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士智能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模式下标准活检钳冷切除结直肠微小腺瘤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晓红 杨根源 +2 位作者 施茜 院秀娟 李楚滨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富士智能染色内镜(FICE)及放大内镜(ME)模式下标准活检钳冷切除(CFP)结直肠微小腺瘤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5年随访性、筛查性及症状性结肠镜检查的2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发现结直肠微小息肉(DC... 目的探讨富士智能染色内镜(FICE)及放大内镜(ME)模式下标准活检钳冷切除(CFP)结直肠微小腺瘤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方法选取珠海市人民医院2015年随访性、筛查性及症状性结肠镜检查的2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发现结直肠微小息肉(DCP)274个,其中内镜诊断为结直肠微小腺瘤(DCA)164个。首先使用FICE+ME观察DCP的表面微结构,符合DCA诊断标准者使用CFP切除DCA,切除部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渗血停止;之后使用FICE+ME详细观察切除部位,如果发现腺瘤组织残留,重复这一过程,直至腺瘤完全切除,之后以切除部位边缘外侧2~3 mm处为切割线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并将CFP与EMR切除的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评估CFP治疗DCA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结果 DCA的总体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为97.5%,直径≤3 mm DCA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为100.0%,3~5 mm DCA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为91.3%;直径≤3 mm的DCA组织学完全切除率高于直径3~5 mm的DCA(χ2=10.17,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息肉的大小是影响CFP治疗DCA组织学完全切除率的唯一因素[OR 4.1;95%CI(2.53,15.42),P=0.009]。CFP术后均发生少量渗血,出血均可自行停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结论 FICE+ME详细观察CFP术后创面可以提高CFP治疗DCA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CFP联合FICE+ME适用于绝大多数DCA的治疗,尤其是直径≤3 mm的D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微小息肉 结直肠微小腺瘤 活检钳息肉冷切除术 富士智能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组织病理学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完全切除率
下载PDF
白光内镜、放大内镜联合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在老年女性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周芳辉 程源松 +2 位作者 李先瑶 付旭栋 胡岗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白光内镜、放大内镜(ME)联合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在老年女性早期胃癌(EGC)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疑似EGC老年女性患者。均进行白光内镜、M... 目的分析白光内镜、放大内镜(ME)联合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在老年女性早期胃癌(EGC)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疑似EGC老年女性患者。均进行白光内镜、ME、I-SCAN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白光内镜、ME联合I-SCAN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EGG阳性36例(18.00%);白光内镜、ME联合I-SCAN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于单独白光内镜、ME检查(P<0.05)。结论白光内镜、ME联合I-SCAN在老年女性EGC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内镜 放大内镜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 早期胃癌 胃癌前病变
下载PDF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佳 郭佳奇 +1 位作者 李慧 白玉贤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早癌患者100例(早癌组)、200例发生食管癌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的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病理学结...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早癌患者100例(早癌组)、200例发生食管癌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的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i-Scan联合放大内镜下、白光内镜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指标。结果i-Scan对食管早癌的诊断检出率为88.00%,癌前病变检出率为82.50%,轻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28.00%,中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9.00%;白光内镜对食管早癌的诊断检出率为57.00%,癌前病变检出率为56.00%,轻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6.00%,中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7.00%;i-Scan对上述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can对食管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5.50%)与白光内镜(2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can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对100例食管早癌患者、200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诊断的IPCL分型与病理类型对比,结果显示:100例食管早癌患者中有12例诊断为A型、将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的2例诊断为B1型,将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的4例诊断为B1型;白光内镜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57.00%,特异性为56.00%;i-Scan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82.50%;i-Scan联合放大内镜检查鉴别诊断食管早癌、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88.00%,特异性为97.00%。结论i-Scan联合放大内镜对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食管早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智能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的应用及对胃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旭明 刘锦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部疾病关系密切,大多数的胃癌被认为经历Hp相关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到肿瘤一系列黏膜改变。常规内镜检查很难判断是否Hp感染以及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癌等病变,盲目活检不但给患者...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部疾病关系密切,大多数的胃癌被认为经历Hp相关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到肿瘤一系列黏膜改变。常规内镜检查很难判断是否Hp感染以及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癌等病变,盲目活检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且检出率低。故如何更清晰地观察胃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变化,目前靶向指导活检成为热点研究课题。近年来,智能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的出现,大大提高胃部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此文复习有关文献,探讨智能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染色 放大内镜 诊断
下载PDF
放大内镜下人工智能电子染色及窄带成像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钱丽佳 李玉明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6期621-623,共3页
关键词 早期诊断 消化道早癌 成像技术 电子染色 人工智能 放大内镜 局部淋巴结转移 窄带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人工智能电子染色避免误诊进展期小胃癌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熊秋棠 陈星 +3 位作者 张娅 卢俊会 马瑞军 汪嵘 《胃肠病学》 2016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病例:患者男,58岁,因"腹胀,饭后恶心,纳差1月"于2015年3月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饭后恶心,纳差,无呕吐,无发热、头晕,无心慌、气短,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等症状。遂收入院治疗。
关键词 放大内镜 人工智能电子染色 胃肿瘤 诊断
下载PDF
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兰 贾业贵 +8 位作者 肖丹 余卫中 夏伶俐 程建国 霞明 黄继征 朱杰伦 文峰 谷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72-3274,共3页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GIM患者480例随机分为普通内镜组、乙酸染色组、美蓝染色组、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各12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GIM患者480例随机分为普通内镜组、乙酸染色组、美蓝染色组、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各12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差异。结果普通内镜组与乙酸染色组诊断GI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蓝染色组与乙酸染色组的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与美蓝染色组的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组的阳性似然比、优势比、Kappa值均明显高于美蓝染色组,阴性似然比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FICE放大内镜联合乙酸染色可提高GIM定向活检准确率,显著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且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智能分光染色技术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下载PDF
内镜成像技术在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王子奇 谭诗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37-1241,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UC患者发病率逐年提高。内镜成像技术在诊断UC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UC患者发病率逐年提高。内镜成像技术在诊断UC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内镜成像技术从白光内窥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等常规技术到共聚焦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scopy,CLE)和光层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新兴技术可以实时提供更高分辨率、多层次的图像,UC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临床医学带来革命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虚拟染色内镜 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自发荧光内镜 共聚焦内镜 人工智能系统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小振 徐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7 521例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 214例,B组3 307例,患者有新生性病变可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174例,B组纳入深入研究127...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7 521例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 214例,B组3 307例,患者有新生性病变可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174例,B组纳入深入研究127例,A组采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技术,B组采用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微结构及诊断。结果: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74例,发现病灶195个,其中胃癌15个,不典型增生19个;B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27例,发现病灶134个,其中胃癌12个,不典型增生9个。两组患者诊断时均能清楚显示胃黏膜微血管及胃小凹形态,且A组显示更加清晰;且A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4.12%,B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 染色放大技术 诊断
下载PDF
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放大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在结直肠平坦及隆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兰 贾业贵 +2 位作者 夏伶俐 肖丹 文峰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放大内镜(FICE)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结直肠平坦及隆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结肠镜检出大肠黏膜平坦、隆起性病变患者93例,共发现≤2cm平坦、隆起病变数165个;所有病变均记录内镜下大体形态,后...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分光染色放大内镜(FICE)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结直肠平坦及隆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结肠镜检出大肠黏膜平坦、隆起性病变患者93例,共发现≤2cm平坦、隆起病变数165个;所有病变均记录内镜下大体形态,后行FICE观察病变腺管开口形态及黏膜表面血管网形态,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再行MPS观察病变大小、来源、边界及回声性质等,进一步判断病变性质。比较单纯FICE检查、FICE联合MPS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FICE联合MPS判断结直肠平坦及隆起病变的良、恶性性质的灵敏度(91.4%)、准确率(88.5%)均高于单纯FICE,漏诊率及误诊率均低于后者,且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56)。[结论]FICE联合MPS检查对结直肠平坦及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判断病变性质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放大内镜 智能分光染色技术 小探头超声内镜
原文传递
FICE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对胃癌的检出效果
11
作者 佘昌华 祝小林 袁明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对胃癌的检出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92例胃部病变患者,按照检查方法分为FICE结合放大内镜(n=96)和靛胭脂染色结合普通白光胃镜(n=96),...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对胃癌的检出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92例胃部病变患者,按照检查方法分为FICE结合放大内镜(n=96)和靛胭脂染色结合普通白光胃镜(n=96),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胃部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清晰度评分、准确度及形态分型的差异。结果:FICE结合放大内镜在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清晰度评分及准确度上明显高于靛胭脂染色结合普通白光胃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CE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可清晰的观察胃癌患者病变腺管开口、微血管及病变、周围组织的界线等结构,进而提高胃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富士能智能电子分光技术 放大内镜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不同训练方法的2种人工智能系统在染色放大内镜下识别早期胃癌的能力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益洁 吴练练 +5 位作者 何鑫琦 李艳霞 周巍 张军 蒋逍达 于红刚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3-438,共6页
目的比较随机裁剪图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DCNN-C)和整张图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DCNN-W)2种基于不同训练方法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染色放大内镜下辅助识别早期胃癌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窄带成像和... 目的比较随机裁剪图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DCNN-C)和整张图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DCNN-W)2种基于不同训练方法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染色放大内镜下辅助识别早期胃癌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窄带成像和蓝激光成像2种染色放大内镜模式下的早期胃癌或非癌图片和视频片段,用于DCNN-C和DCNN-W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比较DCNN-C和DCNN-W在图片测试集中,以及DCNN-C、DCNN-W和3名高年资内镜医师(平均水平)在视频测试集中识别早期胃癌的能力。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和卡方检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以Cohen′s Kappa统计系数(Kappa值)表示。结果在图片测试集中,DCNN-C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97%(1133/1193)、97.12%(202/208)、94.52%(931/985)、78.91%(202/256),分别高于DCNN-W的86.84%(1036/1193)、92.79%(193/208)、85.58%(843/985)、57.61%(193/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4.63、61.04、29.69,P=0.028、=0.035、<0.001、<0.001)。在视频测试集中,高年资内镜医师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67%、60.42%、53.37%,分别低于DCNN-C的93.00%、92.19%、8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16.41、11.61,P<0.001、<0.001、=0.001);DCNN-C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高于DCNN-W的79.00%、70.31%、6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4、8.45、6.18,P=0.007、0.003、0.013);高年资内镜医师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DCNN-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年资内镜医师、DCNN-W和DCNN-C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0.56%、94.44%、94.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高年资内镜医师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至中等(Kappa值=0.259、0.532、0.329),DCNN-W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87),DCNN-C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高(Kappa值=0.851)。结论当训练集相同时,DCNN-C识别早期胃癌的能力优于DCNN-W和高年资内镜医师,DCNN-W与高年资内镜医师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人工智能 染色放大内镜 卷积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智能染色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余世界 沈磊 +2 位作者 罗和生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经普通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67例,分别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经普通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67例,分别行电子放大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黏膜腺管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并对疑似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比较3种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67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17例。FICE染色放大内镜与电子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在观察腺管结构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FICE染色放大内镜明显好于电子放大内镜、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P〈0.05)。在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方面,FICE染色放大内镜分别为94.1%(16/17)、98.0%(49/50)、97.0%(65/67),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分别为88.2%(15/17)、96.0%(48/50)、94.0%(63/67),电子放大内镜分别为58.8%(10/17)、84.0%(42/50)、77.6%(52/67),FIEC染色放大内镜均明显高于电子放大内镜(P〈0.05),且均与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相近(P〉0.05)。结论FICE染色放大内镜可以更方便地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提高活检检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放大内镜 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 早期胃癌 富士能智能染色放大内镜
原文传递
FICE技术在胃平坦型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菊英 王文丽 +3 位作者 陈洁 周明生 刘军 姚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3期3701-3702,共2页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技术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黏液消泡剂,先胃镜白光照明下观察,再使用FICE技术观察,并在异常黏膜处取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使用FICE技术观察,经... 目的探讨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FICE)技术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黏液消泡剂,先胃镜白光照明下观察,再使用FICE技术观察,并在异常黏膜处取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使用FICE技术观察,经病理诊断为胃癌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肠上皮化生32例、腺体萎缩32例、非萎缩性胃炎10例;内镜FICE技术染色发现目标外病灶8例共10处,表现为黏膜表面粗糙,轻度凹陷,色泽不均,最大直径为20 mm,经病理诊断胃癌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腺体萎缩3例,非萎缩性胃炎2例;FICE技术染色黏膜下不同血管形态组织病理类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ICE技术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利于靶向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 胃平坦型病变
下载PDF
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华清 张立卫 +1 位作者 刘东国 王焕英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45-48,共4页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现象,其病因不清,普遍认为是获得性的,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也被认为是GERD的一种并发症,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内镜结合病理视为其诊断的金标准。我国Barrett...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现象,其病因不清,普遍认为是获得性的,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也被认为是GERD的一种并发症,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内镜结合病理视为其诊断的金标准。我国Barrett食管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故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普通内镜 染色内镜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内镜技术 智能电子分光技术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技术 高清电子染色内镜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