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尔主义的终结——多重承担者、非专有名称与组合性意义
1
作者 杰罗德·J.卡茨 寇静茹 刘叶涛(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9,共17页
密尔主义针对经典描述论提出的模态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将弗雷格型含义看作含义的唯一类型,忽视了非弗雷格型“薄含义”的存在。以非弗雷格型含义为基础可建构一种纯粹元语言理论(PMT),该理论不但可以避免密尔型模态反例,还可以有... 密尔主义针对经典描述论提出的模态论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将弗雷格型含义看作含义的唯一类型,忽视了非弗雷格型“薄含义”的存在。以非弗雷格型含义为基础可建构一种纯粹元语言理论(PMT),该理论不但可以避免密尔型模态反例,还可以有效化解关于名称同一性语句意义的弗雷格之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单称否定存在句的意义等难题。自然语言使用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多重承担者问题说明,密尔主义无法解决名称如何获取唯一指称对象的问题,只有实质性地利用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非专有名称的大量存在被密尔主义者忽视了,名称可以具有由实质属性组成的含义。意义的组合性原则认为,句子的意义是由构成句子的词项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尔主义 含义 多重承担者 非专有名称 组合性意义
下载PDF
理解信念之谜:弗雷格、克里普克、索萨
2
作者 梅剑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3,共8页
我们试图对克里普克《信念之谜》(1979)一文做出阐释、反驳及回应,尤其说明对信念之谜的一种弗雷格式理解并不成立(见索萨(David Sosa)《信念之谜的意蕴》,1996),因为弗雷格式的意义同样导致信念之谜。我们试图捍卫克里普克的一个基本结... 我们试图对克里普克《信念之谜》(1979)一文做出阐释、反驳及回应,尤其说明对信念之谜的一种弗雷格式理解并不成立(见索萨(David Sosa)《信念之谜的意蕴》,1996),因为弗雷格式的意义同样导致信念之谜。我们试图捍卫克里普克的一个基本结论:信念之谜并不仅仅是关于名字的谜,而是涉及我们复杂的认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之谜 密尔主义 描述论者 可替换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