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石墨烯层间限域CO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树稳 李璐 +1 位作者 魏连甲 钱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80-287,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双层石墨烯层间一氧化碳(CO)与氧(O)的氧化反应,获得了双层石墨烯层间距与反应能垒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初态、过渡态、末态体系总能以及反应能垒对层间距离变化敏感:随着层间距的逐渐缩小,反应能垒逐渐...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双层石墨烯层间一氧化碳(CO)与氧(O)的氧化反应,获得了双层石墨烯层间距与反应能垒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初态、过渡态、末态体系总能以及反应能垒对层间距离变化敏感:随着层间距的逐渐缩小,反应能垒逐渐增加.因此,改变双层石墨烯层间间距可以实现反应能垒的原子级调控.通过差分电荷密度分析体系的电子结构,发现当双层石墨烯层间距较小时,过渡态O—C=O中碳原子与石墨烯上下层中的碳原子之间有明显的电荷堆积,出现sp轨道杂化,导致二者相互作用增强,在z轴方向受到束缚力,难以与吸附在石墨烯表面的氧原子形成较弱的O—C键,阻碍了过渡态O—C=O的形成.通过调控双层石墨烯间距,可以降低一氧化碳氧化反应能垒.该研究可为石墨烯的应用以及新型碳基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能垒
下载PDF
传统单电子近似计算法的局限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浩平 何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3-597,共5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三个双原子团簇 ,证明传统单电子近似计算法只能得到扩展的和绝对局域化的两类“无相互作用单电子” 。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单电子近似计算 无相互作用单电子
下载PDF
RhCu催化剂中限域环境调控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反应性能
3
作者 李娜 赵婉彤 +2 位作者 凌丽霞 王宝俊 章日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84-2695,共12页
合成气制C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了4种RhCu限域催化剂中Rh活性位限域环境对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RhCu限域催化剂中限域效应调控催化性能的本质。结果表明,R... 合成气制C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探究了4种RhCu限域催化剂中Rh活性位限域环境对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RhCu限域催化剂中限域效应调控催化性能的本质。结果表明,RhCu限域催化剂中Rh活性位限域环境能够调控合成气转化生成CH_(x)的活性和选择性。筛选获得RhGCN5.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生成CH_(x)(x=1~3)单体活性,归因于适中的限域效应使得表层原子d带中心远离费米能级,导致CH2OH解离过渡态与RhCu表面之间呈现适当的电子转移,利于CH2OH解离,从而呈现良好的CH_(x)生成活性。本研究为通过调变单原子限域环境实现调控合成气转化生成C2含氧化合物反应的催化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单原子限域金属催化剂设计提供了结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环境 合成气 碳氢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探针增强共轭DDAO衍生物荧光团的理论设计及结构、电子和光谱性质研究
4
作者 赵兵 胡泉源 张跃兴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9-44,58,共7页
为提升1,3-二氯-7-羟基-9,9-二甲基-2(9H)-吖啶酮(1,3-dichloro-7-hydroxy-9,9-dimethly-2(9H)-acridinone,DDAO)的荧光成像效果,从理论上设计了5种增强共轭DDAO衍生物,引入双氰基异佛尔酮,增强受体能力及DDAO衍生物的共轭程度。采用密... 为提升1,3-二氯-7-羟基-9,9-二甲基-2(9H)-吖啶酮(1,3-dichloro-7-hydroxy-9,9-dimethly-2(9H)-acridinone,DDAO)的荧光成像效果,从理论上设计了5种增强共轭DDAO衍生物,引入双氰基异佛尔酮,增强受体能力及DDAO衍生物的共轭程度。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探讨了强共轭DDAO衍生物的荧光响应机制和特性,并分析DDAO及其衍生物优化后的结构变化、激发和发射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及跃迁性质等。结果表明,DDAO衍生物的供体-π-受体(donor-π-acceptor,D-π-A)结构存在增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效应,导致荧光发射波长最大移至1295.01 nm。该研究证实了引入取代基能产生强共轭,使激发前后产生较大的斯托克斯(Stokes)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基异佛尔酮 共轭程度 DDAO衍生物 密度泛函理论 π电子离 ICT
下载PDF
关于限域离子液体吸附CO2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一凡 贾广信 贺贝贝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1-560,共10页
近年来,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因此吸收CO2的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以SiO2为载体的限域离子液体对CO2的吸附.对比纯净离子液体(ILs)以及限域离子液体与CO2的相互作用情况,在这两种状态下两种体系的吸附情况大不... 近年来,温室效应日趋严重,因此吸收CO2的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了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以SiO2为载体的限域离子液体对CO2的吸附.对比纯净离子液体(ILs)以及限域离子液体与CO2的相互作用情况,在这两种状态下两种体系的吸附情况大不相同.从几何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电荷分析等方面对ILs、SiO2以及ILs/SiO2复合结构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载体、离子液体和CO2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离子液体的负载不仅改变了SiO2载体的结构,而且受载体的影响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发生了改变.计算结果为进一步深入限域离子液体对CO2的吸附打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吸附 离子液体 SIO2 密度泛函理论(DFT)
原文传递
方阱链流体在固液界面分布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叶贞成 蔡钧 +2 位作者 张书令 刘洪来 胡英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044-4052,共9页
应用Yethiraj的加权密度近似泛函理论研究平板狭缝中方阱链流体的密度分布,系统的Helmholtz自由能泛函分为理想气体的贡献利剩余贡献两部分,其中剩余贡献部分分别采用刘洪来等人建立的基于空穴相关函数的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和Gil_Ville... 应用Yethiraj的加权密度近似泛函理论研究平板狭缝中方阱链流体的密度分布,系统的Helmholtz自由能泛函分为理想气体的贡献利剩余贡献两部分,其中剩余贡献部分分别采用刘洪来等人建立的基于空穴相关函数的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和Gil_Villegas等人提出的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状态方程(SAFT_VR)结合简单加权密度近似计算.考察了不同链长、温度、系统密度和壁面吸引强度下平板狭缝中方阱链流体的密度分布,并与MonteCarlo(MC)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状态方程对密度分布的计算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受限于硬壁狭缝中的方阱链流体,温度和密度比较高时,两种状态方程计算的结果均与MC模拟符合得比较好,在低温和低密度下效果变差,SAFT_VR方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MC模拟结果.对于受限于方阱壁狭缝中的方阱链流体,由于系统密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加强,采用两种状态方程计算的结果均与MC模拟结果有一定偏差,寻找更合适的权重函数是进一步改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均匀流体 密度分布 固液界面 方阱链 统计缔合流体理论 密度泛函 理论研究 链长 面分布 状态方程 近似计算
原文传递
电场作用下金属串配合物[Ru_3(dpa)_4]L_2(L=Cl,C≡N,C≡CPh)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楠 莫小婵 +3 位作者 陈彤 周沃华 徐志广 许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7,共9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结合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含二吡啶胺配体(dpa)的金属串配合物[Ru3(dpa)4]L2(1:L=Cl,2:C≡N,3:C≡CPh)的Ru—Ru,Ru—L键及其在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配合物... 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结合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含二吡啶胺配体(dpa)的金属串配合物[Ru3(dpa)4]L2(1:L=Cl,2:C≡N,3:C≡CPh)的Ru—Ru,Ru—L键及其在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配合物基态均存在Ru6+3离域三重键,1中具有1个σ43和2个!43离域键,2中具有σ23,!53和δ53离域键,3中具有1个σ23和2个!53离域键.1的轴向配体形成Ru—Cl弱配位σ键,2和3中Ru与C≡N和C≡CPh(下文简写为CN和CCPh)除形成Ru—C配位σ键外,还具有Ru(dyz,dxz)→L(!*C-N或!*C-C)反馈!键,减弱了Ru—Ru离域!键.且2的CN中N的电负性较大,其反馈!键更强使Ru—Ru键最弱,故Ru—Ru距离为2〉3〉1.(2)电场作用下,低电势端的Ru—Ru和Ru—L键缩短,而高电势端的Ru—Ru和Ru—L键增长;轴向配体的负电荷向高电势端转移,而Ru的正电荷则向低电势端移动;高电势端Ru的自旋密度减小,而低电势端Ru和L的自旋密度增大.因3中CCPh共轭性强,故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对电场更敏感,有利于电子在分子轴的传输.1-3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能级和能隙在电场作用下均较稳定.在电场中前线轨道仍能保持金属轴的离域,有利于电子传输.(3)含更大的共轭轴向配体CCPh的3的HOMO-LUMO能隙小于具有相同自旋态的2,故3的导电性可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场 Ru3^6+离多重键 分子导线
下载PDF
渝东南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卫兵 姜振学 +2 位作者 李卓 陈磊 王朋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4,153,共5页
为评价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运用超低压N2吸附实验、X衍射实验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等方法,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中微孔和中孔广泛发育,孔形以板状孔和柱状孔为主;页岩... 为评价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运用超低压N2吸附实验、X衍射实验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等方法,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中微孔和中孔广泛发育,孔形以板状孔和柱状孔为主;页岩孔径分布曲线呈现三峰特征,其中,微孔主要发育在0.5~0.7 nm和1.1~1.5 nm范围内,中孔主要发育在4.0~7.0nm范围内;有机质是控制页岩微孔和中孔结构特征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渝东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储集能力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超低压N2吸附 非定密度泛函理论 孔隙结构 渝东南地区
下载PDF
Si-C-N三元系统的新陶瓷相 被引量:2
9
作者 RIEDEL Ralf HORVATH-BORDON Elisabeta +4 位作者 KLEEBE Hans-Joachim KROLL Peter MIEHE Gerhard van AKEN Peter A LAUTERBACH Stefan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5-967,共13页
固体化学合成的氮化物较其他氧化物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过去20年来,该研究领域得到重视。超硬 C3N4相所类似的碳氮化物目前已获得深入研究,相比较而言,Si-C-N化合物的研究依旧比较少。在大气条件下首先合成的三元晶体相为Si(NCN)2和 Si2C2... 固体化学合成的氮化物较其他氧化物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过去20年来,该研究领域得到重视。超硬 C3N4相所类似的碳氮化物目前已获得深入研究,相比较而言,Si-C-N化合物的研究依旧比较少。在大气条件下首先合成的三元晶体相为Si(NCN)2和 Si2C2(NCN)。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采用高温高压反应工艺合成C-N二元和 Si-C-N三元系材料的研究现状。这类新型材料因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如高硬度、磁性、光电性能,而具有重大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硅碳氮 透射电镜 电子能耗谱表征 密度泛函理论和局域密度近似计算
下载PDF
氮苄叉基苯胺分子的平面扭曲驱动力的DFT研究
10
作者 马艳平 包鹏 虞忠衡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04-1308,共5页
为了探索DFT方法中氮苄叉基苯胺分子的扭曲驱动力,通过把非平面氮苄叉基苯胺(NBA)分子的DFT能量分成π和σ的方法,分析了垂直离域能?EV(θ)及σ-π轨道作用能?Eσπ(θ)的失稳定性,并讨论了在扭曲过程中它们所起的作用.在B3LYP/6-31G*,6... 为了探索DFT方法中氮苄叉基苯胺分子的扭曲驱动力,通过把非平面氮苄叉基苯胺(NBA)分子的DFT能量分成π和σ的方法,分析了垂直离域能?EV(θ)及σ-π轨道作用能?Eσπ(θ)的失稳定性,并讨论了在扭曲过程中它们所起的作用.在B3LYP/6-31G*,6-311G*,6-31G(2d),6-311G(2d)水平下的计算结果显示:与经典观点不同,π电子的离域是失稳定的,且平面时失稳定性最强,是分子扭曲的动力;但σ-π轨道作用也是失稳定的,随着扭角的增大其失稳定性增强,是分子扭曲的阻力.NBA分子的大扭角构象,是包含π-π,σ-π轨道作用在内的各种电子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分解 密度泛函理论 垂直离 δ-π轨道作用能 氮苄又基苯胺
下载PDF
具有边缘传递网的稀土MOFs(RE-shp-MOF-1,RE-alb-MOF-1)储氢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辛金鹏 吴昱廷 +2 位作者 李松 李杰 戴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734,共8页
应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氢气在RE-shp-MOF-1,RE-alb-MOF-1两类六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的吸附行为;运用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on Lo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模型,分析了两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7K... 应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氢气在RE-shp-MOF-1,RE-alb-MOF-1两类六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的吸附行为;运用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on Lo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模型,分析了两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7K,压强为1000kPa的条件下,RE-shp-MOF-1和RE-alb-MOF-1均表现出良好的储氢性能,质量储氢密度达到美国能源部氢能源发展路线图的计划目标;由于显著的孔径差异,它们的吸附等温线会出现两个吸附平台;而RE-shp-MOF-1因为拥有更多10~20孔径的孔,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表现出更好的储氢性能,适合作为理想的储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巨正则蒙特卡洛 吸附等温线 储氢 孔径分布 非定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微介孔材料的孔结构分析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双珠 吴林媛 +1 位作者 陈炷霖 李长安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9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孔材料的研究是当今热点问题之一,而关于孔的结构特性如比表面积、孔容、孔尺寸及分布等相关参数的确定,对于一些研究者可能存在着认知盲区.以实验室自制的孔材料为例,应用Nova 1000e型比表面积测试仪进行相关测试,并采用不同方法获得... 孔材料的研究是当今热点问题之一,而关于孔的结构特性如比表面积、孔容、孔尺寸及分布等相关参数的确定,对于一些研究者可能存在着认知盲区.以实验室自制的孔材料为例,应用Nova 1000e型比表面积测试仪进行相关测试,并采用不同方法获得材料的孔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LDFT)和骤冷固体密度泛函理论(QSDFT)可获取较为全面的材料孔结构参数,分析过程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结构 非定密度泛函理论 骤冷固体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催化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年第5期554-555,共2页
大连化学物理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和界面催化研究组傅强、马丁和包信和,与理论催化研究组李微雪等合作,借助贵金属表面与单层氧化亚铁薄膜中铁原子的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界面限域效应,结合表面科学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 大连化学物理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和界面催化研究组傅强、马丁和包信和,与理论催化研究组李微雪等合作,借助贵金属表面与单层氧化亚铁薄膜中铁原子的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界面限域效应,结合表面科学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 催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 密度泛函理论 金属表面 强相互作用 效应 氧化亚铁
原文传递
基于DFT方法建立多溴代联苯醚代谢产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竟余 于海瀛 +3 位作者 陈伟 陈建荣 林红军 洪华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077-2083,共7页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建立了多溴代联苯醚(PBDEs)代谢产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的预测模型,整个数据集包括19个羟基多溴代联苯醚(HO-PBDEs)和15个甲氧基多溴代联苯醚(MeO-PBDEs),logKow的数值跨越3个数量级(4.63~7.67)范围...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建立了多溴代联苯醚(PBDEs)代谢产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的预测模型,整个数据集包括19个羟基多溴代联苯醚(HO-PBDEs)和15个甲氧基多溴代联苯醚(MeO-PBDEs),logKow的数值跨越3个数量级(4.63~7.67)范围.所有化合物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结构优化,在最优构型的基础之上计算分子极化率等6个量子化学描述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分子极化率和氢原子最正净电荷是影响化合物在正辛醇相和水相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性能,相关系数的平方r2=0.941,均方根误差rms=0.198.模拟外部验证和交叉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同系列化合物logKow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多溴代联苯醚 密度泛函理论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应用
原文传递
一种银(Ⅰ)配合物反铁磁性耦合机理的分子轨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桂琴 黄俭根 +2 位作者 黄元河 方德彩 张德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04-1309,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方法,研究了一种氮氧自由基Ag(Ⅰ)配合物的反铁磁性耦合机理.通过磁性-结构相关性研究和单占据分子轨道分析表明,氮氧自由基间存在通过Ag(Ⅰ)离子的反铁磁性超交换耦合,Ag(Ⅰ)离子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桥...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方法,研究了一种氮氧自由基Ag(Ⅰ)配合物的反铁磁性耦合机理.通过磁性-结构相关性研究和单占据分子轨道分析表明,氮氧自由基间存在通过Ag(Ⅰ)离子的反铁磁性超交换耦合,Ag(Ⅰ)离子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自旋集居数显示,沿ONCNO-Ag-ONCNO链有弱的自旋离域,同时也表明了其反铁磁性超交换耦合路径的存在.研究还发现,Ag(Ⅰ)与氮氧自由基中氧原子的Ag—O键的确为具有明显离子特性的非典型共价键,正是通过此键引发了氮氧自由基间的反铁磁性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铁磁性 分子轨道 耦合机理 配合物 银(Ⅰ) Ag(Ⅰ) 氮氧自由基 对称性破损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交换耦合 相关性研究 铁磁性耦合 桥梁作用 自旋离 离子特性 分析表 集居数 共价键 非典型 氧原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