活动述评
17
作者 张功臣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5期42-45,共4页
1936年是近代中国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作为时空与诸多影响中国革命进程重大事件的一个交汇口,它也标志着国外传媒对华报道已进入较为成熟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把这一年活跃在中国的具有代表性的外国自由记者的报道活动作一定格分析,可... 1936年是近代中国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作为时空与诸多影响中国革命进程重大事件的一个交汇口,它也标志着国外传媒对华报道已进入较为成熟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代.把这一年活跃在中国的具有代表性的外国自由记者的报道活动作一定格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处于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紧急关头的现实中国,以及这些西方记者报道活动的深远影响.在1936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欧洲日益动荡不安的局势已成为报纸集中谈论的一个主题.继佛朗哥军政府在西班牙内战中崛起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在北非建立了第一座法西斯主义侵略政策的桥头堡.紧接着,纳粹德国占领了莱茵中立区,至年末,日本又与德国缔结了反共产国际互助协定,形成德、意、日轴心.这一切,把全世界推向了战争的边缘.可以想见,此时外国传媒的主要力量都转向了战争一触即发的欧洲,而日本在中国推行的进一步控制华北的战略,由于何梅协定带来的暂时和平,已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述评 法西斯主义 密勒氏评论报 西方记者 对华 近代中国革命 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 国际政治
下载PDF
体验式报道种种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幼海 《新闻记者》 1998年第4期44-45,共2页
“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传媒尝试的新品种,从中央报纸到地方报纸都开辟了不少“试验田”,如《人民日报》的“体验三百六十行”、“隐身人手记”,《解放日报》的“名牌与市场”、“啄木鸟”,《文汇报》的“现场测试”,《新民晚报》的... “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传媒尝试的新品种,从中央报纸到地方报纸都开辟了不少“试验田”,如《人民日报》的“体验三百六十行”、“隐身人手记”,《解放日报》的“名牌与市场”、“啄木鸟”,《文汇报》的“现场测试”,《新民晚报》的“体验式采访札记”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报道名称虽不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记者从媒体中介人的位置上退出,介入新闻事件中去,成为新闻事实的有机组成部分。“体验式报道”由于记者身临其境,体验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在写作手法上往往借用电视“再现”的技巧,现场感强,讲究寻找最佳点,从最接近读者的角度切入,因而颇富真情实感。虽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 密勒氏评论报 新闻事件 新闻事实 突发事件 三百六十行 《新民晚 《文汇 现场测试 参与式
全文增补中
西方对华报道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斯诺和《西行漫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功臣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4期44-45,23,共3页
1936年初春,斯诺夫妇移居北京已整整3年。此间,由于美国统一报业集团宣告倒闭,他失去了该报业辛迪加驻北京记者的工作,再次成为自由撰稿人。他边在燕京大学兼任讲师,边为《星期六晚邮报》等影响较大的美国报刊写稿,靠该报偶尔寄来的一... 1936年初春,斯诺夫妇移居北京已整整3年。此间,由于美国统一报业集团宣告倒闭,他失去了该报业辛迪加驻北京记者的工作,再次成为自由撰稿人。他边在燕京大学兼任讲师,边为《星期六晚邮报》等影响较大的美国报刊写稿,靠该报偶尔寄来的一笔优厚的报酬维持生计。据海伦·斯诺在其传记中回忆,1933年上半年斯诺给《星期六晚邮报》的第一篇投稿《西方威望的衰落》被采用后,得到稿费750美元,“靠这笔钱我们可以生活一年多——而且生活得很阔绰。”可见,当时美国大报对西方世界在远东的地位和利益是十分关注的,这种情势也为斯诺这样目光敏锐、富于创见的观察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正由于此,斯诺在失业后不久,才拒绝了美联社为他提供的驻京记者职位,而选择了可以四处奔走、随心探索的自由记者的道路。斯诺本人是这样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 《西行漫记》 斯诺 密勒氏评论报 毛泽东 “红色中国” 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 创造能力 索尔兹伯里
下载PDF
密勒氏报“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天宏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5,共11页
192 2年底 ,美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做了一次“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严格按照社会调查的规范进行 ,参与者达 1 90 0余人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查结果 ,孙中山等 1 2人榜上有名。《密勒氏评论报... 192 2年底 ,美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做了一次“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这次调查严格按照社会调查的规范进行 ,参与者达 1 90 0余人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查结果 ,孙中山等 1 2人榜上有名。《密勒氏评论报》公布了 1 2位“大人物”的名单和得票在 4票以上的 1 95位被选举人的具体得票情况。这次调查及其结果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对于认识发生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变化 ,特别是认识人心向背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勒氏评论报 中国 历史人物 研究价值 上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